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奋;潘宜智;曾冲;李广镰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患者2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0例.A组在术前1 min静注异丙酚2.5~3.0 mg/kg;B组先静注芬太尼1.0μg/kg,再静注异丙酚2.5~3.0 mg/kg,术中视病人反应及手术时间可追加异丙酚0.6~1.0mg/kg.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患者麻醉前后的BP、HR、SpO2及RR.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异丙酚的用量A组明显高于B组(P<0.01);肢动情况A组明显多于B组(P<0.01).结论: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配方,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适合于临床人工流产使用.
作者:冯卫彤;古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 pancreatitis,HP)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952年Comfort及Steinberg报道了第一个HP家族,截至1994年共有超过100个家族、500例HP患者被陆续报道.
作者:刘玉兰;张捷;肖文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利培酮合并地西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精神分裂症激越状态患者分成两组,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以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的激越因子分及是否能自理生活作为衡量激越状态的标准,每日评定1次,记录缓解所需时间,将两组激越状态缓解所需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状态安全有效.
作者:徐洋;黄雄;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及总结左半结肠癌梗阻急诊一期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术中采取结肠减压灌洗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全部治愈出院,切口感染5例,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经术中结肠灌洗、术前术后的正确处理,一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覃文;黄雪卿;伍剑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肺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AMI)均好发于老年人,两者并存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极易误诊.本文分析19例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
作者:胡广奋;潘宜智;曾冲;李广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URD-BMT)过程中患者的肝、肾、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寻求能敏感反映、监测GVHD的指标.方法:在URD-BMT术程80 d中,患者每天抽静脉血送检,在日立7170A自动生化仪上连续检测肝功能7项指标、肾功能5项指标、免疫功能6项指标共402项次,以5 d取一均值作曲线分析.结果:肝功能项目中GGT敏感,与GVHD的消长程度平行,AST、ALT、T-Bi、D-Bi指标较敏感;TP、ALB低于正常;肾功能5项指标基本处于正常范围,CRP在术程中明显升高.结论:在上述所检测项目中AST、ALT、T-Bi、D-Bi、CRP指标较敏感,GGT敏感,与GVHD的消长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观察、监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良好指标.
作者:吴映娥;曾斯明;蔡应木;焦晓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心脏因某种原因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流以供机体生理需要,当动员机体代偿机制也不能弥补心排血量之不足,导致循环充血,并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作者:王慧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37岁,因发现下腹肿块3年,逐渐增大伴腹胀,而于1997年6月19日入院.患者无腹痛、发热史,饮食、大小便均正常,平时尚能从事体力劳动.
作者:王健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细胞间的通讯是心脏信号传导的基础,已证明此行为由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GJ)通道所介导.间隙连接通道由连接蛋白(connexin Cx)构成[1].
作者:夏晓英;陈慎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2年11月下旬以来,广东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作为早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单位之一,我院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周密组织,精心防治,先后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37名,除3人因转来医院太晚抢救无效死亡外,全部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而康复出院,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经验.医院工作人员和来院就诊的其他病人无一例感染.
作者:胡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为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构建竞争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并定量分析3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包括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TCRVγI-Jγ基因重排.结果:建立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0-5水平;31例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个月MRD的水平为(316±274)×10-5,移植后1个月MRD水平显著低于移植前[(421±327)×10-5](P<0.025);22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MRD为(347±291)×10-5水平,显著高于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63±221)×10-5](P<0.05);MRD>400×10-5的13例病人中2年内复发率为53.8%(7/13),而MRD<400×10-5的18例病人中仅有2例(11.1%)出现复发.MRD>400×10-5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MRD<400×10-5患者(P<0.01).结论:所构建竞争性定量PCR技术简便、快速、灵敏;定量检测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MRD水平有利于预后预测.
作者:徐兵;周淑芸;孙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瘤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胰岛素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结合血糖、胰岛素、C肽测定及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手术治疗有效.结论: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及时治疗并改善预后.
作者:霍阳;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肝外胆道的炎性狭窄术中整形和医源性胆管损伤是临床上造成肝外胆管缺损的常见原因.临床上常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
作者:梁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指7 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 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
作者:刘大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于2001年2月~7月,应用帮愈生物敷料(北京拜迪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治疗20例烧伤患者.取得了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抗感染能力强,换药次数少,患者痛苦轻,色素沉着及瘢痕轻的临床效果.
作者:柳晖;张显文;李新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红细胞悬液保存期间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和过滤对细胞因子水平及对非溶血性发热(FNHTR)发生的影响.方法:取2 U红细胞悬液,1 U红细胞悬液予滤除白细胞和1 U红细胞悬液不滤除白细胞处理,保存5周.分别在0周、1周、3周、5周测定各细胞因子水平,临床观察过滤组和非过滤组FNHTR发生率.结果:未经白细胞滤除的红细胞悬液随保存期延长各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升高,0周、1周、3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3周与5周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经白细胞滤除的红细胞悬液保存期内各细胞因子的增加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滤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后FNHTR发生率高于滤除组(P<0.05).结论:未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在保存期内各细胞因子会积聚增多,可能与FNHTR发生有关,滤除后可有效防止细胞因子的增加,有助于降低临床FNHTR发生率.
作者:戴芳;陈小张;蔡月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和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并比较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将1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后同时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d-1,连续3 d.对照组10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连续7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d-1,连续3 d.详细记录症状、体征、X线等及复查肝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 d后,两组均能较好地控制发热,咳嗽等症状,治疗2周后X线检查病灶均基本吸收,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与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疗效无差异,安全性相同.但前者既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用药频率,同时可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袁惠华;张雪宇;黎小秀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诊断、临床分型、手术治疗方法、随访疗效.方法:对235例臀肌挛缩症的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确定手术方法:轻型患者采用大转子上后小直切口,重型及特殊患者采用大转子后外侧的弧形切口.结果:235例患者,随访期1~10年,平均为6年,疗效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00例,占85%;良(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35例,占15%;差(症状无改善)本组无.结论:通过对该病的规范化诊疗、分型,可大程度地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微创与疗效的平衡.
作者:戈涛;徐中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离退休干部脑血管病(CVD)的流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本市2 005名离退休干部CVD的流行情况进行现患调查,以1:1病例对照研究探讨CVD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该人群CVD患病率为7 830.4/10万;CVD的危险因素按比数比大小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A型行为、CVD家族史、吸烟及高尿酸血症.结论:本调查人群CVD流行情况较当地一般人群严重,CVD的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类似.
作者:虞容豪;熊美华;黄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眶内植入材料,但其术后仍有不少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是结膜切口裂开,巩膜溶解坏死,HA暴露.
作者:易贵荣;张红敏;白宗禧;卢鹭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