学术投稿

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中的价值分析

胡海霞;张永海;王树民;张明;张志进

关键词:16层螺旋CT, 头颈部肿瘤, 多个横截面影像重建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4例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的图像资料,手术切除肿物的经病理检查记录其是否侵犯颈部血管。比较以不同角度为诊断标准下的诊断结果与诊断价值。结果:74例患者中共有35例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颈部血管受侵,在横截面图像结果方面,肿瘤包绕颈部血管角度越大,颈部血管受侵的比例就越大。在多平面图像重建结果的表现上,肿瘤的大纵径与肿瘤与血管交界平面的长径所形成的角度越大,血管受侵的比例越大。在诊断标准上,联合使用横截面角度≥135°和多平面重建图像角度≥90°为诊断标准能够获得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77.14%,89.74%,83.78%)。结论:联合使用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的资料能够提高对颈部肿瘤是否侵犯颈部血管的诊断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再手术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 TACE 治疗不能再手术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索拉非尼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47例不能再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其中21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联合组),26例接受单用TACE治疗(单用组),每2个月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中位生存时间(OS),并观察服用索拉非尼后的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0.3和6.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17.2和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大多数经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再手术的复发性肝细胞癌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和疾病稳定状态,安全性较好。

    作者:叶新平;尚丽明;苏智雄;李佳梅;彭宁;朱广志;苏浩;覃晓;彭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单管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更新,乳腺癌的治疗趋势由可耐受的大治疗向有效的小治疗发展,保乳手术成为Ⅰ、Ⅱ期乳腺癌的首选,但改良根治术这一基本术式,在不具备保乳条件的患者以及基层医院,仍然常规开展。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容易出现皮下积液、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20%,甚至可高达35%以上[1]。

    作者:周奇峰;贾华;杨国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4例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的图像资料,手术切除肿物的经病理检查记录其是否侵犯颈部血管。比较以不同角度为诊断标准下的诊断结果与诊断价值。结果:74例患者中共有35例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颈部血管受侵,在横截面图像结果方面,肿瘤包绕颈部血管角度越大,颈部血管受侵的比例就越大。在多平面图像重建结果的表现上,肿瘤的大纵径与肿瘤与血管交界平面的长径所形成的角度越大,血管受侵的比例越大。在诊断标准上,联合使用横截面角度≥135°和多平面重建图像角度≥90°为诊断标准能够获得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77.14%,89.74%,83.78%)。结论:联合使用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的资料能够提高对颈部肿瘤是否侵犯颈部血管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海霞;张永海;王树民;张明;张志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闭环靶控输注下不同镇静麻醉深度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镇静深度即脑电双频指数(bispeetral index, BIS)值为45和55时,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使用闭环靶控输注技术, A 组的 BIS 为45,B组的BIS为55。记录围术期12个时间点即术前、气管插管后即刻、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20、40、60、80、100、120 min、手术结束、拔出气管导管即刻、出手术室前的无创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平均动脉压两组间比较,B组T2、T11同A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组组内比较T2、T11比T1时点差异有显著性。心率两组间比较B组T5、T10时点比A组有显著升高;B组T5、T6时点同T1相比有显著性升高。结论:BIS 45同BIS 55的麻醉深度相比能更好地保持围术期血压和心率平稳。

    作者:王煜;赵军;张玲;于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抗病毒治疗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作用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方法:89例诊断为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 TACE 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TACE治疗,随访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3及6个月后的肝功能、凝血功能、HBV DNA水平和治疗3、6、12及24个月后的生存例数。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AL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T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BV DN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个月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 TACE 基础上给予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 ALT水平,改善PTA水平,降低HBV DNA含量,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王满;赵立群;徐峰;朱豫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27例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7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疗程10~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旭强;卢根;谢永强;吴佩琼;陈晨;谢志伟;曾强;赵丹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封闭及开放载体在人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封闭载体CBS和开放载体cryoleaf在人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BS玻璃化冷冻复苏1115周期与同期行cryoleaf玻璃化冷冻488周期,比较两组胚胎复苏率、完整胚胎率、周期取消率、周期妊娠率、植入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新生儿孕周、新生儿体重、早产率、出生缺陷率。结果:CBS 组与 cryoleaf 组胚胎复苏率、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6.6%vs.96.0%,0.5%vs.1.2%)(P<0.05);CBS 组完整胚胎率低于 cryoleaf 组(93.0% vs.95.0%,P <0.05);CBS 组妊娠率、植入率、活产率均高于 cryoleaf 组(47.1% vs.41.5%,30.6% vs.24.0%,37.1% vs.32.0%,P <0.05);CBS 组与cryoleaf 组流产率、新生儿孕周、新生儿体重、早产率、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7.4% vs.19.5%,37.8±2.7 vs.37.5±2.8,2976±697 vs.3028±782,19.2%vs.26.6%,0.9%vs.1.5%,P>0.05)。结论:封闭载体CBS冷冻保存人卵裂期胚胎的效果优于开放载体cryoleaf ,对子代安全性无影响。

    作者:刘景;张展;武文斌;郝大勇;张建瑞;杨悦;路芳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软骨样脂肪瘤影像学表现1例

    患者,女,16岁。自述6 d 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腰部脊柱旁有约拳头大小包块,久坐左下肢有麻木、抽筋感。检查示左侧腰背部脊柱旁触及一约10 cm ×10 cm 大小包块,质硬,边界不清,压痛,活动度差,无波动感,表面皮肤颜色正常,无溃破,听诊无血管杂音。双下肢肌力5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足趾感觉、运动可,末梢循环可,髋关节活动可,托马斯征(-)。手术中见腰4、5骶1左侧椎板外肿块,大小约15 cm ×10 cm ,形态不规则,质硬,远端局部呈囊性,边界尚清楚,完整切除肿块。

    作者:宋浩;刘琳;谭光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26个月。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术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关节功能恢复更佳(P<0.05)。结论:相对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兴艳;陈苏;郭风劲;李光辉;游洪波;陈安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Ligasure痔切除与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关于痔病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其特点,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痔切除术自国外开展以来,其安全、省时、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正逐渐被肛肠外科界认识和接受[1]。我科于2013年3-9月开始应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 痔切除术手术30例,与采用内注内扎外切术(改良Milligan-Morgan术)30例进行临床对比。为评价二者治疗效果,对这两种术式进行了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袁和学;罗芳;陈丽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150例胃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胃肠息肉是由胃肠黏膜慢性炎症引起的局部黏膜增生肥厚,进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样病变或腺瘤、错构瘤等[1]。胃肠息肉具有癌变倾向,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传统治疗方式疗效低,风险大,预后差,目前多采用内镜下治疗。我院特纳入150例胃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郭锋;戴一青;金革;黄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14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手术入路对SiewertⅡ型胃食管结合部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SiewertⅡ型胃食管结合部癌(AEG)的合理手术入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 SiewertⅡ型 AEG 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手术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清除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胸腹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多(P<0.05);左胸入路和胸腹联合入路组术后肺不张、胸腔积液发生率较高;胸腹联合入路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经腹食管裂孔入路组腹水发生率较高(均P<0.05)。清除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5年生存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SiewertⅡ型AEG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首选经腹食管裂孔入路。

    作者:谢永铮;方珂;史朝晖;任学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干细胞移植对视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视神经损伤是许多眼部疾病导致视功能损害的共同作用环节,其病理改变均为RGCs 的不可逆丢失,严重时造成患者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丧失。视神经损伤后其轴突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轴浆运输阻滞导致营养因子缺乏,多方面因素使神经元生存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引起RGCs 的继发性变性死亡[1]。目前临床上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及给予神经营养物质,但视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一样再生能力极弱。干细胞因其具备自我更新、强大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为视神经损伤的治疗开辟了新道路。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类干细胞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琪瑶;曹霞;马林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作者校对稿校对注意事项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三种不同材料支架义齿对临床修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材料支架义齿在修复牙列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来我院牙列缺损并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570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支架材料不同分为Vitallium2000组、纯钛支架组和钴铬合金铸造组,比较患者修复效果。结果:三组就位率(χ2=10.283,P<0.05)和2W 调整率(χ2=16.262,P <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义齿性口炎发生率(χ2=12.773,P<0.05)、咀嚼效率(t=8.19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χ2=6.028,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支架义齿美观满意度(χ2=2.191,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舒适满意度(χ2=6.827,P<0.05)、语言功能满意度(χ2=6.002,P<0.05)、咀嚼功能满意度(χ2=5.838,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itallium2000支架义齿较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义齿小而轻、强度好、义齿稳固,且其不致敏、不变色、无异味,确保了义齿的美观性、舒适度和提高咀嚼效率,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苏勤;徐萍;金松;韩前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兔坐骨神经牵拉损伤与修复的纤维束示踪成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制作兔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可逆损伤模型,探讨纤维示踪成像(DTT)评价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白兔,牵拉右侧坐骨神经建立退变与修复模型;左后肢为假手术侧。于术后1、3 d及1、2、3、4、6、8周行MR扩散张量成像并行纤维示综,测量神经纤维束长度及平均神经纤维密度指数。MRI检查完毕,于各时间点取1只兔坐骨神经行病理检查。结果:坐骨神经牵拉伤术后1 d~2周损伤侧纤维束长度与假手术侧有明显差异(P<0.05);3~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纤维束长度与假手术侧无明显差异。术后1 d~8周损伤侧平均神经纤维密度指数与假手术侧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牵拉伤后1 d牵拉段可见较多髓鞘扭曲,3 d牵拉段轴索明显崩解。2周神经退变与再生并存,8周神经纤维再生基本成熟。结论:神经纤维束长度及平均神经纤维密度指数~时间曲线与病理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可作为评价神经损伤退变及再生的补充手段。

    作者:邹乔;李新春;侯仲军;陈镜聪;万齐;孙翀鹏;周嘉璇;何建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布拉酵母菌散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导致婴幼儿出现腹泻的主要因素,其能够致使婴幼儿水电解质受到影响,情况严重者,甚至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1]。尽管近两年加大了轮状病毒肠炎的免疫机制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力度,但至今仍未得到统一定论,当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在该病的发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可以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10(IL-10)与白细胞介素-2(IL-2)起到了主要的作用[2]。在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治疗中,布拉酵母菌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多项研究数据显示,其治疗效果都非常的理想。本次研究对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布拉酵母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张敏;陈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载ADM-PLGA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ADM)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ADM-PLGA-NHAC)对兔股骨髁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为骨肉瘤切除术后的重建提供新策略。方法:2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制作股骨髁骨缺损模型,A 组骨缺损旷置,B 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NHAC),C组植入ADM-PLGA-NHAC。术后第12周末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X 线检查及Micro-CT3维重建观察,对各组标本的骨缺损区域进行X线评分及BMD值比较。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示B、C两组骨缺损修复程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B、C两组植入材料广泛降解,均出现大量新生骨,而A组仅可见少量散在新生骨。结论:载ADM-PLGA微球的NHAC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是一种理想的骨肿瘤术后重建材料。

    作者:荣子杰;杨联军;张赞杰;伍国峰;张西兵;王健;朱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创伤性脑出血研究新进展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致残率高的外伤性疾病,常常导致患者终身感觉、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功能障碍[1-2]。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约3.7亿)的人口发病,重型颅脑损伤约占20%,将近10%的发病患者死亡[3]。TBI 通过多种机制损伤脑组织,其中创伤性脑出血(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 TICH )是致死的重要原因[4]。本文将主要讨论TICH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王甲义;杨阳;赵宝成;屈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