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水与癌症

许良中

关键词:饮水, 化学污染物, 分析技术的进步, 致癌物, 有机化合物, 致突变物, 英国, 四氯乙烯, 四氯化碳, 三氯乙烷, 肝癌, 动物实验, 促癌物, 自来水, 藻毒素, 有机物, 饮用水, 六六六, 蓝绿藻, 水质
摘要:据报道,在全世界的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已有2221种之多,在美国测出的化学污染物计有767种,其中20种已被确认为致癌物,26种为可疑致癌物,18种为促癌物.英国Packham等人在英国河水中也检出324种有机化合物.近年来,由于水质分析技术的进步,已发现水中存在百余种有机物为致癌、促癌和致突变物.动物实验中已证实饮用水中加入以下化合物可引起肝癌:六六六、四氯化碳、氯仿、三氯和四氯乙烯、三氯乙烷等.此外,还发现一些淡水藻毒素,如蓝绿藻等有明显的促肝癌作用.
抗癌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防癌八大原则

    综合世界各地超过150个研究报告后,发现有40%~60%的癌症是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吸烟和酗酒会增加患肺癌、口腔癌、食道癌和喉癌的机会.经常进食腌制的食物尤其是咸鱼会令人较容易患上鼻咽癌.过量的烧烤、腌制食物则易诱发胃癌;经常进食大量红肉亦会增加患肾癌和胰腺癌的危险.酗酒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长期摄取过多烟酒和红肉,患上大肠癌的机会较其他人高.乳癌和前列腺癌与经常进食高脂肪食物亦有关系.然而,研究亦同时发现蔬菜水果能提供保护作用,因此,要减低患上各种癌症的危险,我们应培养一个健康而均衡的饮食模式.

    作者:秦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缘何会出现癌因性疲乏

    疲乏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主观症状之一.它可以由癌症本身引起,也可以是癌症治疗的结果.癌因性疲乏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了解癌因性疲乏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任晖;王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白血病六问

    白血病又名血癌,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不仅影响骨髓及整个造血系统,并侵犯身体其他器官,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2.76/100000.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男性血癌患者死亡率居第六位,女性死亡率居第八位;在儿童及三十五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一位.这种可怕的病魔究竟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能不能预防?是否有绝处逢生的救治方法呢?面对白血病,医学家们一直在不懈地进行探索.

    作者:杨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美国癌症的发病趋势

    近发表的美国癌症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总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有12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日益上升趋势.此报告是由北美癌症登记中心协会(NAACCR)、疾病控制中心(CDC)及全国卫生统计中心(NCHS)、美国癌症学会(ACS)和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提供的.

    作者:王伯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肿瘤无创治疗新技术--高强度聚焦超声刀

    过去的100多年里,人们从各个方面向凶恶的魔鬼--癌症发起了无数次进攻.从手术、放疗、化疗,到基因工程等,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美国曾发动了一场耗资百亿美元的降癌攻坚战,可10年下来,收效甚微.面对这一现状,人们并没有减低降服癌肿的热情和信心,各国众多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攻克癌症的努力之中.由国内超声专家研制的世界上首台高强度超声聚焦刀,为治疗肿瘤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武器.

    作者:袁永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肿瘤会遗传吗?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肿瘤会遗传吗?这也难怪,在我们周围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人的几代亲戚中,有不少人都被癌症夺去了生命.那么,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人认为肿瘤具有遗传倾向,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这种认识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科学依据.

    作者:胡震;沈镇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肿瘤筛查之我见

    筛查是恶性肿瘤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筛查是通过特定检测方法定期地对健康人群进行检查,将外表健康的可能患病者和处于亚临床症状的人鉴别出来,并期望通过进一步的诊断程序能早期发现病人,经早期治疗达到预防疾病发生或减缓疾病造成残疾和死亡,使病人获得较好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恶性肿瘤普查研究,包括食管癌、肺癌、肠癌和鼻咽癌等常见恶性肿瘤.80年代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普查和筛查的区别,重视定期筛查的效果评价研究,其中宫颈癌、肝癌和鼻咽癌筛查研究结果表明,筛查能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肝癌死亡率和延长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方积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关节痛的背后

    一位中年男子,平素体健,很少去医院看病.一个时期来时时觉得肩痛、手指痛,无奈之下到骨科门诊就诊.初时被诊断为肩周炎,吃了不少抗炎止痛药无甚效果.他的肩痛不同于一般的肩周炎,虽然十分疼痛,但不影响活动.之后,又发现手指关节疼痛,并有些肿胀,这时有医生怀疑为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经检查,血沉60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低滴度阳性,似乎符合类风关的表现.经过3个月的治疗,关节疼痛依然不能缓解,而消瘦、乏力、上腹部不适症状越发明显.由于上腹不适遂作了B超检查,竟然发现肝内有多个转移性癌灶.原发癌肿在哪里呢?上腹持续不适,自然先想到胃,于是作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癌已至晚期.显然,该患者的关节痛是胃癌引起的.

    作者:蔡铁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诱发卵巢癌的可能因素

    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而治疗效果则进展不大.因此,积极开展卵巢癌病因学研究,探讨预防的可能性,以求从根本上制服这一恶性肿瘤,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陈华;王泽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嗜烟致癌非危言耸听

    当今,人类普遍的不良嗜好非烟酒莫属,尤以男性成年人更为突出,熟人见面,香烟招待,习以为常;喜庆宴请,社交场合,席间烟酒并存,祝酒敬烟助兴,增色添彩;烟酒亦是馈赠礼品,由来已久,成为习俗.凡此种种,均为烟酒推波助澜,久吸久饮,必然成瘾,由此引发癌症及多种疾病,这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作者:廖美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能否遏制肿瘤

    中医治疗肿瘤源于周朝,在长期的治疗中摸索和积累了许多经验.中医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逐渐走上正轨,学者们除了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外,开始注意收集民间有效方药并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摸索.我国在80年代初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的科研观察和协作,希望能对中医防治肿瘤的疗效进行确切的评价和定位.近20年来,中医药防治肿瘤工作进展很快,取得了很多成绩,特别是近5年来,中医防治肿瘤临床和研究工作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

    作者:林洪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如何提高肝癌手术疗效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随着新技术及外科新理论的进步,肝癌的外科疗效已有明显提高,而死亡率已明显降低.尽管如此,肝癌术后的高复发率目前仍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通过对临床多因素的分析表明,肝癌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子灶的形成、早期血管侵犯、肿瘤大小、切缘距离是导致术后早期复发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肝癌外科治疗疗效呢:

    作者:吴孟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北美癌症的早期发现

    癌症的早期发现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控制纲要>中确立的预防和控制癌症的优先项目和战略.通过早期发现,能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约有1/3的癌症能通过早期诊断获得治愈的机会.在加拿大,估计通过实施已有科学证据证实有效的是乳腺癌宫颈癌和大肠癌的筛检方案,可以使总的癌症死亡率下降5%,也就是每年减少7000例癌症死亡.在美国,近10年来的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很大部分归功于乳腺筛查项目的推广.实施癌症早发现项目与癌症一级预防已成为控制癌症的有希望的工作.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在这方面的工作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郑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宫颈癌与性生活〈1〉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它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则居首位.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报告,近5年官颈癌的新发病例总数约为155万人,其中的100多万就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仅30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约占全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的1/3.

    作者:王华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肿瘤康复新模式自主抗癌/绿谷灵芝宝快速提高自主抗癌能力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饮水与癌症

    据报道,在全世界的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已有2221种之多,在美国测出的化学污染物计有767种,其中20种已被确认为致癌物,26种为可疑致癌物,18种为促癌物.英国Packham等人在英国河水中也检出324种有机化合物.近年来,由于水质分析技术的进步,已发现水中存在百余种有机物为致癌、促癌和致突变物.动物实验中已证实饮用水中加入以下化合物可引起肝癌:六六六、四氯化碳、氯仿、三氯和四氯乙烯、三氯乙烷等.此外,还发现一些淡水藻毒素,如蓝绿藻等有明显的促肝癌作用.

    作者:许良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肿瘤的急诊处理

    肿瘤急诊是指肿瘤患者出现高热、昏迷、出血、呼喊困难、呕吐、腹痛、腹泻、排尿困难等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症状.

    作者:张源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从CT到ECT--现代影像技术揭秘

    一个多月来,爱吸烟的赵先生经常咳嗽,身体不舒服,到医院做了常规化验及拍片等检查后,发现肺部有个孤立性结节.赵先生大吃一惊.这个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需不需要手术?医生也面临着选择.医生进行了一项检查终确定:结节属良性,不必动手术.这样,赵先生不仅节省了费用,更免去了一刀之苦.医生给赵先生做的检查是一种利用现代影像诊断的ECT技术.

    作者:蒋长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女性应走出对乳腺癌认识的三个误区

    时下,许多妇女被不正确的信息误导,只知害怕乳腺癌,却不了解真相.以下便是乳腺癌认识中常见的三个误区.

    作者:丽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我国的癌情变化及防治策略

    根据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1991年至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癌症的死亡率由123.92/10万上升至146.61/10万,增加了18.31%;农村居民的癌症死亡率由101.39/10万上升至112.57/10万,增加了11.03%.以此估算,2000年我国死于癌症的人数约为150万,略高于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预测的140万,后者是根据1973年~1975年的全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资料及1990年~1992年的1/10抽样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测算的.而据此推算的年新发癌症病例数为180至200万.癌症在城市居民的死因构成中占24.38%,居第一位.

    作者:董志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抗癌杂志

抗癌杂志

主管: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上海市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