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声华;赵文辉;刘芬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62例不同期别食管鳞癌和52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比较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上皮及不同类型、期别食管鳞癌中HIF-1α表达的差异.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较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显著增加(P<0.01),且HIF-1α的表达在不同食管癌组织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HIF-1α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相关.HIF-1α有可能作为判定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多杰;彭开桂;沈学明;江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膝关节前外侧脂肪疝临床较少见.我们2006年7-9月收治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例均为7岁儿童,一男一女,部位均为右膝前外侧间隙,均为无意中发现右膝前外侧无痛性肿块,因其父母担心肿块会对小孩产生影响来就诊.
作者:陈诚;李衡山;张明华;屈兴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从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探讨羧甲基化裂褶多糖的抗肝癌作用.方法:将两种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化裂褶多糖加入H22小鼠肝癌细胞液中分别培养24、48、72 h,用台盼蓝拒染法测试作用后的细胞死亡率: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种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化裂褶多糖给药组,腹腔注射给药,各组小鼠均连续给药10 d后处死并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不同取代度、不同时间羧甲基化裂褶多糖作用于H22肝癌细胞的细胞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取代度为0.67和0.93的羧甲基化裂褶多糖,对荷H22肝癌肿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1.3%和37.9%;取代度为1.14的羧甲基化裂褶多糖则未表现出抑瘤作用.结论:羧甲基化裂褶多糖在细胞水平上对H22小鼠肝癌细胞株无抑制作用;取代度为0.67和0.93的羧甲基化裂褶多糖对小鼠H22肝癌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机制并不是直接抑制癌细胞,而是通过机体因素后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的候选抗癌药物.
作者:傅莉;周林;申洪;郭祀远;张亚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123例睾丸微小结石症的超声表现特征及其合并的男性疾病.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常规检查.结果:睾丸实质内见点状强回声,直径约1~3mm,无伴声影.可合并附睾炎、隐睾、鞘膜积液、精原细胞瘤、精索静脉曲张等,合并精索静脉曲张者约占一半以上.结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睾丸微小结石是睾丸生殖细胞瘤的癌前痛灶,与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可能存在某种相关.
作者:孙鹏涛;张峰;沈嫱;沈建红;杨乐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hMCC)N端片段(hMCC-N),并制备其鼠源性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PCR法扩增hMCC-N端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MAL-c2x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通过Amylose树脂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鼠抗hMCC-N端片段多克隆抗体.并以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以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PCR扩增得到360 bp的hMCC-N端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pMAL-c2x,构建了与标签蛋白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表达载体pMAL-c2x/hMCC-N,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稳定表达,并经亲和层析,纯化出可溶性的重组蛋白,用其免疫小鼠,获取了鼠抗hMCC-N端片段的多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效价达1:12 8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抗体能特异结合hMCC.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较强鼠抗hMCC-N端片段抗体,为进一步建立hMCC的ELISA检测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章权;黄震;梁晓东;陆田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临床特点和观察弥凝和干床训练治疗PNE的疗效.方法:对112例确诊为PNE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后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并通过弥凝、干床训练和合并治疗3种不同方案治疗PNE患儿3个月,治疗结束时观察其疗效.结果:遗尿对9~13岁组患儿社交活动的影响明显大于5~8岁组患儿(χ2=23.71,P=0.000),有统计学差异.多数患儿夜间不能自行起床排尿.3组治疗有效率和完全反应率总体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0,P=0.003;χ2=14.653,P=0.001).合并治疗有效率(89.6%)高于单纯干床训练组(54.2%)和单纯弥凝组(75.0%).两者合并治疗完全反应率(79.2%)高于单纯干床训练组(33.3%)和单纯弥凝组(65.0%).结论:多数PNE患儿缺乏夜间排尿控制技能,可能存在睡中觉醒障碍.干床训练和弥凝合并治疗PNE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邓会英;高岩;叶红;邓颖敏;钟桴;杨华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临床病因,及其对新生儿窒息,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统计167例第二产程延长的初产妇的临床病因及比较各种临床病因的剖宫产、顺产、阴道助产例数;比较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的剖宫产、顺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例数.结果:(1)胎头位置异常在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缩乏力、产道异常在不同分娩方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在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决定第二产程延长的孕妇分娩方式是在准确判断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病因基础上作出的,对减少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儿的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耕;钟惠敏;许梅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血管紧张素(Ang Ⅱ)是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血压和体液凋节激素.大量的体外实验证明Ang Ⅱ具有促进心肌细胞生长作用.并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的病理性肥大.本文就Ang Ⅱ与心肌肥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占稳;张苏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早已用于临床,但在普种过程中新生儿和婴幼儿可出现异常反应.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10例接种卡介苗后引起的腋下结核性淋巴结炎患儿,采用口服抗结核药物及局部穿刺抽脓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两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我院采用两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1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95 min,术中出血10~20mL,术后引流量110~280mL.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操作孔切口延期愈合8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36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两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洪映;翁毅敏;蔡松旺;李昀;张健;谷力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体积(MPV)变化趋势,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二十二项五类血细胞分析仪,通过阻抗法检测80例脓毒症患者发病后1、3、7、10 d的PC、MPV,并回顾性将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其PC、MPV变化趋势,并进行两者相关性分析.结果:(1)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PC均低于正常生理范围,死亡组PC在各时相点均低于存活组(1、3 d P>0.05,7、10 d P<0.01).存活组PC在入ICU第3天明显下降(P<0.01),继之于第7、10天持续上升(均P<0.01).死亡组PC则呈持续下降趋势(均P<0.01).(2)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MPV均基本上处于正常生理范围.但是死亡组MPV值比存活组患者高(均P<0.05),病程中存活组患者MP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而死亡组患者MPV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均P<0.01).(3)PC与MPV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C、MPV的变化可能成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生成和活性紊乱以及骨髓反应的间接标志,常规检测脓毒症患者的PC、MPV变化趋势,尤其早期检测MPV,可能成为评价脓毒症病情及骨髓反应情况的一种快速、可信的手段.
作者:林孟相;庄荣;戴凌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原发性局限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因淀粉物质沉积于原先外观正常的皮肤而致病,并无内脏器官受累证据[1],但导致所沉积的组织及器官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2].2007年4月,我科收治1例双胫前皮肤淀粉样变致双胫前慢性皮肤溃疡,经多种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肖霞;洪彩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胰外损害情况.方法:对78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胰外损害发生率.结果:7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胰腺外众多器官损害,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中以肝脏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为常见,其发病率分别为71.8%和24.3%,其次为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常合并胰腺多种器官损害,应加以积极处理.
作者:崔丽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一直以来,松以为自己是深爱护理这个专业的,虽然辛苦,虽然累,可是当看见自己经辛苦思考得出的发明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时,心中那种快乐无法言表,当解决了那三次插尿管的病人的小便问题时,松的脸上笑开了花,真的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当松自制的小便器解除病人的痛苦和家属的体力消耗时,那种快乐简直像中了奖.有时候感觉自己真的有点菩萨心肠,一直认为能给人提供一点帮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自己也愿意去做这些事情,认为自己会一直爱护理,一直奉献自己的爱到退休.
作者:青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泪道阻塞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手术时间短,无皮肤切口,不影响面部外观,受到患者欢迎[1].但手术成功与否与激光术后泪道支撑物的选择有较大关系,且术后的正确处理和用药又能更好地巩同疗效.我院自2005-2006年应用红霉素眼膏联合复方妥布霉素眼膏作为激光泪道成形术后泪道支撑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玮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心电图结合12导联同步心电图在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75例有心悸史的患者记录心动过速时12导联同步心电图,食管心电图以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在食管心电图合并12导联心电图中RP'≤70 ms的患者,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7.33%.70 ms140ms的患者,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右侧旁路,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100%.结论:测量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管心电图和12导联同步心电图的RP'间期,可以鉴别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预测旁路定位.
作者:程硕韬;郭跃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HL-60细胞皮下移植瘤裸鼠的抗瘤作用和药物毒性.方法: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HL-60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ochest33342染色、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建立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As2O3组,比较两组的抑瘤作用和裸鼠一般状态的变化.结果:As2O3可有效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中在5~50 μmol/L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同时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对裸鼠一般状况和体重无不良影响.结论:As2O3在体外和体内均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李利;孟凡义;扶云碧;孙启鑫;蔡艳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内服三子养亲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综合加减.对照组40例采用氨茶碱、喘康速、常规抗生素等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临床控制12例,显效13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为34例(85%).对照组40例,其中临床控制5例,显效15例,好转6例,无效14例,总有效26例(6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三子养亲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邹译娴;何朝文;李柏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表现、钡餐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的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结果:以反复呕吐为首发表现的患儿有20例,占91%,可伴食欲减退、腹痛、腹胀、排黑便、面色苍黄、消瘦、腹部包块等,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体内代谢性紊乱(代谢性碱中毒、低钠、低氯、低钾),钡餐和胃镜检查可见幽门前区溃疡伴不完全性梗阻.结论: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首发表现为呕吐.钡餐和胃镜检查是确诊幽门前区溃疡伴不完全性梗阻(形成幽门狭窄)的主要手段.治疗方面以制酸(洛赛克)、麦滋林保护黏膜及对症处理(止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静脉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为主,对于狭窄较严重者可予三级球囊幽门扩张术治疗.
作者:梁文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PTCD)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恶性肝脏囊性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肝穿置入PTCD引流管引流.结果:19例恶性肝脏囊性病变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2%.结论:PTCD管置入治疗部分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郭晨阳;胡鸿涛;黎海亮;宋涛;杜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