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的措施

张凌晔

关键词:
摘要:手术室的工作是一个专科性比较强的工作,作为一名手术室的护士除了具备一个普通护士应有的护理素质外,还应有对手术室专科工作应付自如的能力.在工作中要做到严谨、细心、认真、敏捷.不但要协助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否则,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下面就如何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脉络宁过敏反应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于2003年4月26日因左下肢肿痛进行性加重半月到本院就诊,体格检查:T 37℃,P 81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左下肢肿胀,以小腿为重,皮温较对侧偏低,浅感觉迟钝,足背动脉搏动弱,诊断为左下肢脉管炎.遵医嘱给予脉络宁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在患者左手背进行静脉穿刺输液,5min后即出现胸闷、憋喘,并有轻度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潮红,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给0.1%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给予氧气吸入,流量5L/min,10min后患者逐渐出现全身荨麻疹,给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40min后皮疹逐渐消退,皮肤颜色正常,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作者:刘囡囡;张兴霞;刘翠霞;梁凤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疗效观察

    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期间,我科共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患者82例,其中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44例,并与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8例作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少垂体后叶素的用量,且可减轻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同样达到止血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泽敏;唐培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645名45岁以上油田职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除青少年结核发病率高外,60~70岁的老年人亦呈发病高峰.近年来,这一古老的疾病在全世界卷土重来.为了了解胜利油田的结核病疫情,管理局结核病防治所对2645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油田职工进行了健康查体,现将检查内容中的结核菌素(PPD)试验情况做如下介绍.

    作者:王霞;翟选民;季学东;焦成水;刘相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7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17例,均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方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在羊膜腔内利凡诺尔注射引产术前的应用

    长期以来,经腹羊膜腔内利凡诺尔注射引产术被临床广泛用于终止中晚期妊娠,但由于中晚期妊娠时宫颈成熟度较差,影响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术后至分娩的时间长,并且有宫颈裂伤,子宫破裂等并发症.我院根据米非司酮能诱导宫颈成熟的作用原理,在经腹羊膜腔内利凡诺尔引产术前应用米非司酮软化宫颈,促宫颈成熟,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素青;张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青霉素皮试阳性特殊病例1例报告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副作用小且疗效好,但是此药的缺点是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青霉素的过敏反应还有多种特殊表现.下面介绍1例青霉素皮试阳性特殊病例.

    作者:徐风华;张玉莲;宋冬梅;张塞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胆囊手术中漏诊消化道肿瘤13例原因分析

    我院自1982~2002年共行胆囊切除术1021例,术中漏诊胃肠道肿瘤病例13例,漏诊率1.27%.现就其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朱亚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发热门诊82例肺炎诊治初探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炎与SARS在门诊的鉴别与治疗.方法对发热门诊82例肺炎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68例,好转13例,疑似SARS 1例.结论非典型肺炎与SARS鉴别要掌握诊断标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治疗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阿奇霉素为主.

    作者:陈玉凤;刘淑芹;张媛;高静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氯亚明等联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近几年来我科就诊的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患者日渐增多,其中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的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较多,此种根尖周炎病程长,复诊次数多,治愈慢,经过长期的观察,笔者发现我科采用氯亚明、3%双氧水、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液交替冲洗,以及用2%碘酊行瘘管通过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华;李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医院内环境中非发酵菌感染情况的初步探讨

    目的了解医院内环境中非发酵菌的感染情况,分析其与医院内感染的联系,以引起临床的重视.方法利用法国梅里埃ATB细菌分析仪对本院内环境进行非发酵菌鉴定.结果本医院内环境中,医护人员双手及空气的非发酵菌感染情况严重,检出率分别为43.1%和20.5%.在送检的612例标本中,共检测出非发酵菌104例,检出率为17.0%;假单胞菌属多,占58.7%,其次为不动杆菌属,占26.9%.其中,检出多的菌种是嗜麦芽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分别占19.2%和14.4%.结论医院内环境中非酵菌的感染情况以医护人员双手及空气严重;非发酵菌感染以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多.

    作者:黄小霞;雷泽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回盲部肠结核长期误诊2例原因分析

    回盲部肠结核的发病率较低,其中一部分病例无典型症状,如果对此缺乏认识将易误诊.现将长期误诊超过1年的病例2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苏华;黄晓霞;肖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晚期恶病质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为提高晚期恶病质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的成功率.方法从1997年6月~2003年5月本科共为符合恶病质诊断标准的晚期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MVR 36例,AVR+MVR 20例,AVR 6例,52例同时行TVP.结果 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依次分别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肺部感染、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6.45%),死因为肾功能衰竭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晚期恶病质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应重视围手术期心、肾功能维护;术中重视三尖瓣返流的处理;瓣膜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可不考虑为手术禁忌证.

    作者:徐根兴;王利民;萧明第;薛松;袁忠祥;吕志前;卢成宝;叶一舟;林雷;肖亦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309例巨大胎儿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巨大胎儿的诊断、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单胎正常体重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中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L)≥16.5cm者占85.61%;宫高+腹围≥140cm者占56.02%;胎儿腹围(AC)≥39.0cm者占88.04%;孕期孕妇体重增加≥18.0kg者巨大胎儿发生率为14.21%.巨大胎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机会均明显降低.结论 BPD+FL≥16.5cm、AC≥39.0cm、宫高+腹围≥140.0cm及孕期增重≥18.0kg均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的参数指标,若二者或二者以上同时存在,则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准确率可明显提高.对巨大胎儿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分娩时间不宜超过预产期.

    作者:梁军;黎晓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活性炭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影响

    我院制剂室在配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过程中,发现活性炭对左氧氟沙星的含量有明显影响,为探讨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对左氧氟沙星的吸附作用,特做如下实验.

    作者:于军;徐淑敏;刘景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口服药抗早孕与人工流产的比较研究

    多年来,人工流产术是我国终止早孕的主要方法,虽安全可靠,但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高危病人有潜在的危险性.如术中出血、感染、人流综合征,子宫穿孔、颈管粘连等.因此,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抗早孕方法,成为当今妇产科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对2001年部分早孕妇女分两组(即药物组、人流组)进行观察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付凤芝;朱淑平;常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脾损伤非手术治疗56例临床体会

    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脾损伤180例,其中56例经非手术治疗,55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现将56例非手术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颖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银杏胶囊中总黄酮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银杏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从而对本品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12~0.060mg/ml,回归方程为Y=12.4x-0.013 相关系数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37%,RSD为0.8161%.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以成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王奎兴;戚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输血适应证的分析

    目的探讨30名患者在实施成分输血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性问题.方法随机抽查30份输血病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0份输血病历中有9份存在不合理问题.结论开展成分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作者:刘棋;孙姝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清洁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清洁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26例清洁颅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不同的危险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诸如无菌操作、手术时间、术前使用抗生素、激素的应用、是否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切口漏等均为重要方面.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开展微创手术、围术期使用有效抗生素、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敬宁;蔺玉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122例颈椎病急性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颈椎牵引、局部按摩等理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能量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75.9%(P<0.01);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缩短5.8天和7.5天;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和血沉明显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辅助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秋元;郭更生;徐珊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