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绒霞;武明
目的:探讨FOLFOX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156例患者分为4组,46例给予FOLFOXIRI方案治疗(A组),38例使用FOLFIRI方案治疗(B组),40例使用FOLFOX7方案治疗(C组),32例使用DPOF方案治疗(D组),均给予6个周期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和无进展生存期以及副反应、血常规变化.结果:A 组有效率为45.6%,疾病控制率89.1%; B 组有效率为44.7%,疾病控制率78.9%;C 组有效率为45.0%;疾病控制率80.0%;D组有效率为46.8%;疾病控制率81.2%.4组肿瘤标志物的浓度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以A 组为显著(P<0.05).结论:FOLFOX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具有更高的疾病控制率.
作者:崔春晖;黄宗海;俞金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急性深静脉血栓(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DVT )治疗过程中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FBG裂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变化规律.方法:测定了86例ADVT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诊断即时、溶栓24 h、溶栓72 h、溶栓7 d以及溶栓第14天) D-二聚体(D-Dimer;D-D) 、FBG和FD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经F检验,诊断即时及治疗24 h血清D-D水平高于72 h、7 d以及14 d(P<0.05);治疗24 h、72 h以及7 d的血清FDP水平高于诊断即时以及14 d(P<0.05).经t检验,和诊断即时、治疗24 h以及72 h相比较,治疗7 d以及14 d的血清FB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经sperman分析,ADVT血清FBG和FDP负相关(r=-0.78,P<0.05).血清FBG基础水平≥4.5 g/L者血栓完全消散百分率低(P<0.05).结论:联合检测D-D、FBG和FDP可能有助于判断ADVT病理生理状态和评估病情进展.
作者:古兴元;陈志坚;吴建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在急性阑尾炎时选择开腹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413例,分成两组,其中开腹组203例选择开腹,腹腔镜组210例选择腹腔镜,采用t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手术的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均无1例死亡.但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而在住院费用方面则明显增加(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可靠,且在疗效方面比开腹手术好,但住院费用较高是其不足.
作者:郭兢津;梁伟雄;张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 CysC、尿素和肌酐的浓度,并同时用核医学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结果: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血清中CysC浓度变化明显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的变化.结论:CysC可作为评估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谢少武;李国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1].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2],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也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检测梅毒的方法之一.
作者:郑卫东;杨均;郭亮;瞿新;田彩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患者男,43岁,农工.既往体健,无溃疡病史.家族中否认有精神病史.于2008年某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吐血数次,约计2 000 mL以上.当时自觉头脑不清,急送医院治疗,诊断为:胃部大出血.
作者:周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β-磷酸三钙制备的复合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溶液浇铸技术制备β-磷酸三钙/聚乳酸复合材料.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两组,手术造成右股骨髁部直径8 mm腔洞状骨缺损,实验组植入直径8 mm复合材料,对照组作空白对照.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及材料的降解情况.结果:影像学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8周新生骨痂将缺损修复,术后16周骨痂塑形良好;对照组术后16周内均无骨痂形成,缺损未修复.组织学显示,实验组术后8周载体材料降解成较大的数块,有新骨形成;术后16周正常骨材料之间形成贯通的髓腔;对照组为少量纤维组织连接.术后8周和16周材料降解率分别是30.3%和52.2%.结论:以聚乳酸、β-磷酸三钙制备的骨修复材料对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作者:李力;桂斌捷;吕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研制日立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SE模块配套试剂.方法:分析原装试剂成分、理化指标,研制参数相同的试剂,并进行相关的试验.结果:自配与原装试剂的各项成分和理化指标基本一致.使用自配与原装进口试剂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好.自配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稳定性符合要求,经过6个月使用对电极无损害.结论:自配的内标准液、参比液、稀释液可替代原装试剂用于日立生化分析仪ISE模块的测定.
作者:罗强;李曼;徐宁;曹永坚;易四维;黄妩姣;何文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理念,提高患者胃癌术后的营养状况,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通过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围手术期护理等一系列措施,观察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肠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合理的营养状况评估和肠内营养支持,辅以快速康复外科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加快胃癌术后的康复速度.
作者:方立艳;沈爱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0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38例.应用臀大肌挛缩带部分切除治疗臀大肌挛缩症,并于术后行系统的功能性训练.结果:对38例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患者随访3~9个月.根据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对运动和体力劳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优26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4.7%.结论:臀大肌挛缩带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席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对LRP、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进行体外细胞培养,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s2O3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凋亡诱导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LRP、C-myc mRNA的表达.结果:As2O3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As2O3均可诱导凋亡.1.0 μmol/L、2.0 μmol/L的As2O3可下调LRP、C-myc的表达.结论:As2O3具有抗胃癌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其机制可能与下调LRP、C-myc表达有密切关系.
作者:田永刚;薄挽澜;耿礼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HIV/HCV共感染患者,男51例(55.4%),女41例(44.6%).年龄9~62岁,平均(39.5±9.4)岁.分别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肝损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肝损害组20例(33.9%)有抗结核治疗史,39例(66.1%)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37例(62.7%)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无肝损害组患者4例(12.1%)有抗结核治疗史,13例(39.4%)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14例(42.4%)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 mm3,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等于0.023、0.013、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在村;代丽丽;高艳青;李海英;黄晓婕;汪雯;郭彩萍;张彤;吴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依替巴肽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的方法,84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依替巴肽,对照组使用替罗非班,比较两者的疗效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P<0.05),但两组对血小板的抑制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降低NSTE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各观察指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主要副反应为轻度皮肤黏膜出血,试验组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8%、19.0%(P>0.05).结论:初步结果显示依替巴肽短期内(7 d)治疗NSTEACS与替罗非班一样安全有效.
作者:杜令;王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侵蚀性葡萄胎化疗中测定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变化对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疾病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病灶RI,同时记录血清β-HCG值.对化疗前后子宫病灶区动脉血流RI与血清β-HCG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中宫壁回声增粗或见低回声结节,血流丰富,RI<0.4,血清β-HCG增高;化疗取得疗效后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β-HCG逐渐恢复正常.研究结果示化疗前后子宫病灶区动脉血流RI与血清β-HCG相关性良好.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子宫动脉RI与检测血清β-HCG对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以及观察其化疗疗效是有临床价值的.
作者:张洪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患者男,58岁,2006年9月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增多.我院检查: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及,三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均在1 000 × 109/L以上,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诊断标准符合文献[1]给予羟基脲0.5~1.5 g/d,共用1年.
作者:张子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肝叶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肝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肝脏组织及解剖结构复杂,肝叶切除术中大的危险是发生大出血,术中损伤肝脏血管特别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导致大出血难以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帅兵;彭雪梅;李雅兰;刘慧慧;项明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欧普乐喉罩(OPLAC)作为新型无套囊的一次性喉罩已有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报道[1-2].但置放时喉罩位置有时不甚满意,需多次置放甚至更换为气管插管,对于女性尤其如此[2].
作者:康华;王平;曲成业;卢凤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讨论粉尘螨滴剂对于对螨虫过敏的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以及预后影响.方法:使用粉尘螨滴剂对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脱敏治疗;舌下含服,从低剂量起逐步递增,每天1次.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紫癜均明显消退,且腹痛、关节痛亦缓解,对螨虫的过敏原测定滴度亦下降,尿蛋白、血IgE、嗜酸性粒细胞均较前下降.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过敏性紫癜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无特殊副反应.
作者:茅松;刘光陵;夏正坤;高远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世界上有1/3的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有1 500万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占总死亡人数的3/5以上,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陈红伟;宋湖平;洪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转移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提高原发肿瘤诊断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宁波市第二医院1998-2008年间79例脊柱骨转移癌的临床资料以及病理形态表现,其中29例原发部位不明的肿瘤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本组79例,男43例,女36例,发病年龄35~87岁,平均55.8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疼痛及脊髓神经损害.脊柱骨转移癌发生部位依次为:颈椎5例,胸椎30例,腰椎43例,骶椎1例.根据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学检查,50例可以明确其原发病灶,另有29例不能确定原发部位,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其中的21例可以确定其组织来源.原发病变部位依次为:肺部28例,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19例,胃肠道11 例,前列腺6例,甲状腺3例,肝脏2 例,肾脏及膀胱各1例.结论:脊柱骨转移癌多见于老年男性,腰椎为脊柱转移癌好发部位,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肺及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确定来源不明脊柱骨转移癌的原发部位有帮助.
作者:陶冬英;王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