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DAM33基因在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表达

揭志军;金关玲;蔡映云;袁正宏;胡芸文;徐扬

关键词:哮喘, 基因, ADAM33, 气道重塑, 小鼠
摘要:目的:研究ADAM33(a disintegrin and a metalloproteinase 33)mRNA在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塑中的表达.方法: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A纽(慢性哮喘组)分别于第1、14天小鼠腹腔注射1 mL致敏液,从第21天开始雾化吸入2.5%的卵蛋白(OVA)溶液,每次30 min,每周3次,连续8周.(2)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进行致敏和激发.在末次激发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细胞分类计数.用实时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ADAM33、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mRNA表达量.取左肺组织分别行苏木紫-伊红(HE)染色和Masson's Trichrome染色,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6.3±1.3)×105/mL]及百分比[(18.1±3.0)%)]、肺组织中ADAM33、IL-4和IL-13等mRNA表达量[分别为(1.41±0.93)×10-2(5.72±3.89)×10-2、(9.45±5.91)×10-2)]与B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且Masson's Trichrome染色示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增加、α-SMA免疫组化示气道平滑肌层明显增厚.结论:ADAM33 mRNA在小剂量OVA反复激发复制的慢性哮喘小鼠模型中表达增加,可能参与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心肺转流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心肺转流(CPB)中对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例心血管择期手术(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A组(芬太尼总量30μg/kg)、B组(芬太尼总量60μg/kg)和C组(舒芬太尼总量10μg/kg).分别于术前、CPB前、CPB后30 min、停CPB、手术结束、术后1 d和术后3 d采血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血浆sTM和vWF在CPB开始至术后1 d均增高.B、C组CPB开始至术后3 d的所有指标均低于A组.结论:CPB可导致全身性VEC的急性损伤,较大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可以减轻CPB导致的VEC急性损伤.

    作者:沈新强;龚园;陈春;孙德海;朱耀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黄早期辅助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大黄旱期辅助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19例SAP患者接受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辅以大黄浸液胃管注入,治疗3 d,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测定血浆TNF-α、IL-6及内毒素的含量,治疗前后予APACHE Ⅱ评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胃肠功能较早恢复;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血浆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内毒素的含量也明显降低.结论:大黄早期联合应用血液滤过能大量清除血浆细胞因子,阻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较好地改善胃肠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降低SAP患者内毒素血症及继发性肠源性感染的几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邹忠东;王烈;姜胜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保健盒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防治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皮肤湿疹、红臀并适合新生儿家庭应用方法.方法:将自我研制的脐粉、皮康粉和75%酒精20 mL、3%过氧化氢20 mL、灭茵医用棉签1包、无菌脐带包3包及3L脐贴3贴制作成新生儿家庭保健盒,并将使用方法、脐部护理的注意事项印刷在盒子上并推广到出院新生儿使用,使护理保健延伸到家庭,并宣传相关保健知识.结果:通过5 200例新生儿的应用观察,无一例新生儿发生脐部出血和感染,549例皮肤湿疹等皮肤病能完全控制.结论:新生儿保健盒制作简单,在有效地防治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皮肤湿疹、红臀等病同时,还能宣传新生儿的保健知识,成本低,能得到家属的认同,值得推广.

    作者:廖少彬;张女娟;蔡佳;廖林平;李淑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致血尿12例

    随着抗生素及其他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儿童药物性血尿时有报道.注射用阿莫西林钠针为儿科常用广谱抗生素,近年来由于静脉滴注阿莫西林钠针的剂量不断加大,使得肾脏损害大大增加,血尿患儿因此时有发现.

    作者:徐小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两枚或三枚AO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目的:通过测试两枚或三枚AO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并结合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时髋关节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操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按Klemerman法模拟股骨颈中部骨折,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用两枚AO加压螺纹钉平行进入,对照组用三枚AO加压螺纹钉呈倒三角排列平行进入,进针角度尽量平行股骨颈,行骨折内固定.在股骨远端固定,模拟单足独立负重.给予骨折断端间扭转及轴向载荷,观察各种负荷变化下两组的扭转角度及骨折断端张开位移的变化.结果:两枚或三枚AO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均能到达牢固内固定的要求,其中三枚AO加压螺纹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更稳定.结论:采用两枚或三枚AO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时,两者的生物力学性能都能满足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需要,但是实验结果不支持股骨颈骨折多枚AO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后早期负重行走.而两枚AO加压螺纹钉在临床应用中操作简便,并且对股骨头血供影响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仁德;李文锐;吴格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的炎症机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常见病,在中年人群男性的发病率为4%~9%,女性为1%~2%,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OSAS患者的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上升,OSAS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志;李东宝;华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夹过伸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笔者以手法整复石膏夹过伸位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4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梅;李忠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性激素的心血管效益及他汀类药物对性激素的影响

    目前从多个临床试验及指南中证实,他汀类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降脂地位已得到公认,降低血浆胆固醇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而性激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作者:陈伟宏;向定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探讨血清TGF-β1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2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后第1、3、7、14天血清TGF-β1,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TGF-β1水平在起病后第1、3、7天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至第14天则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血清TGF-β1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性(rs=-0.10,P=0.26;rs=-0.154,P=0.082).TGF-β1可能是预后独立的保护性因素(β=-0.101,OR=0.904,P=0.002).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性,对判断脑梗死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锋;梁江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七氟醚吸人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介入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择期介入手术患儿48例,随机分平均为S、P两组,每组24例.S组入室后静注氯胺酮1.5 mg/kg,安静后半开放吸入七氟醚,浓度6%,氧流量2~3 L/min;P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注咪唑安定0.1 mg/kg,氯胺酮2 mg/kg,丙泊酚1 mg/kg诱导,以丙泊酚100 μg/(kg·min)泵注维持.观察各组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5 min时(T2)、手术结束时(T3)时的HR、SpO2变化;记录术中窒息、呛咳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毕苏醒时间;术前和术后24 h分别抽取4 mL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红素(BIL)含量.结果:P组T1、T2时点SpO2显著降低(P<0.05);S组术中呛咳、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显著短于P组(P<0.05);术后两组惠儿肝功能指标有轻微上升趋势,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介入手术中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谢观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9例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点、适应证及体会.方法:胫骨平台骨折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5~68岁.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压砸伤5例,意外跌倒伤2例及高处坠落伤2例.其中2例为开放性骨折,17例为闭合性骨折.1例合并同侧胫骨干骨折,1例合并单纯半月板损伤,1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合并侧副韧带损伤.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Ⅰ法为型3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5例、Ⅴ~Ⅵ型2例,均应用LlSS接骨板治疗.术中植骨2例,术后早期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和指导主动功能锻炼.结果:19例全部随访,时间为4~30个月,平均15个月,18例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1例术后出现胫骨外侧髁变形、关节面不平整,负重时有弹响及疼痛.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为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结论:LISS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和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杰峰;刘永青;苟中坤;赖西铭;陈灿球;林序文;何启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腰围在儿童肥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用腰围筛选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实用价值.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体重指数(BMI)法同时筛选出超重/肥胖儿童,用腰围进行对比分析,应用同年龄同性别的P85和P95作为超重和肥胖的指标.结果:(1)各年龄组中同年龄的男生的身高、体重、BMI和腰围均高于女生(P=0.000).(2)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该人群的超重率为11.83%.肥胖率为11.26%,BMI法评价该人群的超重率为10.50%,肥胖率为5.41%,采用配对资料的x2检验,两种方法诊断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金标准评价该人群的超重率为10.45%.肥胖率为5.35%.(3)腰围方法与金标准相比,评价该人群的营养状况时有很好的特异度.结论:腰围方法诊断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超重和肥胖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因其在腹型肥胖诊断中的独到作用,值得在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诊断中大力推广.

    作者:孙琼;张响华;罗长青;晏新民;孙清元;王晓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DcR3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前景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以检测血清中DcR3抗原的浓度.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方法:探索建立DcR3双抗体夹心ELISA法适反应务件.结果:所建立方法线性范围广、灵敏度较高、精密度较好、回收率较高,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10%.对50例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参考值范围为1.59~60.71 ng/mL((x)±2s).原发性肝癌组同正常对照组血清DcR3抗原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法是一种较好的定量测定血清DcR3抗原的ELISA法,它可以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指标.

    作者:孙艳;兰小鹏;张鲁榕;赵猛;杨湘越;朱忠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不同靶浓度对异丙酚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不同靶浓度对异丙酚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宜的瑞芬太尼靶浓度.方法:将60例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n=20),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 ng/mL(R2组)、4 ng/mL(R4组)和6 ng/mL(R6组)达到与效应室浓度平衡后TCI异丙酚,每次增加0.50μ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瑞芬太尼达血浆一效应室平衡时(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意识消失时(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1 min(T5)、3 min(T6)、5 min(T7)时SBP、DBP、HR.结果:与T0比较.R2组HR、SBP、DBP在T2-T4降低,T5升高,R4、R6组HR在T1-T4、T7降低,SBP、DBP在T2-T7降低(P<0.05或P<0.01);与R2组比较,R4、R6组HR在T1-T2、T5-T7降低(P<0.05),SBP、DBP在T5-T7降低(P<0.01).R6组心动过缓和胸壁肌僵的发生率多于R2、R4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浓度4 ng/mL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能较好消除气管插管反应,不良反应少.

    作者:纪宏新;张兴安;徐波;安裕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分型研究进展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NGU)及男女不育不孕的主要病原体,也是性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是常见的泌尿生殖寄生物,并且在性成熟女性下生殖道中的分离率非常高,约有6%~75%的成人存在无症状脲原体,而在孕妇可达80%,新生儿出生时约有15%~33%有脲原体,而性行为紊乱人群中脲原体寄居率比正常人高2倍多[1].

    作者:纪榕荣;张洪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度与髓核突出大小的关系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和髓核突出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9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测量每例患者与髓核突出大小有关的CT指标(髓核在矢状面上的突出大小,髓核在水平面上的突出大小,髓核在额状位的突出大小,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的方式,髓核突出压迫硬膜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体检了解症状体征的严重度,把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再对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和CT指标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髓核在矢状位的突出大小与症状体征严重度无明显关系(r=0.015,P=0.145).髓核在水平位上、额状位上的突出大小,髓核压迫神经根的方式、压迫硬膜囊的方式与症状体征严重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突出髓核在额状位上的大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密切相关.髓核在水平位及髓核压迫神经根、硬膜囊的方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体征严重度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密切.

    作者:李长海;汪青春;周兵;谭永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惠者,依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和对照组,CHD组根据冠脉病变的程度分为单支、双支、严重病变组.所有惠者在冠脉造影前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ABI.结果:CHD组ABI明显低于对照组(1.03±0.11 vs 1.11±0.10,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中ABI在严重病变组(1.01±0.13)和双支病变组(1.03±0.09)明显低于对照组(1.11±0.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BI在严重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1.06±0.08)之间,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造影入选患者的Gensini评分与ABI呈负相关(r=-0.355 7,P<0.001).在控制了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后,这种负相关性仍然存在(r=-0.324 8,P<0.01).结论:AB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杜丽根;邱健;阮云军;董凤英;张园;洪长江;马骏;徐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Ⅲ度会阴裂伤患者行直肠阴道隔修补及会阴重建术的护理

    会阴Ⅲ度裂伤包括阴道口裂伤、会阴裂伤及肛门括约肌裂伤,严重者破裂可伸展到直肠壁.患者失去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出现肛门完全或不完全失禁,大便和气体随时排出,污染阴道和外阴,给正常生活带来难言的痛苦[1].

    作者:吕瑞芳;富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SiRNA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中CD147基因表达对survivin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CD147与survivin(SVV)的关系.方法:设计、合成两对CD147编码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运用瞬时转染方法抑制HepG2中CD147表达,运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扰后CD147、SVV及caspase-3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后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SiRNA sequence 1、2均可有效地抑制CD147基因的表达(P<0.05),伴随着SVV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干扰后caspase-3 mRNA水平升高(P<0.05),活性caspase-3蛋白水平增高(P<0.05),肿瘤细胞凋亡增加,以细胞早期凋亡改变为明显(P<0.05).结论:沉默HepG2中CD147基因能下调SVV基因表达,致使肿瘤细胞凋亡增加.CD147与SVV在细胞内可能存在着相互调节机制,然而其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志刚;周雄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139例,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茵对多种抗茵药物耐药,仅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8%、15.4%、16.5%、18.4%、24.5%、27.0%.结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茵高度耐药,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石娜;徐卫;薛利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