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涤瑕;徐立风;唐德羽;吴太忠;胡志华
目的:观察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奎硫平组58例,剂量25~400 mg/d,平均(137±80)mg/d,奋乃静组53例,剂量2~20 mg/d,平均(4.8±1.4)mg/d,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4、8、12周末应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EHAVE-AD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病人之间治疗前后BEHANE-AD的减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奋乃静组85%有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奎硫平组的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奎硫平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文启琴;孔洁华;黄凤霞;陈建平;徐世超;符卫仙;温全球;徐昌武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价1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84例并发抑郁症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再次对两组用SDS及HRSD进行评估,并作心电图对患者治疗后进行测评.结果: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较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缺血性心电图疗效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抑郁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对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范修云;陈雨娜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总结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例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均经病理确诊.临床表现主要是顽固性腹痛伴腹胀、腹水、腹部肿块.B超、CT提示腹膜及肠系膜不规则明显增厚、多发结节或盆腔肿块.结论:当患者出现顽固性腹痛伴腹胀、腹水、腹部肿块等临床表现时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诊断主要依靠腹膜穿刺活检、腹腔镜活检以及剖腹探查.腹腔穿刺活检及腹腔镜活检是简便而有效的诊断手段.
作者:钟萍;李云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身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身状态进行调查,并将所得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CL-90的9个因子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结论:重视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疗法的指导,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身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和煦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IL-13、IFN-γ水平对变应性鼻炎IgE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炎组)和2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中IL-13、IFN-γ及IgE的水平,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IgE分别与IL-13、IFN-γ作相关性研究.结果:鼻炎组患者血清中的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却显著低于对照组.IgE水平与IL-13浓度呈正相关,而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2和-0.653(均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IgE升高与IL-13分泌过多及IFN-γ分泌受抑制有关.
作者:吕跃山;陈英利;张霞;钟秀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发病因素及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住院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病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浓度、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和病因诊断等项目,以中位数、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为观察指标.结果:94例中,男73例,女21例,年龄65~96岁,中位年龄78.9岁.中、重度贫血占29%.形态学上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比例高,占78%,小细胞低色素性及大细胞性贫血占22%.血清铁浓度及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增高,伴缺铁性贫血7例(7%),伴巨幼细胞性贫血14例(15%),老年慢性疾病性贫血的病因中常见的是感染和(或)肿瘤.结论:在住院老年患者中,慢性疾病性贫血发生率高(33.3%),病因中感染和肿瘤同时存在的比例较高且贫血的程度严重.因伴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而使贫血程度加重,但实验室指标往往不典型,造成误诊、漏诊率高.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慢性疾病性贫血对基础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黄方;朱小蔚;刘永华;钱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腹水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游离液体的积聚,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征.产生腹水的病因复杂,如心血管病、肝脏病、肾脏病、腹膜病、恶性肿瘤、营养障碍疾病、结缔组织病等.我院感染科于2002年6月22日至2006年10月9日共收治腹水住院患者74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以期对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谌和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肺癌术后有效排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促使余肺迅速扩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1].我科对60例肺癌切除术后病人实施了有效排痰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丽婧;高彩林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3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20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63例),监测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基化血红蛋白(GHbA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并检测眼底,比较两组上述检测指标,然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R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FBG、2hBG、GHbA1、TC、TG与ND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FBG、TG是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FBG、TG为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作者:邓勇峥;杨清秀;张文斌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小剂量地塞米松(DXM)对SD大鼠肺炎克雷伯杆菌性重症肺炎白细胞介素(IL)-8、IL-10的影响.方法:54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DXM组、对照组),36只采用气管穿刺注入感染法制作肺炎克雷伯杆菌性重症肺炎模型,按成人常用临床治疗剂量折算出大鼠的等效剂量,连续6 d腹腔注射DXM,取材测定血清IL-8、IL-10.结果:模型组、DXM组感染症状明显重于对照组.接种后第6、8、10天,模型组大鼠血清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时间延长而升高;DXM可降低血清IL-8水平,第8、10天DXM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后第6、8、10天,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时间延长而降低;DXM可使血清IL-10水平升高,第8、10天DXM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肺炎大鼠表达血清IL-8、IL-10水平明显升高,且IL-10水平先增加后下降,提示重症肺炎时存在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DXM可显著抑制炎症介质表达,增加抗炎介质表达,DXM可能通过维持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平衡而发挥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胜利;黄文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锁骨骨折手术时应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联合阻滞颈浅丛和肌间沟臂丛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60例拟行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n=30)和布比卡因组(B组,n=30),两组用药分别为0.375%左旋布比卡因或0.375%布比卡因30 mL,各组用10 mL作颈浅丛阻滞、20 mL作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注药后感觉阻滞达到Ⅱ级时间、注药后30 min两组感觉阻滞达到Ⅲ级的例数、术后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麻醉质量评级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感觉神经阻滞达到Ⅱ级时间LB组短于B组(P<0.05);注药30 min后感觉阻滞达到Ⅲ级例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B组和B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为(15.6±3.7)、(12.4±3.4)h,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质量评级,LB组完善24例、良好5例、不全1例,B组完善22例、良好6例、不全2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有1例出现剧烈恶心、呕吐,1例出现短暂耳鸣,LB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作颈臂丛联合阻滞时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确实,可满足锁骨骨折手术要求,且术后镇痛时间长于布比卡因,对术后镇痛有益.
作者:孙晓群;倪加华;冯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对儿童健康危害大[1-3],至今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我们自2003年8月至2006年11月采用更昔洛韦联合思密达及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89例,其疗效甚佳,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萍;肖力华;杨再群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方法:66例脑卒中忠者分为康复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3例,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及基础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疗效,治疗3个月评价结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和减少患者肢体残疾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流英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在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期间,45例肺内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将吸取的细胞涂在玻片上,送病理科检查,得到明确的病理和细胞学诊断,统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的原因.结果:44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8%.腺癌19例,鳞癌9例,转移癌2例;腺鳞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各1例;炎性假瘤5例;结核瘤3例;错构瘤1例;病理结果为出血和坏死的各1例,这两例其中1例行二次穿刺,病理结果为低分化腺癌,1例有手术指征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为中分化腺癌.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气胸3例,少量肺出血2例.结论:CT引导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是一种微创、临床应用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较少的有效检查方法,有助于肺部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丽军;蔡为民;曹文洪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据报道,美国住院病人褥疮发生率达3%~6%,护理之家3%~24%发生褥疮[1];一般医院的发生率为2.5%~11.6%,昏迷、截瘫病人的发生率为24%~48%[2].褥疮的治疗方法很多[3-4],但各种处理方法有优点也有局限性.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笔者用盖扶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及脑血管病致瘫痪、脊髓病变合并Ⅱ、Ⅲ、Ⅳ期褥疮的患者,效果显著.同时,治疗方法简便,家属易于学习和操作,为家庭护理提供便利.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仪达;郑美爱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1)胃肠道反应;(2)中性粒细胞减少;(3)过敏反应;(4)肝肾功能异常.2004-2005年我科曾有2例患者使用克林霉素引起心跳骤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福松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作用,探讨提高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的方法.方法:将203例接受检查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检查前2 d开始服福松,每晚5 g,检查前4 h服硫酸镁60 g,随后饮水1 000 mL;对照组不服福松,硫酸镁溶液服用方法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105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肠道准备清洁者(1级)占88.6%,肠道准备尚可(2级)占7.6%,肠道准备差者(3级)占3.8%,插镜达盲肠或回肠末段者92.4%.对照组肠道准备清洁者(1级)占73.5%,肠道准备尚可者(2级)占11.2%,肠道准备差者(3级)占15.3%,插镜达盲肠或回肠末段者81.6%.对照组肠道准备差的16例,嘱增加硫酸镁30 g并继续饮水500 mL,增加活动后10例继续完成检查,6例因不良反应放弃检查.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胀、头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6%,对照组为12.2%.结论:福松联合硫酸镁口服,有利于提高肠道清洁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较好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仝巧云;朱宗耀;周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旋转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7例常规DSA阴性或动脉瘤显示欠佳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旋转脑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图像.结果:21个动脉瘤中,常规DSA阴性1个,可疑2个,显示不清18个,在旋转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上均能清楚显示.结论:旋转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较常规DSA具有明显优势,是常规DSA的重要补充.
作者:王铁刚;刘增品;赵林;付凯亮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时、发病后7、14 d及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hs-CRP、TNF-α含量.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hs-CRP、TNF-α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成负相关(r=-0.42,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低脂联素血症是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为脑梗死的药物治疗开发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作者:徐广印;陈永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与日俱增,顽固性瘙痒患者也日益增多.瘙痒常使患者烦躁不安,辗转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降低患者的生活欲望.笔者自2004年8月至2006年6月对11例有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共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58例次,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霞飞 刊期: 200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