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华
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常因产前不能明确诊断造成产后大出血以致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诊断的20例胎盘植入病例,探讨其超卢声像图特征,分析漏诊原因,尽可能在生产前作出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美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为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探讨医院信息系统护理执行单对护理工作的帮助与存在的不足.方法:基于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根据日常护理工作的需求,引入输液类执行单的使用.根据每日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输液类执行单,进行配药、给药等日常供护士执行各项操作时查对,签名使用.结果: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输液类执行单,数据准确,内容全面,分类清晰.经抽样统计,使用该执行单之后的护士处理医嘱时间、输液时间和核对时间与之前相比均有显著的缩短(P<0.05).结论:使用信息系统生成的输液类执行单,大幅度提高了护士查对医嘱落实情况的准确程度,有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时间,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惠;卞琳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为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治疗探索一种新的内固定技术.方法:运用微创技术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在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通过此隧道将钢板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外,骨折间接复位,近端采用松质骨固定,远端采用单侧皮质骨钉固定.结果:32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未见骨不连及钢板断裂、松动.结论:微创LCP钢板接骨术可明显降低骨折处血运的破坏,提高骨折愈合率,更加符合现代生物力学固定原理.
作者:郭达;杨伟毅;苏海涛;许少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云年的年初五,我很不情愿地从家里赶回医院值班,我不断安慰自己:我已经算是幸福的了,还有同志年三十、年初一值班呢,而且还可以向许教授学习.
作者:折翼天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心血管病的介入诊疗的广泛开展,穿刺造成的血管并发症逐渐增多,假性动脉瘤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血管并发症.我们临床上假性动脉瘤发生的比例在0.03%~0.4%,有报道[1-2]在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可达11%.一旦发生假性动脉瘤,徒手或在超声探头引导下压迫常常可以使其闭合.
作者:刘迎午;陈庆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982年,Pories等在手术治疗病态肥胖症时偶然发现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减肥手术后,体重显著减轻的同时血糖也快速恢复了正常,且不再需要采取任何降糖措施维持[1].从而开创了一条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作者:刘赵琪;翁山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把87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舒利迭组37例,β2受体激动剂组26例,糖皮质激素组24例.治疗后对肺功能、临床症状、药物副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舒利迭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及临床症状消失及好转皆明显优于其他组,且副作用相对较少.结论:吸入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韦丽华;龙胜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单采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2例次血小板单采术治疗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进行护理及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单采治疗前患者平均血小板水平为(1 398±217)×109/L,单采治疗后为(936±185)×109/L,下降约1/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采治疗护理要点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先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良好的循环压力和流速,术后应观察出血情况.结论:血小板单采术能迅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小板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卢映红;吕秀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45名正畸患者,患者类型分为4类,(1)牙列拥挤Ⅱ度以上;(2)牙列前突需要强支抗回收前牙;(3)后牙缺失,对颌牙伸长,需要压低过长牙恢复修复空间:(4)咬合平面倾斜.根据治疗需要在不同的部位应用微种植钛钉作为支抗,完成正畸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前两类患者在解除拥挤和回收前牙时阶段治疗时间平均在6个月左右;第3类患者治疗时间在12个月和20个月之间;第4类患者阶段治疗时间在16个月左右.微种植钛钉植入总数126枚,共松动10枚,总松动率7.9%.结论:微种植钛钉能提供正畸临床所需的强支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赖晓宇;刘冰;陆笑;刘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共检查输卵管结扎术后宫外孕且后穹窿穿刺无阳性体征患者11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延彬;邵静宜;曹子洋;于乐林;霍晓恺;朱红霞;张蓓蓓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患者女,20岁,2008年2月20日因车祸致头部撞伤,头颅CT未见异常,在门诊常规治疗后回家.3月18日诉头痛、头昏在我院门诊复诊,医生建议行高压氧治疗,经体检无高压氧禁忌.
作者:王声菊;陈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应用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26例确诊为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组)46例,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单药A组)40例,西替利嗪片(单药B组)40例,观察2周,并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记分比较.结果:联合组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达94%,单药A组为78%,单药B组为70%,联合组明显优于单药A、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作者:徐伟;徐海峰;白素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42例因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有限化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15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42例,经1~5年,平均2.5年随访,无脊柱失稳表现.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前平均(6.2±2.3)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平均(13.6±3.4)分,经统计学检验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为85.07%.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7.20%.5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经处理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有利于脊柱稳定,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健;朱豪东;颜登鲁;胡涛;付敏;杨建齐;肖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QT离散度(QTcd)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l)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免疫组化法对46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48 h内和治疗7 d后的QTcd和CTnI值进行检测,同时检测20例无窒息新生儿QTcd和CTnI值,分另q进行比较.结果:发病48 h内与对照组比较,窒息新生儿各组QTcd和CTnI值显著上升(P<0.05,P<0.01).与轻度窒息组比较,重度窒息组QTcd和CTnI值显著上升(P<0.01).治疗后,轻度窒息组QTcd和CTnI值均呈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窒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Tcd和CTnI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QTcd和CrnI有显著变化,二者的监测有利于心肌受累程度的全面评价,对判断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佐新;黄适贻;邓洁霞;叶青青;丘媛媛;喻玫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患者男,57岁,干部,因皮肤、巩膜黄染10多天伴皮肤瘙痒于2007年2月7日人院.患者于2个月前因多尿、消瘦于外院测宅腹血糖为15.2 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初始予诺和锐30治疗,血糖控制在4~7 mmol/L,1个月后改为格列美脲(亚莫利,1 mg/d)、罗格列酮(太罗)、甘精胰岛素治疗.入院前10多天始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并呈渐进性加重,尿色深黄,无纳差、乏力及低热,无上腹部胀痛.
作者:钟义春;陈曦;陈晓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茵临床株中I类整合酶基因及相关的8ul I和qac E△1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嗯唑的敏感性.PCR扩增检测int I l基因、sul I和qacE△l基因.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有噁唑的耐药率为12.73%,int I l、qacE△1-sul I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09%、7.27%,多数阳性株对磺胺甲噁唑呈高低抑菌浓度.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噁唑耐药性增加可能与I类整合子的存在有关.
作者:方小龙;陈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时急性胰腺炙(AP)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用triton WR1339、caerulein制作大鼠高脂血症和AP模型,同时应用两者制作伴有高脂血症的AP模型,比较各组胰腺病理损害评分、腹水量、胰腺湿/干比、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组织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蛋白激酶C(PKC)的膜转位.结果:Triton WR1339诱导大鼠高脂血症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6 h达蜂,升高达20倍,使部分大鼠出现轻型AP.T+AP组病理评分、腹水量、胰腺湿/干比和血清淀粉酶较AP组均显著升高(P<0.05).TUNEL法测得伴有高脂血症的AP腺泡出现凋亡数量多.T+AP组PKC膜转位比例高.结论:高脂血症可以诱导AP或加重AP的胰腺损伤.PKC的活化可能是高脂血症加重AP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亚军;孙家邦;李非;孙海晨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透析患者36例,分为F60组(使用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0)和CA130组(使用低通量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CA130),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尿毒症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治疗8个月后,F60组患者CRP、IL-6水平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高通量合成膜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田津生;张怡静;冯晓燕;张国英;李保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tranilast,TNL)对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血清及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胶原(ColⅢ)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L治疗组、安博维治疗组.采用低盐饮食加CsA 20 mg/(kg·d)灌胃的方法建立CsA慢性肾毒性肾脏模型.观察TNL对大鼠肾脏病理及肾组织Ang Ⅱ、TGF-β1、Col Ⅲ的影响.结果:TNL能下调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Ang Ⅱ的水平及肾组织TGF-β1、ColⅢ在肾脏的表达.结论:TNL可能通过抑制Ang Ⅱ、TGFβ1及Col Ⅲ的表达而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其锋;李莎莎;罗志娟;陶冶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rAAV/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基因[hepatitis C virus(HCV)core gene]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AAV(d16.95)/Core p5(简称rAAV/Core),并以pSH3包装系统制备该病毒.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以rAAV/Core病毒转染DC前体细胞(基因转染组),采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d诱导成熟.3 d后.收集部分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Core转染效率及HCV核心抗原在Dc中的表达情况.7 d后,收集细胞,PCR/Southern blot分析rAAV/Core DNA在DC染色体的整合情况.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标志CDla、CD40、CD80、CD83、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rAAV/Core成功转染DC,质粒DNA整合到DC染色体上,HCV核心抗原基因在DC内表达,DC成熟不受病毒转染影响,具有典型DC外观并高表达特异的成熟DC表面标志.结论:rAAV/Core转染和制备DC的成功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DC免疫治疗打下实验室基础.
作者:尤长宣;苏瑾;廖旺军;张军一;Yong Liu;罗荣城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