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良性巨大卵巢泡膜细胞肿瘤并子宫肌瘤和大量腹水1例

王健英

关键词:巨大卵巢, 膜细胞, 肿瘤, 子宫肌瘤, 体力劳动, 患者, 肿块, 饮食, 时尚, 腹胀, 腹痛, 发热
摘要:患者,37岁,因发现下腹肿块3年,逐渐增大伴腹胀,而于1997年6月19日入院.患者无腹痛、发热史,饮食、大小便均正常,平时尚能从事体力劳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

    慢性肺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AMI)均好发于老年人,两者并存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极易误诊.本文分析19例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

    作者:胡广奋;潘宜智;曾冲;李广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以医、教、研三者结合的医疗机构的特点分析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是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全面发展的一所省属医学研究机构,具有学科专业较专、学术水平较高的优势.

    作者:吴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临床放射治疗中增敏比的计算法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增敏的计算方法各不一致,缺乏合理的公式,通过对比计算,试图建立临床统一评价增敏效能的通用计算方法.方法:根据国际公认的放射增敏比的概念和现代医学统计学对截尾数据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增敏剂临床增敏数据的研究,强调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与临床条件下试验数据性质上的差异,即前者属于完全数据,后者多属于截尾数据.比较了截尾数据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计算增敏比结果的影响.结果:半数肿瘤半消(PRD50)或全消(CRD50)时的放射剂量适用于对截尾数据的计算,它能反映全部病人消退信息,结果重复性好,且敏感度高,通用性强,便于在临床研究中与其他药物或其他增敏方法进行比较.结论:增敏比等于单放组与增敏组二者半数肿瘤消退之放射剂量之比.

    作者:杨光伟;李亚利;连俊彦;王振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多种原因引起免疫反应而触发的一组弥漫型肾小球疾病,临床上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血尿、高血压和水肿,并常伴有少尿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又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滤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悬液保存期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与临床非溶血性发热的关系

    目的:研究红细胞悬液保存期间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和过滤对细胞因子水平及对非溶血性发热(FNHTR)发生的影响.方法:取2 U红细胞悬液,1 U红细胞悬液予滤除白细胞和1 U红细胞悬液不滤除白细胞处理,保存5周.分别在0周、1周、3周、5周测定各细胞因子水平,临床观察过滤组和非过滤组FNHTR发生率.结果:未经白细胞滤除的红细胞悬液随保存期延长各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升高,0周、1周、3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3周与5周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经白细胞滤除的红细胞悬液保存期内各细胞因子的增加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滤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后FNHTR发生率高于滤除组(P<0.05).结论:未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在保存期内各细胞因子会积聚增多,可能与FNHTR发生有关,滤除后可有效防止细胞因子的增加,有助于降低临床FNHTR发生率.

    作者:戴芳;陈小张;蔡月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胃底畸胎瘤1例

    患者男性,41岁,因体检发现腹部肿物1周而住院.自觉无何不适,饮食及大小便等均正常.体检除上腹部剑突下轻度压痛外,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各项生化参数均未见异常.

    作者:王小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雾化吸入与传统方法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比较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生理盐水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生理盐水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者气促缓解的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气促缓解时间分别为(1.70±0.82)d和(3.28±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生理盐水联合雾化吸入可明显缩短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气促时间.

    作者:何丽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肠梗阻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0月至2002年10月12年间共发生的10例妊娠合并肠梗阻病例.结果:我院妊娠合并肠梗阻发生率为0.042%.机械性肠梗阻3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剖宫产后假性肠梗阻5例.产前4例中,1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母婴预后均良好.6例发生在产后者,剖宫产后假性肠梗阻5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妊娠合并阑尾炎误诊引起肠梗阻及时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妊娠合并肠梗阻少见,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

    作者:李映桃;陈敦金;李伟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胸膜成形减少肺上叶切除术后漏气的临床效果

    对1998年3月~2002年12月连续68例肺部肿瘤患者行肺上叶切除术作总结.34例施标准上叶肺切除术(为对照组),随后的34例施相同手术,但在关胸前附加做胸顶部帷幕状胸膜成形术(胸膜组),两组病人作术后肺漏气时间比较,以评价这种附加手术对减少术后余肺残面漏气及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邵仲凡;陈光辉;Young GEM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遗传性胰腺炎

    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 pancreatitis,HP)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952年Comfort及Steinberg报道了第一个HP家族,截至1994年共有超过100个家族、500例HP患者被陆续报道.

    作者:刘玉兰;张捷;肖文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前牙龈下牙根保留修复的探讨

    目的:探讨前牙龈下牙根保留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5例患者70颗根面位于龈下2 mm到平牙槽嵴的牙根经切龈术、翻瓣去骨术暴露根面后,先作桩核,再做金属烤瓷冠、连冠或固定桥修复,观察2~5年.结果:65颗牙根支持的修复体稳固,无明显龈炎,获得成功.5颗牙根失败,其中2颗核桩松动,1颗牙根折裂,2颗牙根出现不可逆性牙周炎,牙根松动.结论:前牙龈下牙根经适当牙周外科处理后能够保留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剑涛;常少海;余艳崧;孔祥波;陈玉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化疗药物异体骨粒骨水泥混合体在骨肉瘤保肢术中的运用

    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是当前骨科研究的热点.在术前、术后的大剂量化疗下,骨肉瘤保肢手术越来越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但手术行局部切除而遗留的骨缺损及局部复发是临床较为常见和棘手的问题.

    作者:陈建明;肖茂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中抗生素预防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呼吸机)应用抗生素与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CPR前无感染的86例患者,按入院时随机列入治疗组(抗生素预治疗)和对照组(未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个治疗组的院内感染率包括细菌和真菌感染率及感染后死亡率.结果:两组院内细菌感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治疗组的真菌感染显著增高.结论:CPR中机械通气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无明显效果,应严格临床无菌操作.

    作者:牛广团;陈欲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指7 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 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

    作者:刘大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脐血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脐血CIK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通过第1天在脐血淋巴细胞中加入IFN-γ,第2天再加入IL-2和CD3单抗进行细胞培养,就可获得名为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de killer cells)即脐血CIK细胞.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结果:脐血CIK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抗K562细胞活性明显优于CD3AK细胞,短期培养后其增殖活性低于CD3AK细胞;但是G-CSF的加入可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脐血CIK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杀伤活化细胞,脐血在多种细胞因子适当组合的诱导下即可提高杀瘤活性,又能保留重建造血功能的作用.

    作者:黄倩;张渝候;邹典定;文志华;许家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新生儿剪脐后使用美敷的临床应用观察

    新生儿脐带处理极其重要.脐部是易感染部位,剪脐后如护理不当可能会发生出血、脐窝潮湿,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败血症等危险.

    作者:肖超群;周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治疗组36例,西医对照组25例,两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88.0%(P>0.05);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其疗效及对症状的缓解优于西药组.

    作者:谢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35例颅内动脉瘤.结果:栓塞达100%126例(93%);栓塞达90%以上8例(6%);栓塞达90%以下1例(0.7%).全组手术死亡4例(3%);术中出血4例,载瘤动脉痉挛3例,脑梗塞1例,GDC外逸1例.本组有15例栓塞后6~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均无变化.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适应证广的优点,经验丰富的操作医师可将并发症降到低点.

    作者:曾少建;舒航;李贵福;李昭杰;许作奎;林晓风;詹升全;周东;唐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纳米抗菌敷料在烧伤植皮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纳米烧烫伤贴对烧伤植皮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20例住院烧伤患者,全部为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去痂做各种植皮,将植皮区分为纳米敷料区与用氯霉素凡士林油纱包扎区,记录创面感染率、皮片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结果:用纳米敷料区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氯霉素区(P<0.01).大张植皮和小邮票+异体皮植皮区愈合时间较对照区短(P<0.05和P<0.01).植皮区皮片愈合率较对照区高(P<0.01,P<0.05).结论:纳米烧烫伤贴用于烧伤植皮区包扎效果良好.

    作者:何炳根;林联择;张普国;黄明光;曾秋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医院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实践与思考

    2002年11月下旬以来,广东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作为早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单位之一,我院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周密组织,精心防治,先后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37名,除3人因转来医院太晚抢救无效死亡外,全部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而康复出院,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经验.医院工作人员和来院就诊的其他病人无一例感染.

    作者:胡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