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健;史翠芬
目的:总结阑尾脓肿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95例阑尾脓肿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手术治疗48例,保守治疗47例,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缩短,费用低.结论:阑尾脓肿手术治疗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手段.
作者:肖焕擎;曾山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介绍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前感染裂开的胸骨切口的经验及体会.方法:2002年2月至2005年10月,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4例患者,创口1.5 cm×5 cm~3 cm×8 cm,平均2 cm×6 cm,经伤口扩创,坏死软组织及坏死胸骨、肋骨清除后,选取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前胸伤口,覆盖创面,达到伤口Ⅰ期愈合.结果:4例患者经以上方法处理,伤口Ⅰ期愈合,经术后3~11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伤口无炎性表现,呼吸正常,未出现腹壁疝,临床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此类伤口既能提供填塞死腔的肌肉,又能提供覆盖创面的皮肤,其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使创面得到修复,是一简单有效的手术处理方法,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匡斌;邓国三;陈云瀛;黄广香;邝石峰;赵成利;邓健;连继洪;谢文斌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DVT)是下肢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1].脊柱骨折后DVT的发生报道较少,但同样也可以出现较严重的后遗症.为此,我们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间脊柱骨折患者127例,并分析其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骨折等的关系.
作者:王传宝;沈炳华;吕世桥;刘建青;梁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arisolv(伢典)化学机械去腐系统在年轻恒牙龋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儿科就诊8~10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坏12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Carisolv去腐(实验组)和车针去腐(对照组),去腐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观察疗效.结果:采用Carisolv去腐较车针去腐术中疼痛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后追踪比较,两者在继发龋形成、充填物脱落及继发牙髓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arisolv治疗年轻恒牙龋坏,能够有效地去净腐质,无牙髓副作用,创伤小、痛苦少,患者乐于接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殷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醋酸甲孕酮(DMPA)和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7例内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于月经来潮第1~5天肌注DMPA 150 mg,之后每30 d重复1次,连续注射6次;B组23例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内美通,每周2次,每次2.5 mg,连用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卵巢异位囊肿大小、血清肿瘤抗原(CA125)及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总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卵巢异位囊肿明显缩小,两组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血清CA125及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两组均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两种药物治疗内异症均安全有效,DMPA更适合于内异症的长期治疗,尤其适用于不能负担昂贵医疗费的患者.
作者:黄宓;叶枝发;刘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发生的部位是卵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在妇科急腹症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近10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病例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竹辉;何福仙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4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筛选方法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可靠性.方法:以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氨曲南为指示底物,用双纸片协同试验、三维试验、双纸片增效试验和E-test法4种方法检测32株ESBLs阳性和45株ESBLs阴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情况.结果:4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3.75%、96.87%、87.50%和96.87%,特异性分别为97.78%、95.56%、100%和100%.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为本院检测ESBLs适指示底物.结论:三维试验和E-test法是4种检测方法中检测产ESBLs可靠的方法,三维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适合小型医院,双纸片协同试验和双纸片增效试验在所有医院都适合应用.
作者:麦炳汉;徐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在药物流产中的效果及对其药流后阴道流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妊娠≤49 d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0例为观察组,在服米索前列醇2 h后加服加味生化汤一剂分2次服,连续服4 d.另300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流产.比较两组完全流产率、胚囊排出时间及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2.0%;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80.7%,胚囊排出时间观察组为(5.06±1.56)h;对照组为(6.45±1.36)h.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观察组为(10.82±4.23)d;对照组为(13.90±5.42)d.观察组完全流产率较高,胚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较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生化汤在药物流产中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胚囊排出时间和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黄谏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内应用雷诺考特(rhinocort)加玉屏风颗粒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7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62例,应用雷诺考特及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B组)50例,单纯用雷诺考特;对照组(C组)60例,用玉屏风颗粒治疗,随访1年.观察其症状、体征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A组显效率51.61%(32/62),总有效率85.48%(53/62);B组显效率46.00%(23/50),总有效率72.00%(36/50).C组显效率33.33%(20/60),总有效率60.00%(36/6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鼻内应用雷诺考特结合口服玉屏风颗粒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好、快速、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等特点.
作者:罗宏新;陈凯;李铎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1947年BYER首先报道了脑心综合征,指出其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缺血性脑心综合征较出血性脑心综合征的治疗措施相对较多.本研究旨在探寻出血性脑心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平安;梅永献;刘夕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阿托品对气管内全麻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行气管内全麻病人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30例,在全麻诱导稳定后,4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阿托品3、6、10μg/kg,记录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病人的心率.结果:与Ⅰ组对比,Ⅱ组各时间点心率无明显变化,Ⅲ组用药1min以后各时间点心率有明显增快,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Ⅳ组用药30 s以后各时间点心率有明显增快,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Ⅱ组用药后各时间点心率与用药前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组用药30 s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组用药30 s以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全麻情况下,各个不同剂量阿托品静脉注射在各个不同时间点均不减慢心率,小剂量(3μg/kg)阿托品对患者心率的影响不明显,6、10μg/kg的阿托品静脉注射都可以明显增快心率,6μg/kg作用较为缓和.
作者:郑俊奕;罗艳霞;王可佳;马武华;王心田;黎玉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及手术方法与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大区别.现对本院1997年6月至2004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刘士明;丁艳玲;修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复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交锁髓内钉加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32例,按AO/AS IF分类[1],B3型12例,C1型16例,C3型4例.结果:本组32例,术中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经过6~1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按杨明富等[2]功能评定,优16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交锁髓内钉加骨卡环在治疗股骨干严重粉碎骨折中,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荆建新;陈代权;赵善群;赵天礼;李洪文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腹茧症是一种少见的腹腔疾患,1978年FOO等[1]首次发现,病因未明.近年临床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但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故极易误诊漏诊.
作者:刘文明;陈爱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将本院门诊收治的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B组32例;念珠菌外阴阴道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B组53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1例,B组59例.A组均按常规治疗,B组均常规治疗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的有效率,并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滴虫性阴道炎A组有效率70.0%,B组有效率94.8%,P<0.025,A组复发率30.0%,B组复发率6.3%,P>0.05;念珠菌外阴阴道病有效率A组94.2%,B组98.1%,P>0.5,复发率A组25.0%,B组3.8%,P<0.005;细菌性阴道病有效率A组92.2%,B组98.3%,P>0.25,复发率A组23.5%,B组1.7%,P<0.005.结论:阴道炎常规治疗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林梅;孟小斌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SP-70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关系.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48例口腔癌对7种临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表达,二者进行比对.结果:(1)口腔癌细胞对DDP、5-Fu、VCR、CTX、BLM、HHA、VM-26的敏感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敏感率分别为75%、56%、63%、48%、48%、35%、52%.(2)48例口腔癌组织中,38例HSP-70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9%,其中弱阳性22例(46%),中度阳性11例(23%),强阳性5例(10%).(3)HSP-70表达和DDP的药物敏感试验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72%、75%、71%,而其他药物的符合率均低于40%,提示HSP-70和DDP药物敏感可能相关.结论:口腔癌HSP-70表达和肿瘤化疗中DDP的药物敏感存在相关性,其蛋白检测结合MTT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口腔癌临床治疗中个体化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顺友;朱翌;丁熙;朱形好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线粒体肌病患者骨骼肌线粒体DNA的突变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线粒体22个tRNA基因,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PCR产物进行突变筛选,出现异常峰型的tRNA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结果:例1 tRNA-Val基因发生A1625G纯合突变,例2tRNA-Val基因发生A1625G/A杂合突变,例3tRNA-Arg基因发生A10411C/A杂合突变.结论:线粒体DNA中的tRNA基因突变是线粒体肌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张炳峰;牛琦;陈晓婷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在脑外伤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作为单独的脑外伤,也可与其他脑损伤并存,是目前脑外伤病人预后差、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DAI 67例,现就其临床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何鹏;陆俊地;杨锦平;林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的不同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158例后尿道结石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01例)采用坐位直接原住ESWL治疗,B组(57例)将后尿道结石推至膀胱内行俯卧位ESWL治疗.结果:经1次ESWL后,所有病例均能自行排尿,解除尿潴留,其中A组有97例(96.0%)结石全部排出,余4例3~7 d后行第2次碎石,结石完全排出.B组有54例(94.7%)1次ESWL术后结石全部排出,余3例1周后行第2次碎石,结石完全排出.两组疗效相近,术后均有轻度血尿(肉眼或镜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尿道结石首选ESWL治疗,应视病人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坐位原住碎石,或将结石推至膀胱后俯卧位碎石.
作者:王乐浩;李光昭;李沙林;李星洪;许哲;林建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报道2例罕见的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提高对与脑脊液耳漏相关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回顾近年来我科诊治的2例经手术成功治疗的病例的资料,复习有关文献,对少见的脑脊液耳漏的病因及处理进行讨论.结果:脑脊液耳漏常为继发性,极少数病例是自发性,多由先天性颅骨畸形、感染和肿瘤引起.颞骨CT检查有助于诊断确定病变部位.先天性中耳内耳畸形和胆脂瘤中耳炎并发脑脊液耳漏极为罕见,颞骨CT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手术用多种材料、夹层法修补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是危险症状,一旦诊断应尽快行手术清除病灶、修补漏口.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反复颅内感染、多次脑膜炎发作者,应进行颞骨CT检查.脑脊液耳漏应采用多种材料、夹层方法进行修补.
作者:蒙翠原;葛润梅;葛平江;张思毅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