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右胸腔积液32例分析

蒲成林;王丽琼;权王顺

关键词:
摘要:我院外科自2000~2003年共收治279例肝破裂患者,其中32例肝破裂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现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病人不明原因猝死23例尸检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猝死的原因.方法对23例住院猝死病人的病历和尸检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中,心血管疾病死亡13例(56.5%),其中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7例(30.4%);呼吸系统疾病7例(30.4%),其中肺梗死5例(21.7%);脑血管疾病3例(13.0%).结论心肌梗死致心脏破裂、肺栓塞和急性脑血管病致脑疝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窦文波;曲方;陈颖;宋福林;王耀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氢氧化钙制剂和羟基磷灰石制剂在盖髓术中治疗深龋的临床观察

    保存全部活髓的治疗,根据牙髓暴露与否分为直接盖髓术和间接盖髓术两种.对于深龋患牙,一般行间接盖髓术,去龋露髓后行直接盖髓术的报道较少.对于盖髓术中的盖髓剂治疗深龋的疗效也缺乏比较研究.本文使用氢氧化钙制剂和羟基磷灰石制剂作盖髓剂,对深龋患牙行直接或间接盖髓术,观察两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鲁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rmuIFN-γ增强巨噬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小鼠γ-干扰素(rmuIFN-γ)对巨噬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rmuIFN-γ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2~5天,然后测定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结果 rmuIFN-γ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但随着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增强效应渐降低.结论 rmuIFN-γ具有增强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作者:张华丽;陈兴平;陈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营养及代谢特征研究进展

    脂肪肝是以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尽管因药物性肝损伤或遗传性代谢紊乱等可以导致各类脂质继发性地沉积于肝脏,而甘油三酯(TG)却是常见的脂质类型[1].肝脏在调节机体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的代谢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包括脂肪肝在内的各种类型的肝脏疾病中常可见到机体营养与代谢方面的异常.本文从脂质代谢、发病机制、潜在的治疗策略等层面综述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在营养及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沿航;朴云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钻孔减压内收肌肌腱切断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对26例(26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进行股骨头髓心钻孔减压术[1]加内收肌肌腱切断术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泽强;阮晓红;郑丛岸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脐带缠绕300例分娩方式临床总结

    本文就300例脐带缠绕病例的分娩方式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从中总结出合理的分娩方式,掌握适当的时机,从而有效地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

    作者:张巧玲;渠晓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9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式阴式全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2年1月~2003年8月全宫切除术113例,其中经阴道95例,经腹部18例.结果阴式全宫切除术占全宫切除术的比例达84.07%(95/113);阴式组的手术时间(50±19)min短于腹式组(92±16)min(P<0.01),出血量(190±26)ml少于腹式组(276±31)ml(P<0.01),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腹式组(P<0.01).结论阴式切除术较腹式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体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无腹部疤痕等优点,应该扩大适应证应用,提高应用比例,同时,还可将阴式子宫切除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

    作者:段金良;付翔;卿荣珍;詹亚茜;曾琼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内分泌药物芙瑞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56例临床观察

    1999年9月~2002年12月我们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芙瑞(连云港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来曲唑)治疗,以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雨;郭论;王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一次性真空采血法使用的利弊

    一次性真空采血法在临床静脉穿刺中的广泛使用,是一次静脉穿刺技术的变革.它弥补了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的许多不足,但也有它的弊端,现总结如下.

    作者:丛燕琴;张月明;张相斌;孙毓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5例

    我院从1998~2002年共收治了5例经病理证实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白清华;李斌;崔华;曲岩;梁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胸外科治疗胸部异物探讨

    胸部异物常为急诊病例,一般都能及时就诊,得到及时救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有个别病例延误诊治,治疗效果不理想.自1995年以来我科收治胸部异物患者25例,由于异物性质和所在部位不同以及置留时间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也不同.本组收治的支气管异物和食管异物除1例支气管异物(笔帽)7年后并发支气管扩张外,其余病例均经耳鼻喉科取异物失败后,胸外科行手术治疗.从上述病例治疗过程中体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志军;张颖;王凯忠;于道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前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前葡萄膜炎又名前色素膜炎,它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前睫状体炎三种类型.它是常见的葡萄膜炎,约占葡萄膜炎的70%.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而复杂且并发症较严重,复发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仍是临床医学中一个尚未解决的课题.我院于2001年6月~2003年6月应用中草药治疗前葡萄膜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乌仁陶格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0.5%罗哌卡因单次硬膜外阻滞在腰椎手术中应用体会

    罗哌卡因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酰胺类局麻药,特点在于长效,麻醉效能强,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较小,本文就0.5%罗哌卡因单次给药用于腰椎手术,临床效果观察如下.

    作者:付景辉;孟霞;梁勇;董怀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脑炎1例的护理

    1 病历摘要患儿,男,22天,因抽搐1天于2003年3月2日入院.入院前1天,患儿无明显诱因夜间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意识不清,双眼上翻,四肢抖动,伴哭声发直,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间隔2~3h抽搐1次,病情进行性加重,间隔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长达4~5min.查体:T 36.5℃,P 150次/min,R 45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不清,抽搐状态,呼吸短促.前囟张力高,双眼凝视,口周发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均正常,头颅CT检查示双侧额、颞、顶叶大片状低密度改变,TORCH示抗CMV-LJM阳性,诊断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脑炎.给于吸氧、镇静、止惊、抗感染治疗,共住院22天,病情好转出院,现在随访无明显体征.

    作者:王素颖;丁玲俊;李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输血的新认识及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肾移植的普及,肝移植、脊髓移植及显微外科手术的突破,使临床输血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已由输全血为主的模式渐渐形成了广泛推荐输成分血及自体血的概念.这样,既节省了血源也为外科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但是,就目前的输血水平讲,输血或血液制品仍有传播疾病的风险.现就输血的风险及防治手段的发展浅述如下.

    作者:张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前后的护理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有效治疗措施.为提高肾移植患者的存活率,应认真充分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包括术前对病人评估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与处理对手术恢复和移植物存活的不利因素.我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8月共收治肾移植68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吕培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防治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有毒性刺激,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来异长春花碱(NVB),商品名:盖谌(国产)、诺维本(进口)对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头颈部癌有独特疗效,且神经毒性较低,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由于该药有极强的刺激性,易发生外渗及静脉炎,已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房珂;张美丽;汪兰;安秋妮;韩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铅含量为1.00mg/kg时不确定度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范围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进行着大量的测量工作,要测量就会有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在世界各国的计量领域已经广泛使用.相关规定指出,当检测结果处于产品质量标准的临界值,有可能判定被检产品不合格时,应该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本文对铅的浓度为1.00mg/kg时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兰;陈长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初探

    目的探讨卡他莫拉菌感染的初步防治.方法对2001年11月~2003年3月间,在市区三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用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培养,观察并总结其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流行及临床特点.结果从呼吸道感染病人培养出420株菌.其中卡他莫拉菌128例,占30.5%,位于第一位,此菌感染多见于体质差的3岁以下儿童,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见,且临床表现重,普遍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结论积极防治儿童营养性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对3岁以内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表现重,应及时做咽拭子培养,一旦培养出卡他莫拉菌,就应选特效的β-内酰胺酶稳定剂药物治疗.

    作者:李春霞;方怀天;毛菊秀;潘万俊;赵霞;李辉;康玲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5例临床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因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笔者研究观察了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RE临床疗效与胃镜检查前后结果对比,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立杰;杜泓;刘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