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非鳞癌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及综合治疗

尤振兵;朱卫国;郭伟;徐达夫;稽建

关键词:食管肿瘤, 非鳞癌, 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江苏淮安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非鳞状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病状况、病理特点及综合治疗策略.方法:对1989-2003年外科治疗146例食管非鳞癌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非鳞癌性食管恶性肿瘤占食管恶性肿瘤的3.7%,其中腺癌占非鳞癌食管恶性肿瘤的61%,小细胞癌占30.8%,食管癌肉瘤占6.2%,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占1.4%,横纹肌肉瘤占0.7%.手术切除率90.4%,生存率分别为:腺癌1年生存率69.7%,3年生存率30.3%;5年生存率15.7%;小细胞癌1年生存率51.1%;3年生存率26.7%;5年生存率8.9%;癌肉瘤3年生存率77.8%;5年生存率66.7%;肉瘤5年生存率100.0%.结论:食管腺癌发病无地区性,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腺癌与西方食管腺癌组织来源不同;食管小细胞癌恶性程度极高,易外侵及发生远处转移;癌肉瘤和其他类型肉瘤在食管恶性肿瘤中发病罕见.腺癌、小细胞临床表现与食管鳞癌基本相同,小细胞癌以远处转移为主,首选同期放化疗,腺癌及其他类型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首选综合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大出血后伴精神障碍1例

    患者男,43岁,农工.既往体健,无溃疡病史.家族中否认有精神病史.于2008年某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吐血数次,约计2 000 mL以上.当时自觉头脑不清,急送医院治疗,诊断为:胃部大出血.

    作者:周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脊柱骨转移癌79例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骨转移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提高原发肿瘤诊断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宁波市第二医院1998-2008年间79例脊柱骨转移癌的临床资料以及病理形态表现,其中29例原发部位不明的肿瘤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本组79例,男43例,女36例,发病年龄35~87岁,平均55.8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疼痛及脊髓神经损害.脊柱骨转移癌发生部位依次为:颈椎5例,胸椎30例,腰椎43例,骶椎1例.根据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学检查,50例可以明确其原发病灶,另有29例不能确定原发部位,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其中的21例可以确定其组织来源.原发病变部位依次为:肺部28例,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19例,胃肠道11 例,前列腺6例,甲状腺3例,肝脏2 例,肾脏及膀胱各1例.结论:脊柱骨转移癌多见于老年男性,腰椎为脊柱转移癌好发部位,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肺及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确定来源不明脊柱骨转移癌的原发部位有帮助.

    作者:陶冬英;王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足口病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手足口病(尤其重症EV71感染所致)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病年龄,病情轻重及合并症,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对患儿进行筛选,110例均符合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经本院专家组会诊为临床诊断病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观察效果及预后.结果:110例患儿除1例脑炎患儿有间断头痛外其余病例均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8 d.结论:手足口病具有典型皮疹及传染特性,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目的.重症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应保持高度警觉,密切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李俭庆;贾金荣;黄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血清胱抑素 C的测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 CysC、尿素和肌酐的浓度,并同时用核医学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结果: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血清中CysC浓度变化明显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的变化.结论:CysC可作为评估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谢少武;李国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D2-40标记人乳腺癌淋巴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D2-40标记人乳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2-40的表达,观察其染色情况并计数D2-40阳性微淋巴管,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LMVD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肿瘤边缘区LMVD均值显著高于肿瘤中心区(P<0.01);肿瘤边缘区LMVD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型、ER、PR及Her-2受体状态无关(P>0.05);中心区LMVD与上述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D2-40 可以特异性识别人乳腺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标记的微淋巴管主要分布于癌周组织;LMVD 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可用来评估乳腺癌淋巴转移风险.

    作者:丁贵坡;叶长生;刘民锋;甄乐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两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方法学比对和偏倚评估

    目的:对日立7170A和DREW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这两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比对和偏倚评估,为实验室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以日立7170A/为参考系统(X),以DREW 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为待比系统(Y).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9-A2文件要求,分别在上述两种检测系统中测定标本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记录检验结果,检查离群点,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以临床实验室改进规范88 (CLIA'88) 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 为标准,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偏差于临床是否可以接受.结果:实验方法与参考方法两者相关性良好,二者之间的偏差在临床允许误差内.结论:当使用2个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陈富;廖焕兰;熊小泉;梁艺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株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 (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BEL7404细胞株,以GA作用处理;噻唑兰比色(MTT)法检测GA对BEL7404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及Annexin V-EGFP/PI双染法、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GA对BEL7404细胞株的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EL7404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GA对BEL7404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GA各剂量组作用24 h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31±0.82)%;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剂量组GA均可使BEL7404细胞株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抑制HSP90的功能可引起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HSP90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薛慧琴;吴春林;赵飞兰;黄健;罗国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初探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脑瘫儿童康复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4 -11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院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38例脑瘫患儿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对照.结果:绝大部分患儿的该量表的5个能区的得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可以作为脑瘫儿童康复疗效评估的一种工具,但其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作者:周平秋;颜华;张惠佳;胡继红;阳伟红;王益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羟基脲导致腿部溃疡1例

    患者男,58岁,2006年9月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增多.我院检查: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及,三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均在1 000 × 109/L以上,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诊断标准符合文献[1]给予羟基脲0.5~1.5 g/d,共用1年.

    作者:张子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γ-氨基丁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展望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PD的自然发病率为0.1%~0.2%,其中在5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上升为1.4%,75岁以上人群为3.4%.

    作者:郭燕舞;李明;张世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靶向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影响鼻咽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利用Erlotinib(厄洛替尼,EGFR-酪氨酸激酶拮抗剂,商品名tarceva)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的信号通路,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Erlotinib处理鼻咽癌细胞株CNE-2,采用Cell Count Kit-8(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凋亡率的分析,Western bloting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Erlotinib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NE-2细胞生长;(2)处理组细胞G1期细胞比例和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出现明显的p-EGFR表达下调.结论:Erlotinib通过抑制EGFR的磷酸化阻断EGFR信号通路,增加G1期阻滞,从而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

    作者:苏欣;李仕晟;康竞;谢祎;江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以急性左下腹痛为特征的大网膜炎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急性左下腹痛为特征的局限性大网膜炎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连续就诊及随访的6例以急性左下腹痛为特征的局限性大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其超声表现,分析临床转归过程及其对应的超声表现.结果:6例患者超声均表现为左下腹与壁层腹膜黏连的致密稍高回声灶,其中3例完全黏连者与肠管黏连,经抗炎治疗后6例病灶均逐渐缩小,并与壁层腹膜脱离黏连直至病灶完全消失,与此同时患者症状及体征好转至消失.结论:超声对于左下腹急性局限性大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金惠红;朱文军;全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目的:制备广谱结合活性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并探讨其保护活性.方法:将脂多糖模拟肽与蓝载体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其结合活性;小鼠体内、外实验检测其保护活性.结果:经过3次融合,筛选到一株具广谱结合活性的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SMU-3A8;间接ELISA显示其可以和4种商品化脂多糖反应;体外实验显示SMU-3A8可以部分抑制脂多糖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体内实验表明其可以延长致死量鼠伤寒杆菌感染BALB/c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一株具广谱结合活性、对鼠伤寒菌感染小鼠模型有保护作用的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为脂多糖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作者:蒋小滔;卢晓;左大明;吴砂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粉尘螨滴剂对于对螨虫过敏的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以及预后影响.方法:使用粉尘螨滴剂对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脱敏治疗;舌下含服,从低剂量起逐步递增,每天1次.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紫癜均明显消退,且腹痛、关节痛亦缓解,对螨虫的过敏原测定滴度亦下降,尿蛋白、血IgE、嗜酸性粒细胞均较前下降.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过敏性紫癜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无特殊副反应.

    作者:茅松;刘光陵;夏正坤;高远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44例气胸及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行闭式引流后注入药物行胸膜固定术,并与43例单纯引流患者分析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差异.结果:两组在总治愈率、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能缩短肺复张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固定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且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开展.

    作者:黄泽宽;罗书裕;林增锐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SPE)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BIU87细胞与50、100和200 μg/mL的GSPE共同孵育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50、100和200 μg/mL)GSPE对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0±1.5)%、(31.8±2.1)%和(48.6±1.8)%;凋亡率分别为(8.7±0.7)%、(28.2±1.6)%和(48.5±0.7)%;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随GSPE浓度的升高而增高(P<0.01).结论:GSPE在体外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刘洁;庄乾元;张维怡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不同营养支持对危重病患者炎症介质及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危重病患者炎症介质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60例危重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试验组接受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对照组接受全肠外营养支持(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两组等氮等热量供给.营养支持前1 d及营养支持后第10天检测血浆TNF-α及IL-10水平,并随访28 d,观察两组情况.结果:试验组病死率为26.7%,对照组病死率为36.7%,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病患者血浆TNF-α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对照组及试验组治疗前的血浆TNF-α及IL-10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后第10 d,对照组及试验组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试验组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紊乱.PN+EN较TPN更能降低危重患者的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德红;虞敏;戴懿;魏刚;邓哲;孟新科;郑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日立系列生化分析仪ISE模块配套试剂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研制日立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SE模块配套试剂.方法:分析原装试剂成分、理化指标,研制参数相同的试剂,并进行相关的试验.结果:自配与原装试剂的各项成分和理化指标基本一致.使用自配与原装进口试剂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好.自配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稳定性符合要求,经过6个月使用对电极无损害.结论:自配的内标准液、参比液、稀释液可替代原装试剂用于日立生化分析仪ISE模块的测定.

    作者:罗强;李曼;徐宁;曹永坚;易四维;黄妩姣;何文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老年人颅脑手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比较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老年人颅脑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 例年龄在60岁以上需在全麻下行颅脑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等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 F组,n=20).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S组0.5 μg/(kgh),F组4 μg/(kgh).两组均复合持续泵入异丙酚,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在硬脑膜打开之后均停止给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观察两组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切头皮时(T3)、钻颅骨时(T4)、气管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这几个时点肘静脉血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BG)浓度.结果:S组T1与T0比较MAP、HR显著下降(P<0.01或P<0.05).F组T1与T0比较MAP、HR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T2~T5 与T0比较,F组MAP、HR上升明显(P<0.05),而S组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MAP、HR T2~T5组间比较,F组显著升高(P<0.05).S组各时点Cor和BG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在T2、T3、T4、T5 4个时点Cor和血BG浓度较T0时明显升高(P<0.05).S组较F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以更好的抑制手术应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作者:徐金金;王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肝叶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肝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肝脏组织及解剖结构复杂,肝叶切除术中大的危险是发生大出血,术中损伤肝脏血管特别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导致大出血难以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帅兵;彭雪梅;李雅兰;刘慧慧;项明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