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涛;刘序强;王福安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患者40 例,随机均分成R 组(0.5%罗哌卡因25 mL) 和RD 组( 0.5%罗哌卡因+ 12.5 滋g 右旋美托咪定),均行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麻醉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并行麻醉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RD 组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显著短于R 组,麻醉效果评价也显著优于R 组(P < 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时,能缩短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改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金玉;唐江华;李广明;刘海林;张志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轮辐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以来我科收治儿童足部轮辐伤14 例,年龄4 ~ 13 岁,平均9 岁.其中,自行车伤7 例,摩托车伤5例,汽车伤2 例.损伤部位足背6 例,足跟5 例,足踝3 例.合并骨折4,无骨折10 例.切取同侧小腿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结果:14 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完全消灭.其中10 例随访1 年,皮瓣外观满意,足踝功能良好.结论: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轮辐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尤涛;刘序强;王福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共情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充分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开诚布公地反馈治疗信息,与患者共同应对恐惧和焦虑等共情手段,应用于167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孤独、绝望,护理干预可减轻部分患者的焦虑和绝望情绪.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深入的情感分享,可缓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新会;王莲英;刘加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气胸在临床上较常见, 在诊断方面主要依赖X 线胸片和CT[1].日常工作中, 临床医生对超声在气胸诊断方面的价值了解不多,相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气胸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林宏云;李润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比较FPSA/TPSA、PSAD 在PSA 灰区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TPSA 在4 ~ 10 ng/mL 之间的415 例患者,测定其血清TPSA、FPSA,经直肠B 超测定前列腺体积,所有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53 例前列腺癌(PCa)及362 例前列腺增生(BPH).计算FPSA/TPSA、PSAD,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FPSA/TPSA、PSAD 在灰区诊断PCa 的价值.结果:PCa 组的FPSA /TPSA 较BPH 组降低(P < 0.001),PCa 组的PSAD 较BPH 组升高(P < 0.001).TPSA、FPSA/TPSA、PSAD 在ROC 曲线下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PSAD > FPSA/TPSA > TPSA.当FPSA/TPSA 和PSAD 临界值分别为0.16 和0.15 时,诊断PCa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1%和60.2%,66.0%和87.0%.结论:FPSA/TPSA、PSAD的测定能显著提高灰区PCa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PSAD 诊断价值高于FPSA/TPSA.
作者:牛越;徐勇;张志宏;李双辉;冯国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的活性维生素D 缺乏、钙磷代谢紊乱等引发甲状旁腺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PTH).目前研究认为PTH 作为尿毒症毒素之一, 能引起CKD 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异常, 是CKD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1].目前已对SHPT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现将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例1 患者男,70 岁,主因间歇性胸骨后闷痛2 个月入院.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ST-T 改变.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次日在导管室经右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为左主干体部局限性狭窄90%.间隔2 d 后家属要求行PCI 术,并从股动脉穿刺,并于左主干开口分别植入2 枚4.0 mm × 12 mm乐普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术后右下肢制动12 h,给予强化抗栓治疗.
作者:江明宏;黄雄;曹雪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经哮喘致敏血清刺激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并探讨阿奇霉素对哮喘的干预作用.方法: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ASMC.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血收集致敏血清,以此血清刺激体外培养的ASMC,分为正常对照组(A 组)、哮喘组(B 组)、阿奇霉素组(C 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上清中瘦素(L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blot 法检测各组LP 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LP mRNA 表达.结果:B 组上清中LP、IL-8 及TNF-α表达较A 组增加(P < 0.05),LP 表达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 0.995,0.946,P < 0.05);C 组上清中LP 的表达及ASMC中LP 蛋白及mRNA 的表达较B 组明显下降(P < 0.05).结论:ASMC 在致敏状态下LP 的表达显著增强,参与哮喘发生过程;阿奇霉素可以部分抑制哮喘ASMC 分泌炎性因子,提示阿奇霉素可能对哮喘起抗炎作用,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观点.
作者:张文辉;嵇桂娟;朱述阳;段存玲;闫明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隔离技术在肺挫伤合并肋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单侧肺挫伤合并多处多根肋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98 例,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D 组)和气管导管插管(E 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SpO2及Ppeak值的变化.结果:D 组SpO2较E 组维持平稳[(98.71 ± 1.76)% vs (92.50 ± 8.95)%,P < 0.01],E 组Ppeak值较D 组偏高[(26.42 ± 1.80 ) cmH2O vs(20.52 ± 6.54) cmH2O,P < 0.01].结论:肺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行手术时,肋骨内固定的佳时机宜在受伤72 h 后进行;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肺隔离术能有效地预防术中健侧肺通气不良和气道梗阻.
作者:赵泽宇;王茜;顾其军;罗敏;罗良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100 例共100 颗智齿,采用四手操作法,护士行术前护理准备、术中技术配合、术后护理指导等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效果评价.结果: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采用四手操作技术护理配合后,医生更能集中精力专心进行手术,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00 例患者的智齿都成功拔除,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医生及98 例患者对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感到十分满意,2 例患者对术中护士用器械牵引口腔软组织造成口角疼痛感到不满.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护士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对整个拔牙流程了如指掌,与医生配合默契才能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曾素琴;钟晓汀;刘齐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早发生也是明显的症状, 在非透析患者当中发病率达80%, 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研究发现,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消化道症状疗效显著,本文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威;凌江红;童俊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肠恶性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探讨腹腔镜结肠恶性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期182 例腹腔镜和154 例开腹手术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肿瘤病理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除平均手术时间稍长于开腹组外,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为8.24%,略高于开腹手术组的7.14%(P > 0.05);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为16.48%,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31.17%(P < 0.01).其中,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30%、2.20%和1.65%,较开腹手术组(分别为8.44%、7.14%和5.84%)明显减低(P < 0.05),其他并发症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结肠恶性肿瘤手术不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应用泰科解剖补片免钉合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9 年10 月至2010 年10 月我院采用泰科解剖补片行免钉合(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共53 例,以传统TAPP 术治疗者52 作为对照组,从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神经痛、手术区积液、复发再发、手术材料费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为40 ~ 120 min,平均为80 min,住院时间为3 ~ 5 d,平均4 d,手术并发症4 例,均为手术区血清肿,经对症治疗均在1 周内消失,随访6 ~ 18 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应用泰科解剖补片免钉合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解剖清晰、疗效确切、复发再发率低、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适应证广、设备要求低、易学习掌握、更安全实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崔英军;周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寻生长激素(GH)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增强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3 组:A 组为未患结核病的正常人群(30 例),B 组为未经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 例),C 组为经过GH 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 例)肌肉注射GH,剂量为8 IU/(kg·d),疗程为15 d.并观察各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的变化.结果:经过GH 治疗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及IgG 分别达到58.7 ± 3.5、39.5 ±4.3、38.2 ± 9.5、92.3 ± 4.2,接近正常人水平;而体内IL-4、IL-6、TNF-α水平分别为(11.2 ± 4.2)pg /mL、(50.4 ±2.4) ng/L、(70.5 ± 7.0) ng/L,较正常人明显下降;上述变化及其临床症状、血浆蛋白与未治疗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GH 能够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有助于结核患者的康复.
作者:林绍怡;钟声;甘兵;张洪浩;邓改枝;刘惠桃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 例患儿分成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组(SKF 组,n = 30 ) 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组(KM组,n = 30) ;记录手术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两组氯胺酮用量、清醒时间、精神症状和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切皮时SKF组的BP、HR,明显低于KM 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KF 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KM 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效果优于KM 组.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石双平;王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乙肝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脐血乙肝标志物阳性的意义.方法:对168 例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的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 检测.结果:168 例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中,HBeAg 阳性组共46 例,其脐血HBsAg 阳性13 例(28.3%),高于HBeAg 阴性组(5.70%,P = 0.000).HBeAg 阳性组其脐血HBeAg 阳性22 例(47.8%),高于HBeAg 阴性组(0.8%,P = 0.000).HBeAg 阳性组其脐血HBV DNA 阳性12 例(26.1%),高于HBeAg 阴性组(0%,P = 0.000).HBV DNA 阳性组中,其脐血HBsAg 阳性15 例(16%),高于HBV DNA 阴性组(4.1%,P = 0.013).HBV DNA 阳性组中脐血HBeAg 阳性24 例(25.5%),高于HBV DNA 阴性组(0%,P = 0.000).HBV DNA 阳性组中脐血HBV DNA 阳性12 例(12.8%),高于HBV DNA 阴性组(0%,P = 0.001).脐血HBeAg 阳性者24 例,其HBV DNA阳性11 例(45.8%),单纯HBsAg 阳性者7 例,脐血HBV DNA 阳性者0 例.结论:宫内感染与孕妇的乙肝感染状态有关,孕妇HBeAg、HBV DNA 阳性是乙肝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脐血HBV DNA 阳性是诊断宫内感染的直接指标,而单独HBsAg 阳性不一定是宫内感染.
作者:刘玉昆;黄晓霞;王蕴慧;刘梅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INSR 基因外显子mRNA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有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ce,IR)把35 例PCOS 患者分为IR 组17 例和NIR 组18 例.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月经周期、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取子宫内膜组织用荧光定量RT-PCR 检测INSR mRNA 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月经周期和身高无统计学差异(P > 0.05).IR 组体重、腰围、臀围、BMI 和WHR 显著高于NIR 组.NIR 组INSR mRNA 的表达值是0.158 ± 0.190,低于IR 组的表达值0.113 ± 0.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46).结论:PCOS 患者子宫内膜有INSR mRNA 表达,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IR 有降低PCOS 子宫内膜INSR mRNA 表达的趋势.
作者:林芸;梁洁玲;刘彩霞;闻安民;张仁礼;陈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s 综合征)是腮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发病率较高.对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比较公认的是迷走再生学说[1].目前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根据迷走再生学说, 术后在残留的腮腺组织和皮下组织之间覆盖泰绫可吸收止血绫, 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明;李鹏;刘靖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后的第三大疾病.该病能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随着病情延长,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可导致不同脏器的功能不可逆障碍和衰竭,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病情及相关并发症的关键[2-3].
作者:竺澎波;高鸣;关平;陈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Sextant)、内窥镜(METRx)辅助X-tube 通道结合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障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2007 年5 月至2010 年5 月,选择31 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在C 型臂X 线机监视及引导下,采用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内窥镜辅助X-tube 通道完成椎管减压、骨折复位及跨伤椎的二椎体四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并经单侧或双侧伤椎椎弓根向复位的椎体内注入CPC.手术前后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骨折椎体高度、Cobb 角以及椎管横截面积等影像学指标情况.结果:本组31 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5 min,平均出血量210 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5 d.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中央高度及后凸畸形得到明显恢复(P < 0.01);术后经过12 ~ 36 个月随访,伤椎椎体高度、Cobb 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伤椎内CPC 充填量良好,未见有CPC 椎管内和椎间孔内泄漏,无内固定置入及椎体成形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损伤.结论: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内窥镜辅助X-tube 通道结合CPC 椎体成形术治疗无神经障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腰骶肌肉剥离范围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能够有效、安全地恢复爆裂性骨折椎体的高度,复位椎管内骨块,且术中即时重建椎体强度,可满足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继发后凸畸形.
作者:陆奇峰;唐根林;张文捷;郭曙光;刘红光;陈佳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