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异丙酚用于ERCP术中镇静及镇痛效果观察

郑志远;卢振和;高崇荣;姚活锋

关键词:二异丙酚,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异丙酚在 (内镜下逆行胆胰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中的镇痛 /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 ASAⅠ~Ⅱ级阻塞性黄疸病人随机分成 A、 B、 C 3组,静脉诱导后,分别按 40、 80、 120 μ g/(kg· min)速度输注异丙酚.观察麻醉前 (T1)、低 (T2)、强刺激 (T3)时 BIS值,麻醉前、负荷量后、进内镜、进镜 2 min、 10 min、退镜后 5 min SBP、 HR、 SpO2 及强刺激 (T3)Bromage运动评分.结果 : ( 1)在诱导后,各组 BIS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 (P< 0.05),在十二指肠肠道内操作强刺激时, BIS值均有较大程度增加 (P< 0.05).在低值与强刺激时, C组 BIS较 B组和 A组低 (P< 0.05);( 2)在强刺激时 C组呕吐咳嗽活动少、 Bromage 评分低 (P< 0.05);( 3) 3组 SBP在负荷量后均有下降 (P< 0.05),但在内镜操作时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P< 0.05),但 3组间 SBP、 HR、 SpO2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初步观察,在 ERCP术中,大剂量异丙酚静脉输注 [120 μ g/(kg· min)]对 BIS及运动有较好的抑制,有较好的镇痛 /镇静效果,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增加.在适当的监护下, ERCP术中单一使用大剂量异丙酚麻醉是安全的.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阻滞联合笑气吸入在老年病人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 N2O O2吸入在老年病人腹部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98例 ASA Ⅱ~Ⅲ级、年龄 65~ 90岁患者. 52例采用 1%利多卡因+ 0.15%地卡因混合液行硬膜外阻滞与 N2O O2吸入联合麻醉(Ⅰ组); 46例采用恩氟烷或异氟烷吸入全麻(Ⅱ组).结果:Ⅰ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患者苏醒迅速而彻底,拔管后患者安静,未感到伤口疼痛,和Ⅱ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1).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 N2O O2全麻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术毕苏醒快而完全、利于术后镇痛的优点.

    作者:宗逵;王强;任建刚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胰岛素抵抗大鼠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及基因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致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中,葡萄糖 6 磷酸酶( G 6 Pase)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改变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16只,随机分为 2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胰岛素抵抗模型. 6周后测定各组体重、血糖、血脂、胰岛素变化,并利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测定肝脏微粒体 G 6 Pase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 G 6 Pase活性增高 [(0.51± 0.11) vs ( 0.32± 0.11)μ mol/(min· mg prot), P< 0.05],两组间的 G 6 Pase基因表达无差异.结论 :G 6 Pase参与了肝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

    作者:李全民;张素华;任伟;吴静;倪银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股静脉壁环缝和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笔者应用股静脉环缝术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也;姜守忠;杨和强;刘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全凭吸入紧闭循环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婴儿唇裂修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98例拟行唇裂修复术的婴儿, 60 d~ 1岁, ASA评级Ⅰ级,体重 4.6~ 9 kg.入室前均不行基础麻醉,用七氟醚面罩吸入诱导插管,机械通气,维持 PETCO2在正常范围,麻醉维持用 1.8~ 2.0 MAC的异氟醚.切口用 2%利多卡因浸润.结果:全凭吸入麻醉诱导平稳,麻醉效果良好,术中 HR、 SPO2、气道压、 PETCO2均在正常范围,苏醒迅速,无喉头水肿、喉痉挛、误吸等并发症.结论: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婴儿唇裂修复术具有麻醉平稳易控、苏醒完全迅速、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少伟;潘永英;王寿平;彭书崚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术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穿孔性阑尾炎容易并发术后切口感染 [1],甚至可造成切口裂开.预防切口感染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也是一个基本的临床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本院1999- 2004年对 174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探讨了术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

    作者:代劲松;颜登高;刘绍训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COX-2mRNA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分泌功能变化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探讨胰腺内分泌功能损伤中 COX 2 mRNA的作用.方法:使用 3.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对胰腺病理损伤评分;检测脂肪酶,血糖水平;分离胰岛细胞,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胰岛细胞 COX 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造模后 1 h,病理学评分、血糖、血清脂肪酶升高.胰岛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显示,胰岛素分泌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胰岛的 COX 2 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3.5%牛磺胆酸钠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胰腺内分泌有较大影响.胰岛 COX 2 mRNA表达明显增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胰腺内分泌功能影响中发挥作用.

    作者:刘东斌;孙家邦;李非;张淑文;孙海晨;崔叶青;刘爽;刘大川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127例

    1998年 3月至 2005年 3月,我们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 127例,治疗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振球;贺端清;袁延才;周卫健;蒋海容;周明伟;梅阳九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急诊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和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目的:总结分析急诊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和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8年 3月至 2004年 12月共收治 465例股骨和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137例于彻底清创后急诊行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其中股骨干开放性骨折 49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88例;单纯骨折 51例,粉碎骨折 86例.回顾分析术中、术后处理和临床效果.结果:骨折解剖型复位 56例,功能型复位 81例.动力固定 75例,静力固定 62例, 11例股骨干远段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内固定时间为 30~ 65 min,平均 46 min. 9例股骨静力固定术后 1~ 2个月动力化, 17例胫骨静力固定术后 3~ 6个月动力化.所有创部均Ⅱ /甲或Ⅱ /乙愈合,骨折愈合时间 2~ 12个月,平均 4.9个月,无骨不连及断钉,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良好. 3例胫骨骨折术后 2~ 4个月出现皮肤破溃、流脓,占 2.2% (3/137).结论:选择合适的股骨和胫骨干开放性骨折于彻底清创后急诊行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唐桂阳;叶建华;胡振洲;杨南生;曾周景;陈俊海;伍文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大剂量醛氢叶酸、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大剂量醛氢叶酸( CF)、氟尿嘧啶( 5Fu)与顺铂( 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8例中胃癌 18例,大肠癌 20 例. CF 200 mg/d,静滴 2 h, 5Fu 750 mg/d,于 CF滴完后立即静滴,维持 8 h,连用 5 d; DDP 40 mg/d静滴,连用 3 d. 28 d为 1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 7.9%,部分缓解 42.1%,稳定 42.1%,进展 7.9%.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总分缓解) 50.0%,胃癌与大肠癌的有效率分别为 55.6%、 45.0%,初治与复治有效率为 66.7%和 35.0%.主要毒副反应为外周静脉炎、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多为Ⅰ~Ⅱ级.结论:该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艳玲;申东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血清CEA、ProGRP、CYFRA21-1及β2-MG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Pro GRP)、细胞角蛋白 19( CYFRA21 1)及β 2微球蛋白(β 2 MG)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 ELISA法和免疫浊度法测定 115例肺癌、 41例良性肺病患者和 50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 CEA、 Pro GRP 、 CYFRA21 1及β 2 MG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清 CEA、 Pro GRP、 CYFRA21 1 及β 2 M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53.9%、 47.0%、 61.7%、 43.5%,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 7.3%、 2.4%、 9.8%、 12.2%)和健康对照组( 4.0%、 2.0%、 6.0%、 12.0%)( P< 0.01);患者血清中的 CEA、 Pro GRP 、 CYFRA21 1及β 2 MG水平和阳性率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 CEA以腺型高( 69.7%), Pro GRP以小细胞型高( 76.9%), CYFRA21 1以鳞型高( 80.5%),β 2 MG以鳞型高( 51.2%);四项联检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提高到 94.8%和 90.3%.结论:血清 CEA、 Pro GRP、 CYFRA21 1 及β 2 MG水平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诊断效率,并为判断肺癌的病理类型、了解病情进展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劳明;潘弘;张其进;黄文成;韦礼斌;朱波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大剂量异丙酚用于ERCP术中镇静及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异丙酚在 (内镜下逆行胆胰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中的镇痛 /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 ASAⅠ~Ⅱ级阻塞性黄疸病人随机分成 A、 B、 C 3组,静脉诱导后,分别按 40、 80、 120 μ g/(kg· min)速度输注异丙酚.观察麻醉前 (T1)、低 (T2)、强刺激 (T3)时 BIS值,麻醉前、负荷量后、进内镜、进镜 2 min、 10 min、退镜后 5 min SBP、 HR、 SpO2 及强刺激 (T3)Bromage运动评分.结果 : ( 1)在诱导后,各组 BIS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 (P< 0.05),在十二指肠肠道内操作强刺激时, BIS值均有较大程度增加 (P< 0.05).在低值与强刺激时, C组 BIS较 B组和 A组低 (P< 0.05);( 2)在强刺激时 C组呕吐咳嗽活动少、 Bromage 评分低 (P< 0.05);( 3) 3组 SBP在负荷量后均有下降 (P< 0.05),但在内镜操作时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P< 0.05),但 3组间 SBP、 HR、 SpO2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初步观察,在 ERCP术中,大剂量异丙酚静脉输注 [120 μ g/(kg· min)]对 BIS及运动有较好的抑制,有较好的镇痛 /镇静效果,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增加.在适当的监护下, ERCP术中单一使用大剂量异丙酚麻醉是安全的.

    作者:郑志远;卢振和;高崇荣;姚活锋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下唇带蒂组织瓣修复上唇双侧唇裂术后复裂畸形

    先天性双侧唇裂由于前唇发育不良,在行唇裂修复时组织量不足,加之术中前颌处理不当、未行口轮匝肌重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基层医院双侧唇裂术后复裂畸形并不少见.常规术式虽可修复唇裂术后上唇缺损畸形,但在上唇、鼻的整体结构及颌面部协调性的恢复方面不甚理想.

    作者:李克义;张彬;牛怀恩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探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疗效.方法:将 65例 SA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8例应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 27例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 P< 0.05);明显降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采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 SAH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作者:余炳坚;李玉权;冯建容;李介华;杨小明;李二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疗效及并发症追踪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血管性介入栓塞治疗术的应用及导致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以提高该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使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行盆腔靶器官供血动脉栓塞.并对手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子宫肌瘤栓塞后,肌瘤缩小率为 21%~ 80%.术后 58例均出现盆腔区疼痛.一过性跛行,右下肢麻木各 1例, 8例绝经.结论:子宫肌瘤血管性栓塞治疗疗效肯定,但术中注意控制相关因素,可以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庆荣;陈慧;黄德洲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对 38例 45只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恢复迅速, 30眼 >0.5(66.7% ),术后眼压控制好, 40眼眼压 < 16 mmHg(88.9% ),术后有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作者:邵卫星;覃淑华;朱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格拉司琼及地塞米松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42岁,2004年5月22日因乳腺癌根治术后拟行预防性化疗收住我院.入院时测T 36.2℃、 P 76次 /min、R 19次/min、BP 135/80 mmHg.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后,24日开始行CAF方案化疗.

    作者:马海青;常春云;张俊英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糖尿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

    目的: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探讨其对辅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慢性并发症 33例;有慢性并发症 32例)及 30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浆,用 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固醇( CHOL)、甘油三酯( TG); AXSYM免疫分析仪检测 Hcy.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中 CHOL、 TG均比正常对照组高( P< 0.05);而在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血浆中 Hcy含量明显高于无慢性并发症患者( P< 0.05).结论:作为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独立因子, Hcy在帮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浓度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曾智杰;孙艳虹;廖慧芳;王小妹;刘敏;张敏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粗隆部弧形切口施行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弧形切口施行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法及其优点.方法:我院从 1999- 2004年对 27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经弧形切口施行松解术,术后随访时间为 1~ 3年,平均 2年 3个月.结果:按照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情况评判:优 22例,良 5例,差 0例.总体优良率 100%.结论:经弧形切口施行松解术既能清楚地显露病变组织,达到彻底施行松解术的目的,又易于保护坐骨神经,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大勇;饶根云;顾志坚;王哲军;沈谷丰;谢乐屏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复杂膀胱阴道瘘患者行修补术1例的特别护理

    患者女, 35岁,已婚,农民,初中文化, 4年前因患多发性子宫肌瘤在当地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发现膀胱阴道瘘,先后共 8次在当地医院实施瘘切除修补术,均未获成功.为进一步治疗,患者于 2001年 8月 1日入住我院本区.

    作者:李文平;胡穗琼;麦梨芳;余庆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血清Ⅳ型胶原蛋白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用乳胶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蛋白( type Ⅳ collagen,Ⅳ C),探讨Ⅳ C及其他肝功能指标变化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 118例肝病患者,其中乙肝病毒感染者 73例,其中肝功能试验正常组 43例,肝功能试验不正常组 30例,肝硬化 19例与肝癌 26例,以及 20例正常人血清,检测血清Ⅳ C浓度,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指标.结果:肝功能试验不正常组、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Ⅳ C均升高 (P< 0.01),而且在各疾病组之间Ⅳ C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05);乙肝病毒感染者,只要肝功能试验正常,Ⅳ 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肝功不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组、肝硬化与肝癌组患者血清 GGT升高.在肝硬化患者中肝功指标的敏感性比Ⅳ C敏感性低.结论:监测血清Ⅳ C浓度及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对反映肝脏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Ⅳ C对慢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艳虹;高玲;曾智杰;罗嘉莹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