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雄;宋庆云;王育
目的:总结应用亚砷酸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组3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亚砷酸联合艾迪注射液进行治疗,艾迪注射液50mL+5%葡萄糖500mL治疗14 d后加用0.1%亚砷酸注射液10 mL+5%葡萄糖盐水500mL,每天1次,共用28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Karnofsky评分、B超、CT结果、实验室指标等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其中12例临床症状减轻,Kamofsky评分升高.B超、CT提示肿块大小无明显变化,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有降低,但在正常范围,肝功能有改善,AFP略有降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均有升高,而不良反应较轻.优于对照组.结论:亚砷酸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温小明;程惠安;招卫乾;张文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于体外循环(CPB)下双瓣膜置换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的影响.方法:40例行CPB下双瓣膜置换患者,其中20例使用乌司他丁,检测TNF-α与A-aDO2.结果:两组CPB开始后2 h和24 h TNF-α均有明显升高,非乌司他丁组较乌司他丁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两组CPB开始后2 h和24 hA-aDO2均有明显升高,非乌司他丁组较乌司他丁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少CPB下双瓣膜置换患者TNF-α的产生,降低患者的A-aDO2,从而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损伤.
作者:蒋成榜;程德志;何志锋;刘瑜;姜晓芬;孙成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建立快速内收前牙的动物模型,研究将上颌前牙整体快速内收的可行性.方法:成年犬9只,拔除上颌双侧尖牙,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实施手术减阻后安装Ni-Ti拉簧,力量100 g,连续加力4周后结扎丝固定;B组实施减阻手术后安装特制加力装置,加力速度0.75 mm/d,连续加力8 d.C组作为对照组未施行手术直接用Ni-Ti拉簧,力量100 g,连续加力4周后结扎丝固定.并分别于手术8d及3、5周后,进行标本测量并拍摄X光检查.结果:手术5周后A组前牙平均后退0.65 mm,后牙支抗丧失0.28 mm;B组前牙平均后退4.46 mm,后牙支抗丧失1.46 mm;C组前牙平均后退0.35 mm,后牙支抗丧失0.26mm.且未见明显牙齿松动、骨坏死等不良并发症.结论:通过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建立起了快速内收前牙的动物模型,证明该手术方法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速度.
作者:刘楚峰;章锦才;柳大烈;刘从华;徐平平;叶炳坤;盘荣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为研制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提供中下颈椎体、椎间盘解剖学数据.方法:志愿者76人,其中男性32人(21~44岁,平均年龄29.31岁),女性44人(19~45岁,平均年龄32.20岁),测量各椎体与椎间隙前缘、中份及后缘的高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椎体前缘、中份、后缘高度(mm),男性分别为:17.58~19.97,15.68~17.69,18.17~19.77;女性分别为:15.13~17.80,13.34~15.05,15.57~17.06.椎间隙前缘、中份、后缘高度(mm):男性分别为5.81~7.23,7.59~9.19,4.65~5.54;女性分别为;4.88~5.37,6.82~7.89,4.03~4.47.各测量结果在性别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得到了中下颈椎体及椎间盘的解剖学参数,这可以为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假体设计、制造和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雄;雷伟;吴子祥;韩宝君;严亚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vivo-jetPETTM/pEGFP Mfn2复合物对裸鼠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质粒pEGFPMfn2的构建及检测,将MCF-7细胞异种移植到裸鼠体内,建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用vivo-jetPEITM试剂制备vivo-jetPEITM/DNA复合物,实验共分为实验组、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瘤内多点注射,RT-PCR检测肿瘤组织线粒体融合素-2(Mfh2)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pEGFP Mfn2构建成功并测序证实,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值为(1.12±0.05)高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6±0.05)和空白对照组(0.17±0.07)(P<0.05),Ki-67在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为(0.25±0.06)高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1±0.02)和空白对照组(0.12±0.03)(P<0.05),而VEGF在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为(0.09±0.01)低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4±0.08)和空白对照组的(0.13±0.03)(P<0.05).结论:vivo-jetPEITM试剂能成功将Mfn2基因转染进瘤体细胞,Mfn2基因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成瘤后的Ki-67和VEGF有影响.
作者:夏耘;罗智勇;郑启昌;龚建平;吴亚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部疾病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连续行主动脉弓部手术的3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共死亡3例,病死率10%.主要并发症为永久性脑损伤6例(20%),暂时性脑损伤2例(7%),肾功能不全3例(10%).结论:重视术前重要脏器的检查及评估,选择适当的灌注方式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维持术后循环平稳是降低病死率和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邹小明;刘鑫;李梅;王武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异体移植后不同时期胶原亚型的变化.方法: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于大鼠背部皮肌下,分别于术后1、2、3、4、8、16、24周切取标本,切片常规HE染色,并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分析Ⅰ/Ⅲ型胶原比例.结果:HE染色,2周,成纤维细胞(FB)增多,新生胶原增加;4周,见不到典型的FB;8周,胶原纤维排列平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见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支架具有明显的层次感.0点、1、2、3、4、8、16、24周Ⅰ/Ⅲ型胶原比例分别为2.88±0.15、2.81±0.27、2.22±0.28、1.96±0.17、1.85±0.23、2.02±0.22、2.43±0.27、2.73±0.25(F=16.84).2、3、4和8周数值与0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可观测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亚型动态变化;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亚型不同时期呈现规律性升降.
作者:刘道峰;左金华;强艳丽;邹亚楠;武目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吉西他滨1 25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80 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个周期.所有病例均接受不少于2个疗程的化疗.结果:30例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有效率60%(18/30).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尹向前;许平;龙国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132例CP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7例,用抗生素、α-受体阻断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除常规治疗外,还辅以心理治疗.结果:132例CP患者,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5项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我国常模对照比较,P均<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慢性前列腺症状评分,观察组平均症状评分9.7±5.1,与对照组12.9±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P患者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等心理改变,心理干预对CP的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对C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辅以积极的心理治疗.
作者:霍山;蒋善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阿米巴痢疾是溶组织内阿米巴所致的肠道感染,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临床表现轻重悬殊,典型表现有黏液血便等痢疾症状.人群普遍易感,性别无差异,营养不良,免疫低下儿,环境卫生差,发病机会较多[1].
作者:李梅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42~84岁.根据Meyerding滑脱程度分级标准,Ⅰ度3例,Ⅱ度25,Ⅲ度4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15例,退行性滑脱17例.观察手术前后Tailard指数、椎间隙高度、滑脱角的变化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参照NaKai评分标准,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6%.手术前后Tailard指数、椎间隙高度、滑脱角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SUK标准,术后3~10个月植骨均获得融合.所有病例无一例出现滑脱复发,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cage移位、塌陷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结合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能获得满意复位,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减少复位丢失,提高脊柱的融合率,并发症少,是临床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健;肖斌;赵洪普;高梁斌;范震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足月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第8外显子14 bp插入/删除位点(14+bp/14-bp)多态性的分布,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标记法,检测44例足月胎盘组织中HLA-G的表达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第8外显子,确定14bp是否缺失的三种基因型的分布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足月胎盘HLA-G蛋白在绒毛外细胞滋养层细胞特异表达,阴性占18.2%(8/44),弱阳性占25.0%(11/44),阳性占31.8%(14/44),强阳性占25.0%(11/44).三种基因型分布为14-bp/14-bp纯合子占52.3%(23/44)、14+bp/14-bp杂合子占43.2%(19/44)、14+bp/14+bp纯合子占4.5%(2/44);14+bp/14-bp杂合子组及14+bp/14+bp组HLA-G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4%(15/21),14-bp/14-bp纯合子组为91.3%(2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P<0.05).结论:足月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表达HLA-G蛋白,HLA-G第8外显子多态性与HLA-G蛋白表达有关,14-bp/14-bp纯合子的HLA-G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
作者:陈敏玲;方群;罗艳敏;何志明;谭金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长程同步录像脑电监测(VEEG)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复杂部分性癫痫诊治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1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VEEG、头颅MRI检查结果.探讨痫性放电与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01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中,VEEG记录到76例(75.2%)发作间期痫样放电,43例(42.6%)发作期放电;头颅MRI检查51例(50.5%)发现结构性异常.发作间期的痫样放电部位与头颅MRI检查所显示病灶有更高的符合率,同时发现痫样放电更多地出现在病灶同侧.脑电图为单侧局灶性痫样放电时,其影像学检查有结构性病变的几率高.结论:对于复杂部分发作的患者VEEG是了解癫痫起源灶、指导治疗的重要监测技术,而头颅MRI检查则是其病因诊断重要的定性手段;电生理检查发现的痫样放电部位与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结构性病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叶红涛;杨玉先;魏统国;石玉良;张志益;钟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七氟醚对在体家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2只日本雄性大白兔据Eppinger法建立肺IR模型.随机分4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组),开胸游离肺门未行IR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游离肺门并阻断45 min,开放灌注60及120 min.七氟醚+缺血再灌注组(Sev-IR组),吸入1个肺泡低有效浓度(1 MAC)七氟醚30 min后阻断肺门45 min.开放灌注60及120 min.七氟醚组(Sev-S组),吸入1 MAC七氟醚30 min后,开胸游离肺门未行IR处理.各组分别在缺血45 min(T1)、再灌注60 min(T2)及120min(T3)处死6只动物测定肺组织湿干比重(W/D)和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含量.结果:IR组和Sev-IR组再灌注期间肺组织中W/D和TNF-α、IL-6、ICAM-1mRN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七氟醚预先给药减弱了上述指标的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通过抑制肺IR过程中TNF-α和IL-6的释放和ICAM-1 mRNA的表达,对肺IR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陈玲阳;胡明品;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Dysferlin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中的表达及可能意义.方法:随机选择PE患者20例,其中轻度PE 10例(轻度PE组),重度PE 10例(重度PE组),正常对照10例(对照组),取其胎盘中央母体面组织制成石蜡块.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Dysferlin在各组胎盘的表达及分布,并作定量分析.结果:Dysferlin在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层表达阳性,亦在内皮细胞出现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在对照组为27.31±14.09,轻度PE组为39.64±17.29,重度PE组为48.35±12.83,各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sferlin在胎盘表达阳性,可能跟PE发病有关,并随病情加重表达增强.
作者:黄小玲;王自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不孕症患者着床窗口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形态与整合素αVβ3、组织学诊断关系的研究,探讨宫腔镜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不孕症患者于排卵后第7日行宫腔镜检查,根据宫腔镜的表现分为:第Ⅰ组,腺体杯状开口、血管丰富;第Ⅱ组,腺体点状或斑状开口、血管分布欠佳.取内膜行组织学检查及整合素αVβ3的测定.结果:第Ⅰ组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高于第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Ⅰ组的内膜组织学日与生物学日符合率高于第Ⅱ组.结论:胚胎着床窗口期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的形态可能对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一定价值.
作者:魏静;王蕊;李春霞;罗晓燕;梁竹巍;姚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比较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阿扎司琼与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氟哌利多预防全身麻醉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90例择期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年龄20~50岁.分为3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分别给3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A组)、氟哌利多2 mg(B组)或阿扎司琼10 mg(C组),观察术毕24 h内第1次出现恶心的时间,各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数,采用补救药物的病例数,恶心的严重程度,患者对止吐药物的满意度,镇静程度及各自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初次出现恶心呕吐的时间、恶心严重程度评分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在A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严重呕吐,B、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再次接受止吐药物的患者的百分率均小于A组(P<0.05).B、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恶心严重程度评分小于B组(P<0.05),初次出现恶心呕吐的时间亦长于B组(P<0.05),而B组镇静程度评分与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哌利多2 mg与阿扎司琼10mg在术后24 h内预防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PONV方面效果相似,小剂量氟哌利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预防PONV,与阿扎司琼相比具有较好的费用-效应比.
作者:漆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得失.结果:1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康复指导后,效果满意,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早期功能锻炼及出院康复指导,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郭芝芳;刘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3例,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3例,逆行髓内钉固定4例,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9例,该16例患者合并的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同时应用重建髓内钉固定4例,动力髋螺钉固定3例.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5~6年,平均约3.18年.远期疗效按马元璋等评定标准为优8例,良11例,可4倒,优良率82.06%.1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其余22例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为4.8个月.1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其余21例股骨干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7个月,平均5.7个月.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作者:陈嘉裕;高梁斌;张亮;张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有关因素,探讨可能机制.方法: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连服10 d,抽取静脉血,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做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大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患者中AR发生率4.67%,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占20.33%,其中阿司匹林抵抗与女性、高LDL血症和糖尿病有相关性.结论:AR在脑梗死患者中确实存在.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病患者应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查,明确是否达到治疗目的,如有抵抗应调换其他药物.
作者:池丽芬;易兴阳;张顺开;周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