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明;李鹏;刘靖晋
目的:分析不同尺神经前置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依据及疗效.方法:5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术中进行肘部尺神经电生理刺激测量,根据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尺神经损伤分度并分别对应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皮下前置术、尺神经束膜松解+肌下前置术、尺神经束膜松解+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3种不同手术方式,37例术后获6个月~3年随访.其中行皮下前置24例.肌下前置5例,筋膜下前置8例.结果:随访37例肘管综合征病例,34例明显改善,运动感觉均获恢复,2例感觉有恢复,运动无恢复,l例Ⅲ度损伤者无恢复.二期手术行人工神经移植.手术疗效优良率为83.7%.结论:术中尺神经电生理定量分析可作为尺神经前置术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结合显微外膜及束膜松解疗效较好.
作者:张毅;向剑平;程钢;刘小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泛素(Ub)、20S 蛋白酶体(20S PSM)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0 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Ⅰ组)、30 例COPD 缓解期患者(COPDⅡ组)及30 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Ub、20S PSM、TNF-α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COPDⅡ组比较,COPDⅠ组血清Ub、20S PSM、TNF-α均显著增加(P <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Ⅱ组血清Ub、TNF-α显著增加(P < 0.01),20S PSM 增加不显著(P > 0.05).COPD 患者血清Ub、20S PSM 水平分别与TNF-α具有相关性(r = 0.559,r = 0.859,均P < 0.01).结论:Ub、20SPSM 在COPD 患者血清中含量增加,可能与COPD 患者体内蛋白质高分解代谢相关,并且其水平增加与COPD全身炎症反应因子TNF-α激活相关.
作者:刘待见;夏熙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视神经损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外伤、青光眼、炎症、缺血及肿瘤等.损伤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 cells,RGCs)继发性变性,是不可逆性视觉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损伤后短期内控制RGCs 坏死和抑制RGCs 继发性凋亡[1-2]及促进受损节细胞神经轴突的再生[3-4]成为视觉恢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别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的活性维生素D 缺乏、钙磷代谢紊乱等引发甲状旁腺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PTH).目前研究认为PTH 作为尿毒症毒素之一, 能引起CKD 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异常, 是CKD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1].目前已对SHPT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现将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自1882 年Koch 发现结核病病原体---结核杆菌以来,结核病实验诊断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离临床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所幸的是,流行疫情的警示、临床诊疗的期盼、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复归,结核病的实验诊断研究重新赢来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可以预料前景说明.
作者:刘志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共情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充分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开诚布公地反馈治疗信息,与患者共同应对恐惧和焦虑等共情手段,应用于167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孤独、绝望,护理干预可减轻部分患者的焦虑和绝望情绪.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深入的情感分享,可缓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新会;王莲英;刘加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V2V3 导联碎裂QRS 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0 例患者冠脉造影的结果,并与冠脉造影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和左前降支狭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果:640 例患者中,Q(+)组74 例(11.6%),Q(-)组566 例(88.4%).冠脉造影发现355 例(55.5%)至少一支冠脉狭窄,其中Q(+)组58 例(78.4%),Q(-)组297 例(52.5%),Q(+)组冠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Q(-)组(P < 0.001).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QRS 波起始有Q 波(OR = 2.454,95%CI 1.061 ~5.681,P < 0.001)、年龄>65 岁(OR = 1.109,95%CI 1.086 ~ 1.133,P < 0.001)和男性(OR = 1.574,95%CI 1.010 ~2.432,P < 0.05)是冠心病和左前降支狭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V2 或V3 导联QRS 波起始有Q 波,伴或不伴Q 波切迹对冠心病有独立预测价值,尤其对左前降支狭窄有预测价值.
作者:虞晓武;吕良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影响产妇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为预防产后抑郁提供依据.方法:对220 名产妇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分析产妇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常模相比EPQ 显示低E 分和高N 分(P < 0.05);SCL-90 的躯体化、忧郁、焦虑因子分及SAS 总分、SDS 总分在产后均显著高于产前(P < 0.05);SSRS 总分则显著低于产前(P < 0.01);神经质倾向、主观支持不足、产前忧郁、SDS 总分高和负性生活事件是产后心身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结论:产后抑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采取综合措施以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张深山;叶凯文;林芬;李林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随访中进行健康指导的作用.方法:通过电话随访,对100 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患者在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物理治疗以及张口训练方面等保守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通过患者首次治疗教育和随访中的健康指导,100 例患者中,疗效好50 例,占被随访人数的50.0%;症状好转29 例,占被随访人数的29.0%;总有效率为79.0%.结论:患者治疗效果与患者对就诊医嘱执行依从性有直接关系,就诊后及时和定期的随访,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奚玫;徐平平;曾桂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1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8 例)和治疗组(58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结果:(1)治疗4 周后,治疗组患者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 = 5.609,P = 0.018).(2)治疗4 周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669,P = 0.000;t = 3.095,P = 0.002).结论: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良好.
作者:陈琳;梁江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支持水平对正常健康人肺部呼吸音的影响.方法:选取20 例健康成人,利用肺部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RIxp)采集正常呼吸及配带口鼻面罩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的呼吸音图像变化.观察不同压力支持水平(0、2、4、8 cmH2O)时大能量桢图像、平均灰度值及吸气相曲线斜率变化.结果:健康人在正常呼吸时及压力支持水平分别为2、4、8 cmH2O(PS-2,PS-4、PS-8)时大呼吸音能量图面积分别为:(7.97 ± 0.31)、(8.16 ± 0.41)、(8.14 ± 0.48)和(8.39 ± 0.43)平方英寸,PS-8 与其他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吸气相曲线斜率分别为:1.26 ± 0.41、1.13 ± 0.27、1.17 ± 0.24 和1.42 ± 0.31,PS-8 与其他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灰度值分别为:96.96 ± 8.47、96.48 ± 13.02、94.46 ± 10.34和96.92 ± 13.65,不同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压力支持水平为8 cmH2O 时较2 和4 cmH2O 改善通气作用明显.
作者:赵生涛;刘翱;杨伟康;樊满齐;李妍;李少莹;周玉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医院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是指通过核查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 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对中层干部任期内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判断与评价中层干部是否正确履行其经济责任、廉洁从政的审计制度.
作者:朱恺;张武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估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体重因素对腺苷实际注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24 例体重数值分布在不同区间的患者进行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将6 min 内腺苷的实际注射剂量与计算出的腺苷理论注射剂量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体重因素对腺苷实际注射剂量存在较显著的影响,体重越大(F = 48.02,P < 0.05),腺苷输入的实际剂量与理论剂量的差值也越大(差值=-6.99 +0.12 ×体重,t = 6.93,P < 0.05),进而影响腺苷的注射速度.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认识到患者体重因素影响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腺苷的实际注射剂量,适当进行剂量调整,可以提高腺苷负荷试验的准确性,更有助于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
作者:李静;何雅静;王澎;孟召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1917 年,Morgan 及其同事在果蝇体内发现了一种基因, 因其功能部分缺失可导致果蝇翅缘出现缺口, 故命名该基因为Notch.随后的研究发现,Notch 在胚胎发育、T 细胞发育、维持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以及神经干细胞的发生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Notch 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otch 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力峰;陈丽;彭道珍;钟茂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脊神经根脉冲射频结合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疼痛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症状患者40 例,男11 例,女29 例,年龄62 ~ 78 岁,随机分成两组:脉冲射频治疗组(A 组)和脉冲射频复合针刀治疗组(B 组),每组20 例.观察治疗前(T1)和治疗后1(T2)、2(T3)、3(T4)、4(T5)、8(T6)、12 周(T7)各时点患侧下肢VAS 疼痛评分;观察治疗后4(F1)、8(F2)、12 周(F3)各时点患侧下肢症状改善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侧下肢VAS 疼痛评分,A 组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T1(P﹤0.05);B 组T2、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T1(P﹤0.05);B 组T2、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A 组各对应时点(P﹤0.05).两组患侧下肢症状改善程度评分,B 组F1、F2、F3各时点明显高于A 组各对应时点(P﹤0.05).结论:脊神经根脉冲射频结合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治疗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疼痛较单纯脉冲射频效果好.
作者:雷龙;周清河;倪云建;路建;姚明;肖旺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INSR 基因外显子mRNA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有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ce,IR)把35 例PCOS 患者分为IR 组17 例和NIR 组18 例.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月经周期、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取子宫内膜组织用荧光定量RT-PCR 检测INSR mRNA 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月经周期和身高无统计学差异(P > 0.05).IR 组体重、腰围、臀围、BMI 和WHR 显著高于NIR 组.NIR 组INSR mRNA 的表达值是0.158 ± 0.190,低于IR 组的表达值0.113 ± 0.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46).结论:PCOS 患者子宫内膜有INSR mRNA 表达,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IR 有降低PCOS 子宫内膜INSR mRNA 表达的趋势.
作者:林芸;梁洁玲;刘彩霞;闻安民;张仁礼;陈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明确替罗非班是否可以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老年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发挥预防支架内血栓的作用,同时不增加外科手术的出血.方法:入选入院前1 年内曾因冠心病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后无缺血性胸痛症状,因外科疾病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的12 例患者配对分组,手术前5 d 停用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6 例患者应用替罗非班0.1 μg/(kg·min)持续静脉微量泵泵入,对照组6 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1 mg/kg 皮下注射(每天2 次),手术结束后在重症监护室中继续术前应用方法,根据外科情况允许,停用替罗非班及低分子肝素,尽早恢复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分析围手术期两组新发心血管事件以及严重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缺血性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未发生大量出血而导致输血或需二次手术止血等出血事件.结论:替罗非班应用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围手术期支架内血栓的治疗作用不亚于低分子肝素,没有严重的出血并发症,而且有半衰期短的特点,其优势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
作者:夏经钢;尹春琳;曲杨;郝恒剑;徐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1-2],多累及跟距关节,治疗难度大,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常遗留行走疼痛、扁平足、跟骨横径变宽等多种后遗症,严重影响下肢功能活动[3],目前趋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以大限度恢复足部功能.笔者自2009 年3 月至2010 年9 月采用AO 跟骨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21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锦峰;陈云丰;杨发民;张闻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术后麻醉恢复室(PACU)存在的护理风险特点及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对2010 年我院手术后入PACU 的13 094 例患者(分上下半年)进行回顾分析,上半年6 612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下半年6 482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仅行一般性临床护理,研究组针对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护理风险事件频次减少,护理环境改善,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风险管理有助于护士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慕瑶;朱琼芳;陈旭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MT 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60 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7 d 组和治疗7 d 组.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建立小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治疗7 d 组分别于处死前3 d 腹腔注射MT(20 mg/kg,3 次/ d),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小鼠于处死前3 d 采用Y-型电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行为检测完毕后行脑组织SOD、NO、MDA 及脑组织含水量检测;电镜下观察海马CA3 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7 d 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 < 0.05);治疗7 d 组SOD 含量显著升高,NO、MDA 含量明显下降;电镜下,较非治疗组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明显改善.结论:褪黑素可以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不同程度的减少或减轻神经元的损害,说明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肖朝伦;余资江;李玉美;令狐艳;余彦;康朝胜;常傲霜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