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临床分析

谢树桂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测定甲状腺功能[血清甲状腺素(TT4)、游离血清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其中5例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4例治疗后死亡,1例治疗获缓解后,随访TT4、FT4、TT3、FT3、TSH,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血浆TT4、FT4、TT3、FT3、TS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早期纠正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影响疾病预后.结论: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监测甲状腺功能便于估计病情,判断预后:治疗上早期应以治疗糖尿病和肾病为主,病情缓解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纠正甲状腺功能.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腓骨带血管移植联合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高危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6例

    目的:应用腓骨带血管移植联合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高危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观察股骨颈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16例高危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取自体带血管腓骨移植于股骨颈骨折部及头部,吻合腓骨动静脉与旋股外动静脉.结果:16例患者经2年以上的系统随访,根据Harris标准评分,总优良率为87.5%.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联合加压螺纹钉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有协同作用,可为高危型股骨颈骨折提供新的血供及支撑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尚宏喜;刘安庆;肖德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术前骶管内吗啡注射对开胸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前骶管内吗啡注射对剖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镇痛方法.方法:将45例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术毕拔管后静脉给予吗啡1~2 mg,术后常规采用PCIA;Ⅱ组为骶管组,手术开始前骶管内注入吗啡1~2 mg/2 mL+2%利多卡因5 mL.术后也常规加用PCIA;Ⅲ组为对照组.Ⅰ、Ⅱ组PCIA泵的设置相同,吗啡30 mg/100 mL,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h,锁定时间15 min.3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4、8、16、24、48 h,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首次应用惠者自控镇痛(PCA)的时间(Tp)、不良反应以及是否合用其他镇痛药物,并对结果做出统计学检验.结果:Ⅰ组、Ⅱ组的镇痛效果均优于Ⅲ组;术后16 h内Ⅱ组的镇痛效果优于I组、Ⅲ组;Ⅰ组患者Tp早于Ⅱ组患者;Ⅲ组的患者术后均使用其他镇痛药物,Ⅱ组合用其他镇痛药物的人数明显少于Ⅰ组;Ⅱ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小于Ⅰ组.结论:术前骶管内吗啡的注入能提高剖胸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全身性镇痛药物的应用.

    作者:王兰;付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及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及TACE序贯RFA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治疗27例(研究组),TACE序贯RFA治疗34例(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肿瘤大小、血清AFP及CD3+、CD4+、CD8+、CD4+/CD8+,治疗后评估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缓解率(85.2%)高于对照组(61.8%)(P<0.05):研究组AFP降为正常者占84.2%,高于对照组(52.0%)(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研究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TACE序贯RFA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万骋;罗荣城;崔斐;申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家族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在临床上很常见,家族性甲亢临床报道很少见.现就我院收治的家族性甲亢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马兴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肌钙蛋白I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肌钙蛋白是组成横纹肌细肌丝的结构蛋白,其亚单位I、T和C组成复合物,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其中,肌钙蛋白I(cTnI)经大量的研究,已被证实为心肌损伤特异、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1].

    作者:王峰;向定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后的价值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否持续存在,评价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CIN的有效性.方法:对104例CIN 患者用Leep治疗后行高危型HPV的检测随诊.结果:CIN Ⅰ组Leep治疗后HPV转阴率为64%,CINⅡ~Ⅲ组转阴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随访中CIN Ⅰ组无复发或病灶残留,CINⅡ~Ⅲ组有3例患者复发或病灶残留,均为HPV阳性者.结论:CIN采用Leep治疗对清除高危型HPV-DNA感染非常有效.随访时检测宫颈HPV-DNA可用于监测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蒋燕明;李立;杨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31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析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A、B两组惠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17%,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发现共有11例复发,其中,有7例发生远处转移,占64%.在术后有无化疗两种情况下,复发患者远处转移分别占40%、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惠者可以采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扩大手术范围及行淋巴清扫术并不能提高生存率.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中占相当比例,术后辅助化疗对抑制盆腔外复发有一定帮助.

    作者:唐坤;卢丽娜;余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纯氧与空气复苏对窒息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在建立新生大鼠窒息的动物模型基础上,比较纯氧与空气复苏对窒息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新生大鼠建立窒息模型2.5 h,并分组进行纯氧与空气复苏.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纯氧复苏组(PO组)和空气复苏组(RA组),均在复苏后24 h和72 h取心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光镜观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组可见大部分心肌纤维肿胀,有少许断裂,心肌间质及小静脉明显淤血,RA组心肌纤维则表现明显的片状或灶性坏死.R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PO组,且以24 h升高显著.PO组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高于RA组,RA组促凋亡基因Bax明显高于PO组.结论:空气复苏较纯氧复苏后心肌细胞凋亡更严重,且以复苏后24 h明显,空气复苏促进Bax基因的表达上调,纯氧复苏可使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上调,提示高浓度氧对窒息复苏后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孔元蓉;王自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对中重度持续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39例患者吸入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160μg/4.5μg)每日2次,每次1吸,持续3个月,每个月复诊1次,观察临床症状(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全天无症状天数、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的变化等)、肺功能(FEV1、PEF)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1、2、3个月FEV1、PEF明显增加.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速效β2受体激动荆使用次数显著减少,全天无症状天数明显增加(P<0.001).仅有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结论:布地奈得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时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郑明星;方智野;张敏;王健;高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思密达、山莨宕碱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目的:了解思密达联合山莨宕碱保留灌肠在婴幼儿秋季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思密达、山莨宕碱灌肠加思密达口服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与对照组以思密达口服治疗为主相比较,通过临床观察、经方差检验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对比表明,思密达、山莨宕碱保留灌肠治疗可以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结论:思密达、山莨宕碱保留灌肠结合口服治疗可以更快加速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痊愈,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痛楚,并能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简素珍;卢伟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青春期女童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与生长激素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童的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方法:从临床上选择青春期女童(乳房发育进入B2期)40例,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检测其0、30、60、90、120 min的血清FSH、LH、E2和GH水平.结果:40例女童中,激发试验阳性(A组)16例,阴性(B组)24例.A组的FSH、LH、E2、GH基值分别为(2.90±0.44)IU/L、(1.40±0.88)IU/L、(24.19±7.10)ng/L、(0.14±0.04)μg/L,峰值分别为(12.25±7.33)IU/L、(21.93 ±5.80)IU/L、(24.56±7.51)ng/L、(4.72±1.66)μg/L;B组的FSH、LH、E:、GH基值分别为(3.03±0.50)IU/L、(1.44±0.73)IU/L、(13.96±4.26)ng/L、(0.16±0.05)μg/L,峰值分别为(19.73±8.04)IU/L、(11.36±5.98)IU/L、(14.92±4.23)ng/L、(2.97±1.26)μg/L;A组的E2峰值与基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E2基值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FSH、LH、GH基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纽的LH、E2和GH峰值均高于B组,FSH峰值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A组的GH峰值与E2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636,P<0.01),与FSH峰值、LH峰值问无显著性相关(均P>0.05);B组的GH峰值与FSH、LH及E2峰值间均无显著性相关(P均>0.05).结论:中枢性青春期发动的女童其GH与性腺轴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尤其是与E2关系密切.

    作者:张宇;李温慈;杨立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体液水通道蛋白-2浓度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体液中微量水通道蛋白-2(AQP2)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用此方法检测羊水及新生儿尿液AQP2浓度.方法:人工合成AQP2蛋白特异性多肽片段,并与匙孔戚血蓝素联接制备兔抗AQP2多肽片段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AQP2的间接ELISA;并应用其对足月新生儿尿及孕足月羊水与成人尿样本进行AQP2的检测.结果:间接ELISA成功建立,灵敏度为2.5 pmol/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15%和7.89%.用该法定量检测羊水与尿液中AQP2浓度,成人尿/新生儿3 d尿中AQP2的浓度分别为(112.73 ±8.30)和(8.87±1.98)pmol/mL;孕足月羊水中未检测到AQP2的存在.结论:成功建立体液中微量AQP2间接ELISA,羊水中未检测到AQP2的表达.

    作者:刘慧姝;袁文常;宋小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3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骨折中为常见,自己不慎摔倒亦可成为主要骨折原因.自1996年以来,我院通过对股骨粗隆部骨折各种术式的比较分析,发现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宪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程序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能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程序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能.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为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B组30例,为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区域神经干阻滞.口服药物为可塞风8 mg,每日1次.曲马多100 mg,每日2次,加巴喷定200 mg,每日3次.局部浸润阻滞为局部浸润应用0.25%左旋布比卡因2 mL/点,每周2次,2周内局麻药加复方倍他米松5 mg注射1次.区域神经干阻滞为相应的疼痛区域神经干阻滞,如硬膜外腔阻滞,颈丛神经、肋间神经、椎旁神经阻滞,脊神经后内支、三又神经分支、枕大及枕小神经等.神经干阻滞2次为1个疗程,相隔3 d.治疗期间,对身体虚弱者可留院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如输入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类等.结果:1个月后全部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A和B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11±1.47和2.23±1.53,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明显减轻,(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各组睡眠评分明显提高(P<0.01),饮食评分也明显升高(P<0.01),患者满意度80%.结论:两种程序方法均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区域神经干阻滞组止痛效能更佳.

    作者:孙来保;张劲军;雷亚红;李扬;吴海;黄丹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性自发性气胸误诊为急性左心衰12例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病,一般不难诊断,但在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由于基础疾病的掩盖,往往导致误诊或漏诊.2001-2007年我院共收治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共34例,其中有12例在首诊时均误诊为急性左心衰,其误诊率达35%,现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曹世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测定甲状腺功能[血清甲状腺素(TT4)、游离血清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其中5例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4例治疗后死亡,1例治疗获缓解后,随访TT4、FT4、TT3、FT3、TSH,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患者血浆TT4、FT4、TT3、FT3、TS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早期纠正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影响疾病预后.结论: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监测甲状腺功能便于估计病情,判断预后:治疗上早期应以治疗糖尿病和肾病为主,病情缓解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纠正甲状腺功能.

    作者:谢树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麻风病误诊2例及临床病理资料复习

    目的:探讨麻风病的临床症状及其病理诊断.方法:回顾性对2例误诊的麻风病患者进行组织病理活检.结果:2例临床误诊的麻风病患者皮肤活检均查见较多的抗酸杆菌.结论:皮肤组织病理活检是诊断麻风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抗酸染色是确诊麻风病的关键.

    作者:吴敬英;张万鹏;何伟峰;韩建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8例34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1足,Ⅲ型17足,Ⅳ型6足,全部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8例34足应用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了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切口感染6足,经治疗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明显的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跟距关节融合术.平均随访3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15足、良13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达82.4%.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豪东;李健;颜登鲁;高梁斌;胡涛;赵洪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临床应用78例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的作用.方法:胸腔穿刺针与输液器(或输血器)连结制成胸腔穿刺引流器,将138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78例),采用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放胸水,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方法抽胸水,比较两组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改变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改变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用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引流胸水方法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适宜于临床应用.

    作者:吴益怀;曾维利;廖晓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生理性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颤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经心室按需起搏(VVI)和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DDD)治疗术后随访6~84个月房颤的发生率.方法: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均于术后6、24个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程控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部分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出现房颤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平均随访时间6~84个月.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心脏起搏治疗24个月后总的房颤发生率为26%(20/78),其中经VVI起搏的46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37%(17/46),经DDD起搏的32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9%(3/32),后者房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P<0.05).结论:在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患者中,DDD起搏器较VVI起搏器有较低的房颤发生率.

    作者:芮世宝;曹蘅;王安才;汪俊元;蔚有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