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花;黄志;程江涛;傅英妹;危香莲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及卡介苗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有效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料库.纳入丝裂霉素及卡介苗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4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648例患者;所纳入的研究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失访、意向性分析和基线情况的描述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质量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或卡介苗,膀胱癌复发率与联合用药比较,OR=0.6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癌进展率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比较,OR=0.51,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联合应用丝裂霉素与卡介苗单相比单独用药可更好预防膀胱肿瘤复发.
作者:王伟;张杰;周晓光;许明伟;程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酒精中毒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是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常见的原因之一.ACM常导致心功能障碍,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节律障碍,有很高的猝死风险[1].本文将具体阐述目前新的对于ACM的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以及法医病理学等方而的研究进展.1.ACM的发病机制AC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显示,酒精对心肌细胞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酒精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酗酒者和高血压患者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相似,与结构损伤有关.即使没有心肌受损,酗酒者的凋亡前机制也可被激活[1],机制尚未明确.
作者:张赫男;高卫民;朱宝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在新乡地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和Lin28b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亚型感染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n28b的表达.结果: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3.2%、6.0%,Lin28b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存在HPV16、18和52三种亚型感染.HPV感染和Lin28b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正相关;Lin28b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HPV感染食管鳞癌组织与Lin28b蛋白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许建功;王武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会阴侧切产妇1 8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切口感染组及未发生切口感染组切口感染可能因素上的差异.结果:会阴侧切产妇切12感染2.70%,与无感染组的比较,感染组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检查次数多、产程时间长、体质量指数高、手术者工作时间短(P<0.05),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因素复杂,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戴颖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表现,提高对其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到2010年5月以胸腔积液收治入院,并终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32例患者,对其内科胸腔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主要表现为3种类型:胸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粟粒性结节型;多发或散在的结节型;胸膜肥厚、纤维粘连或形成多个包裹性积液型.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以结节为主,占91.7%,结节分布以弥漫性、壁层胸膜多见.
作者:吴欢欢;李玉苹;官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发病率约1%~5%[1],是妇产科中较难处理的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RSA病因极其复杂,其中约有50%病因不明,临床上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免疫因素被大家所关注,免疫职能细胞亚群的格局变化、Th1/Th2细胞因子失调、胎盘血管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现就URSA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苏琳;孙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抗原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844G→A多态性与不稳定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UAP患者121例(UAP组)和非冠心病者108例(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PAI-1抗原水平.PCR扩增特定DNA片段,XhoI酶切、琼脂糖电泳确定PAI-1基因启动子-844位点基因型.结果:UAP组PAI-1抗原水平(68.15±45.29)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53.39±20.62)μg/L,P<0.001.PAI-1抗原水平与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相关,r分别为0.147、0.151、0.144(P<0.05).A、G等位基因频率为0.40、0.60,AA、AG、GG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等位基因与较高的PAI-1抗原水平有关.结论:高PAI-1抗原水平是UAP发生的危险因素,PAI-1基因启动子-844G→A基因多态性与UAP发病无关.但A等位基因携带者存在较高的PAI-1抗原水平.
作者:路雅茹;秦勤;毛用敏;李广平;赵炳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IgG的表达.结果:45例前列腺癌组织中IgG阳性表达率91.1%,而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IgG阳性表达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85,P=0.000).Ig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r=0.403,P=0.006).结论:Ig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与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潘斌;郑少波;徐亚文;刘春晓;方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紫绀型先心痛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5)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剂量20 mg/kg),对照组(n=15)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等量的盐水.于术前、主动脉开放2、12、24、48 h五个时间采患儿动或静脉血,分别测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氧基转移酶(AST).结果:实验组血清LDH、CK在主动脉开放12、24、48 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实验组血清AST在主动脉开放2、12、24、48 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实验组血清CK-MB在主动脉开放2、12、24 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术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杨海波;董逸飞;王云;董书强;孟毅;曹文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组织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组织因子,采用细胞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及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表达的变化,并用单核细胞黏附率试验检测单核细胞黏附.结果:TF在0~1 000 pmol/L范围内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强血管内皮细胞VCAM-1和sICAM-1的表达(P<0.01);细胞黏附试验表明TF增加单核细胞黏附率,且黏附率与加入的TF浓度呈正相关,在1 000 pmol/L时刺激作用强(P<0.01).结论:体外情况下TF能上调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sICAM-1表达,促进单核细胞黏附,这可能在TF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何瑞英;熊石龙;于雅璐;陈姗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MDC1、53BP1和BRCA1三种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5例LSCC和25例瘤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DC1、53BP1和BRCA1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MDC1、53BP1和BRCA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50.8%、56.9%,与瘤周组织比较,MDC1表达升高,53BP1和BRCA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分布部位无关,MDC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53BP1、BRCA1的表达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BRCA1与肿瘤分级程度相关.结论:MDC1、53BP1、BRCA1在LSCC中均有表达,并与肿瘤T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三种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娜;李平;喻姗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护骨素和wnt3a、wnt5a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成年Wistar大鼠,制备大鼠磨牙向近中移动的正畸牙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 d分别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护骨素及wnt3a、wnt5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护骨素在大鼠磨牙压力侧随着加力时间的增加表达逐渐增强.第7天为峰值;wnt3a、wnt5a在六个不同时间点均呈阳性表达,但与加力时间无相关关系.结论:在正畸力作用下,护骨素和Wnt3a、wnt5a的表达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有可能为正畸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徐阳;秦明群;黄甲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喹诺酮对沙门菌毒力岛基因hilA和invA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多阶段诱导方式体外筛选耐喹诺酮沙门菌株,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喹诺酮敏感株和耐药株的hilA和inv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喹诺酮敏感株相比,喹诺酮耐药株的hilA和invA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喹诺酮可导致沙门菌毒力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这意味着喹诺酮耐药株毒力和致病性的降低.
作者:王玉平;沈建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诱导作用,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AngⅡ(在10-6mol/L AngⅡ的DMEM培养液中48 h)干预,分为实验对照组、AngⅡ诱导组和苦碟子注射液组(给予AngⅡ刺激前1 h先加用10%苦碟子注射液).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细胞的增殖能力两种衰老标志物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应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诱导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β-gal阳性染色率明显增多,细胞周期多停滞于G0/G1期,S期细胞逐渐减少,Cav-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表明AngⅡ成功诱导了HUVECs衰老,而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干预后上述变化改善.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以延缓AngⅡ诱导HUVECs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v-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邹美圣;刘凌;刘泽;王鲁妮;吴军;王伟;封菊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的小有效剂量及安全性,以得出此时硬膜外舒芬太尼的适剂量.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因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剂量选择采用修正的序贯法(modified step-up-step-down approach),各组术前30 min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手术后8 h口服塞来昔布200 mg,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选择L1-2椎间隙,术中常规监测ECG、NIBP、HR、SPO2,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送回病房,观察相关指标.结果: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疼痛强度(PI),得出口服塞来昔布时,硬膜外舒芬太尼低有效剂量为30μg,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副反应、睡眠质量和镇痛满意度与剂量呈相关性.结论:通过对各亚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观察.可得出在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获得满意镇痛效果低有效剂量为30μg组,持续镇痛满意.
作者:唐红丽;耿武军;杨涛;王权光;陈丽梅;徐旭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ACE与新生儿AL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LI新生儿43例,于治疗前及发病后96 h内监测SACE及血气分析.并选取肺炎及其他疾病患儿各43例作对照.结果:ALI组患儿SACE值为(67.2±11.4)U/L,与肺炎组(41.6±15.2)U/L及其他痰病组(32.8±14.7)U/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LI患儿SACE值与0I值呈负相关(R2=0.8417,y=-0.099 1x+9.865 5),与A-aDpO2值呈正相关(R2=0.826 6,y=0.098 6x-2.331 1),SACE在ALI发生后24 h内显著升高(P<0.05),24-72 h趋于平稳,72 h后逐步下降.结论:新生儿ALI时SACE可在短时间内显著升高,并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梁淑文;崔其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暂封材料的封闭性能直接影响牙齿根管治疗封药和窝洞永久充填的效果,Ⅱ类洞的充填物更易受到牙合力影响出现微渗漏甚至脱落,暂封难度远较Ⅰ类洞高这[1-2].作者选用临床中广泛使用的两种暂封材料Caviton暂封膏和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比较两者的封闭效果.
作者:李淑婷;关则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儿男,4岁半,因发现脊柱侧弯4年余入院.患儿母亲诉患儿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躯干向右侧弯曲,弯曲程度随年龄增大.目前行走无明显不稳.大小便正常.既往史:1岁左右因感冒,体检时发现有法洛四联症,于2岁半在我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痊愈出院.个人史:患儿系早产儿,母亲患有妊高症,妊32周后剖腹产,出生后放置温箱重症监护半月后转普通病房.发育情况同普通小孩.
作者:李光;张年凤;王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survivin和FHIT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卵巢浆液性肿瘤中两者表达情况,统计其与囊腺癌临床参数的关系,以及二者相关性的研究.结果:Survivin在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囊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密切相关.在囊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并在病理分化差的G3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较好的G1-G2组;在临床Ⅲ~Ⅳ期组明显低于临床Ⅰ~Ⅱ期组.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FHIT基因表达下调.结论:Survivin和FHIT与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Survivin在囊腺癌中过表达.FHIT在囊腺癌中表达降低并且与survivin的表达密切相关,说明它们在囊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通过共同的机制参与.联合检测survivin和FHIT,可提高卵巢肿瘤的检出率,并对诊断及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辛颖;付强;孙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女,40岁,55 kg,临床诊断为宫颈癌,拟行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既往体健,无手术和麻醉史,无呼吸道感染,无心血管疾病史,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术前30 min病房肌注阿托品0.5 mg,咪达唑仑3 mg,无异常反应.入室后患者仍感紧张,给芬太尼0.05 mg缓慢静脉滴注镇痛镇静,15 min内未见异常反应.行静脉快诱导推注顺苯黄酸阿曲库铵10 mg,推注完毕后,正准备静脉推注丙泊酚,发现患者胸前出现大片荨麻疹,并迅速出现全身潮红,血压70/40 mmHg,心率140次/min,意识逐渐不清,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患者气道阻力骤增,紧闭面罩不进气,SpO2进行性下降.
作者:吕航宇;李金柱;陈永学;李书河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