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兰桂萍;苏纪平;司勇锋;何承诚;黄波;张政

关键词:鼻咽肿瘤, rAd-p53, 瘤内注射, 放疗, 化疗
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疗、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增效作用.方法:41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rAd-p53瘤内注射 + 同步放化疗,对照组仅行同步放化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有效率以及0.5、1、2年的生存率,2年的原发灶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主要的药物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的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rAd-p53的药物副反应主要是发热.两组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rAd-p53瘤内注射在中晚期鼻咽癌的同步放化疗中具有增效作用,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扩大样本量行更长时间的进一步观察.rAd-p53瘤内注射并未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麦考酚钠使用15例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麦考酚钠在临床使用与吗替麦考酚酯的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肾移植患者,随机使用麦考酚钠肠溶片(enteric-coated mycophenolate sodium,EC-MPS)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收集术后6个月内临床资料,分析两种药物的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肾移植后6 个月内EC-MPS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或死亡共2例(13.3%),MMF组3例(20.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急性排斥反应(6.7% vs.13.3%)和需要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6.7% vs.13.3%)的比例在EC-MPS组均低于MMF组,但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EC-MPS组有8例(53.3%)发生了至少一起不良事件,MMF 组为10例(66.7%),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05).但EC-MPS组发生感染(26.7% vs.33.3%)和重度感染(13.3% vs.20.0%)的患者比例均存在低于MMF组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同时,尽管EC-MPS组与MMF的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3.3% vs.33.3%),但EC-MPS组无1例患者发生重度胃肠道不良事件、MMF组有2例患者发生了重度胃肠道不良事件,而且EC-MPS组发生导致试验药物减量或停药的胃肠道不良事件患者的比例低于MMF组.结论:本研究证实EC-MPS在治疗早期中国肾移植受者的6个月内,其疗效与MMF相当,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EC-MPS在临床应用中是否具有比MMF更好的优势,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段斌;孙建国;罗永康;杜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收集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患者47例和未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者48例.分别检测各患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TNF-α、hs-CRP血浆水平.结果:(1)冠心病CHF的轻重程度与NT-pro-BNP、hs-CRP血浆水平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2与0.012),而与年龄、TNF-α、糖化血红蛋白未见明显相关性.(2)与未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相比,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P值为0.019);TNF-α的血浆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虽无显著性,但在合并T2DM组中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CH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体内NT-pro-BNP和hs-CRP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F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可见合并T2DM的CHF患者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炎性活动,早期抗炎治疗及平稳调控血糖对改善冠心病CHF患者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家梅;徐卿;周敏杰;格日勒;封启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成团泛菌脂多糖对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 + 纯蛋白疫苗组、LPSp + 铝佐剂疫苗组6组,背部皮下免疫4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分别经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滴度.结果:免疫4次后,LPSp能明显增强纯蛋白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P < 0.05);对铝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影响不大(P > 0.05).结论:LPSp对纯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产生抗体具有较强促进作用,对铝佐剂疫苗产生抗体无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王启辉;申继清;叶洁梅;王健;冷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2010年期间长时间机械通气全麻患者50例[排除术前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的患者].手术时间均在6 h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K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K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分别将前列地尔1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后静脉缓慢泵注(30 min内泵完);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 h检测以下项目:(1)VT、PAWpeam、PEEP、呼吸次数等,并计算肺有效动态顺应性(Cdyn);(2)桡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O2、P(A-a)O2、HCT,并计算氧合指数(OI);(3)以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人肺泡表面活性特异蛋白D(SP-D);(4)记录术后7 d内患者出现ARDS/ALI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和预后.结果:与C组比较:(1)K组术中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气道阻力下降,肺顺应性增高;(2)PO2和OI升高,而P(A-a)O2降低;(3)TNF-α和SP-D降低;(4)术后ALI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具有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立新;刘德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 )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在深圳市学龄儿童健康调查中家长有注意缺陷或多动之主诉及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中以注意缺陷或多动之主诉就诊的220例儿童按是否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4 版(DSM-Ⅳ) ADHD诊断标准及Conners多动(症)指数评分标准分为DSM-Ⅳ+ Conners组、DSM-Ⅳ组、Conners组及非ADHD组,均进行IVA-CPT,分析其在AD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SM-Ⅳ + Conners组130例,IVA-CPT异常118例(90.77%);DSM-IV组36例,IVA-CPT异常 29例(80.56%);Conners组31例,IVA-CPT异常26 例(83.87%),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非ADHD组23例,IVA-CPT异常4例(17.39%),与DSM-Ⅳ + Conners组、DSM-Ⅳ组及Conner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IVA-CPT作为一种客观检查方法,有助于ADHD的正确诊断.

    作者:杨春何;周克英;黄若谷;高美好;张蔚;陈言钊;张小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血清HCV-R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血清HCV-R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HCV阳性血清标本16份并平均分成6份分别置于室温、4℃和-20℃保存1 d和1周后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利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HCV阳性患者血清在室温(25 ± 2)℃、4℃和-20℃保存1 d,各组荧光定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F = 0.012,0.447,0.230;P = 0.913,0.507,0.796);保存1周,各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F = 0.059,0.308,0.184;P = 0.808,0.582,0.833);根据温度分组后血清保存1 d和保存1周结果无统计学差异(F = 0.055,0.000,0.103;P = 0.816,0.990,0.751).结论:血清在室温、4℃和-20℃条件下保存1周对HCV-RNA的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

    作者:黎建安;刘紫菱;林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7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的1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行修补术,观察并记录放疗结束后1 h、放疗后6个月及行修补术后1 h双侧颈内动脉(ICA )、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值.结果:行放疗术的575例鼻咽癌患者,经统计有11例(1.91%)为脑脊液鼻漏.1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 3年,取材部位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嗅觉减退及鼻腔干燥病例,鼻腔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其中一次性修复成功者10例,二次修复成功者1例.结论:脑脊液鼻漏在鼻咽癌并发症中并不多见,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直视下操作,准确定位,损伤小,不损伤脑组织,避免开颅手术易致颅内并发症的危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裕茂;张乃崇;赖廷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及不同载体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beagle犬8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1磨牙.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骨缺损,分别置入两种不同浓度rhBMP-2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CHA)或可吸收胶原海绵(ACS).种植体植入后2、4、8、12周,各处死2只实验犬,获取含种植体骨标本,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随时间延长,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新生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不断增加.CHA空白和ACS空白组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低.而4个rhBMP-2组所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空白组与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rhBMP-2组之间以及两个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BMP-2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较好地结合.ACS和CHA都能作为rhBMP-2的载体材料.

    作者:黄元瑾;章锦才;刘曙光;蔡德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分析

    目的:分析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资料,为社区网瘾青年颈椎病提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社区167名网瘾青年到我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网瘾青年中5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X线平片改变,其中曲度改变39例(66.1%)、颈椎失稳21例(35.6%)、椎小关节退变12例(20.3%)、韧带钙化8例(13.6%)、椎间孔改变6例(10.2%)、椎体退变5例(8.5%),部分青年已经产生临床症状.结论:网瘾青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盯视电脑屏幕,缺少必要运动和休息,易产生颈椎病,当其X线平片上有曲度变直、反张、侧弯、椎体旋转不良(双边征)、椎体滑移等特征性征象时,应结合临床表现,早期做出诊断.

    作者:黎坤境;黄勇;蓝健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结肠癌患者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30例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含量,用放射免疫法分析CEA含量,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 含量并用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结肠癌组患者VEGF、CEA和C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良性病变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CRP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肠癌组VEGF和CEA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 < 0.05).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6%、66.8%和93.2%.结论: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可提高结肠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为结肠癌患者术前临床诊治和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伍尚标;陈戎;苏榕;李志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酸镁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硫酸镁与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住院总费用是否有差别.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原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硫酸镁组与尼莫地平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硫酸镁组使用25%硫酸镁1.5 mL/h持续微泵泵入,尼莫地平组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24 h持续微泵泵入.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基本相同,但住院总费用比尼莫地平明显低.

    作者:但德胜;薛敬明;程礼丽;陈煜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仿真内窥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DSA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仿真内窥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DSA中的成像技术、方法及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79例常规DSA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旋转DSA,并将影像资料传输至飞利浦公司3D-RA图像工作站行仿真内窥镜重建成像.结果:7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仿真内窥镜技术重建后的图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的血栓情况、血管痉挛程度以及颅内动脉瘤段血管及动脉瘤腔内的三维解剖结构.结论:仿真内窥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DSA诊疗中的应用比常规DSA检查能更清楚地提供颅内动脉段血管腔内的解剖结构,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和外科动脉瘤夹闭提供更加全面的血管腔内影像资料.

    作者:焦河;王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足口病131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多见的传染病,是以口腔炎、手足等处皮疹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现将我科2010年收治的手足口病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董显燕;黄郁波;廖林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住院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中段尿培养997份.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用天地人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分离的纯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了敏感试验.结果:尿培养中分离出排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磷霉素、美洛培南、呋喃妥因较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屎肠球菌,以往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为准确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沈红;王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近2年老年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方法: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念珠菌利用显色平板分离和K-B法鉴定,药敏数据分析用 WHONET5.4 软件.结果: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2 849株细菌和念珠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11.4%)、鲍曼不动杆菌(9.7%)、铜绿假单胞菌(9.6%)、肺炎克雷伯菌(7.3%)、金黄色葡萄球菌(6.8%)、白色念珠菌(5.3%).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低的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较低的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产ESBLs和耐甲氧西林细菌的分离率以及非发酵菌的耐药率均较高,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吴奎海;芮勇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回结型肠套叠空气整复后回盲瓣X线征象分析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机制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入到邻近肠腔内,造成肠壁折叠,肠腔阻塞,肠系膜血管压迫,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哭闹,腹部包块及便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常见肠套叠分为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2],临床常用的处理方式为X线监视下或B超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或手术,本文对其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脱套后回盲瓣的影像征象作回顾分析,以提高对急性肠套叠后回盲瓣的X线征象认识.

    作者:黄善强;刘春娥;樊树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沉默Tiam1基因对大肠癌LoVo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RNAi技术沉默Tiam1对大肠癌LoVo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应用RNAi技术将Tiam1的特异性干扰片段转染处理LoVo细胞,采用Real time-RT PCR方法检测Tiam1表达水平和沉默前后LoVo细胞E-cadherin、Vimentin、RhoA、RhoC、Rac1的表达水平;扫描电镜、透射电镜,HE染色观察细胞结构及形态变化;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NAi组的Ti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NAi组的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NAi组Vimentin、RhoA、RhoC、Rac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全部P > 0.05);扫描电镜显示RNAi组细胞胞体比对照组变圆、细胞突起明显变短或消失,丝状微绒毛减少,变为扁平盘状突起;透射电镜显示RNAi组细胞表面丝状微绒毛比对照组有较明显减少;HE染色显示对照组细胞散在生长,呈细长梭形,RNAi组细胞生长较集中,呈圆形或类圆形;RNAi组细胞质中丝网状的骨架蛋白结构及点状肌动蛋白小体比对照组减少.结论:沉默Tiam1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已发生EMT的大肠癌细胞出现上皮表型及降低其迁移运动能力,对EMT有一定程度的逆转作用,推测Tiam1通过诱导EMT来促进大肠癌侵袭、转移,至于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共发;胡洁;王雅娟;赵海燕;何楠;韩慧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5例住院患者的心脏CT、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钙化总积分(TCS)是否异常分组,比较两组间的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的差异;并对TCS可能的影响因素做回归分析.结果:TCS异常组的HCY、甘油三酯、冠心病史显著高于TCS正常组,TCS异常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TCS正常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回归分析提示HCY、冠心病史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降低HCY水平可能为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带来获益.

    作者:彭程;楼慧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mA1b)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MIF及mA1b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38例患者按WHO诊断标准分型,分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肾病但无明确冠心病依据的患者,采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观察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IF及mA1b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MIF水平(32.61 ± 5.1)μg/L及mA1b水平(63.00 ± 15.2)mg/L高于无明确冠心病的患者MIF(14.32 ± 3.20)μg/L及mA1b(21.00 ± 10.0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MIF及mA1b水平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F(6.37 ± 1.2)μg/L及mA1b(13.75 ± 5.75)mg/L.结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 MIF 及mA1b,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碧红;孔耀中;肖观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瘦素与老年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瘦素是否与老年患者包括临床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类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等指标相关联.方法:选择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40例(T2DM组),IGT患者30例(IGT组),IFG患者30例(IFG组)和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循环瘦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等指标,用稳态模式(Homa Model)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T2DM组、IGT组和IFG组瘦素水平(*9滋g)分别为4.27 ± 1.82、4.15 ± 1.96、4.19 ± 1.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43 ± 0.31;HOMA-IR数值分别为3.48 ± 0.84、3.01 ± 0.67、3.24 ± 0.26,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3 ± 0.42;FINs、FPG、C-肽、HbA1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T2DM组、IGT组和IFG组在校正胰岛素抵抗后的胰岛细胞功能分别为178 ± 49、165 ± 59、170 ± 52,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46 ± 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FINS、C-肽、HbA1c、瘦素水平是影响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循环瘦素水平的升高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9茁细胞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

    作者:康雪冰;李元梅;刘月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