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炜;艾红;金晨望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的麻醉管理.方法:500例患者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TUVP,硬外穿刺选择L2~3间隙,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手术开始后予地塞米松10 mg静注,手术30 min后予速尿20 mg静注,术中持续纱罩吸氧,持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500例患者除5例因硬外阻滞不全改全麻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术中安静,镇痛完善,无一例发生TUVP综合征.结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TUVP,安全、可靠.
作者:李正利;成鹏;王煜;黄养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手部电烧伤及热压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特殊,对于清创后手指骨、肌腱及血管等组织裸露或缺失的创面,处理比较棘手,为恢复或部分恢复手的功能,常需要以皮瓣修复,我院从2002-2006年,采用以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电烧伤或热压伤后手指背侧皮肤缺损15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朱莉莉;郑金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以HR、MAP为药效学指标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24例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麻醉平稳后分别以0.50μg/(kg·min)(Ⅰ组)、0.75μg/(kg·min)(Ⅱ组)、1.00 μg/(kg·min)(Ⅲ组)(n=8)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期间以及停药后30 min内,间断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测定血浆瑞芬太尼浓度.记录HR、MAP变化,用药代-药效结合(PK-PD)模型计算瑞芬太尼药效学参数.结果:应用Sigmoid-Emax模型,以HR为效应指标,推算出Ke0为(0.439±0.203)/min,γ值为1.975±1.067,EC50为(4.883±2.051)μg/L,Emax为(36.4±18.5)次.以MAP为药效指标,得出Ke0为(0.463±0.241)/min,γ值为2.632±1.889,EC50为(4.372±1.850)μg/L,Emax为(0.359±0.198)%.不同输注速度组间药效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HR、MAP拟合浓度效应的相关指数r2值分别为0.930、0.763(P<0.05).结论:不同的输注速度不影响药效学参数,HR比MAP能更好地量化瑞芬太尼的药物效应.
作者:肖彬;张兴安;赵高峰;吴群林;徐波;陈宇珂;施冲;王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缺氧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P)表达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缺氧具有抑制成骨细胞增殖,降低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的作用,并随缺氧时间的增加而更加明显.结论:缺氧具有抑制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及延缓矿化的作用.
作者:顾九君;刘兴炎;白孟海;吕明波;史迎斌;葛宝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Her2靶向重组人caspase-6融合蛋白对骨肉瘤E1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将抗Her2单链抗体基因e23sFv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的转膜结构域基因(PEⅡ)和重构型caspase-6基因连接,构建成immunocaspase-6(e23sFv-PEⅡ-caspase-6)基因,将其克隆入质粒pCMV中,阳离子脂质体包裹法转染E10细胞;HE染色、电子显微镜观测转染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目的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目的基因转染后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目的基因转染后,HE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出caspase-6的表达,MTT法检测发现细胞的增殖被明显抑制(P≤0.01).结论:Her2靶向重组的人caspase-6融合蛋白能识别、结合Her2+骨肉瘤E10细胞,并促使其凋亡.
作者:单乐群;周本根;裘秀春;许彦鸣;张正平;李伟;高杰;马保安;杨安钢;范清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肉毒素-A(BTX-A)用于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效果明显.在治疗过程中,其麻醉处理有别于一般门诊无痛诊疗的麻醉要求.本研究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行BTX-A局部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性脑瘫患儿160例,就其麻醉处理进行总结,以供行此类治疗者商榷与参考.
作者:李凤仙;陈茵;徐世元;曾繁荣;梁启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乳房疾病也有上升趋势,某些病种(如乳腺癌)甚至接近欧美国家的发病水平.
作者:叶永峰;郭宝玲;于松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超大剂量能否优于常规剂量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术后3 d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超大剂量治疗组、UUO组和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分别每天给予氯沙坦50 mg/kg、氯沙坦5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及UUO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模型第7、14和21天鼠尾袖带血压(TCP)、24h尿蛋白、肾小管损害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TCP逐渐增高、24h尿蛋白、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小管损害程度及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TGF-β1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超大剂量氯沙坦相对于常规剂量,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减少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显著抑制TGF-β1 mRNA表达.结论:超大剂量氯沙坦在UUO大鼠模型中较常规剂量起到了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周姗姗;傅君舟;郭群英;聂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CT、MRI检查眼部占位性病变,探讨眼球恶性肿瘤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特征,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探头频率7.5~10 MHz)、CT、MRI对30例(33只眼)眼球恶性肿瘤进行检查,现察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眼球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各有优缺点,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可以清楚显示瘤体内的钙化及血流分布情况,CT能够显示肿瘤向眼眶及颅内侵犯程度,MRI在显示肿瘤继发的眼内损害(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出血等),以及向眼外浸润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在诊断眼球肿瘤方面各有优缺点,应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提高肿瘤的定性诊断率.
作者:魏炜;艾红;金晨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对止血带引起的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6例术中使用止血带的全麻患者,ASA Ⅰ~Ⅱ级,常规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分为两组,每组惠者各18例,A组静脉注入异丙酚8~12 mg/kg;B组吸入异氟醚1%~2%维持麻醉.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止血带放气前,止血带放气后5、10、20 min静脉抽血,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与止血带充气前比较,A组患者止血带放气前LDH水平轻度增高,在放气后5 min显著增高(P<0.05),10、20 min LDH水平降低,与充气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各时点LDH水平均显著增高,且在放气后10、20 min高于A组相应时间点LDH水平(P<0.05).血浆MDA水平变化趋势同LDH,两组在放气后1O、20 min MDA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放气后SOD含量显著增加(P<0.05),B组患者放气后SOD含量轻度增加(P<0.05),且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A组SOD含量(P<0.05).结论:临床剂量(8~12 mg/kg)的异丙酚能够显著降低止血带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于很大程度上抑制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张晓勇;孙金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贴壁培养细胞表面抗原的影响.方法:应用EDTA、胰酶、细胞刮、联用EDTA及细胞刮制备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面HLA-DR及ICAM-1的表达和细胞数.结果:单用EDTA或细胞刮制备的细胞悬液中细胞产量低,胰酶或联用EDTA及细胞刮制备的细胞悬液中细胞产量高(F=263.63,P<0.001).胰酶组细胞表面HLA-DR和ICAM-1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以HLA-DR抗原下降比例较多(HLA-DR:F=3.77,P=0.022;CD54:F=10.33,P<0.001).EDTA组、细胞刮组、EDTA联合细胞刮组间HLA-DR和ICAM-1的荧光强度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联合细胞刮法是贴壁培养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周向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6-2005年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采用手术治疗32例,40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腔穿刺、B超和CT.钝性损伤后表现有明显失血性休克,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或血管损伤,以及穿透伤后所致腹膜后血肿均应及时手术:肾周血肿或仅为骨盆区血肿则无需立即手术.
作者:赵玉军;郭劝民;王德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OX-2和Ki67在4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和1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Ki67在喉癌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COX-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在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关,而Ki67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及T分期有关(P<0.05),且COX-2和Ki67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39,P<0.01)结论:COX-2和Ki67均可作为反映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参考指标,它们参与了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分化过程.
作者:黄穗华;汪蔚文;陈晓鸿;吴思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患者女,38岁,因间歇性下腹痛伴发热6年,加重6 h于2005年2月15日人院.平素月经规律,量、色正常,G3P2,6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梁海霞;李玉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科2005年5月开始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手术,至2006年10月共62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天秀;程洁;梁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随访202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梗阻或狭窄的不孕症患者,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输卵管介入再通装置,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FTR)成功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108例,对照组94例,观察组病例在SSG、FTR后行针对性综合治疗,统计1年内两组患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输卵管再粘连阻塞率,并结合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输卵管近端(间质部、峡部)梗阻与中远端(壶腹部、伞端)梗阻患者术后妊娠率分别为34.9%和11.1%,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0.37,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60.2%和44.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4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8%和6.4%,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52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再粘连复发率为7.4%和20.2%,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12,P<0.01).结论:SSG和FTR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妊娠率与适应证选择高度相关,输卵管近端阻塞为SSG和FTR首选.SSG、FTR术后采用针对性综合治疗可提高妊娠率.输卵管再通术后续治疗与护理及妊娠指导不客忽视.
作者:李惠民;苑青龙;徐苑苑;李哲;徐朝霞;蔡东顺;朱望东;龚雪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属于良性却具有类似肿瘤侵袭、种植的特点,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柳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成人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的右心功能,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TOF组,18岁以上TOF根治术后1~3.5年的患者23例;对照组,年龄相仿的健康体检人员21例.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右心室舒张晚期及舒张早期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Aa,Ea);测定右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客收缩速度(IVV)、等客收缩加速度(IVA)及右心射血等客时间指数(Tei-index).结果:Ea、Aa、E/A、IVV及IVA均显著性减小,ICT、IRT及Tei-index增加;右心室IVA与跨肺动脉瓣压差呈负相关.结论:成人TOF根治术后仍存在右心功能受损;右心收缩功能与术后跨肺动脉瓣压差呈负相关,并受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直接影响.
作者:葛建军;史学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增生性龈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0例口腔门诊增生性龈炎患者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创面2周愈合,牙龈再生附着良好,随访的28例有效率100%,随访0.5~1年无复发.结论:微波热凝治疗增生性龈炎操作简便,时间短、创伤小,效果肯定、安全有效,患者无痛苦、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虹;吴联友;陈定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食管癌的外科术式.方法:17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肋间隙切口入路行食管癌切除,将残胃及脾胰尾转移入胸腔,主动脉弓上或弓下行食管残胃端侧手工吻合术.结果:出现吻合口瘘1例,无手术近期死亡,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该术式简单,较符合消化道生理,并发症少.
作者:陈仕学;李伟明;廖少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