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碧红;孔耀中;肖观清
患者男,29岁,因病态肥胖,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减容术.患者身高178 cm,体重179 kg,BMI 53 kg/m2,腰围160 cm,臀围159 c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2 U/ 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3 U/ L,B 超检查示脂肪肝,胸部X 线摄片示心影增大,其余检查正常.术前12 h禁食,术前30 min给予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肌肉注射.入手术室后将患者安全固定,开放外周静脉,常规心电图及脉氧饱和度监测.
作者:张春梅;戴永忠;施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易的直肠肛管测压技术,以研究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肛管直肠测压装置对2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和2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查.结果:FC组力排时肛管剩余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FC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感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大耐受容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FC组直肠初始感觉压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直肠初始便意感压力、排便窘迫压力、大耐受压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学异常.该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可准确、重复地测量成人的肛管直肠压力.
作者:周立平;郭丽;何敏静;刘瑶;王丽;蔡文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HELLP综合征是Weinstein[1]于1982年首先报道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该综合征的患者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36例行剖宫产手术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成功实施了麻醉,无一例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周树保;彭道珍;钟钦文;郭锐;王力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用HPS检测唾液中的尿素酶,同时行14C-UBT及胃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改良Giemsa染色) 及细菌培养联合检测来判断胃黏膜Hp感染情况,并比较HPS与14C-UBT诊断Hp感染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60例患者行Hp联合检测检出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63.75%,其中HPS检出76例,阳性率47.50%,14C-UBT检出94例,阳性率58.75%.HPS、14C-UBT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2.55%、80.39 %;特异性分别为96.55%、79.31%;准确性分别为81.25 %、8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37 %、87.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69.70%.对以上结果进行χ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S检测Hp感染的阳性率及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与14C-UBT相近,且此法快速、简便,价格低廉,不需要任何其他仪器,是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的一种新的非侵入性Hp感染诊断方法.
作者:楼晓军;王彩花;朱永良;温晓伟;马德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多见的传染病,是以口腔炎、手足等处皮疹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现将我科2010年收治的手足口病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董显燕;黄郁波;廖林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在人工流产术前分别口服米索前列醇与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例早孕妇女分为两组,A组为米索前列醇组,在人工流产前2 h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4 mg.B组为利多卡因组,术前用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宫颈旁4、8点钟处各注射2.5 mL约5 min后手术,观察术中宫颈松弛、镇痛效果等.结果:术中宫颈松弛程度,A组与B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尤其在显效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 0.01);A组与B组镇痛效果比较,两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组与B组均对宫颈松弛与镇痛效果满意,两组方法安全、简便、有效,适宜在基层单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采用,尤其以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更受施术者及受术者接受,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本院近2年老年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方法: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念珠菌利用显色平板分离和K-B法鉴定,药敏数据分析用 WHONET5.4 软件.结果: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2 849株细菌和念珠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11.4%)、鲍曼不动杆菌(9.7%)、铜绿假单胞菌(9.6%)、肺炎克雷伯菌(7.3%)、金黄色葡萄球菌(6.8%)、白色念珠菌(5.3%).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低的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较低的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产ESBLs和耐甲氧西林细菌的分离率以及非发酵菌的耐药率均较高,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吴奎海;芮勇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2010年期间长时间机械通气全麻患者50例[排除术前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的患者].手术时间均在6 h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K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K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分别将前列地尔1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后静脉缓慢泵注(30 min内泵完);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 h检测以下项目:(1)VT、PAWpeam、PEEP、呼吸次数等,并计算肺有效动态顺应性(Cdyn);(2)桡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O2、P(A-a)O2、HCT,并计算氧合指数(OI);(3)以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人肺泡表面活性特异蛋白D(SP-D);(4)记录术后7 d内患者出现ARDS/ALI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和预后.结果:与C组比较:(1)K组术中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气道阻力下降,肺顺应性增高;(2)PO2和OI升高,而P(A-a)O2降低;(3)TNF-α和SP-D降低;(4)术后ALI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具有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立新;刘德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自Bonnet等[1]于1997年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离获得白血病干细胞后,人们又相继在多种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肝癌、结肠癌等)中发现了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 肿瘤干细胞学说越来越受到肿瘤学界的密切关注和广泛支持.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提出了在肿瘤组织中存在少量干细胞样的肿瘤细胞亚群,该类细胞是肿瘤形成的起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高侵袭转移能力以及抗化疗、抗辐射等特点,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复发等过程有着密切关系[1-2].
作者:岳黎敏;张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联合神经刺激器(nerve stimulator)用于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ASA Ⅰ~Ⅱ级需长时间上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Ⅰ组为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盲探异感法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然后采用腋动脉穿透法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两点均给予1%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后再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Ⅱ组为实验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采用24G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留置,然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两点均给予1%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后再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中根据麻醉时间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间断追加0.375%罗哌卡因10 ~ 15 mL/次.术中持续监测SBP、DBP、MAP、ECG、SpO2,并观察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Ⅱ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较Ⅰ组短(P < 0.05),Ⅰ组和Ⅱ组神经阻滞优良率分别为80%和92% (P < 0.05),改为全麻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定位明确,可以作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之一.
作者:罗中兵;张燕辉;宋晓阳;肖维民;杨俊哲;胡明;陶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住院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中段尿培养997份.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用天地人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分离的纯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了敏感试验.结果:尿培养中分离出排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磷霉素、美洛培南、呋喃妥因较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屎肠球菌,以往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为准确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沈红;王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男,49岁,因排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余,超声提示右肾巨大占位来诊.查体:右中腹部可触及包块,质中,无明显压痛.入院后完善尿常规检查提示尿潜血(+++),血沉明显升高,血红蛋白95 g/L,超声未发现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CT及三维成像提示右肾实质占位(12 cm × 8 cm × 11 cm),累及肾皮质、髓质及右肾盂、肾盏,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减退;右肾动脉三支主要分支动脉,考虑右肾动脉变异;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肾不规则充盈缺损,右肾中盏及右肾盂受压,远端输尿管显影欠清.
作者:张源锋;张永海;徐庆春;黄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收集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患者47例和未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者48例.分别检测各患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TNF-α、hs-CRP血浆水平.结果:(1)冠心病CHF的轻重程度与NT-pro-BNP、hs-CRP血浆水平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2与0.012),而与年龄、TNF-α、糖化血红蛋白未见明显相关性.(2)与未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相比,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P值为0.019);TNF-α的血浆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虽无显著性,但在合并T2DM组中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CH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体内NT-pro-BNP和hs-CRP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F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可见合并T2DM的CHF患者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炎性活动,早期抗炎治疗及平稳调控血糖对改善冠心病CHF患者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家梅;徐卿;周敏杰;格日勒;封启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5例住院患者的心脏CT、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钙化总积分(TCS)是否异常分组,比较两组间的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的差异;并对TCS可能的影响因素做回归分析.结果:TCS异常组的HCY、甘油三酯、冠心病史显著高于TCS正常组,TCS异常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TCS正常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回归分析提示HCY、冠心病史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降低HCY水平可能为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带来获益.
作者:彭程;楼慧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明确磁导航导引系统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3-8月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86例,43例患者透视下以磁导航系统二维模式辅助调整磁导丝尖端的弯度和推送的方向,辅助导引导丝通过病变至靶血管的远端(磁导航组),其余43例患者以常规方法体外塑形导丝尖端和弯度,透视下手动旋转、推送导引钢丝通过靶病变至靶血管的远端(常规方法组).两组患者均予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两组患者导丝放置成功率、导丝放置时间、导丝放置X线曝光量、平均造影剂使用量.结果:(1)磁导航组41例(95.3%)患者在磁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2例因磁导航导丝进入冠脉内膜下假腔换用常规导丝完成手术,无死亡,无心血管事件.(2)磁导航组病变通过时间、放射透视剂量均高于常规方法组,但造影剂使用量低于常规方法组.结论:磁导航导引系统在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但是仍需经过一个学习曲线.
作者:孟康;朱华刚;吕树铮;陈韵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男,16岁,学生,2010年11月9日因高烧,腋下有少许出血点,头痛乏力,反应欠佳,有脑膜刺激症状从下面县级医院转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体查:T 39.5℃,BP 115/65 mmHg, P 86次/min,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WBC 17.78 × 109/L,其中N 0.91,L 0.05,M 0.04.脑脊液生化:蛋白定量2.05 g/L,糖定量2.59 mmol/L,氯定量128.32 mmol/L.脑脊液直接涂片可见白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
作者:滕廷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mA1b)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MIF及mA1b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38例患者按WHO诊断标准分型,分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肾病但无明确冠心病依据的患者,采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观察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IF及mA1b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MIF水平(32.61 ± 5.1)μg/L及mA1b水平(63.00 ± 15.2)mg/L高于无明确冠心病的患者MIF(14.32 ± 3.20)μg/L及mA1b(21.00 ± 10.0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MIF及mA1b水平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F(6.37 ± 1.2)μg/L及mA1b(13.75 ± 5.75)mg/L.结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 MIF 及mA1b,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碧红;孔耀中;肖观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术前和术后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远期预后的意义.方法:161例NSCLC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比较NSCL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SCLC患者5年生存率,采用Log rank单因素分析比较生存率,预后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13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术前血清CRP平均水平为(13.8 ± 4.3) mg/L,健康对照组为(3.3 ± 1.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732,P = 0.005);术后61例患者血清CRP水平恢复至正常,CRP平均浓度为(7.3 ± 3.1) mg/L,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461,P = 0.028).以CRP浓度7.3 mg/L为界,分别将术前和术后CRP分为高浓度CRP组和低浓度CRP组.单因素χ2分析显示术前CRP和术后CRP水平与性别、ECOG评分、T分期、N分期、吸烟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 < 0.05),而与年龄、病理分型和手术类型无关(P > 0.05).术前低CRP组和高CRP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54/61)和67.6%(50/7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162,P = 0.033);术后低CRP组和高CRP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4/80)和72.7%(40/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14,P = 0.044).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男性、ECOG评分、T分期、N分期、吸烟、肿瘤大小和术前CRP水平为预后的不良因素(P < 0.05).结论:术前而非术后血清CRP水平对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推测术后血清CRP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可能与术前CRP 浓度有关.
作者:寇凯平;吴威;宁邵东;符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卡介苗所致卡介苗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82例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炎,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清除脓液、坏死物、窦道、脓腔壁及肿大淋巴结,术后应用3个月的雷米封及利福平超短程抗结核治疗.结果:82例结核性淋巴结炎中,增殖型26例,干酪坏死型56例(16例脓液抗酸杆菌涂片阳性);78例切口甲级愈合,无窦道发生,痊愈出院;4例伤口未愈,换药1 ~ 2周伤口愈合出院.随访0.5 ~ 3年,无复发;发生药物性肝炎1例,停药后即改善.结论:手术切除加用3个月的雷米封及利福平的超短程抗结核治疗,对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许俊;倪正义;周密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艾司洛尔(简称艾洛)、瑞芬太尼(简称瑞芬)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全麻插管期MAP、HR和QTc间期的影响.方法:全组75例,ASAⅡ级,年龄60 ~ 75岁.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艾洛组(A组)和瑞芬组(R组);A组麻醉诱导前静注艾洛0.3 mg/kg后连续输注艾洛100 μg/(kg·min);R组麻醉诱导前静注瑞芬0.5 μg/kg后连续输注瑞芬0.1 μg/(kg·min); C组接受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给予艾洛、瑞芬和盐水前的ECG、MAP和HR (T0),以及给予艾洛、瑞芬或盐水后2 min(T1)、给予芬太尼和丙泊酚后1 min(T2)、万可松后3 min(插管前T3)和插管后30 s(T4)、2 min(T5)以及4 min(T6)的数值.结果:A组和R组MAP在T4 ~ T6各时间段分别与(T0)比、T4 ~ T5各时间段分别与C组比均较低,分别P < 0.05 ~ P < 0.01;HR在各时间段与 T0比均明显下降,分别P < 0.05 ~ P < 0.01; T4、T5和T6比C组明显减慢,分别P < 0.05 ~ P < 0.01.C组MAP和HR在插管后与T3比均增加,P < 0.01.3组间QTc间期基础值相似.A组和R组QTc间期在T4、T5和T6分别短于C组(A组388.8 ± 15.9、388.6 ± 16.2、388.5 ± 15.7和R组389.6 ± 22.4、387.4 ± 19.8、386.2 ± 19.3比C组 405.2 ± 19.2、402.5 ± 18.1、401.3 ± 17.8),P < 0.05 ~ 0.01.C组QTc间期在T4、T5和T6与T0比显著延长,分别P < 0.01.C组因气管插管伴随的QTc间期≥440 ms的病例数显著多于A组和R组(P < 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麻气管插管期QTc是延长的;静注艾洛或瑞芬可缩短与插管有关的QTc的延长,同时可抑制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应激反应.
作者:张兆平;顾美蓉;房宁宁;孙国华;高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