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1例

李明;丁炎;吴鹏西

关键词: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超声造影, 肾上腺占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增强, 占位性病变, 正常组织, 术后病理, 超声表现, 不均匀性, 阵发性, 造影剂, 瘤体内, 延迟, 血压, 心悸, 头痛, 体检, 检查, 患者
摘要:患者,男,39岁,2年前因“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入院,术后病理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年后,因“阵发性头痛伴心悸1年,加重1个月”而入院.血压高达到190/120 mmHg.腹部CT提示:右侧肾上腺占位.超声造影(CEUS)针对右侧肾上腺占位检查示:19s后见造影剂开始进入瘤体内,表现为不均匀性增强,与周围正常组织(肝、肾)相比较,呈“低增强、晚增强、延迟退去”(图1).结合常规超声表现,考虑右侧肾上腺良性占位性病变可能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选择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2例肾移植术后中度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RRT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CRRT组3d后体温正常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CRRT能有效改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波;文莉;傅祖红;胡振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波前像差引导SBK与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波前像差引导SBK与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行波前像差引导SBK 52例(104眼)和LASIK 58例(104眼).观察两组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无差别(P>0.05),但波前组术后视力提高1行及以上眼所占比例较LASIK组高(P=0.001).术后3个月,波前组手术期望值与实际矫正值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981x+0.189 (R2=0.905,P<0.05),而LASIK组为y=0.892x+ 0.839 (R2=0.892,P<0.05).结论:术后6个月,波前引导的SBK较LASIK在术后安全性、预测性上具有优势.

    作者:罗武强;黄建忠;刘伟民;肖信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佛山地区近10年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近10年采大肠腺瘤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总结分析佛山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2010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出9 850例大肠腺瘤患者,男性6002例(60.93%),女性3 848例(39.07%),男女之为1.56:1.2010年与2001年比较,大肠腺瘤患者的检出数增加了68.26%;发病中位年龄从51岁上升至58岁.右半结肠腺瘤比例从16.07%上升到24.47%;多发腺瘤的比例从23.51%上升到37.88%;近10年来直径大于2.0 cm的腺瘤检出数增加了86.79%;锯齿状腺瘤的检出数增加了76.19%,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的检出数增加了11.49%.结论:近10年来佛山地区大肠腺瘤的发病率上升;发病中位年龄上升;男性多于女性.右半结肠腺瘤,多发、体积大、绒毛状、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逐年增多.

    作者:陆宝钿;崔西玉;李兆滔;刘韶辉;程灿昌;刘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孤立性肺结节的CT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表现与其良恶性的关系.方法:156例SPN患者均经过CT扫描,记录SPN直径,空泡、毛玻璃样改变(GGO)、棘突、毛刺、分叶、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频数.增强扫描时绘制SPN时间-密度曲线,记录CT值峰值出现时期,CT值净增值(PH,CT值峰值-平扫CT值),然后切除SPN并行病检.对照CT与病检,总结CT结果与SPN性质的关系.结果:恶性SPN平均直径大于良性(P<0.05),空泡、GGO、棘突、毛刺、血管集束征的存在提示SPN恶性(P<0.05).增强扫描时CT值峰值出现在静脉期,以轻中度方式增强时提示SPN恶性.结论:SPN直径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空泡、GGO、棘突、毛刺、血管集束征可作为恶性SPN的特异性征象.增强扫描可与CT征象互为补充,以便更准确地判断SPN性质.

    作者:吴建强;王平;彭浩;程宏忠;张利斌;许哲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的表达变化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膜组织中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AT)的表达变化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的关系.方法:选择胎膜早破孕妇90例,根据是否合并HCA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ox-AAT的水平;逆转录-PCR技术检测胎膜组织中ox-AA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结果示:实验组38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血清、脐血中ox-AAT水平(2.415±0.105)ng/L、(3.023±0.186)ng/L高于对照组(1.526±0.10)ng/L、(2.357±0.104)ng/L(P< 0.05);实验组胎膜组织中ox-AAT mRNA (0.883±0.027)水平高于对照组(0.449±0.011)(P< 0.05).实验组血清、脐血及胎膜组织中ox-AAT的水平均成正相关(P<0.05).实验组新生儿肺炎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升高与合并HCA及新生儿肺炎相关.

    作者:陶贝贝;程国梅;张林东;赵岚岚;崔世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器械吻合应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器械吻合技术对于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远期并发症的效价分析,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胸骨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术者手工吻合手术残端,研究组患者采用国产器械吻合技术处理手术残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远期并发症及对症处理效果.结果:器械吻合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手工吻合手术情况.器械吻合术后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效果彻底.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5.00%(x2=28.36,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器械吻合技术对于处理食管癌患者手术残端较人工吻合技术操作便捷、效果稳定、远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俊伟;葛林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个应用黄体中期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IVF-ET周期,根据Gn启动前垂体降调节时间长短分为3组:A组,14~15 d(53例);B组,16~18 d(98例);C组,>18 d (41例),比较组间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间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n总量,Gn用药时间C组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时间长短不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但垂体过度抑制者需增加Gn用量及时间.

    作者:张帆;韦继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运动诱发电位阴性的大脑脚FA值及偏瘫肢体FM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运动诱发电位阴性患者大脑脚FA值及偏瘫肢体FM评分的影响.方法:按标准入组54例,分为磁刺激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9例),在脑梗死后1周内、1个月、3个月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及给予偏瘫肢体Fugal-Meyer评分,对大脑脚FA值及偏侧性和Fugal-Meye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时治疗组患侧FA值及FA偏侧性高于对照组(P=0.019、P=0.013),1个月、3个月时治疗组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5 ~ 0.024).结论:磁刺激可对脑梗死后运动诱发电位阴性患者大脑脚FA值下降有延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志彬;王琴;党丽娟;周雁玲;梁海毛;董延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SKM-1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SKM-1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Triptolide与SKM-1细胞共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40~160 ng/mL triptolide明显促进SKM-l细胞凋亡,随triptolide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凋亡发生率增加(P<0.01),Bcl-2表达下降(P< 0.01),Bax、caspase-3表达上升(P<0.01).结论:40~160 ng/mL triptolide对SKM-1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caspase-3基因表达起作用.

    作者:华海应;高华强;孙爱宁;朱文艳;姜东林;岑建农;吴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管壁MMP-2、MMP-9的表达研究

    目的:观察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血管重塑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标本16例,浅表血栓性静脉炎标本16例,另设13例正常大隐静脉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光镜下观察静脉管壁中MMP-2、MMP-9的表达.结果:血栓组MMP-2、MMP-9分布在静脉管壁全层,增生的滋养血管壁上呈强阳性表达,中膜层MMP-2、MMP-9表达成簇分布.血栓组管壁MMP-2、MMP-9表达含量分别与曲张组、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张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推测MMP-2、MMP-9可能参与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管壁重塑.

    作者:王涛;赵建华;褚海波;鞠玲燕;徐永波;唐金元;李坤;郭文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玻璃离子水门汀调拌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富士Ⅰ玻璃离子水门汀是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粉,具有优异的化学粘结性,但其粘固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基牙的固位型及固位力,粘结材料的性能和表面处理,操作的规范性及咬(牙合)力的大小等,其中高质量的调拌是保证全冠粘结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1-4].本研究收集我院51例新入职护士的玻璃离子调拌操作考核成绩,针对调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全冠粘固的临床效果,也为新护士入职培训提供参考.

    作者:尹雯娟;叶慧铭;侯雅蓉;朱曼群;刘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皮胃镜下胃、空肠造瘘22例临床分析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PEJ)的适应证不断扩大[1],有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近10年PEG、PEJ在我国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其短期临床观察已有文献报道,但长期观察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其对胃食管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效果等报道尚少,而且尚有一些争议[2].本研究对22例PEG、PEJ患者进行了随访,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营养状态的维持效果进行研究,以探讨PEG、PEJ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礼国;张刚;曾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与内皮细胞微颗粒的关系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而2型糖尿病早期发病往往有较长一段时间的糖耐量异常阶段.氧化应激在糖耐量受损阶段即可出现,并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而加重,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只表现为动脉弹性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加等.循环内皮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水平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相关,能反映内皮损伤和(或)内皮功能障碍,故本文就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与内皮细胞微颗粒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卢淑霞;范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1-α羟化酶缺陷症(21-OHD)致女性假两性畸形1例

    患者女,20岁,因“发育异常19年,阴蒂切除+会阴成形术后10年,雄激素高4年”入院.患者1岁时家人发现阴蒂较同龄女孩大,随着年龄增大,其身高较同龄女孩明显高7~8cm,阴蒂增长3 ~4 cm,6岁声音变粗,偏男音,出现腋毛,8岁后出现喉结;外院查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dir,ins (9);超声显像:双侧腹股沟区未探及明确睾丸回声,膀胱后方可探及子宫回声,此外可见大小为2.3 cm×1.3 cm略呈“粟子”形低回声区.考虑为前列腺.符合两性畸形声像图.诊断“女性假两性畸形”.

    作者:陆雪梅;杨靓靓;王佳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婴幼儿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就诊的32例血管瘤患儿分别采用观察和普萘洛尔治疗的方法处理,对比两组患儿血管瘤的增生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中5例终止观察,10例基本稳定,1岁时未明显消退.普萘洛尔治疗组1岁时大部分瘤体明显萎缩,部分遗留表面毛细血管扩张.无一例出现因服药后不良反应停药.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作者:蔡湘娜;林晓斌;李吉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犬冻干骨的制备及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目的:探讨犬冻干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相容性,研究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下颌骨行骨块制备、深冻、脱脂、冷冻干燥、灭菌制成冻干骨.分离培养同种异体犬BMSCs,并与冻干骨复合培养.HE染色观察冻干骨的组织结构.MTT比色法检测冻干骨对BMSCs的活性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冻干骨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冻干骨对BMSCs的活性无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紧密黏附冻干骨生长,细胞形态呈多角形.结论:所制备犬冻干骨能与B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曾晶晶;周诺;黄旋平;谢庆条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呼吸道病毒诊断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病毒感染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由于其感染后的临床症状相似,不能很好地区分,易造成抗生素的滥用.此外,由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经常需要住院治疗,虽然目前有抗呼吸道病毒的特异性药物,但由于其种类很多,且变异率高,其变异速度往往超过了目前人类所能快速检测和诊断的能力,因此呼吸道病毒的特异性诊断已愈来愈成为患者治疗所必需.而特异性的呼吸道病毒诊断有利于尽早发现病毒类型,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等,对于阻断病毒传播有着重要意义.过去40年里陆续出现的许多诊断技术,包括血清学诊断、细胞培养技术等都被应用于呼吸道病毒诊断.但这些方法逐渐被更敏感更快速的诊断技术所取代.现就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邱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平均心率矫正后Tei指数评价胎儿心功能的价值

    目的:探讨评价胎儿心功能的实用方法及正常胎儿Tei指数随孕周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0~40孕周的正常单胎胎儿257例,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取得二、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相应的时间间期,记录当时的心率,然后用平均心率矫正时间间期,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257例胎儿的Tei指数均成功测得,左心室平均Tei指数为0.35±0.04,右心室为0.34±0.04,左心室Tei指数大于右心室(P<0.01);左、右心室Tei指数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844,P=0.00);双侧心室Tei指数随孕周增长而减低(P<0.01).结论:用平均心率矫正后的Tei指数是评价胎儿心脏整体功能的良好指标,建立胎儿心室Tei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有助于正确评估胎儿心功能,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宏;陈桂红;李伟娟;孙聪欣;梁丽华;姜彩霞;李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血液净化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的临床观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10% ~ 30%的严重疾病[1].约15%~60%的SAP将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周内其死亡率可高达60%[2].ARDS是早期引起SAP患者死亡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我科采用血液净化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锋;柳月珍;方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甲胎蛋白异质体阴性肝癌的CT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阴性(L3/AFP<10%)肝癌的CT特点,为其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经临床和病理确诊AFP异质体阴性肝癌30例(研究组)和AFP异质体阳性(≥10%)肝癌40例(对照组).分析两组CT特点,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研究组中,病灶<5 cm 19例(63.3%),单发16例(53.3%),边缘清晰光整17例(5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密度均匀为16例(53.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侵犯血管和肝内外转移分别为5例(16.7%)、2例(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态增强研究组表现为“快进快出”16例(53.3%),“快进慢出”14例(4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FP-L3阴性肝癌CT检查具有肿瘤体积小、数目少,不易侵犯血管和肝内转移等预后较好的影像学特点.

    作者:胡仁健;唐栋;陈祖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