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幸青;饶文霖;刘晓燕;钟延东;林拓;张昌瑞;朱飚
患者男,55岁,农民.因排紫黑色便伴头晕、乏力3 d于2007年11月20上午9时入院.
作者:鲁国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住院确诊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在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及湿哆音消失、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IVIG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张喜凤;张春秀;石红蕾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应用踝-臂指数(ABI)测量,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测量MHD患者ABi,ABI≤0.9诊断PAD,行心电图、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查.结果:160例MHD患者中46例患有PAD;有PAD的MHD患者中,由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导致MHD的所占比例高.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心脑血管病变及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年龄、体重指数、透析血流速度、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血钙、血磷方面无明显差异;在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在血糖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HD患者PAD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血糖、肾脏病变的原发病有关.有PAD的MHD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用ABI测量诊断PAD,简便易行,能间接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王力增;黄雯;王领军;吴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继发性病理改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有继发性病理改变输尿管结石,且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MPCNL)90例.结果:90例中,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68例,成功59例,5例中转开放手术治愈,2例结石残留再次URL后成功,2例术后发生输尿管炎性瘢痕狭窄行输尿管吻合术治愈;22例行MPCNL术,成功19例,1例中转开放手术成功,2例结石移位改URL治愈.结论:继发性病理改变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效果较好,上段输尿管结石有继发性病理改变采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效果好,腔镜取石困难对应及时中转开放手术.
作者:李仙;陈志健;甘宏斌;黄恒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麻醉诱导前去氮是预防气管内插管期间缺氧的佳措施.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有助于麻醉医师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从而明显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本研究旨在以自发吸100%氧去氮,同时监测SpO2,借以了解全麻诱导前去氮为气管插管赢得的时间.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对于妊娠期妇女,输尿管结石诊断和治疗相当棘手,并发肾绞痛不仅给孕妇带来痛苦,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流产和危及胎儿健康.2002~2007年,我们对13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并发顽固性肾绞痛患者进行微创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文校;马戟;陈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抗血小板聚集、扩管、调脂、稳定斑块和减少心肌耗血耗氧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Rho激酶抑制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佳;丁晓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明确检测肺癌手术标本、纤支镜活检和痰液标本FHIT基因转录本缺失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41例肺癌手术标本癌组织和9例良性肺疾病肺组织手术标本以及80例肺癌和30例良性肺疾病纤支镜活检标本及全部的160例患者痰液标本FHIT基因转录本缺失,并与病理组织学、刷检细胞学和痰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肺癌组织FHIT基因转录本缺失的阳性率[70.7%(29/41)]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41)和良性肺疾病组织(0/9)(P<0.005);纤支镜活检标本FHIT基因转录本缺失阳性率[70.o%(56/80)]高于良性肺疾病(2/30)(P<0.005);痰液FHIT基因转录本缺失联合痰液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敏感性(73.6%)高于单独痰液细胞学(47.1%)或痰液中FHIT基因转录本缺失(52.1%)(均P<0.005).与单独痰液细胞学相比,两者联合检测使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由原来的47.1%提高至73.6%(P<0.005),阴性预测值由原来的37.9%提高至54.9%(P>0.05),特异性不变.结论:在肺癌组织中检测FHIT基因转录本缺失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痰液中FHIT基因转录本缺失检测为肺癌无创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殿明;夏雪梅;刘超;陈余清;蔡映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169例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住院的患者,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分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组(68例)和正常肺动脉压组(101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因、病程及心功能NYHA分级),临床合并情况(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房纤颤)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在两组比较的基础上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高血压病及心房纤颤的情况及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组较正常肺动脉压组合并糖尿病的情况明显增加(41.2%vs26.7%,P=0.049),左室射血分数较正常肺动脉压组降低[(35.43±8.66)%vs(38.53±6.71)%,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示是否合并糖尿病及左室射血分数的β系数分别为0.803和0.367,P值分别为0.022和0.003.结论:合并糖尿病及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有关.
作者:张俊霞;陈绍良;叶飞;周陵;田乃亮;胡作英;查铭凡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大鼠自体尾静脉血建立尾状核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实验动物模型的作用和效果.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只.用非精确定位穿刺法将实验组大鼠自体尾静脉血200μL注入右脑实质内,72 h后处死,观察胃黏膜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血清内皮素,血清、脑、胃黏膜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含水量,脑、胃黏膜光镜和电镜的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电脑图像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胃黏膜溃疡发生率为30%,溃疡指数为15,两组血清、脑、胃黏膜的MDA、SOD,脑神经元细胞、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电脑图像定量分析中的线粒体比表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含水量及胃壁细胞线粒体体积密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皮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胃组织光镜可观察到组织坏死出血病灶,电镜见部分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内质网稀疏或扩张.结论:200μL自体尾静脉血穿刺注入法可有效达到构建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的目的.
作者:黄幸青;饶文霖;刘晓燕;钟延东;林拓;张昌瑞;朱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患者女,43岁,双上臂肿块1年余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臂中上段扪及4 cm×3 cm肿块,境界不清,无压痛,局部表皮发紫,活动度欠佳与皮肤粘连,下段扪及肿块3 cm×3 cm大小,局部无发紫,其余与中上段一致;左上臂下段外缘肿块4 cm×3 cm,触诊情况与右侧大致一样.
作者:蔡雷铭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JOA水平对疗效的预测价值,为这一技术的临床疗效预测提供依据,实现量化控制.方法:采用通过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分,根据分值水平(由低到高)将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均采用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治疗,牵引距离55~65 mm,下倾角度-8~-12°,旋转角度±10~15°,观察疗效与JOA分值的关系.结果:A组(11~15分)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96.2%、52.8%,B组(16~21分)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95.83、58.3%,C组(22~26分)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74.2%和29.0%.结论: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较低分水平(<21分.临床症状、体征较重)之间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对较低分水平比对高分水平(>22分,临床症状、体征较轻)的临床疗效均显著.
作者:徐卫国;陈圣华;鲁光钱;林海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ms,HIV)感染所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全球的严重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我国AIDS的流行也呈加速发展趋势,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到2010年我国HIV感染者预计将达1000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防治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HIV检测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HIV诊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就近年来HIV实验室检测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作者:陈立力;赖章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痴呆(dementia)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多种大脑高级功能紊乱,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功能的障碍,常伴行为和情感异常,患者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
作者:张婧;黄祖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总结2例分娩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诊治的临床经验,提高分娩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分娩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例剖腹产2d后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剖腹产后经抗休克、抗呼吸窘迫综合征、连续血滤、腹腔内出血止血、腹腔脓肿引流等治疗187 d治愈,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休克是治疗分娩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关键,是降低分娩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涂永久;陈战;李锐;刘冬;黄军利;郑维锋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静息心率(RHR)与其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169例老年CHD患者(CHD组)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射血分数(EF)和RHR的测定,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96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HD组RHR(76.1±10.5)次/min高于正常对照组(68.4±4.2)次/min(P<0.01).多支血管狭窄组RHR(82.5±11.5)次/min高于单支血管狭窄组(71.1±8.4)次/min(P<0.05),也高于2支血管狭窄组(73.9±6.6)次/min(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者RHR(79.4±10.4)次/min高于<90%者(73.0±9.7)次/min(P<0.05).老年CHD患者中,EF值<50%者RHR(85.8±12.2)次/min明显高于EF值≥50%者(73.1±7.8)次/min(P<0.05).结论:RHR与CHD的病情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可作为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李丰伟;施陈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溺水后并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溺水后并ALI/ARDS患者46例,采用NPPV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的改变,观察其疗效,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NPPV能明显改善溺水后并ALI/ARDS患者的临床监测指标.结论:溺水后出现ALI、早期ARDS时可考虑尝试NPPV治疗.
作者:张波;张勇;傅祖红;司斌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阵发性房颤是心脏病急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以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及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需要紧急处理.我们用胺碘酮、步长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俊扬;王卓尔;史一成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检测脑脊液中抗干扰素-γ(IFN-γ)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并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抗IFN-γ自身抗体水平,初步探讨抗IFN-γ自身抗体与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封闭条件、抗原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测脑脊液中抗IFN-γ自身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采用建立的佳检测条件对2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6例正常对照者的脑脊液进行抗IFN-γ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在1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测到高滴度的抗IFN-γ自身抗体,平均值和阳性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和7例轻症患者(P<0.01),轻症患者的阳性比例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结论:检测方法简便、可靠,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存在抗IFN-γ自身抗体,与病情程度相关,对抗IFN-γ自身抗体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免疫病理机制.
作者:王心静;孟祥红;王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增生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及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模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纤维连接蛋白(FN)等炎症介质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大鼠GMC,予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应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GF-β1、MCP-1及FN的蛋白分泌量,另外制备大鼠MsPGN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TGF-β1、MCP-1及FN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DGF-BB诱导GMC增殖后,GMC分泌TGF-β1、MCP-1增多,FN蛋白合成增加.模型大鼠较正常大鼠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及系膜区TGF-β1、FN和MCP-1表达明显增多.结论:增生的GMC分泌TGF-β1、MCP-1增多,并能刺激GMC合成FN.在大鼠MsPGN模型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襻中TGF-β1、FN和MCP-1表达同样明显增多.因而MsPGN发病机制可能部分与TGF-β1MCP-1的过高表达有关.
作者:李林;赵三龙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