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杰;邓力;周名秀;黄旭强;黄建军;邓丽群;胡肖银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简称PHC)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TNF-α和IL-8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实验,将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分治疗组(雾化吸入PHC)和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 d检测血清TNF-α和IL-8的浓度;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评分.结果: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8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治疗组呼吸频率和心率用药后明显减慢(P<0.01);咳嗽、咳痰量、肺部罗音评分在用药后出现改善(P<0.01);治疗组用药前与用药后3 d的症状和体征总评分与血清TNF-α浓度呈正相关(r=0.472,P<0.05).结论:PHC雾化吸入能够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和IL-8浓度相关.
作者:卢惠伦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CD46分子对CD4+T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人CD4+T淋巴细胞,体外检测CD3、ConA、CD3/CD28、CD3/CD46、CD3/CD28/CD46共刺激对CD4+T细胞的作用效果.并检测其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结果:与CD3组或阴性对照组相比,ConA、CD3/CD28、CD3/CD46和CD3/CD28/CD46共刺激后.CD4+T细胞均出现显著增殖反应(P<0.05).而且CD3/CD28/CD46共刺激组的增殖活性较CD3/CD28或CD3/CD46共刺激组显著增高(P<0.05).ED3/CD28共刺激后,IL-2和IFN-γ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C03组显著升高(P<0.05),CD3/CD46共刺激后,IL-10和TGF-β水平较阴性对照组、ConA组、CD3组和CD3/CD28共刺激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体调节蛋白CD46可以诱导CD4+T细胞的增殖反应并产生IL-10和TGF-β,有可能抑制同种移植免疫反应.
作者:陈栋;张艳;李明;张弛;黄亚冰;刘斌;陈刚;张伟杰;陈知水;陈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氯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预处理1周期后,行来曲唑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分为3组,A组为妈富隆及二甲双胍预处理1周期后,来曲唑5 mg/d,第3~7天口服;B组为二甲双胍预处理8周后,来曲唑5 mg/d,第3~7天口服;C组为单独来曲唑5 mg/d,第3~7天口服.比较3组优势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及雌二醇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A、B、C 3组有排卵周期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及E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A组为89.82%和51.62%,B组为80.65%和40.75%,C组为61.78%和30.70%,其中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来曲唑可以作为氟米芬抵抗的氯米芬替代促排卵药,妈富隆及二甲双胍预处理1周期可以提高妊娠率.
作者:张娟辉;孔欣;罗娅军;黄雪霞;李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annuin,DHA)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作用并对其抗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进行前列腺癌DU145细胞培养,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DHA对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U145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DHA作用48 h凋亡蛋白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DHA可显著抑制DUl45细胞增殖(P<0.01);FCM检测表明DU145细胞凋亡率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Westem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DHA可显著下调DU145细胞survivin的表达(P<0.01),而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DHA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上调caspase-3而诱导DU145细胞凋亡.
作者:夏金生;陈先国;庄乾元;刘继红;叶章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总结采用月骨摘除联合掌长肌腱填塞治疗陈旧性月骨脱位15例疗效.方法:本组陈旧性月骨脱位患者15例,经掌侧入路,摘除坏死月骨,掌长肌腱球填塞进行治疗.对疼痛、握力、神经损伤症状等进行观察,测量术前、术后腕关节伸屈活动度,复查术后X线测量腕高比值.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12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因疼痛再次手术.腕背伸、掌屈度数较术前明显改善,腕高比值无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月骨摘除联合掌长肌腱球填塞治疗陈旧性月骨脱位,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握力和腕关节活动.
作者:苗卫华;王宏;陈永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动态脉压、静息心率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将17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血压、动态脉压(24 h PP)、静息心率(RHR)分为不同的亚组.测量血压、动态脉压、静息心率、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并比较各组的尿mAlb、血BUN、血Cr检测值,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Ⅰ、Ⅱ、Ⅲ组之间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比较,P<0.05:高血压病Ⅲ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高于高血压病Ⅰ组和Ⅱ组(P<0.05),而高血压病Ⅰ组和Ⅱ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比较,P>0.05.动态脉压A组与B组的尿mAlb比较,P>0.05,动态脉压B组、C组与D组患者随24 h PP的升高,尿mAlb依次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R4组患者的尿mAlb高于RHR1、2和3组的尿mAlb(P<0.05),RHR1、2和3组患者之间的尿mAlb比较,P>0.05.各个亚组间血Cr、血BUN均正常,比较,P>0.05.收缩压、舒张压、动态脉压及静息心率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血BUN和血Cr无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的参考指标,血压、动态脉压、静息心率与尿mAlb呈正相关.
作者:林转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皮瓣在晚期口咽癌挽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实施口咽癌根治术,同期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遗留大型组织缺损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理特征、并发症、术后功能状况和预后等方面.结果:32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发生颈部和胸部血肿各1例,及时探查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后消除.30例胸大肌肌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形态良好,2例远端部分皮肤坏死而肌肉成活,未出现口咽颌下瘘.术后语言、吞咽功能基本恢复.27例患者术后4~6周开始接受了放射治疗,胸大肌肌皮瓣未受影响.全部病例获随访1~5年,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5.6%、37.5%、31.3%.结论:胸大肌肌皮瓣组织量大,血供丰富,成活率高,可耐受术后的放射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晚期口咽癌挽救手术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陈延武;李劲松;林钊宇;武东辉;张大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通过综合临床资料分析,提高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68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结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结果同时给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阴道超声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分析,确实能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而且简单易行.
作者:林苏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457例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应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闭合并吻合成功,术中检查发现8例切割圈不完整,行查漏试验检查时发现5例吻合口有泄漏,均进行了手法缝合修补.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9例,发生率4.16%(19/457),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技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及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作者:陈仕荣;姚学清;郑仰;王俊江;林锋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正常时照者的脂联素(APN)、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APN在CHF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检测62例CHF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APN、血浆BNP、IL-6、CRF,的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者血清APN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APN的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增高,与Boston心衰积分(BSS)呈正相关(P<0.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01);与血浆BNP值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APN水平是预测心袁严重程度有价值的指标:APN升高可能参与CHF病理发展过程.APN升高原因之一可能与神经激素的激活有关.
作者:宋浩明;沈玉芹;张小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慢性单纯性苔藓又名神经性皮炎,是较常见的皮肤病,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笔者采用蜈黛软膏(清华紫光古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7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军;王曙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胆汁淤积伴或不伴肝细胞损伤患者罗库溴胺药效学的变化.方法:6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胆总管结石切除术、Roux-en-Y分流术或胃切除术患者,分成3组(n=20),Ⅰ组为伴有肝细胞损伤的胆汁淤积患者,Ⅱ组为不伴肝细胞损伤的胆汁淤积患者,Ⅲ组(对照组)为肝功能正常惠者.全身麻醉诱导后,静注罗库溴胺0.6 mg/kg,肌松后气管插管,间断追加罗库溴胺0.15 mg/kg维持肌松.采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肌松程度,记录罗库溴胺首剂的起效时间、首剂和重复追加剂量的维持时间及停药后的恢复指数.结果:3组间罗库溴胺首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与第1次追加后作用维持时间相比,Ⅰ组第4、5次追加后作用维持时间分别从(22±4)min延长至(31±8)min、(38±11)min,Ⅱ组分别从(2l±4)min延长至(28±5)min、(33±9)min(P<0.05),Ⅲ组则无明显变化.与Ⅲ组比较,Ⅰ、Ⅱ组第4、5次追加后作用维持时间与恢复指数明显延长(P<0.05).结论:与肝功能正常患者比较,胆汁淤积患者使用罗库溴胺时,首剂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无明显改变,多次重复用药维持时间则明显延长.胆汁淤积伴与不伴肝细胞损伤患者之间罗库溴胺药效学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玉萍;王昱;惠康丽;李伟彦;王永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碎屑接种于8 d胚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鸡胚尿囊膜模型(EMsCAM).分别设定接种组、接种治疗组(DEX)和空白组.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定量血管新生面积、蛋壳开窗处对应的CAM面积,计算出血管新生面积与CAM面积的比值.结果: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面积比(VA/CAM)明显大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VA/CAM明显小于接种组.结论:EMs在位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为EMs异位种植和存活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地塞米松能显著抑制异住病灶的血管形成,是抗血管途径治疗EMs的有效策略之一.
作者:钟洁;何援利;刘木彪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54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血清钙变化,术后随访.结果54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37例(69%),其中无症状低钙血症25例(46%),有症状低钙血症12例(22%).41例甲状腺非全切除术患者出现低钙血症24例(59%),13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出现低钙血症13例(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例出现手足搐搦.12例无淋巴结清扫患者出现低钙血症5例(42%),42例加淋巴结清扫患者出现低钙血症32例(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高,术后第1、2、3天应常规监测血清钙.行甲状腺全切除或加淋巴结清扫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术中应注意保护甲状旁腺.低钙血症症状多于术后前3天出现,及时补充钙剂后症状多能迅速消失.
作者:黄国平;蔡铭智;陈培臻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双针可调节缝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6例青光眼患者(58只眼)分为两组,A组(30只眼)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B组(28只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滤过泡及前房情况和眼压水平.结果:术后1年眼压<21 mmHg者,A组为93.3%,B组为71.4%,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形成Ⅰ、Ⅱ型滤过泡病例数A组高于B组,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发生率A组低于B组.结论:双针可调节缝线,可有效控制术后房水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朝球;崔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老年人在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老年人在非心脏手术前分为比索洛尔组(n=40)和安慰剂组(n=40),分别给予比索洛尔2.5 mg和安慰刑,观察术中和术后72 h内出现的心血管症状,心电监护记录的高血压、快心率、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复查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情况.结果:比索洛尔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症状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的高血压和快心率,减少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防止心电图心肌缺血加重.结论:比索洛尔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老年人在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血管系统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作者:夏经钢;徐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总结关节镜辅助下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的适应证、优点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27例,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24例获随访,全部骨性愈合,以Hoh1膝关节功能评分为标准,本组优19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1.7%,功能恢复良好.无膝痛、跛行等并发症,2例发生膝关节僵直,但经过锻炼后恢复到60°.结论:关节镜下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具固定牢固、坚强,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达准;黄克;李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的表达在宣威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TEN和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PTEN和Ki-67三种蛋白在40例宣威肺癌和4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宣威肺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失表达率为65%(26/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失表达率0(0/40)(P<0.01);FHIT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及性别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宣威肺癌组织中FHIT表达与FFEN表达无相关关系,而与Ki-67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宣威肺癌中FHIT失表达,PTEN低表达,FHIT和Ki-67在宣威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有协同作用,三者可作为反映宣威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FHIT可能成为宣威肺癌早期诊断的更有效分子标记物.
作者:魏万里;庞国莲;张丽娟;陈芸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左布比卡因复合氯胺酮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ASA 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左布比卡因复合氯胺酮组(Ⅰ组,25例)和左布比卡因组(Ⅱ组,25例).臂丛神经阻滞穿刺部位均为肌间沟间隙,分别给予Ⅰ组0.375%左布比卡因加氯胺酮0.25 mg/kg(共25 mL),Ⅱ组为0.375%左布比卡因25 mL.评定麻醉期间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记录感觉阻滞达C6、C8及终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及辅助用药情况.结果:Ⅰ组感觉阻滞达C6、C8及终平面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情况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布比卡因复合氯胺酮可以增强上肢手术时左布比卡因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作者:漆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和车速的提高,创伤患者越来越多,创伤外科日益受到重视,后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创伤中的常见损伤,也是处理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作者:方永刚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