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华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氩氦刀靶向冷冻切除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在超声引导下,40例肝癌患者接受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结果:肝癌患者术后CT值下降,肿瘤直径缩小,肿瘤血供减少(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超声引导氩氦刀靶向冷冻切除肝癌疗效较好、创伤小、不良反应轻微,是一项有推广价值的综合性治疗手段.
作者:蔡泳仪;张宗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共检查输卵管结扎术后宫外孕且后穹窿穿刺无阳性体征患者11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延彬;邵静宜;曹子洋;于乐林;霍晓恺;朱红霞;张蓓蓓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68例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并硬脑膜重建扩容术,术中常规去除后颅窝颅骨约5 cm×6cm,在显微镜下将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在软脑膜下隐性切除,使下疝部分上移,并松解小脑扁桃体与延髓的粘连以及颈、延髓周围的蛛网膜粘连,术毕应用自体筋膜行后颅窝硬脑膜扩大修补.使后颅窝扩容.结果:68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感觉障碍症状缓解者59例,有效率86.8%(59/68);根性症状恢复有效率62例.有效率91.2%(62/68);小脑和后组脑神经症状恢复有效率88.2%(60/68);肌力改善有效率76.4%(52/68);肌肉萎缩无明显变化.MRI复查脊髓空洞消失或基本消失者64例,较前缩小者3例,无改变者1例.结论: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行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并硬脑膜重建扩容术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华;郑鲁;常书锋;楚燕飞;方丹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42例因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有限化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15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42例,经1~5年,平均2.5年随访,无脊柱失稳表现.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前平均(6.2±2.3)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平均(13.6±3.4)分,经统计学检验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为85.07%.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7.20%.5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经处理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有利于脊柱稳定,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健;朱豪东;颜登鲁;胡涛;付敏;杨建齐;肖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45名正畸患者,患者类型分为4类,(1)牙列拥挤Ⅱ度以上;(2)牙列前突需要强支抗回收前牙;(3)后牙缺失,对颌牙伸长,需要压低过长牙恢复修复空间:(4)咬合平面倾斜.根据治疗需要在不同的部位应用微种植钛钉作为支抗,完成正畸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前两类患者在解除拥挤和回收前牙时阶段治疗时间平均在6个月左右;第3类患者治疗时间在12个月和20个月之间;第4类患者阶段治疗时间在16个月左右.微种植钛钉植入总数126枚,共松动10枚,总松动率7.9%.结论:微种植钛钉能提供正畸临床所需的强支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赖晓宇;刘冰;陆笑;刘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随访观察20例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老年甲亢心)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讨论131I治疗老年甲亢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老年甲亢心是62例老年甲亢中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占老年甲亢32.3%).131I治疗前伴有房颤、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一种或几种心脏异常,131I治疗后随访1~16年,平均随访5.4年.结果:131I治疗后痊愈19例(包括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者)95%,复发1例(5%);总治愈率为95%;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1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45%),其中伴房颤16例经131I治疗后3~14个月转为窦性心律14例,2例房颤持续存在.结论:131I治疗老年甲亢心简便安全、经济、无痛苦、治愈率高,目前仍是治疗老年甲亢心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国祥;王聚;王正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胎儿不规则心律的产前超声表现,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胎儿预后.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3例不规则心律的胎儿进行研究,回顾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结合产后随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新生儿均存活.产后心律恢复正常的为89例(86.4%);出生后持续存在心律失常现象的为14例(13.6%).其中窦性心律不齐6例;偶发室性早搏2例;偶发房早5例(其中伴动脉导管未闭1例),频发房早伴偶发二联律、并有房间隔缺损者1例.结论:大多数胎儿不规则心律的预后良好,多数可自行消失.超声多普勒是检测胎儿不规则心律的主要方法.
作者:马星;刘宁;刘书海;刘文瑞;王鹏;郝振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脑电图监测在量化镇静深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脑电指数与Ramsay镇静评分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种镇静评分方法临床价值的异同.结果:36例患者脑电指数95%边缘频率、平均频率与Ramsay评分均有负相关性.8频率与Ramsay评分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结论:联合使用Ramsay和脑电指数监测,能更好地反映镇静深度的动态变化,对临床镇静用药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娟;李昕洁;李德宪;陈志宏;劳穗华;顾玉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肿瘤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卵巢囊腺肿瘤的CT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3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0例,其中多房1例,单房9例,密度均匀,囊壁可薄可厚或不均匀;黏液性囊腺瘤8例,其中多房6例,密度不均匀,内见多发大小不等子囊,单房2例,密度均匀.囊壁较厚: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均表现密度不均匀囊实性肿块影,囊壁厚薄不均匀或壁结节样突起,其中4例伴有大量的腹水.结论:多房黏液性囊腺瘤及单房浆液性囊腺瘤cT诊断率极高,当肿块出现囊实性改变,不规则壁增厚及壁结节,软组织成分多,特别出现大量腹水时,高度提示恶性变.
作者:李刚;易亚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食管吻合器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肝硬化手术患者158例,按照是否应用食管吻合器分为联合断流组(应用食管吻合器)和常规断流组(未应用食管吻合器),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食管静脉消除率,术后再出血率、进食时间、抗生素应用、切口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再出血率联合组为3.45%(3/87),常规组25.35%(18/71);食管静脉消除率联合组为91.95%,常规组为77.46%;抗生素应用时间联合组为7.11 d.常规组为6.93 d.结论:食管吻合器操作简单,能提高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彻底性,临床初步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黄容海;穆毅;蒋力;李传胜;张柯;鲁岩;赫嵘;毛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临床上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往往疗程长,或者患者复诊次数多,而且操作烦琐,综合费用高.笔者以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经过了大约10年的临床实践,与单纯碘仿糊剂治疗相对比,并各随访2~3年,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高孟飞;龚建明;洪碧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科于2007年12月12日收治1例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a-2b干扰素治疗第3天出现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给予抗过敏及对症处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俊英;马淑英;王新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脑立体定向技术和多靶点组合毁损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3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先后采用脑室造影定位、CT定位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杏仁核、内囊前肢、隔区、扣带回、红核前区等部位进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量表、韦氏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随访患者6个月~1年,总疗效按1990年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5级评价.结果:脑室造影定位,2组靶点的联合毁损18例中恢复6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4例,无效3例,恶化1例,有效率77.8%.CT定位4组靶点的联合毁损15例中恢复10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2例,无效1例,有效率93.3%.本组总有效率84.8%.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方法之一,CT定位可提高亚核团的定位精确度,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可以避免某一靶点局部的过度毁损而导致的相应并发症.
作者:汪海关;李肖荣;叶磊;周夏;许群峰;卢心廷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瑞芬太尼是新一代人工合成的超短效能的阿片μ受体激动药,本研究时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循环稳定性与患者术终意识恢复程度.方法:3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R组,瑞芬太尼浓度10μg/mL,剂量2μg/kg;F组,芬太尼浓度25μg/mL,剂量3~4μg/kg,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完成5 min后,各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上头架、切皮、开颅、关颅、缝皮时,静脉追加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F组在缝皮结束时停药;R组在拿掉头钉、拿走头架后停药.分别于入室(基础值)、诱导低值、插管、上头架、切皮、开颅、关颅、卸头架、拔管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停药后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SBP、DBP和HR在麻醉诱导时均降低.插管和拔管后.F组循环变化较大,R组循环无明显变化.术中各阶段R组的SBP、DBP和HR低于F组.R组术终苏醒更迅速,拔管早、意识恢复快.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迅速调整麻醉深度,达到有效镇痛并抑制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又能使患者迅速清醒.
作者:张立敏;戚思华;王昕;邹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尽管那年的高考提前一个月进行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这件大事说起来和我也没有什么关系--这辈子我也不会去参加高考了,儿子参加十年以后的高考保不定时间又会怎么变.总之,高考离我很遥远.
作者:陈勤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因为想了解另一个职业,我打电话给一个大学的同学兼室友,向相对比较了解那个职业的她们了解那个职业的前景.
作者:黄秋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al,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与HBV免疫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含量,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五种HBVM(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用速率法监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了解乙肝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程度.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患者HBV-DNA阳性率要明显高于HBsAg、HBeAb、HBcAb阳性患者(P<0.01)及HBsAg、HBcAb阳性患者(P<0.05);HBeAg与HBV-DNA拷贝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0.474,P<0.05);HBV-DNA载量与ALT、AST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前者r=0.286,P<0.05;后者r=0.296,P<0.05).结论:血清中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以及肝细胞损害程度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血清乙肝免疫标志物、ALT、AST和HBV-DNA含量联合检测,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作者:黄肖利;马晓宁;陈雯;伍严安;陈发林;陈发文;江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把87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舒利迭组37例,β2受体激动剂组26例,糖皮质激素组24例.治疗后对肺功能、临床症状、药物副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舒利迭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及临床症状消失及好转皆明显优于其他组,且副作用相对较少.结论:吸入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韦丽华;龙胜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应用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26例确诊为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组)46例,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单药A组)40例,西替利嗪片(单药B组)40例,观察2周,并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记分比较.结果:联合组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达94%,单药A组为78%,单药B组为70%,联合组明显优于单药A、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作者:徐伟;徐海峰;白素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心血管病的介入诊疗的广泛开展,穿刺造成的血管并发症逐渐增多,假性动脉瘤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血管并发症.我们临床上假性动脉瘤发生的比例在0.03%~0.4%,有报道[1-2]在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可达11%.一旦发生假性动脉瘤,徒手或在超声探头引导下压迫常常可以使其闭合.
作者:刘迎午;陈庆来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