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便携式可弯曲支气管镜治疗外科术后肺不张72例

杨晓明;李媛媛;甄永强;庄宏杰;孙开宇

关键词:肺不张,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冲洗,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可弯曲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术后肺不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术后合并肺不张患者,行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冲洗术(BL).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肺复张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结论:纤支镜对术后合并肺不张治疗效果好,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两次打击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两次打击大鼠的血液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在SD大鼠中,建立以平均动脉压(40±5)mmHg为目标的失血性休克和静脉给予内毒素10mg/kg的两次打击模型,给予低容量生理盐水、透明质酸+聚氧化乙烯,芦荟提取物作为减阻剂.观察大鼠的生存情况,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动力学、血气分析、血糖和乳酸情况.结果:减阻剂可延长大鼠生存时间、改善血液动力学、稳定血气分析、降低血糖和乳酸.结论:减阻剂在两次打击大鼠模型中,可改善血液动力学,维持内环境稳定,延长大鼠生存时间.

    作者:苗玉良;钟京;方伟武;刘骥;刘罡;王子君;郭文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ACE与新生儿AL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LI新生儿43例,于治疗前及发病后96 h内监测SACE及血气分析.并选取肺炎及其他疾病患儿各43例作对照.结果:ALI组患儿SACE值为(67.2±11.4)U/L,与肺炎组(41.6±15.2)U/L及其他痰病组(32.8±14.7)U/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LI患儿SACE值与0I值呈负相关(R2=0.8417,y=-0.099 1x+9.865 5),与A-aDpO2值呈正相关(R2=0.826 6,y=0.098 6x-2.331 1),SACE在ALI发生后24 h内显著升高(P<0.05),24-72 h趋于平稳,72 h后逐步下降.结论:新生儿ALI时SACE可在短时间内显著升高,并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梁淑文;崔其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却)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新序贯疗法:前5 d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 mg+莫西林胶囊1 000 mg,每日2次,后5 d改为埃索美拉唑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呋喃唑酮片100mg,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 mg,每日2次,口服7 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药3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87.50%,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Hp清除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显著性;且症状积分、病理积分、胃黏膜萎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序贯疗法对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根除效果明显好于三联疗法,Hp根除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萎缩程度可显著改善.

    作者:刘艳;胡红松;李学锋;黄妙娟;陈晓红;黄素娴;俞红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SZ)联合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SSZ+LEF,对照组SSZ+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及12个月监测两组患者的腰痛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数、Schober试验、扩胸度、指地距、Bath AS活动指数(DAsDAI)、Bath AS功能指数(DAsFI)、ESR、CRP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12个月,SSZ+LEF组有效率为94.44%,SSZ+MTX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腰痛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教、ESR、CRP水平、Schober试验、扩胸度、指地距、DASDAI、DASFI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腰痛晨僵时间、ESR、CRP、DASDAI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SZ+LEF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霞;田新玮;刘春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状腺疾病手术不用抗生素在临床路径中的可行性报告

    甲状腺手术为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通常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卫生部<抗菌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若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然而我国目前众多医院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也有把高档、广谱二线抗菌药物用为预防性使用,甚至联合使用抗生素为预防性用药[2-4],在众多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路径表单中亦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这导致了细菌耐药、资源浪费、费用增加及医患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200例在我院住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其中298例2010年6月至今年6月入临床路径的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无一例感染.

    作者:张斌忠;董来荣;李斌;付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三分之一,属难治性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glomerular epithelial cell,GEC)下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沉积,后期伴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弥漫增厚.该病发病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约70%~85%患者表现肾病性蛋白尿,部分病例可自发缓解,但相当数量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佳,心血管事件或肾脏疾病的进展的风险仍然很高.10%~40%的病例10~15年或更长的时间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明确目标抗原无疑对确定高危人群及早期的干预有重要意义.

    作者:洪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肠液回输在婴幼儿小肠造瘘术后的应用

    小肠造瘘术是婴幼儿各种危重急腹症如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及肠穿孔手术处理中,常用手段之一[1].由于术后自造瘘口丢失肠液过多,患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严重者不得不依赖静脉营养支持,直至二期手术闭瘘.近年来,我们对出现上述症状的9例小肠造瘘术后婴幼儿,通过收集近端造瘘口排出的肠液,经远端造瘘口回输治疗,患儿水、电解质紊乱得以控制,营养得到维持,可院外护理待闭瘘手术施行,免除长期肠道外静脉营养带来的并发症及昂贵费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琦;林海;李权;彭小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使用亚甲蓝检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价廉的亚甲蓝注射液检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优化操作方法.方法:FIGO分期为Ib1-Ⅱa期的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入选,开腹前10~360 min,2~4 mL 1%亚甲蓝注入77例患者的宫颈肿瘤周围(另4例注入4 mL专利蓝),切除后见到的蓝染淋巴结被认为是前哨淋巴结.结果:亚甲蓝的注射剂量达4mL时,SLN的检出率可达93.9%(46/49).当注射时间距手术开始>60 min以上时,SLN的双侧检出率较注射时间<30 min的患者明显升高(78.1%vs.47.1%P<0.05).4例使用专利蓝的患者,其中3例检出单侧SLN且均出现褪色现象,而亚甲蓝蓝染的淋巴结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均无褪色迹象.检出SLN的112侧盆腔淋巴结中,SLN常定位在闭孔窝(65.2%,73/112),其次是髂外血管区(30.4%,34/112),髂内动脉(26.8%,30/112).3例假阴性患者均有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亚甲蓝对早期宫颈癌而言是一种价廉物美的示踪剂,其理想的注射剂量和注射时间分别为4 mL和术前60~90 min.

    作者:易丹妮;唐虹;袁颂华;梁立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应用三种超声弹性成像指标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应变率法和应变率比值法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分析167例患者212个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分别用应变率、应变率比值、弹性评分进行评估每个结节的良恶性,然后再用综合法进行评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分析综合法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结果:综合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94.8%,准确度为92.9%,阳性预测值为90.8%,阴性预测值为94.1%,阳性然似比为17.2,阴性然似比为0.11,约登指数为0.844.结论:三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指标的综合应用,对提高筛查甲状腺癌的准确性的价值很高.

    作者:李选峰;朱张茜;潘高云;夏建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报警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报警时间.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血培养阳性的报警时间及相应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计算各常见病原菌阳性报警的中位时间.结果:2010年标本中有419份阳性,革兰阳性细菌占56.8%,革兰阴性细菌占39.4%,真菌占3.8%.对血培养阳性仪器报警时间进行分析,≤12 h、≤24 h、≤48 h报警的病原菌分别为154株(36.8%)、281株(67.1%)、373株(89.0%).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报警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细菌(10.2 h)、非发酵菌(12.2 h)、链球菌属(15.0 h)、肠球菌属(12.7 h)、葡萄球菌(23.1 h)、真菌(39.9 h).结论: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真菌.引起血液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均在5 d内得到仪器的阳性报警,大多数病原菌在2 d内报警阳性.

    作者:张肖;蒋叶;杨璐;夏文颖;严佳斌;张杰;文怡;顾兵;潘世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HBV-DNA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与HBV-DNA定量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和门诊受检者4 439例血清标本,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PreS1抗原,速率法检测ALT;从其中选取HBV-DNA阳性186例作为定量检测对象,并计算PreS1抗原相对滴度值和HBV-DNA常用对数值.结果:4439例标本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21.27%,ALT异常率为21.36%,与HBV-DNA的阳性率(21.76%)都无显著差异(P>0.05);186例HBV-DNA阳性标本中PreS1相对滴度(17.53±14.17)、ALT(64.96±175.89)与HBV-DNA定量对数值(6.27±1.14)均不相关.结论:检测PreS1抗原可以作为HBV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较好的新指标,但不能说明复制量情况;联合检测ALT对HBV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伟祯;蔡振华;陈梅;叶宇聪;丁鹤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骨素和Wnt3a、Wnt5a在口腔正畸骨改建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护骨素和wnt3a、wnt5a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成年Wistar大鼠,制备大鼠磨牙向近中移动的正畸牙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 d分别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护骨素及wnt3a、wnt5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护骨素在大鼠磨牙压力侧随着加力时间的增加表达逐渐增强.第7天为峰值;wnt3a、wnt5a在六个不同时间点均呈阳性表达,但与加力时间无相关关系.结论:在正畸力作用下,护骨素和Wnt3a、wnt5a的表达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有可能为正畸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徐阳;秦明群;黄甲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DC1、53BP1和BRCA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MDC1、53BP1和BRCA1三种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5例LSCC和25例瘤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DC1、53BP1和BRCA1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MDC1、53BP1和BRCA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50.8%、56.9%,与瘤周组织比较,MDC1表达升高,53BP1和BRCA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分布部位无关,MDC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53BP1、BRCA1的表达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BRCA1与肿瘤分级程度相关.结论:MDC1、53BP1、BRCA1在LSCC中均有表达,并与肿瘤T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三种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娜;李平;喻姗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受精方式在微刺激周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助孕周期行微刺激治疗患者采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刺激治疗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其中ICSI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受精率、两原核(pronucleus,PN)率、多PN率、卵裂率、完全受精失败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结果:正常精液ICSI组的2PN率显著高于IVF组(P<0.05),多PN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与IV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精液ICSI组的完全受精失败率显著低于少弱精ICSI组(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微刺激促排的IVF治疗中,男方精液正常者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并不能改善胚胎质量.

    作者:胡晓东;张宏展;宋成;郭楚苹;陈文娜;曾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酒精中毒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法医学鉴定的研究进展

    酒精中毒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是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常见的原因之一.ACM常导致心功能障碍,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节律障碍,有很高的猝死风险[1].本文将具体阐述目前新的对于ACM的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以及法医病理学等方而的研究进展.1.ACM的发病机制AC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显示,酒精对心肌细胞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酒精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酗酒者和高血压患者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相似,与结构损伤有关.即使没有心肌受损,酗酒者的凋亡前机制也可被激活[1],机制尚未明确.

    作者:张赫男;高卫民;朱宝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血管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的5例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平均64 mL,β-HcG术后明显下降,术后14 d下降至较低水平,术后1~2个月阴道超声复查子宫下段瘢痕处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微创、高效、可重复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浩;马奔;余莉萍;邓玲红;吕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数;根据患者胸腔超声、胸片以确定胸腔积液患者有无胸膜纤维化及胸膜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研究无胸膜纤维化组与胸膜纤维化组的间皮细胞数的差异,用相关回归分析研究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胸膜纤维化组间皮细胞数明显培高,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胸膜积液中间皮细胞数增加,说明胸膜损伤重,发生胸膜纤维化的几率及严重程度增加:它可能成为观察胸腔积液患者预后的指标,对于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胸膜纤维化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洪峰;张云霞;黄美健;汤晓燕;任娥;梁斌;冷报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目的:通过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IVGG)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不良反应,探讨输注过程中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接受治疗的78例患儿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寒战10例,高热8例,全身皮疹4例,胸闷气急6例,头痛头昏2例.结论: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掌握正确的输注方法,密切观察输注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是避免、减少并发症发生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晏萍兰;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JAK2、STAT1在油酸型ARDS大鼠中的作用及GCs对其调控研究

    目的:探讨JAK2/STAT1信号通路在油酸型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vndrome,ARDS)中的表达意义,以及GCs(糖皮质激素)对该通路的调控作用,以阐明ARDS发生和治疗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Ⅰ(ARDS)组、Ⅱ(ARDS+AG490)组、Ⅲ(ARDS+GCs)组、Ⅳ(正常对照)组,每组分为2、4、8h三个时间点.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含量;取肺组织做HE染色并进行病理学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STAT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Ⅰ、Ⅱ和Ⅲ组在各时间点LIF和STAT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Ⅲ组各时间点的该促炎因子和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Ⅰ(ARDS)组(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Ⅱ、Ⅲ组肺损伤程度介于Ⅰ和Ⅳ组之间.结论:JAK2/STAT1信号通路在大鼠ARDS中发挥重要作用,GCs能够抑制该通路在其中的表达,且抑制程度和对ARDS的疗效与单纯抑制JAK2/STAT通路相似,表明GCs对ARDS的治疗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信号通路而实现.

    作者:谭玉军;刘秀珍;张如意;张剑;刘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或直肠超声在输尿管结石急症中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急性腰腹部疼痛中常见病、多发病,正常输尿管位于腹膜后,而中下段(盆腔段)输尿管结石由于结石小、位置深、肠气干扰重,是腹部超声显示的弱点,我们从2002年自今.尝试应用经阴道或直肠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赢得了临床的好评,现报道告下.

    作者:杜岳武;司徒明珠;段晓南;严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