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重医疗纠纷的心理成因与干预

廖新波

关键词:医疗纠纷, 心理成因, 医患双方,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问题, 医疗质量, 消极态度, 服务态度, 不良心理, 医院, 失职
摘要:说到医疗纠纷,大家很容易马上联系到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护人员失职和患方误解.其实不然,许多医疗纠纷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医患双方不良心理造成的,如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消极态度、患方对医院不切实际的要求及医患双方本身就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误诊9例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sinophilic bronchitis,EB)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1],但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基层医务人员对其极易误诊,本文总结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7年4月间初诊回访经三甲医院呼吸科确诊为EB的9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项贤者;郑昌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情况.方法:2005年3-9月间入住我院ICU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诊断为肺炎的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23例患者中16例两次或多次罹患肺炎,送检痰液标本检出菌株333株次,其中G-菌259株(占77.8%),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菌、鲍曼不动杆菌等;48株G+菌中47株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真菌26株,占7.8%.G-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感染率前四位者耐药率高:MRSA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的罹患率高,二重感染率高,感染细菌耐药率高,应当合理使用抗生素,更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去除人工气道.

    作者:王妍;顾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肠系膜先天性裂孔1例

    患者男,21岁,农民,于2006年5月6号晨5时入院,主诉腹部突发性剧烈疼痛1 h,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及其他不适.既往健康.

    作者:李和平;李兵;叶顺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青春期女童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与生长激素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童的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方法:从临床上选择青春期女童(乳房发育进入B2期)40例,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检测其0、30、60、90、120 min的血清FSH、LH、E2和GH水平.结果:40例女童中,激发试验阳性(A组)16例,阴性(B组)24例.A组的FSH、LH、E2、GH基值分别为(2.90±0.44)IU/L、(1.40±0.88)IU/L、(24.19±7.10)ng/L、(0.14±0.04)μg/L,峰值分别为(12.25±7.33)IU/L、(21.93 ±5.80)IU/L、(24.56±7.51)ng/L、(4.72±1.66)μg/L;B组的FSH、LH、E:、GH基值分别为(3.03±0.50)IU/L、(1.44±0.73)IU/L、(13.96±4.26)ng/L、(0.16±0.05)μg/L,峰值分别为(19.73±8.04)IU/L、(11.36±5.98)IU/L、(14.92±4.23)ng/L、(2.97±1.26)μg/L;A组的E2峰值与基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E2基值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FSH、LH、GH基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纽的LH、E2和GH峰值均高于B组,FSH峰值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A组的GH峰值与E2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636,P<0.01),与FSH峰值、LH峰值问无显著性相关(均P>0.05);B组的GH峰值与FSH、LH及E2峰值间均无显著性相关(P均>0.05).结论:中枢性青春期发动的女童其GH与性腺轴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尤其是与E2关系密切.

    作者:张宇;李温慈;杨立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GSS内固定系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椎骨折严重后凸畸形1例

    患者男,15岁,因外伤致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背部后凸畸形及下肢瘫痪逐渐加重9年入院.患者6岁时背部外伤后出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未经治疗后渐出现背部后凸畸形,双下肢无力,二便功能障碍并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钟润泉;徐国洲;张国超;涂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测定甲状腺功能[血清甲状腺素(TT4)、游离血清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其中5例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4例治疗后死亡,1例治疗获缓解后,随访TT4、FT4、TT3、FT3、TSH,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血浆TT4、FT4、TT3、FT3、TS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早期纠正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影响疾病预后.结论: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监测甲状腺功能便于估计病情,判断预后:治疗上早期应以治疗糖尿病和肾病为主,病情缓解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纠正甲状腺功能.

    作者:谢树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8例34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1足,Ⅲ型17足,Ⅳ型6足,全部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8例34足应用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了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切口感染6足,经治疗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明显的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跟距关节融合术.平均随访3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15足、良13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达82.4%.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豪东;李健;颜登鲁;高梁斌;胡涛;赵洪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北京万寿路地区1 73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电话访问、神经系统查体认知功能问卷及多普勒检查,对其中患有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人群的认知功能与非患病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周围动脉闭塞人群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得分低于正常人群,其中计算力、延迟记忆及画钟测试两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影响MMSE得分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脑卒中史、肱踝动脉压力指数阳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论: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影响认知功能,可作为认知功能下降的预示指标.

    作者:陈彤;王鲁宁;王洁;李小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以及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包括90项自评症状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以及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的问卷对某医科大学846名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非贫困生、贫困生的自尊量表得分的均分分别为30.44±4.02、29.76±4.04.贫困生自尊水平低于非贫困生(P<0.05);大学生的贫困因素与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自尊水平越高,SCL-90得分越低,中等自尊水平贫困生的SCL-90得分高于非贫困生(P<0.05).高、低自尊水平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SCL-90得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中等自尊水平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应当针对其自尊进行辅导,以达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胡俊武;张小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麻风病误诊2例及临床病理资料复习

    目的:探讨麻风病的临床症状及其病理诊断.方法:回顾性对2例误诊的麻风病患者进行组织病理活检.结果:2例临床误诊的麻风病患者皮肤活检均查见较多的抗酸杆菌.结论:皮肤组织病理活检是诊断麻风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抗酸染色是确诊麻风病的关键.

    作者:吴敬英;张万鹏;何伟峰;韩建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骨折髋支撑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一种新的非限制性支撑固定装置--骨折髋支撑关节对新鲜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骨龄成熟的杂交犬32只,术中造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并股骨头脱位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用手术植入骨折髋,坚强固定骨折端,减轻并替代股骨头负重.对照组复位后用两枚螺丝钉固定骨折端.结果:24周实验组骨折线区形成规则骨小梁并出现髓细胞,股骨头轻度纤维化;对照组骨折线区仍为类骨组织,股骨头坏死并塌陷变形.48周实验组骨折线区骨小梁改建,髓细胞丰富,股骨头恢复正常:对照组骨折线区出现少量不规则骨小梁,股骨头坏死塌陷并吸收.结论:骨折髋支撑关节能有效治愈股骨颈骨折,且防止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

    作者:周预;史振满;胡蕴玉;许琴;王鑫;关玉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开腹手术中三种不同保温温度对新生儿体温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开腹手术中使用鼓风机不同保温温度对其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新生低体重儿与足体重儿各30例,皆采取三种不同档次的保温温度45、43、38℃,手术中持续监测新生儿的左胸壁体表温度变化,记录入室时,麻醉后,消毒前,消毒后,切皮时,术中10、30、60 min,关腹后,手术结束时的温度.结果:(1)新生儿在不同的保温温度时,其各时期点的温度变化是有差异的(P<0.05),以消毒后体温低.(2)足体重儿中三种不同的保温温度,手术麻醉中体表温度在同一时间点上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而低体重儿在45℃保温温度相比43℃、38℃在入室时、麻醉后、消毒前、消毒后、切皮时的各时间点上差异有显著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足体重儿,采用三种不同档次的保温温度都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低体重儿,在入室至切皮这一时期内,应应用高档次的保温温度(45℃),体重越低,越需要高的中性温度.

    作者:刘佩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午夜十二点

    每三天值一个班,整整一年,这是后一个班了.昨天值班前,我还在担心这后一个班会发生一点什么折腾的事情,但现在已经是早晨七点十分了,八点,我就可以下班,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看来真是杞人忧天.

    作者:陈勤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肝硬化病原学分析和乙肝肝硬化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通过横断面回顾性调查,了解临床肝硬化患者病原组成及,临床所见HBeAg(-)和HBeAg(+)两类肝硬化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对599例肝硬化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占主要病因的乙肝肝硬化中的HBeAg(-)和HBeAg(+)肝硬化组年龄、ALT、HBV DNA定量、CTP评分、PLT等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在肝硬化病因中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常见,有557例,占92.99%,其中又以乙肝肝硬化居多.在乙肝肝硬化中HBeAg(-)乙肝肝硬化306例,占62.3%;HBeAg(+)肝硬化185例,占37.7%.HBeAg(+)组ALT、HBV DNA总体上均高于HBeAg(-)组.HBeAg(-)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HBeAg(+)组.两组之间CTP积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目前我院临床所见肝硬化病例以病毒性肝炎感染后所致占绝大多数,乙肝肝硬化中足以HBeAg(-)者占多数.HBeAg(-)与HBeAg(+)肝硬化患者在病情轻重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丁慧俊;孙剑;陈永鹏;徐旭雯;侯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连续脉冲式输注,CSII)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8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胰岛素泵2、4周强化治疗.结果: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明显下降(P<0.01),餐后2 h C肽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CSII强化治疗为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史治宙;王瑞华;黄如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临床应用78例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的作用.方法:胸腔穿刺针与输液器(或输血器)连结制成胸腔穿刺引流器,将138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78例),采用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放胸水,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方法抽胸水,比较两组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改变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改变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用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引流胸水方法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适宜于临床应用.

    作者:吴益怀;曾维利;廖晓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炎性因子、氧化指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3月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每次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I-9).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害,适用于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作者:谢东辉;章辉;郑兰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刺参糖胺聚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响

    目的:研究刺参糖胺聚糖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刺参糖胺聚糖作用于HepG2.2.15细胞.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结果:刺参糖胺聚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给予8、4、2及1 ms/mL 4种不同浓度的刺参糖胺聚糖作用3、6 d后,各药物处理组均能显著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P<0.01).结论:刺参糖胺聚糖具有一定的抗HBV活性.

    作者:蒋泽伟;辛永宁;罗兵;宣世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第一次值班

    我第一次上班的时候是1992年.那年我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山区里的基层卫生所工作.我刚报到上班时主任就说,这里难得有一个急诊,大约平均2~3个月夜间才会遇到一个病人吧.

    作者: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注重医疗纠纷的心理成因与干预

    说到医疗纠纷,大家很容易马上联系到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护人员失职和患方误解.其实不然,许多医疗纠纷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医患双方不良心理造成的,如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消极态度、患方对医院不切实际的要求及医患双方本身就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廖新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