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惠
铸造金属网是一种强度高、不易折裂、坚固耐用的修复方法,一改传统塑料基托厚度厚、易折断等缺点,同时利用铸造金属网修复牙列缺失有舒适、不易折断等优点,同时固位效果好,患者戴入稳固性较佳.笔者自1998年以来利用铸造金属网修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牙列缺、失30例,经临床观察取得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桂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改良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特点及适应证.方法取胸部正中切口,上至胸骨柄中部,下至剑突与脐之中点,切除胸骨剑突,分别切断左右侧胸3至肋弓之肋软骨及肋间肌,使胸肋片只与腹直肌相连,以腹直肌为轴旋转180°,用钢丝将胸骨柄和胸骨体缝合固定,用丝线将相对应之肋软骨缝合固定.结果 25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4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安全可靠、有利于患儿恢复等特点.
作者:周积德;安军礼;宋涓涓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感染性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本文96例病人胸液均符合渗出液诊断标准[1],病因诊断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客观检查如:PPD、胸液涂片抗酸分枝菌染色、血沉、血象、病原体培养、胸片、CT、MRI、B超、胸膜活检及胸水常规、生化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作者:杨延莉;魏茂富;范百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左大腿疼痛麻木1天.1天前,在店内劳动时突然觉左大腿根部疼痛.立即停止劳动,10min后感左大腿疼痛、麻木.休息后不缓解,到我院求治.查体:腰部无压痛,左侧腹股沟处无明显肿胀,压痛明显,左大腿前内侧疼痛、麻木,外侧较轻,伸膝无力,膝反射减弱.查B超示:左髂窝区近腹股沟处有2cm×3cm×3cm血肿形成.诊断:左髂腰肌筋膜间隔综合征.追问病史,患者曾在5年前在上级医院确诊为血友病B.3年前右腿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在县级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不明,至今右大腿仍感麻木无力.修正诊断为:血友病B并左髂腰肌筋膜间隔综合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止血药物,20%甘露醇250ml,每日2次,病情迅速好转,疼痛减轻.保守治疗痊愈.随后2年间又左右各1次发生髂腰肌自发性血肿致髂腰肌筋膜间隔综合征,均保守治疗痊愈.
作者:庞延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999~2002年我院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3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玉;郝立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一次性真空采血法在临床静脉穿刺中的广泛使用,是一次静脉穿刺技术的变革.它弥补了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的许多不足,但也有它的弊端,现总结如下.
作者:丛燕琴;张月明;张相斌;孙毓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院自1994年10月~1999年10月以来,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那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同心圆性硬化(Balo病)是一种罕见的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我院在临床工作中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因腹胀20天,下腹剧痛2h,于2002年9月24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无停经史,无任何诱因腹部胀满感,进餐后加重,并自触及下腹包块超新生儿头大,触压后突然出现下腹阵发性剧痛,不能忍受.无不良饮食及腹泻、便秘史,无发热、呕吐,无阴道流血,月经周期无改变,排尿排便均正常,体重无改变.体检:生命体征平稳,腹部稍膨隆、柔软、McBurney点(-),下腹可触及包块,有压痛.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Ⅲ度糜烂,举痛(+),后穹窿饱满,于盆腔可触及超新生儿头大包块,质软,边界清,活动度好,有压痛,该包块占据整个盆腔,与子宫体分界不清.B超检查:子宫形态大小正常,于子宫底上方可见一深径为11.0cm、上界达脐的混合性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可见包膜回声,于腹腔内见深径4.10cm液性暗区.
作者:吴英;于淑玲;姚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选择50例脑干出血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例(60%),发病时血压升高41例(82%).在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多见(88%),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本组治愈率100%),出血量在2~5ml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11.11%),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的预后差,病死率高(72.72%),出血量>10ml病死率极高.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佳选择,但对小量桥脑出血的准确率CT不及MRI.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作者:许雅琴;陈泽峰;董银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髋臼周围截骨手术.方法此法治疗髋臼发育不良9例9髋,全部为女性,年龄15~48岁,平均36.5岁,骨性关节炎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例.结果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h 5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700ml.术前5例Trendelenburg征阳性,术后为0例.平均CE角:术前6.3°,术后为34.5°.平均Sharp角:术前48.6°,术后为36.9°.髋臼指数角:术前25.9,术后8.7.平均髋臼-头(A-T)指数:术前61.2%,术后为88.0%.平均股骨头垂直指数:术前1.09,术后0.83.水平指数:术前1.66,术后1.57.结论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是一种可在直视下操作的相对容易掌握的手术,通过术中的截骨旋转,达到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髋臼应力均衡分布,防止或延迟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张远鹰;王金成;高忠礼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诊断为特征的学科,对于初次接受皮肤性病学的本科生来说,形态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对本科生的教学形式也由单纯板书、挂图配合发展至多媒体教学、见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本文拟就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皮肤性病学的教学改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刘永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胸部异物常为急诊病例,一般都能及时就诊,得到及时救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有个别病例延误诊治,治疗效果不理想.自1995年以来我科收治胸部异物患者25例,由于异物性质和所在部位不同以及置留时间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也不同.本组收治的支气管异物和食管异物除1例支气管异物(笔帽)7年后并发支气管扩张外,其余病例均经耳鼻喉科取异物失败后,胸外科行手术治疗.从上述病例治疗过程中体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志军;张颖;王凯忠;于道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卡他莫拉菌感染的初步防治.方法对2001年11月~2003年3月间,在市区三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用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培养,观察并总结其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流行及临床特点.结果从呼吸道感染病人培养出420株菌.其中卡他莫拉菌128例,占30.5%,位于第一位,此菌感染多见于体质差的3岁以下儿童,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见,且临床表现重,普遍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结论积极防治儿童营养性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对3岁以内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表现重,应及时做咽拭子培养,一旦培养出卡他莫拉菌,就应选特效的β-内酰胺酶稳定剂药物治疗.
作者:李春霞;方怀天;毛菊秀;潘万俊;赵霞;李辉;康玲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本文就300例脐带缠绕病例的分娩方式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从中总结出合理的分娩方式,掌握适当的时机,从而有效地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
作者:张巧玲;渠晓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氯胺酮是目前小儿麻醉中较常应用的静脉全麻药,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药理特性,临床上常与一些静脉药复合应用.本文旨在观察应用咪唑安定对氯胺酮麻醉作用的影响及对呼吸循环的作用.
作者:关菊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1年5年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5年间共有39例孕产妇死亡,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99.5/10万,以1997年高为119.60/10万,2001年低为70.3/10万,直接死亡原因是产科出血性疾病占首位,约占72%;其次为产褥感染占12.8%,间接相关因素主要为当地经济贫困、妇女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差、住院分娩率低等.结论山西临县近5年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科出血性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当地经济贫困、住院分娩率低使孕产妇死亡的危险性增大.
作者:王莉;常旺泉;高清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运用经济统计学-季节模型分析河南省痢疾季节变动趋势,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月平均法季节模型测定1990~2000年河南省痢疾发病情况的1~12月季节比率.结果河南省1990~2000年1~12月份痢疾发病季节比率从5月份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8月份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6~10月,季节比率均大于100%,尤其以8月份,季节比率为高(233.57%);1~5月和11~12月季节比率小于100%.结论 6~10月份是痢疾发病的旺季,8月份是痢疾发病高峰;1~5月和11~12月是痢疾发病的淡季,该结果与流行病学描述的季节分布特征相符合.测定痢疾发病趋势时,应用季节比率是一种较好的统计方法.
作者:陈正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肝脏是糖代谢的主要场所,对血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9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肝硬化对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元周;周明辉;刘红;孙晓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本文对深圳市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检出的先天性白内障80例,就其病因、分类及治疗保健进行了详细分析.今年5~10月期间,对深圳市9336人正常人群进行健康体检,使用YZ5E裂隙灯进行眼前节检查,共查出先天性白内障80例,检出率为0.86%.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在我国显性遗传占73%,隐性遗传占23%.另外,妊娠早期病毒感染、代谢紊乱、酗酒或接受过量的X线等,都可引起晶体混浊,造成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主要分为全白内障、膜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点状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前轴胚胎白内障、前极白内障、后极性白内障.本资料中先天性白内障95%为点状白内障,多为静止型,发展缓慢,对视力影响不大,这是检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万淑琴;杜本仁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