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途径治疗机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石莉;张沛华;刘文清;佟丽杰

关键词:
摘要: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及胰酶分泌以及支持对症治疗,我科还辅以大黄浓煎液保留灌肠.自2003年12月以来,我科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改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全自动高位结肠灌洗后再以大黄浓煎液高位灌注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超声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0年5月以来应用B超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经CT及手术证实,认为B超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

    作者:孙雁;陈伟;许晓华;廖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应用及护理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指新生儿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时而建立人工气道,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法.

    作者:李慧珠;孙玉英;孙茂梅;吴升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葛根素与胰激肽原酶合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2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葛根素0.4g静滴2周,胰激肽原酶片240IU日3次,口服4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均维持饮食及降糖药的基本恒定.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粘指标、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血糖、肾功无明显变化.结论葛根素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琳;崔恩凤;张力强;胡静;秦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122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与腹腔镜、B型超声波、磁共振显像、血清CA125测定等诊断技术相继开展并应用于临床及对该病认识的提高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其发病率确实上升的可能性.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22例,对此进行分析.

    作者:毛希瑞;张彤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安全服用心血管药物的护理指导

    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病,需同时服多种药物,给药方案复杂,而人到老年,各脏器功能减退,导致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改变,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增加,加之老年人的听力、视力、记忆力、理解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知识缺乏,自主用药现象多,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等.常有错服、漏服、擅自乱服药物造成不良后果者屡有发生,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通过认真做好给药前的评估,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老年病人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卢彩霞;王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布表达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异位内膜病灶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在位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对比,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2年7月~2003年8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50例EMs患者,增殖期30例,分泌期20例;对照组子宫腺肌症10例,子宫肌瘤25例(作为内膜对照),在位内膜增殖期 17例,分泌期1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MAB-0243-1)即用型检测,按VEGF染色强度及面积的定量分析计算出阳性单位.结果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染色均为阳性,呈现棕色颗粒,主要分布于腺体细胞和间质个别细胞,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VEGF阳性单位高于子宫肌瘤在位内膜,并且不随月经周期而改变,与r-ASRM分期无关.结论 VEGF在异位内膜的过高持续表达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可能.

    作者:王宁宁;庄广伦;黄建昭;姚书忠;董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408例分析

    目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刑事案件中作案情况.方法运用分类统计对308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在人口学资料以及诊断、责任能力判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患病组、无病组进行比较.结果男性作案均远多于女性,以无业人员及普通劳务工为多,带有暴力性质的犯罪案例占绝大多数;精神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比例高,无精神病或者伪装精神病的比例高达30.5%.结论需要提供就业率以及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等病症患者的监护治疗,以减少精神疾病患者暴力犯罪;需要加强司法鉴定管理提高鉴定质量,以免不法分子逃避法律制裁;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必须依据医学以及法学两个要件来判定法律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三分法更切合实际办案工作的需求.

    作者:丁树明;高北陵;梁伟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结核并发睑结膜结核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8岁,因左眼红肿流泪2月余,多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疗效不佳.检查:左眼上睑结膜面可见一乳头状肿物,根部呈蒂状,表面不光滑,约为5mm×5mm大小圆形.根部周边结膜高起约为2mm,结膜充血呈暗红色,球结膜轻度充血,巩膜无结节、局限性充血、隆起、溃疡、囊肿、无睫状充血,角膜透明,无溃疡.前房深约2mm,房水清.虹膜纹理清,裂隙灯检查无萎缩、囊肿及结节.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正常.眼底检查无异常.眼球各方向转动自如,无眼肌麻痹症状.在门诊行肿物切除,送活组织检查为眼睑结膜结核.胸透及胸部拍片检查诊为肺结核.

    作者:闫光平;李桂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阻滞的疗效观察

    咪唑安定(Midazolam)商品名为力月西,是新型含咪唑环的苯二氮类药物.其溶液稳定,具有水溶性,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毒性低,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是临床麻醉较有前途的药物[1].本院自咪唑安定应用于临床以来,一般作为硬膜外阻滞辅助用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霓;郑海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原发性肺癌的术前术后护理

    近年来,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早期确诊困难,症状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痛苦小、疗程短的有效治疗方法,正被广大肿瘤患者所接受,为了更好地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护理配合非常重要.

    作者:王晓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回肠憩室致肠套叠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以腹痛、腹胀2个月为主诉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并向双胁及腰背部放射,肌注654-2可缓解,病情呈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伴有腹胀、消化不良,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半月前排血便1次,量约100ml.10天前肠镜检查诊为直肠、乙状结肠炎及内痔,经中药灌肠治疗,便血停止,但腹痛发作频率增加,缓解期缩短,于2002年12月30日入院.查体:平稳脉,痛苦表情,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音正常.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及脑电图正常,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彩超未见异常.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该患者入院当日下午再次腹痛发作,恶心呕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腹胀,不排气,查体腹部平软,肠鸣音亢进,急拍腹平片,提示肠梗阻,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行紧急手术治疗.术中距回盲部约50cm有一6.0mc×2.0cm×2.0cm憩室内翻入肠腔并形成套叠,套入部长约10.0cm,套叠近端空回肠明显扩张,肠管均无明显坏死征象,行肠减压,于憩室两端共约30.0cm肠管一并切除,行回肠双层吻合.术后病理回报:回肠憩室伴感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安鼎伟;王孝民;王晓宏;黄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电图监测经上腔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心电图监测下经上腔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132例患者分别行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及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在心电图指导定位下行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起搏均获成功,且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上腔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无X线显示盲目插管法在心电图监测下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申强;于小亮;唐晔晖;孙秀才;艾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武都力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卡托普利、武都力(江苏天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复方制剂,其成分为每片含盐酸阿米洛利2.5mg,氢氯噻嗪25mg),两药为有效的降血压药物,早为临床医师所熟知,但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和患者的依从性临床研究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者合用是否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作者:徐敏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用加速器输出量比对结果

    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临床剂量学四大原则[1],(1)肿瘤剂量要准确.照射野对准所要治疗的肿瘤区即靶区,必须将潜在转移区也包括在内.(2)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分布梯度不能超过±5%,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3)照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受量.(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使它们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量的范围.在国际上,肿瘤靶区参考点剂量偏差控制在±5%,作为放射剂量准确度的要求,故此,放射治疗机的输出量必须得到控制,它直接关系到放疗效果,有必要从处方到照射全过程实施质量保证,(QA)尤其重要.

    作者:罗晓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蛭芪散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中医称中风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由于脑组织受到损坏,临床上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造成死亡.本文报告采用蛭芪散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08例,疗效满意,并和西药组100例进行对照.

    作者:张力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病伴脑梗塞C反应蛋白的测定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伴脑梗塞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5例患者脑梗塞后血液CRP的含量,并与正常组相对比.结果 25例老年高血压伴脑梗塞患者CRP明显升高.结论 CRP升高与老年高血压病伴急性脑梗塞有关.

    作者:黄丹;刘业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傅青主女科学术思想初探

    傅青主名山,字清主又号朱衣道人,山西阳(今太原市)人,是明末清初医学家(1607~1684年),相传他精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画,尤精于医药,对医学、文艺均有较深造诣.<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所撰.该书兼采众家,师古不泥,辨证详细,用药纯和,无一峻品,切合临床,备受推崇.兹就其学术思想归纳如下.

    作者: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8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人类杀手.2002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到27.2%,人口数已达1.3亿,并且35~44岁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女性增长达64%,男性增长达74%,高血压大大增加了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危险,因此,高血压在我国同样是危害人民健康大敌之一.

    作者:张霁;黄仑;尚士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0月诊治的6例新生儿ARDS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儿均为足月儿,4例自然分娩儿有围产期窒息史,2例剖宫产儿否认缺氧吸入史.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呼吸困难、青紫,X线胸片有透过度降低及浸润性改变.1例应用无创CPAP治疗,余5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其中2例气管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愈5例,另1例因严重合并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寻找有效指标早期诊断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在常规治疗同时辅用外源性PS可显著提高ALI/ARDS疗效.

    作者:黄惠君;刘晓红;吕元红;郑义敏;李安琪;李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温病条辨>辛凉芳香法分析

    <温病条辨>是清*吴鞠通在继承<伤寒论>的基础上,师承叶天士治疗温热病的经验,以三焦辨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使之条分缕析,成为清代温病学派中较完整的代表著作.笔者试分析<温病条辨>辛凉芳香法代表方剂的应用.

    作者:穆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