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凌江红;童俊容
1917 年,Morgan 及其同事在果蝇体内发现了一种基因, 因其功能部分缺失可导致果蝇翅缘出现缺口, 故命名该基因为Notch.随后的研究发现,Notch 在胚胎发育、T 细胞发育、维持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以及神经干细胞的发生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Notch 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otch 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力峰;陈丽;彭道珍;钟茂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患者男,35 岁,因头昏、头痛15 d于2011 年1 月29 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步入病房, 神清合作, 双瞳等大等圆, 光敏, 左上肢肌力Ⅳ级, 余无特殊.CT 提示:右额颞顶枕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室受压, 中线明显左移.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 急诊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 切开硬膜时见暗红色血液喷出, 在释放硬膜下积血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头痛, 立即停止释放积血, 并向血肿腔内注入生理盐水约30 mL,患者头痛缓解.
作者:黄志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乙肝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脐血乙肝标志物阳性的意义.方法:对168 例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的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 检测.结果:168 例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中,HBeAg 阳性组共46 例,其脐血HBsAg 阳性13 例(28.3%),高于HBeAg 阴性组(5.70%,P = 0.000).HBeAg 阳性组其脐血HBeAg 阳性22 例(47.8%),高于HBeAg 阴性组(0.8%,P = 0.000).HBeAg 阳性组其脐血HBV DNA 阳性12 例(26.1%),高于HBeAg 阴性组(0%,P = 0.000).HBV DNA 阳性组中,其脐血HBsAg 阳性15 例(16%),高于HBV DNA 阴性组(4.1%,P = 0.013).HBV DNA 阳性组中脐血HBeAg 阳性24 例(25.5%),高于HBV DNA 阴性组(0%,P = 0.000).HBV DNA 阳性组中脐血HBV DNA 阳性12 例(12.8%),高于HBV DNA 阴性组(0%,P = 0.001).脐血HBeAg 阳性者24 例,其HBV DNA阳性11 例(45.8%),单纯HBsAg 阳性者7 例,脐血HBV DNA 阳性者0 例.结论:宫内感染与孕妇的乙肝感染状态有关,孕妇HBeAg、HBV DNA 阳性是乙肝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脐血HBV DNA 阳性是诊断宫内感染的直接指标,而单独HBsAg 阳性不一定是宫内感染.
作者:刘玉昆;黄晓霞;王蕴慧;刘梅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V2V3 导联碎裂QRS 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0 例患者冠脉造影的结果,并与冠脉造影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和左前降支狭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果:640 例患者中,Q(+)组74 例(11.6%),Q(-)组566 例(88.4%).冠脉造影发现355 例(55.5%)至少一支冠脉狭窄,其中Q(+)组58 例(78.4%),Q(-)组297 例(52.5%),Q(+)组冠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Q(-)组(P < 0.001).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QRS 波起始有Q 波(OR = 2.454,95%CI 1.061 ~5.681,P < 0.001)、年龄>65 岁(OR = 1.109,95%CI 1.086 ~ 1.133,P < 0.001)和男性(OR = 1.574,95%CI 1.010 ~2.432,P < 0.05)是冠心病和左前降支狭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V2 或V3 导联QRS 波起始有Q 波,伴或不伴Q 波切迹对冠心病有独立预测价值,尤其对左前降支狭窄有预测价值.
作者:虞晓武;吕良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155 例首程放疗Ⅲ~Ⅳa 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单纯放疗组(RT 组)76 例和同期放化疗组(CCRT 组)79 例,均为二维常规根治性放疗.CCRT组分别在放疗第1 周、第4 周、放疗后1 ~ 2 周内给予顺铂30 mg /m2d1~3,5-氟尿嘧啶500 mg /m2 d1-5,静脉点滴.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构成比等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3 个月,CCRT 组和RT 组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和颈部淋巴结肿瘤消退率均分别为97.5% vs 92.1%与94.9% vs 89.5%(均P > 0.05).CCRT组和RT 组1、3 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91.6%、76.1%与87.9%、52.5%(均P < 0.05).CCRT 组和RT组1、3 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100%、84.8%与91.9%、65.4%(均P < 0.05).CCRT 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能进食、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明显增加,需静脉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CCRT 组有62 例(78.5%)、RT 组有39 例(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12.592,P < 0.001).结论:同期放化疗可以提高中晚期(Ⅲ或Ⅳa 期)鼻咽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其毒性反应不影响放疗的顺利完成,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作者:蔡凯;韦赤勇;杨立华;董彤;刘俊波;胡联民;陈刚;陈勇文;胡奇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合并椎管内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 例GS 患者的病例特点,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结果:6 例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30岁,5 例检查了AML1/ETO 融合基因,全部阳性,2/4 例表达CD56,3/4 例Y 性染色体缺失,6 例均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 例以GS 复发,1 例在Allo-HSCT 后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56 d;另外3 例原发病未缓解,GS 发生距诊断AML 中位时间为122 d;5 例GS 位于胸椎硬膜外,1 例位于腰椎硬膜外;3 例表现神经根痛,5 例出现截瘫;全部MRI 提示硬膜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6 例均行全身化疗同时有5 例接受鞘内注射,2 例行局部放疗,2 例行手术治疗;6 例均因疗效欠佳而放弃治疗死亡.结论:GS 多见于AML1/ETO 融合基因阳性的AML,主要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预后极差,早期放疗可能改善预后.
作者:余国攀;孟凡义;徐丹;周红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脉压连续心排量监测的护理.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 例,采用经外周动脉压连续心排量监测评估心功能,定时冲洗桡动脉并记录心排量、每博量、心指数、每博指数和每博变异度.结果:20 例患者均成功应用,为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数.结论:经外周动脉压连续心排量监测可很好地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心功能.
作者:辛莲;徐锡春;顾正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比较潮州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潮州市5 个乡镇,招募35 ~ 59 岁的女性,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TCT 和巴氏涂片检测,符合条件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和随访,评价TCT 和巴氏涂片检测的筛查效果.结果:3 723 例接受筛查女性中,总体而言,TCT 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巴氏涂片(Fisher′s Exact Test,P < 0.01),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 = 0.14,P < 0.001).巴氏涂片制片不满意率高于TCT(χ2 = 64.3,P < 0.001).结论:此次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相比巴氏涂片检测,TCT更为灵敏、制片效果更好,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但诊断准确性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李贞;毛玲芝;李屹;谢龙旭;李智敏;洪小山;罗喜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肠恶性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探讨腹腔镜结肠恶性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期182 例腹腔镜和154 例开腹手术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肿瘤病理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除平均手术时间稍长于开腹组外,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为8.24%,略高于开腹手术组的7.14%(P > 0.05);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为16.48%,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31.17%(P < 0.01).其中,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30%、2.20%和1.65%,较开腹手术组(分别为8.44%、7.14%和5.84%)明显减低(P < 0.05),其他并发症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结肠恶性肿瘤手术不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的活性维生素D 缺乏、钙磷代谢紊乱等引发甲状旁腺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PTH).目前研究认为PTH 作为尿毒症毒素之一, 能引起CKD 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异常, 是CKD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1].目前已对SHPT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现将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eIF4E 与食管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食管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5 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切片中eIF4E 和D2-40 的表达,以26 例癌旁组织、55 例正常食管组织为对照;采用Image Pro Plus (IPP) 6.0 图像分析软件对采集的图片进行分析.结果:eIF4E 在食管癌组织(0.048 ± 0.023)中的表达较癌旁(0.028 ± 0.023)和正常食管组织(0.013 ± 0.016)高(P < 0.05),且随着食管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强度逐渐增强;eIF4E 在淋巴结转移组(0.068 ± 0.014)中的表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0.033 ± 0.016)(P < 0.05);eIF4E 在中晚期食管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早期食管癌组(P < 0.05);eIF4E 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 > 0.05).低分化食管癌组中的MLVD 较中分化和高分化的MLVD 高;淋巴结转移组MLVD 较未转移组高(P < 0.05).eIF4E 的表达与食管癌MLVD 呈正相关(r = 0.624,P < 0.01).结论:eIF4E 在食管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食管癌组织的MLVD 密切相关,提示食管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可能与eIF4E 有关,eIF4E 可能作为食管癌新的标志物以及评估食管癌进展的客观指标.
作者:万雷;朱成楚;张健;黄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泛素(Ub)、20S 蛋白酶体(20S PSM)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0 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Ⅰ组)、30 例COPD 缓解期患者(COPDⅡ组)及30 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Ub、20S PSM、TNF-α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COPDⅡ组比较,COPDⅠ组血清Ub、20S PSM、TNF-α均显著增加(P <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Ⅱ组血清Ub、TNF-α显著增加(P < 0.01),20S PSM 增加不显著(P > 0.05).COPD 患者血清Ub、20S PSM 水平分别与TNF-α具有相关性(r = 0.559,r = 0.859,均P < 0.01).结论:Ub、20SPSM 在COPD 患者血清中含量增加,可能与COPD 患者体内蛋白质高分解代谢相关,并且其水平增加与COPD全身炎症反应因子TNF-α激活相关.
作者:刘待见;夏熙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9 年1 月至2010 年9 月期间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标准的临床病例34 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 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并存基础病变占30 例(88.2%).确诊病例3 例(8.8%),临床诊断病例31 例(91.2%).念珠菌属占26 例(76.5%),霉菌属7 例(20.6%),隐球菌属1 例(2.9%).结核病灶广泛、排菌、空洞形成、肺结构改变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基础、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结论:伴多种慢性基础病变的严重肺结核患者易发侵袭性真菌感染.
作者:覃红娟;邝浩斌;李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1-2],多累及跟距关节,治疗难度大,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常遗留行走疼痛、扁平足、跟骨横径变宽等多种后遗症,严重影响下肢功能活动[3],目前趋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以大限度恢复足部功能.笔者自2009 年3 月至2010 年9 月采用AO 跟骨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21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锦峰;陈云丰;杨发民;张闻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估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体重因素对腺苷实际注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24 例体重数值分布在不同区间的患者进行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将6 min 内腺苷的实际注射剂量与计算出的腺苷理论注射剂量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体重因素对腺苷实际注射剂量存在较显著的影响,体重越大(F = 48.02,P < 0.05),腺苷输入的实际剂量与理论剂量的差值也越大(差值=-6.99 +0.12 ×体重,t = 6.93,P < 0.05),进而影响腺苷的注射速度.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认识到患者体重因素影响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腺苷的实际注射剂量,适当进行剂量调整,可以提高腺苷负荷试验的准确性,更有助于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
作者:李静;何雅静;王澎;孟召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患者40 例,随机均分成R 组(0.5%罗哌卡因25 mL) 和RD 组( 0.5%罗哌卡因+ 12.5 滋g 右旋美托咪定),均行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麻醉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并行麻醉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RD 组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显著短于R 组,麻醉效果评价也显著优于R 组(P < 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时,能缩短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改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金玉;唐江华;李广明;刘海林;张志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术前使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 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2009 年12 月至2010 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CCU 住院诊断为STEMI 的患者162 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80 例)和对照组(82 例),阿托伐他汀组直接PCI 术前给予80 mg 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术前则不给予任何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指标:术后2 h ST 段回落(STR);校正TIMI 帧计数(CTF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以及术前、术后内皮细胞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纤溶活性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纤溶活性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CK-MB 峰值低于对照组,术后1 周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结论:STEMI 患者直接PCI 术前使用负荷剂量他汀能改善术后患者的心肌灌注水平,保护缺血心肌,其机制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纤溶活性相关.
作者:雷晓明;李韶南;黄慧芳;刘震;陈平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影响产妇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为预防产后抑郁提供依据.方法:对220 名产妇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分析产妇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常模相比EPQ 显示低E 分和高N 分(P < 0.05);SCL-90 的躯体化、忧郁、焦虑因子分及SAS 总分、SDS 总分在产后均显著高于产前(P < 0.05);SSRS 总分则显著低于产前(P < 0.01);神经质倾向、主观支持不足、产前忧郁、SDS 总分高和负性生活事件是产后心身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结论:产后抑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采取综合措施以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张深山;叶凯文;林芬;李林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 流感患者发病期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 年12月至2010 年2 月于我院就诊甲型H1N1 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8 例重症甲型H1N1 流感患者(重症组)、10 例普通甲型H1N1 流感患者(普通组),另纳入10 例健康人群(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绝对计数检测,并使用SPSS13.0 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组CD8+ T 细胞、CD4- CD8- T 细胞、CD3+ T 细胞均比对照组低;CD4/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和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重症甲型H1N1 流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对H1N1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有提示意义,重视免疫系统的检查和监测有助预后预测和炎症控制.
作者:赵一菊;陈冬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Aurora-A 和survivin 的表达,探讨Aurora-A 和survivin 在甲状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42 例甲状腺癌,23 例甲状腺瘤和12 例癌旁正常甲状腺中Aurora-A 和survivin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urora-A 和survivin 在癌旁正常甲状腺中未见表达,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66.7%和78.6%,在甲状腺瘤中表达率为17.4%和39.1%,Aurora-A 和survivin在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 = 14.984,P = 0.001;χ2 = 11.049,P = 0.004);甲状腺癌中Aurora-A 和survivin 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 = 0.499,P = 0.001).结论:Aurora-A 和survivin 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发生密切相关.Aurora-A 可能通过扩增中心体,survivin 可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凋亡共同参与细胞癌变,survivin 直接激活Aurora-A 激酶活性尚需进一步证实.
作者:杨勇;杨宏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