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华
我院外科自2000~2003年共收治279例肝破裂患者,其中32例肝破裂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现报告如下.
作者:蒲成林;王丽琼;权王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肾移植的普及,肝移植、脊髓移植及显微外科手术的突破,使临床输血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已由输全血为主的模式渐渐形成了广泛推荐输成分血及自体血的概念.这样,既节省了血源也为外科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但是,就目前的输血水平讲,输血或血液制品仍有传播疾病的风险.现就输血的风险及防治手段的发展浅述如下.
作者:张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999~2002年我院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3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玉;郝立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氯胺酮(ketamine,K)是一种速效、安全的麻醉镇痛药,水溶液性质稳定,注射给药无痛无刺激.自1965年由Domino,Chidiff和Corssen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至今有关氯胺酮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很多.现就麻醉中氯胺酮的联合用药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孙燕霞;张炳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阴式全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2年1月~2003年8月全宫切除术113例,其中经阴道95例,经腹部18例.结果阴式全宫切除术占全宫切除术的比例达84.07%(95/113);阴式组的手术时间(50±19)min短于腹式组(92±16)min(P<0.01),出血量(190±26)ml少于腹式组(276±31)ml(P<0.01),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腹式组(P<0.01).结论阴式切除术较腹式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体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无腹部疤痕等优点,应该扩大适应证应用,提高应用比例,同时,还可将阴式子宫切除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
作者:段金良;付翔;卿荣珍;詹亚茜;曾琼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许多患者在静脉输液后或静脉抽血后,按压针眼时间过短或按压部位不当,造成局部止血不力而出血、渗血.皮下淤血形成淤斑,不仅损伤血管,还给护士下次穿刺部位的选择增加了难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紊乱和情绪变化.由此看来,告知患者静脉穿刺后按压时间、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崔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个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且共同参与发病的多因子疾病.遗传因素赋予人体对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亦即人体发生2型糖尿病的先天倾向或程度.但有这种易感性的人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他(她)们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遗传易感者如处于体力消耗减少或摄食过多的情况下以及过度紧张的生活节奏、妊娠等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吴齐;任政远;周正田;李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低血糖性脑病是由于血糖过低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常首先就诊于神经内科.我科从1995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确诊为低血糖性脑病患者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立峰;王兴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
作者:年永恒;李英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近年来,小儿急性咽后脓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若延误诊治仍可致命.10年来,共诊治17例,对资料完整的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海波;王秋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以右上腹隐痛不适10年,加重3h入院.10年前即有右上腹隐痛不适,间断发作.本次于入院前3h突然出现剧烈右上腹疼痛,向右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15年前始患糖尿病,2年前曾患心肌梗死.体检:T 36.6℃,P 68次/min,R 16次/min,BP 120/75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未发现明显异常.腹平坦,右上腹可及肿大胆囊,触痛明显.化验:尿糖(+++),血糖10mmol/L,血常规Hb 162g/L,WBC 7.0×109/L,N 0.71.心电图:陈旧性下壁心梗、冠状动脉供血不全.B超:胆囊7.1cm×3.8cm,囊内有0.9cm×1.3cm强光团反射,伴声影,胆囊壁厚0.9cm.入院诊断:(1)急性胆囊炎.(2)糖尿病.(3)陈旧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因患者不愿手术,故给予消炎、降糖等治疗.
作者:孙民昌;侯新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膀胱痉挛引起的后尿道疼痛是男性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且疼痛剧烈,常用镇痛药难以奏效,笔者于2002年8月~2003年8月试用肛塞消炎痛栓的方法,治疗膀胱痉挛58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因排尿困难1年,加重2天入院.因患者极度驼背无法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给予留置尿管.术前实验检查:尿分析:血(+),余未见异常.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示患者极度驼背,肋骨排列密集,两肺门结构紊乱,纹理略显增多,其肺野内未见明显实质性病灶影;心脏影显示大部分在膈下,左膈肌略显毛糙,右膈下有一与膈肌同弧度的高密度影,透视下与膈肌同步运动,表面光滑,考虑为肝脏影,报告为支气管炎.心电图正常.
作者:白清林;阎文正;陈文钊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罗哌卡因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酰胺类局麻药,特点在于长效,麻醉效能强,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较小,本文就0.5%罗哌卡因单次给药用于腰椎手术,临床效果观察如下.
作者:付景辉;孟霞;梁勇;董怀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介入放射技术的飞速发展,在DSAF下行全脑血管造影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和介入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环节是一项基础工作,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金华;宜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髋臼周围截骨手术.方法此法治疗髋臼发育不良9例9髋,全部为女性,年龄15~48岁,平均36.5岁,骨性关节炎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例.结果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h 5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700ml.术前5例Trendelenburg征阳性,术后为0例.平均CE角:术前6.3°,术后为34.5°.平均Sharp角:术前48.6°,术后为36.9°.髋臼指数角:术前25.9,术后8.7.平均髋臼-头(A-T)指数:术前61.2%,术后为88.0%.平均股骨头垂直指数:术前1.09,术后0.83.水平指数:术前1.66,术后1.57.结论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是一种可在直视下操作的相对容易掌握的手术,通过术中的截骨旋转,达到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髋臼应力均衡分布,防止或延迟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张远鹰;王金成;高忠礼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物质-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当前已经从以治疗疾病为中心,转向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中心.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更加强烈.当人们前来就诊时,大都希望在就诊的同时获得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逐步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接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而,护士在社区门诊健康教育中,不仅起着重要作用还扮演着多重角色.
作者:陆林燕;张凌君;杨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例1,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2天,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口周皮肤红肿1天,于2003年6月20日就诊于我院.患儿在发热后曾口服头孢克洛2次.既往史:6个月时曾口服阿莫西林出现药物性皮炎.血Rt:WBC 8.4×109/L,N 0.68,L 0.32.拟诊:(1)上呼吸道感染;(2)药物性皮炎.
作者:郭燕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改变.方法手术切除子宫标本共52例,其中子宫腺肌病30例,正常子宫18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和PC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采用MPIAS-500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腺肌病组及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bcl-2、PCNA组织学评分均呈现周期性变化,增殖期与分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腺肌病组异位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bcl-2、PCNA组织学评分增殖期与分泌期无差异(P>0.05).bcl-2、PCNA组织学评分在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者间质细胞bcl-2、PCNA组织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腺肌病组与对照组子宫平滑肌细胞bcl-2、PCNA组织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腺肌病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减弱的同时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异位种植和继续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增殖失衡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之一.
作者:韩燕华;苏园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对乙酰氨基酚作为解热镇痛药应用于小儿的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牙痛等,本文介绍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不良反应以及应用原则和剂量,以达到安全有效地使用本药物的目的.
作者:丁玉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