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D大鼠肝脏星状细胞分离培养及方法的改进

丁芹;顾琳;马会慧;姚春斓;符娟;崇雨田;杨绍基

关键词:肝细胞, 星形细胞, 分离, 培养, 鉴定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简便的肝星状细胞分离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原位灌流、12%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desmin和α-SM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鉴定星状细胞性质.结果:肝星状细胞的得率稳定在3×107/肝以上,纯度为95%左右,存活率为98%,传代培养10代以上,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状态仍良好.结论:肝星状细胞分离培养成功,对分离方法的改进措施可行.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肾中盏径路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下盏多发结石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NL)中采用经肾中盏径路处理肾下盏多发结石的疗效.方法:2002年12月至2007年1月,采用经肾中盏径路MPNL治疗肾下盏多发结石患者17例,结石平均表面积244 mm2(126~683 mm2).结果:17例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平均手术时间85 min(45~125 min),平均住院时间9 d(7~15 d).一期结石清除率88%(15/17),2例患者术后残留结石直径<4 mm未处理.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肾中盏径路MPNL治疗肾下盏多发结石安全、有效,结石取净率高.

    作者:何永忠;李逊;陈文忠;曾国华;何朝辉;雷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化疗药物外渗1例护理

    药物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1-3].常用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或注射.大多数化疗药物具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药物外渗后轻者局部渗出区域的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皮下硬结及轻中度疼痛,严重者出现组织坏死、经久难愈的溃疡,恢复期可因瘢痕挛缩致功能障碍,甚至手术截肢[4].为病人带来痛苦和损害,更可能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尹文秀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门诊ASA 1~2级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55例,年龄29~65岁,分为3组,即单纯异丙酚组(P组)15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20例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20例,观察麻醉效果,用药前、用药后、苏醒后的MAP、HR、RR、SpO2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P组麻醉效果有效率为87%,PF、PS组有效率均为100%.各组给药后MAP、HR、RR、SpO2与给药前相比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P组有3例,PF组有2例出现低血氧.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P组与PF、PS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PF组比PS组长(P<0.05),异丙酚用量P组比PF、PS组增加(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不仅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

    作者:王茹;孙绪德;韩丽春;张贵和;高昌俊;陈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颈脊髓损伤急性期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诊疗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急性期(伤后1个月内)自主神经反射不良(autonomic dysreflexia,AD)的发生率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外伤性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AD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伴发损伤和并发症等因素的关系,并总结对其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采用的AD诊断标准为血压上升大于没有发作时基础值的20%,伴或不伴有下列症状,出汗、寒战、头痛、面部充血或视物模糊等.结果:共有6例(7%)发生有症状的AD,4例(5%)发生无症状的AD.完全性cSCI患者AD发生率高于不完全性cSCI患者,伴有泌尿系感染和大便结燥患者的AD发生率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而在不同脊髓损伤平面、不同年龄组、不同伴发损伤的患者之间,A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D发生时,去除其诱发因素大多可控制AD,仅有2例需要使用药物控制血压.结论:AD在cSCI急性期的发生率较高,对其治疗多可通过去除诱发因素获得成功,仅有少数需要药物降压.

    作者:宗兆文;王爱民;郭庆山;杜全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螺旋CT在临床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胃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肿瘤的分期.因此准确的术前分期,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估计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揭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陈旧性宫外孕的超声误诊分析

    我院2000年初至2006年末,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外孕患者共203例,现对其中超声检查误诊的6例陈旧性宫外孕进行声像图回顾分析.

    作者:邹天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1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力衰竭,2006年2月,我科收治了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例,通过严密的观察和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2例

    目的:分析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共施行LC手术5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2例中,单纯性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475例,胆囊息肉52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急性发作13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6例,中转开腹12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注重老年人疾病特点,熟练的手术操作等是关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人更安全可靠.

    作者:胡宝友;陈文江;白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诊断腹股沟区包块中的应用

    组织谐波显像(THI)技术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项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脏器疾病的诊断.本研究对67例腹股沟区包块进行普通二维及THI对比,目的是观察腹股沟区包块的发病特点及THI是否可提高该区域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率.

    作者:骆会婷;沈亚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8例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58例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4例,胃溃疡穿孔24例.36例有并存病.5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修补34例,胃大部切除22例,胃癌根治术(R2式)1例,单纯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1例.死亡6例.结论: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应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刘信堂;周满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肝脏外伤47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脏外伤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急诊手术治疗的47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本组术中肝出血停止者9例(19%),出血量<800 mL者15例(32%).死亡12例(26%),其中与肝损伤相关的死亡11例,均为严重肝外伤.肝叶切除17例,死亡9例(53%),占总死亡的75%(9/12).结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作为肝外伤急诊手术的主要指标,紧急手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控制出血,手术方式应遵循简单、有效的个体化原则.

    作者:周业江;易国平;梁建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研究进展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5%~20%[1],由于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患者常需终身忍受此病带来的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上肢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安彩霞;马少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颈淋巴结阴性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颈淋巴结阴性(cN0)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治的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晚期舌鳞癌患者共316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组316例舌鳞癌患者的2年和5年颈部控制率分别为83.23%(263/316)和78.16%(247/316);(2)Lop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有无放疗、淋巴结转移、病理T分期和病理分期等.本组患者中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患者的颈部复发率为34.38%,而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为21.83%.结论:影响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可能为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有无放疗、淋巴结转移、病理T分期和病理分期.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可以降低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率.

    作者:陈伟超;杨安奎;刘天润;陈福进;李秋梨;陈文宽;宋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胃癌的外科治疗现状与问题

    自Billoth 1881年成功地开展第1例胃窦癌切除手术,至今已过去100多年,而外科治疗的地位并未曾改变,仍是有希望治愈胃癌唯一有效的方法,但从全球胃癌外科治疗情况看,效果远不尽人意.

    作者:万进;吴泽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改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免除膀胱造瘘120例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式,术中单纯用三腔气囊尿管引流免除膀胱造瘘,治疗前列腺增生120例.结果:全组病人术后血尿变清时间短,恢复迅速,平均住院时间14 d,无尿路梗阻及二次手术,随访60例病人无尿道狭窄发生和其他并发症.结论:耻骨上前列腺切除仅用三腔气囊导尿管引流,免除膀胱造瘘是一种简单合理可行的手术方式,避免了传统手术出现拔管后造瘘口感染及经久不愈等问题,且病人住院时间短,手术痛苦轻,花费少,对临床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锋利;赵文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JC-1型三维颈椎外固定架应用的护理

    JC-1型三维颈椎外固定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定的一种外固定牵引装置.现常用halo-vest头架.术前先行支撑牵引可以使移位或脱位部分达到理想的牵引复位效果;又不妨碍手术的进行,因此,它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术前辅助方法;术后继续应用可以使矫正的位置得到有效的固定,不但可以早期下床活动,而且不影响进食,免去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同时也减轻护理的工作量和难度,不用担心因翻身不当或颈部活动不妥而损伤颈髓加重病情.

    作者:朱丽萍;王美娟;刘玲芬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的疗效.方法:总结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采用AF撑开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以获得椎体前中柱的支撑.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生理曲度、神经功能恢复满意,骨折椎全部骨性愈合,无一例断钉现象.结论:AF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在减少迟发性腰背痛、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折断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效果.

    作者:肖延河;陈峰;杨慎玺;司枫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45例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锁骨骨折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及内固定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1月,对45例锁骨骨折手术病例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其中普通钢板内固定25例,重建钢板3例,钩钢板2例,动力加压钢板2例,克氏针内固定4例,骨圆针加植骨1例,经皮螺钉6例,克氏针加张力带2例.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2~27个月),出现克氏针、钢板松脱4例,其中需再手术内固定加植骨3例(1例钢板断裂并移位).按连学全功能评定标准总优良率为95%.结论:根据锁骨骨折的部位、类型、损伤程度及全身状况,结合患者的年龄、经济承受力、职业要求及医生的经验和习惯,选择相应的手术及内固定方法,均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健;胡涛;颜登鲁;谢清华;高梁斌;朱豪东;付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补片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安全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补片疝修补术(TAPP)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40例,双侧斜疝5例,腹股沟直疝6例.结果:5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5±12.6)(46~10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6±1.3)(2~6)d.未发生阴囊血肿、水肿,切口无感染,切口瘢痕小,美容效果好.结论:TAPP是安全可行的疝修补新方法,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周斌;徐鲁白;蔡景理;王继生;胡海;许家殚;吴伟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PLGA/甲壳胺无纺布三维生物支架的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观察

    目的:观察新型三维生物支架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甲壳胺无纺布的生物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方法:将PLGA/甲壳胺无纺布三维生物支架植入兔皮下,分别于术后2、4、8、12周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观察切口局部情况及心、肝、肾组织学变化,植入支架局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不同时间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肝、肾组织学检查观察均未见病理性改变.体内植入大体观察及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其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结论:PLGA/甲壳胺无纺布新型三维生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

    作者:程友;王秋萍;薛飞;吴昆旻;陈伟;汤健;李泽卿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