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敏;黄益领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对抽脂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30例ASA Ⅰ~Ⅱ级大范围脂肪抽吸(上下腹部+下胸部+腰部,或者大腿后外内侧+臀部)女性患者,麻醉前常规禁食,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心电图监护心率、收缩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予阿托品0.25 mg、欧贝4 mg、地塞米松5 mg,静注.静注咪唑安定0.03 mg/kg,30 s内静注瑞芬太尼0.6 μg/kg,1 min后开始注射肿胀液,瑞芬太尼术中用微泵维持6~10 μg/(kg·h).分别记录术前及静注瑞芬太尼1、5、15 min的数值.疗效判断,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镇静评分采用Ramsay镇静分级.统计学处理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静注瑞芬太尼1 min后收缩压、心率明显降低(P<O.01),注药后15 min基本维持术前水平(P>0.5),麻醉满意100%.镇静分级2~5级.本组患者术中未出现肌僵直、皮肤潮红、焦虑等不良反应.有2例出现不同程度呼吸抑制,SpO2均可通过指令其深呼吸后,减少其用量后恢复至95%以上.术中镇静分级好.术毕停用瑞芬太尼即刻唤醒患者,即刻恢复定向力.瑞芬太尼总用量(503.00±186.52)μg.结论:脂肪抽吸术应用了肿胀技术,但肿胀液中利多卡因的剂量超过目前药典所规定的极量.注射速度过快会增加患者的痛感.适当的镇静镇痛是必需的,良好的麻醉效果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成功的前提.瑞芬太尼起效迅速,静注后1 min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作用持续时间短,消除快,术后恢复迅速.小剂量咪唑安定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的作用.两者复合效果更佳.
作者:宋春红;朱也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8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活血通脉汤组,每组20只.应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器(LBY-1V6C,普利生(R))分别检测每组缺血再灌注12、24 h血液黏度指标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2、24 h血液黏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活血通脉汤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2、24 h血液黏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与阿司匹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作者:肖端;严志康;龚梅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33岁,因胸闷伴咳嗽2个月,全身水肿1 d于2006年6月17日转入本院.既往体健,无外伤史.入院体检:体温36.7℃,脉搏116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86/58 mmHg.
作者:陆书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药物流产后妇女子宫内膜厚度与阴道出血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应用经阴道超声技术,对368例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阴道出血的妇女,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子宫内膜双层厚≤1.0 cm者阴道出血在1周内结束的比例明显高于子宫双层内膜>1.0 cm者,而子宫内膜双层厚≥1.5 cm者阴道出血时间超过3周者也高于子宫内膜双层<1.5 cm者,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结论:子宫内膜越厚,阴道流血时间越长,子宫内膜厚度是影响阴道流血时间的主要因素.
作者:金轶;何海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输卵管再通术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92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输卵管再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并发症有腹痛、子宫输卵管痉挛、输卵管穿孔、造影剂逆流、造影剂过敏反应等.术后并发症有出血、感染、再狭窄、异位妊娠等.结论:避免和减少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输卵管再通术并发症,可提高输卵管再通术疗效.
作者:李惠民;苑青龙;徐苑苑;李哲;徐朝霞;蔡东顺;朱望东;龚雪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65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个月,再发加重1 d天.查体:BP 100/60 mgHg,口唇发绀,颈静脉不充盈,双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5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
作者:肖丽梅;钱宝堂;胡国春;余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肠俞穴注射非那根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使用静脉抗病毒,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口服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非那根(1 mg/kg)大肠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1.5寸处)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对照组不加用非那根大肠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那根大肠俞穴注射治疗小儿腹泻病可明显缩短病程,安全、经济且方便.
作者:邹贵雄;旋玲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5个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海浪;刘影;朱国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对16例TCCF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12例瘘口一次性完全闭塞,瘘口部颈内动脉闭塞4例,其中1例球囊早脱.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创伤小、疗效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真保;徐善水;方兴根;江晓春;许安定;戴易;邵雪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利培酮加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和12周末分别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阴性因子分在4周末即出现明显下降,且12周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不增加副反应.
作者:甘建光;汪洁;刘广华;徐炯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术中经门静脉输注对肝移植大鼠肝脏微环境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经改良双袖套法建立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实验分3组,A组行原位肝移植术;B组行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门静脉输注MSCs;C组行原位肝移植术+肌注环孢素A.术前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与贴壁法富集受体MSCs.观察受鼠术后生存时间和一般情况,于1、7、14 d和1个月取受鼠肝组织Luminex检测特异性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γ),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结果:A组受体12~16 d死亡.B、C组大鼠1个月后活动增多,体重增加,B组较A、C组生存时间延长(P<0.05).术后1、7 d各组IL-2、IL-4、IL-10、IFN-γ均升高,但B、C组低于A组(P<0.05),术后14 d、1个月B组IL-4、IL-10浓度高于C组,IFN-γ浓度低于C组.术后7 d各组ALT、TBil值均升高,B组明显低于A、C组(P<0.05),术后14 d和1个月B组ALT、TBil值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术中输注受体MSCs可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效果优于环孢素A.MSCs可以改变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有利于免疫耐受的形成.
作者:王琼;高毅;潘明新;孔凡东;姚坤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0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相应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的治疗.结果:经12~16个月的随访,根据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方法,优良率83.3%.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根据相应骨折类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的方法来治疗有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江少波;朱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脏真菌病.隐球菌仅侵犯肺脏或者首先累及肺脏则称之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2].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的高发以及各种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4].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5-6],诊断仍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有部分患者因未能及时诊断、正确治疗而发生播散,发生隐球菌脑病而死亡,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就我院近期误诊为结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1例肺隐球菌性肉芽肿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钰珑;吴旭;王武军;花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高盐琼脂筛选试验和PBP2'乳胶凝集试验(PBP'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检测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差异.方法: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检测85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3种方法同时检测出38株MRSA和47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致性为100%.结论:LA法适于临床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MRSA.
作者:吴伟元;王凌伟;卢月梅;吴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子痫脑病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讨论其MRI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子痫患者临床及头颅MRI影像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对称性分布.可同时累及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MRI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表现扩散系数值升高.结论:子痫患者脑病MRI表现,特别是DWI图像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能明确诊断.
作者:鄢广平;吴海鸰;高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的腔内手术治疗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视下采用肾镜、英国Gyrus公司生产的超脉冲等离子体切割镜对29例尿道狭窄患者进行腔内内切开治疗.结果:本组尿道内切开术1次者27例,2次者2例.29例全部成功.结论:术前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详细了解尿道狭窄段长度、狭窄程度、位置、数目、有无合并假道;术中充分切开瘢痕组织,超脉冲等离子切割镜(内鞘F24、30°切割镜)弧形电切襻彻底去除瘢痕组织;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正确把握保留导尿管时间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詹绍洋;汪斌;胡仲荣;项国栋;王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57岁,术前诊断:(1)L1椎体爆裂性骨折并不全.(2)L1左椎板棘突、双侧横突、L3左横突骨折.(3)闭合性胸外伤:①右侧第4~8肋骨折;②右侧少量血胸.
作者:郭能起;朱昭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早期自然流产发病机制.方法:标本取自在空军总医院妇科就诊行流产的患者,自然流产组蜕膜及绒毛标本23例,并以正常早孕蜕膜及绒毛标本22例为对照组.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自然流产组蜕膜及绒毛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p53及Bax蛋白的表达也均明显增加(P<0.01),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细胞凋亡过度为自然流产发病机制之一,p53通过Bax/Bcl-2途径参与了自然流产蜕膜及绒毛组织细胞的凋亡调节.
作者:童英;赵磐琳;任力;方蔚然;杨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总结200例外科危重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用药组(天普洛安)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患者的整体改善率、各临床体征及各项相关检验值给药前后的结果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用药组患者平均住外科ICU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大部分异常检测指标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一定剂量的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陈仲清;陈辉;杨翃;付卫军;蒋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比较国产0.5%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下腹部、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者80例,年龄19~60岁,分为两组,每组40例,使用国产AS-E/S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套件于L2~3,间隙穿刺,0.5%盐酸左布比卡因或0.5%布比卡因1.5 mL腰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情况及术后患者自主排尿时间等.结果:左布比卡因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均短于布比卡因组(P<0.01).而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0.5%左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术后下肢自主运动恢复和自主排尿恢复方面与布比卡因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胡晓明;易永华;鲁振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