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烧伤病者的院前急救处理

彭志刚;曾汉;马盛刚;查国庆;杨小斌;张国柱

关键词:大面积, 伤病, 病死率, 烧伤休克, 烧伤面积, 成功救治, 并发症, 处理, 病例
摘要:大面积烧伤病者病情重而凶险,易并发烧伤休克、MODS,病死率高.如能早期有效地处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现将我院成功救治56例烧伤面积>80%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0年5月至2003年5月手术治疗的11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房黏液瘤102例,右房黏液瘤14例.所有病例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结果: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整切除肿瘤,11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0.86%.随访5个月至23年未见复发.结论:心脏黏液瘤临床少见,其中左房黏液瘤占75%以上,因随时可能发生栓塞,甚至猝死,一旦明确诊断,应行急诊手术;因有复发可能,即使良性肿瘤也应适当扩大手术范围.

    作者:罗立国;景华;胡小南;李忠东;李德闽;董国华;申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椎管内广泛分布多发性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男,29岁,因发现皮下多发性包块伴骶部间歇性疼痛入院.患者自2年前始逐渐发现全身散在皮下包块,缓慢增大.近两月骶部疼痛加重,大小便正常.家族中父亲、二哥患有此病并多次手术治疗,母亲、大哥体健.入院检查:四肢、躯干散在皮下包块,从0.2 cm×0.2 cm到4.0 cm×5.0 cm,共20余个.包块活动度小,质地中等,无压痛.皮肤散在色素沉着.

    作者:于永;陈火明;张保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HBV-pre-C区段变异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HBV-pre-C区段(nt1896)变异阳性患者血清HBV-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病毒复制为阳性的乙肝血清76份,其中,HBeAg(-)且HBV-pre-C区段(nt1896)变异阳性的46份;HBV-pre-C区段(nt1896)变异阴性的30份;体检正常对照30例.以ELISA法检测其血清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pre-S1),同时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结果:HBV-pre-C区段(nt1896)变异阳性血清中82.6%(38/46)HBV-pre-S1检测为阳性,其中92.1%(35/38)伴血清ALT活性异常增高;HBV-pre-C区段(nt1896)变异阴性的血清中83.3%(25/30)HBV-pre-S1检测为阳性,92.0%(23/25)伴血清ALT活性异常增高;正常对照组中HBV-pre-S1检测为阴性,血清ALT活性均正常.HBV-pre-C区段(nt1896)变异阳性组与阴性组,HBV-pre-S1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2.1387,P>0.05),HBV-pre-S1阳性血清中伴ALT异常增高率在两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3.4211,P>0.05).结论:当HBV发生基因变异时,HBeAg不能正常表达,血清中HBV-pre-S1抗原的检测可基本避免基因变异的干扰,大致反映病毒基因的复制及活动.

    作者:张悦;王惠萱;陈忠明;吕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Sorbalgon藻酸钙敷料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

    目的:选择鼻内镜术后良好的鼻腔填塞材料.方法:比较鼻内镜术后应用Sorbalgon藻酸钙敷料和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的止血效果及填塞后鼻腔局部反应情况.结果:应用Sorbalgon藻酸钙敷料在鼻内镜术后填塞鼻腔的止血效果好;鼻腔疼痛及头痛程度轻(P<0.01);抽取填塞物时鼻出血少(P<0.01);术后鼻腔黏膜水肿反应轻(P<0.05).结论:Sorbalgon藻酸钙敷料是一种良好的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止血材料.

    作者:杨礼明;莫宋平;彭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113C-UBT和RUT检测幽门螺杆菌分析

    目的:评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对186例因消化道症状就医的老年患者行胃镜检查,同时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快速尿素酶(RUT)试验检查,用活检钳钳取胃窦黏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3结果:13C-UBT较RU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高.结论:13C-UBT和RUT具有安全、简便、可靠、无创的特点,是较好的HP检测方法,对于老年病人13C-UBT尤为适合.

    作者:徐丽姝;麦韵屏;张瑛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经肛门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目的:总结经肛门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直肠齿状线上0.5 cm前高后低环状切开直肠黏膜,向近端游离达腹膜返折后切开浆肌层入腹,经肛门游离结肠切除病变段,拖出结肠与肛门吻合.采用该术式根治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9例,均经钡灌肠、病理切片确诊为短段型或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结果:本组9例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35 min(包括等待病理时间45min).术中出血10~20 mL,未输血.除一例并发肛周湿疹外,无其它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均痊愈出院.随访9个月至2年,每日排便1~3次,无腹胀、便秘,无肛周粪污、肛门失禁,无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肛指检查无直肠肌鞘及吻合口狭窄,排便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该手术全部操作均经肛门完成,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新生儿、婴幼儿短段型和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新型微创术式.

    作者:石英佐;秦君华;于忠勤;王桐德;黄益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实施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临床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做出评价,为中医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实施功能制中西医结合护理及中医整体护理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在护理前后焦虑量值(SAS)、抑郁量值(SDS)及健康知识认知度进行评定.结果:中医整体护理后病人的SAS值、SDS值比实施功能制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病人明显降低(P<0.001);中医整体护理后病人的健康知识认知度明显提高(P<0.001).结论:中医整体护理比功能制中西医结合护理更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蔡军红;彭海燕;陈少玲;郑粤湘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的治疗对策

    目的:对小儿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的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提出佳的方法.方法:对本院1999-2003年409例小儿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结果:患儿的平均年龄是7.48岁,误诊率是0.49%,就诊三大症状为腹痛、发热及呕吐.阑尾穿孔率是12.9%,穿孔患儿起病至手术平均时间为2.82 d,穿孔的平均年龄是6.17岁,穿孔阑尾炎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其它类型阑尾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超声检查提高阑尾炎的早期确诊率,减少穿孔的发生;尽早确诊阑尾炎后尽快手术治疗,术中原则上不放置引流管,术后静脉使用联合抗生素,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邹焱;夏慧敏;李瑞琼;王浩然;余家康;唐志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儿有机磷中毒14例误诊分析

    小儿有机磷中毒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可表现为多个系统症状,而又偶有患儿以单个系统症状或体征为主要表现,因此易被误诊多种疾病,如脑炎、肺炎、胃肠炎、肾炎、癫痫、低钙惊厥、肠蛔虫、药物中毒、中毒性菌痢、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1]等,而支气管异物、狂犬病、捂热症较少报道.我院儿科从1995-2003年收住有机磷中毒147例,误诊14例,误诊率9.72%.有4例误诊为上述报道较少的3种疾病.

    作者:易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6例报告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6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出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罕见的临床综合征;6例病例中,1例治愈,1例好转,1例放弃,3例死亡.结论:本病发病多与感染有关,病情重,预后不良,病死率高;治疗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对因治疗,针对性的抗感染结合抑制免疫反应治疗,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李栋方;罗向阳;李文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大面积烧伤病者的院前急救处理

    大面积烧伤病者病情重而凶险,易并发烧伤休克、MODS,病死率高.如能早期有效地处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现将我院成功救治56例烧伤面积>80%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彭志刚;曾汉;马盛刚;查国庆;杨小斌;张国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应用P-I型套管针腹膜透析置管

    目的:探讨应用P-I型套管针腹膜透析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I型套管针系列装置进行腹透置管,并与常规手术法对照.结果:研究组(套管针组)在平均手术时间(P<0.001),术后恢复时间(P<0.001),术后并发症方面(P<0.05),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提示P-I型套管针置管在可操作性、耐受性、安全性等方面优于手术法.

    作者:李舸;李明;尤永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巨大儿并发窒息症17例的护理

    目的: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的17例并发新生儿窒息症的巨大儿进行护理观察.方法:应用ABCDE复苏方案对新生儿窒息症的巨大儿进行复苏,保持呼吸道畅通,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监测血糖,通过静脉输液和哺乳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监测生命体征,降低患儿耗氧量,提高抗病能力.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予抬高头部,减少噪音,保持头呈正中位,以降低颅内压,建立静脉通路,改善循环,根据病情纠正酸中毒,注意低血糖、低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内环境稳定.开展健康宣教.结果:复苏后可及时纠正患儿的缺氧,减少脑损害,纠正低血糖,避免医源性高血糖的出现,及时开始肠道内喂养,避免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同时,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家属得到心理上的支持,以减少巨大儿并发窒息症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结论:监测巨大儿窒息后的血糖,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对患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笑群;卢蕴瑜;张若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防治经验及体会.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3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1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3例,女183例,年龄60~102岁,平均78.2岁.147例并存内科疾病,肺部并发症59例(肺部感染31例,肺气肿11例,哮喘14例,其他3例),且并存其他内科疾病者34例.急诊手术33例.结果:316例均手术成功,住院时间2~26 d,平均16 d,术后住院期间死亡8例,其中6例存在肺部并发症,62例进行了至少1次以上抢救,其中36例有肺部并发症,急诊手术病人无一例死亡.275例术后随访,247例恢复到伤前生活活动能力,28例恢复欠佳,所有术后病人均能坐起.结论:手术是老年人髋部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精心的围手术期治疗,尤其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楼慧玲;梁剑;郭奇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防治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AP)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计70例ERCP术后合并AP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治疗、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三组治疗方法对治疗ERCP术后AP中的差异.结果:全组病人在术后48 h后逐渐恢复,病程大多数不超过7 d,无一例转为重症胰腺炎(SAP).其术后血清淀粉酶和腹部体征变化显示:术后6 h三组病人血清尿淀粉酶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 h生长抑素组和乌司他丁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开始差异有显著性;术后48 h生长抑素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尿淀粉酶开始接近正常,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生长抑素组和乌司他丁组可明显减轻ERCP术后合并AP患者腹部体征和症状,分别达到88.5%和81.8%,而常规治疗组仅50%,有明显差异.结论:ERCP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防治在于操作者本身的技术的提高,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是治疗ERCP术后AP的有效药物.

    作者:陈盛;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前列腺注射联合体外射频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

    目的:探讨前列腺注射联合体外射频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在直肠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内注射利多卡因、菌必治、地塞米松,注射后进行体外射频治疗;对照组分为两组:一组单纯行前列腺注射,另一组单纯体外射频治疗;疗程均为5 d 1次,共6次.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变化.结果:3组治疗前后NIH-CP评分改变均有差异,前列腺注射联合体外射频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体外射频更能促进前列腺注射药物在局部的吸收及扩散,联合治疗对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效果更佳.

    作者:赵国平;夏强;赖建生;许胜利;郑东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超声改变与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B超声像图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超诊断仪对6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8例非肝炎体检者进行胆囊超声检查.结果:病毒性肝炎组与非肝炎对照组B超诊断胆囊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异常与胆囊本身炎症无关;胆囊声像的改变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马海生;袁岚;邓之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并中重度传导性耳聋

    目的:探讨伴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4例伴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术前与术后情况,以及手术术式的选择.结果:随访2~4年,4例患者听力均明显提高,平均40dB.结论:对于后天性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的青少年患者,应当注意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可能;根据术中所见选择适当的术式有助于手术成功.

    作者:刘翔;郑亿庆;丁健慧;陈穗俊;区永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羊水过少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主要妊娠合并症及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0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同期分娩的羊水过少组与羊水正常组作对照,分析羊水过少的主要妊娠合并症及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羊水过少的主要妊娠合并症为过期妊娠,羊水量的多少与胎盘的成熟情况及羊水污染程度存在高度相关.结论:加强产前监护对于羊水过少要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毛新丽;张丽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疗效.方法:将225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进行双盲对照治疗3年,观察两组病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3年复发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9%),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叶初阳;刘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