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王蜀鄂;李竞;甘佩珍;王丹;秦莹;张丽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NF-κB, 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摘要: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M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NF-κB活性抑制剂,PDTC)干预组(DP组),每组20只,每组再分为2批,分别为4周批、8周批.以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分别于第4、8周处死大鼠,测肾重指数、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肾组织VEGF及NF-κB的表达.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DP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较DM组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NC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肾组织中VEGF表达量与NF-κB成正相关.结论:抑制NF-κB的表达可降低VEGF的产生,对NF-κB和VEGF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

    自1999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经左胸施行全胸腹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156例,效果满意.

    作者:聂志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孤啡肽鞘内注射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孤啡肽(orphanin-FQ,OFQ)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给正常及创伤大鼠鞘内注射0.1、1.0、5.0、10.0、20.0 μg OFQ及生理盐水(NS),用3H-TdR释放法测定各组大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大鼠鞘内注射OFQ 0.1、1.0 μg后,大鼠NK细胞活性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鞘内注射5、10、20 μg OFQ后,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提示鞘内注射较小剂量OFQ对正常大鼠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而较大剂量的OFQ则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创伤应激的大鼠鞘内注射NS,OFQ 0.1、1.0、5.0、10.0 μg,结果显示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注射20 μg OFQ后,其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NS组和创伤组,提示创伤大鼠鞘内注射较小剂量和较大剂量OFQ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较大剂量OFQ则可以加强创伤引起的免疫抑制.结论:脊髓OFQ在正常大鼠和创伤应激大鼠都具有免疫调节效应.

    作者:孙强;崔建修;张鸿斌;周茂华;赵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心病监护病房精神障碍患者3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共收治患者2 625例,其中发生精神障碍31例,其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吕明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M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NF-κB活性抑制剂,PDTC)干预组(DP组),每组20只,每组再分为2批,分别为4周批、8周批.以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分别于第4、8周处死大鼠,测肾重指数、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肾组织VEGF及NF-κB的表达.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DP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较DM组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NC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肾组织中VEGF表达量与NF-κB成正相关.结论:抑制NF-κB的表达可降低VEGF的产生,对NF-κB和VEGF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蜀鄂;李竞;甘佩珍;王丹;秦莹;张丽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脑膜瘤13例

    目的:分析总结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10年手术治疗的13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位于三角区、体部9例,枕角2例,颞角2例,肿瘤大径4.1~8.0 cm.结果:本组10例经顶枕入路,2例经颞中回入路,1例经胼胝体后部入路,均获肿瘤全切,无死亡及其他主要并发症.结论:侧脑室脑膜瘤早期临床无特异症状,肿瘤大小、位置、供血影响手术入路的选择.选择合适入路、应用显微技术、保护瘤周重要结构是全切肿瘤的关键.

    作者:俞文华;车志豪;许培源;朱强;张祖勇;陈锋;杜权;江林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反取皮肤削薄回植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目的:探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因及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18例采用反取皮肤削薄回植,8例采用反取皮肤削薄回植+健侧肢体皮片移植,4例行撕脱皮肤原位缝合.结果:反取皮肤削薄回植与健侧肢体皮片移植成活率90%~100%,外观良好,功能恢复满意.原位缝合,大部分皮肤坏死经反复换药,肉芽创面植皮,创面愈合.结论:早期采用撕脱皮肤反取皮肤削薄回植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效果满意.

    作者:李平安;王新;方楚权;彭虎子;熊卜贵;徐彦钦;成钊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35例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硫酸镁对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7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硫酸镁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血黏度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硫酸镁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振刚;马丛亮;范维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无张力腹膜前间隙衬入Kugel补片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Kugel补片行无张力修补42例腹股沟疝,其中腹股沟斜疝30例,直疝12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2例.结果:42例手术患者无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经1~24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微创无张力腹膜前间隙衬入Kugel补片疝修补术是微创、无张力、全腹股沟疝修补术,且其易学习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仕学;廖少明;李伟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被动吸烟大鼠巨噬细胞弹性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对被动吸烟大鼠巨噬细胞弹性蛋白酶(MMP-12)表达的影响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复制被动吸烟大鼠模型,分离与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制备香烟烟雾提出物(CSM).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MMP-1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以0%、1%、3%、5%、10%、15%CSM刺激AM,当CSM浓度小于5%时,MMP-12 mRNA的表达随CSM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SM浓度超过5%时,MMP-12 mRNA的表达则随CSM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5%CSM刺激AM时,在24 h内,MMP-12 mRNA的表达水平随CSM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若先分别以5、10、25、50 mmol/L的NAC和AM孵育1.5 h,再以5%CSM刺激24 h,CSM诱导的MMP-12 mRNA的表达水平则随NAC剂量增加而降低.结论:香烟烟雾可诱导AM表达MMP-12,NAC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香烟烟雾诱导的AM源性MMP-12的表达.

    作者:李亚清;张珍祥;徐永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在难治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在难治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所有7例难治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均采用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对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球囊闭塞试验阴性,闭塞后30 min无异常临床表现,健侧颈内动脉造影时,两侧大脑半球静脉同时显影,行椎动脉造影时,患侧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静脉同时显影,行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另有1例球囊闭塞试验阳性,球囊闭塞试验显示闭塞侧大脑皮层静脉显影晚于造影侧大脑皮层静脉显影1 s以上,而改行其他方法治疗而愈.术后3~6个月随访,近期无并发症.结论: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简单、易操作,能预示永久性颈内动脉闭塞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

    作者:邱修辉;罗毅;肖绍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侧寰椎椎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采用一种新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双侧寰椎椎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术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6例,年龄10~72岁,平均32岁.病因有齿状突骨折、横韧带断裂、寰枢椎复合骨折等.结果:26例患者经3个月~2年(平均6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双侧寰椎榷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安全、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后路的理想术式.

    作者:林岳平;林佩达;倪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肺叶切除术82例

    目的:探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6年8月,采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各式肺叶切除术82例.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延长成标准后外侧切口病例,均口长度12~14 cm,切口暴露范围达16 cm×12 cm,进胸时间4~7 min,关胸时间15~18 min,开胸过程失血量均小于20 mL,术后疼痛Ⅰ级45例,Ⅱ级34例,Ⅲ级3例,术后住院时间10~31 d,平均12 d.结论:采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不切除肋骨,保留胸肌,切口距肺门近,暴露满意,深部操作方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军;付文辉;眭康;韩威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硬化性汗腺导管癌合并皮内痣1例

    患者男,78岁,右腋下肿物3年,破溃1年来我院治疗.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下肿物,大小约黄豆大,无明显症状,未行任何治疗.2005年1月患者用手搔抓患处后,肿物表面皮肤出现红肿、破溃,在当地医院病理活检诊断为皮肤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治疗.查体于右腋下见大小约3 cm×3cm肿物,肿物表面破溃.病理检查:皮肤组织一块,大小12 cm×6 cm×3.5 cm,皮肤中央见一溃疡面,大小1.5 cm × 1 cm,皮下见一灰白色肿物,肿物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色,质韧.

    作者:李自强;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道前列腺型息肉1例

    患者男,55岁,主因尿频伴排尿困难10余年,加重3个月入院治疗,肛门指诊:前列腺Ⅱ度肿大,质软,表面光滑,未触及硬结,中央沟变浅.B超:前列腺体积增大,大小约4.3 cm×3.0 cm×3.4 cm,其内可见斑片状强回声.膀胱镜检查示:尿道膜部括约肌外侧可见绒毛状肿物,大小约1.5 cm,在肿物上取活检.

    作者:鲁传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7例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断肢再植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多发伤处理原则尽快稳定生命体征,与多发伤同时或随后行断肢再植术,伤口一期缝合3例,二期缝合4例,伤口24~72 h反复清创,5~7 d缝合.结果:4例肢体成活,3例肢体坏死,肢体成活率为57.1%.术后合并伤口感染4例,伤口一期缝合的3例均出现伤口感染,其中2例肢体坏死.二期缝合的4例,1例出现伤口感染,肢体成活.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系统评估手术条件,尽快稳定生命体征,减少肢体缺血时间,按开放性骨折的Gustilo分型及处理原则分期清创及延迟闭合伤口,可有效减少感染血栓形成导致的手术失败.

    作者:唐国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3例主动脉缩窄的患儿,年龄10~15岁.1例行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例行Gore-Tex补片扩大成形术;1例行缩窄段切除,Gore-Tex人造血管植入术.结果:3例患儿均一次手术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随访2年效果满意.结论:上下肢血压异常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手术方式的选择因狭窄的类型不同而各异.

    作者:荣晓松;李明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男性乳腺癌高危因素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很低,其发病人数不足乳腺癌发病总人数的1%[1],但有文献报道[2]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过去25年里,发病率约升高了26%[3].2005年,美国新发男性乳腺癌约1 690例,同年有460位男性死于乳腺癌[4].在我国,男性乳腺癌亦非罕见.由于该病没有引起医者和患者的足够重视,诊断上多有延误;加之男性皮下脂肪层较薄,往往较早侵犯皮下淋巴网,预后较差.因此,我们应认识男性乳腺癌,熟悉其发病高危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现就男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徐雅莉;孙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疗前后99mTc-HL91 SPECT乏氧显像分析

    目的:通过99mTc-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99mTc-HL91)乏氧显像研究鼻咽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乏氧的变化.方法: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35例,放疗前1~2 d、放疗后(200 cGy/次,5次/周)1~2 d分别行99mTc-HL91 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肿瘤/非肿瘤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T/N),分析放疗前后肿瘤乏氧的变化.结果:放疗前、后显像的T/N(4 h)分别为1.51±0.21、1.26±0.1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99mTc-HL91 SPECT乏氧显像能够为临床提供鼻咽癌放疗前后肿瘤组织乏氧的变化并再氧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继武;田铁桥;刘波;朱立娟;陈松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儿桡骨发育不良伴手畸形1例

    患者女,24岁,孕27周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顶径70 mm,脑中线居中,脊柱排列整齐,股骨径53 mm,胎心搏动规则,134次/min,胎儿左侧上肢桡骨、尺骨较右侧上肢桡骨、尺骨短(图1、2),另见同侧手掌缺失伴手指畸形,胎盘附着于前壁,Ⅰ级,羊水大深度62 mm.超声提示:(1)单胎妊娠,头位.(2)胎儿左上肢桡骨发育不良伴手畸形.引产后证实.

    作者:陈琍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内外复合妊娠误诊误治1例

    患者女,35岁.因停经45 d,阴道流血3 d,伴恶心呕吐,下腹胀痛就诊.诊镲断:先兆流产,急性胃炎.于2006年1月20日收入妇产科治疗.查体:T 36.5℃,P60次/min,BP 70/40 mmHg.神清,贫血貌,腹部略膨隆.下腹轻压痛,阴道少量流血.B超检查:宫内见一25 cm×28 cm妊娠囊,其内见搏动,余未见异常,诊断为:宫内妊娠存活.给予吸宫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

    作者:余银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