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穗玲;侯红瑛;陶欣;李小毛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诊断、临床分型、手术治疗方法、随访疗效.方法:对235例臀肌挛缩症的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确定手术方法:轻型患者采用大转子上后小直切口,重型及特殊患者采用大转子后外侧的弧形切口.结果:235例患者,随访期1~10年,平均为6年,疗效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00例,占85%;良(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35例,占15%;差(症状无改善)本组无.结论:通过对该病的规范化诊疗、分型,可大程度地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微创与疗效的平衡.
作者:戈涛;徐中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细胞间的通讯是心脏信号传导的基础,已证明此行为由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GJ)通道所介导.间隙连接通道由连接蛋白(connexin Cx)构成[1].
作者:夏晓英;陈慎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儿童血液病的诊断、治疗近年来已有显著进展,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林愈灯;沈亦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37岁,因发现下腹肿块3年,逐渐增大伴腹胀,而于1997年6月19日入院.患者无腹痛、发热史,饮食、大小便均正常,平时尚能从事体力劳动.
作者:王健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男,61岁,左耳下部肿物8年余,有反复肿大病史,因无疼痛,未予注意.近来肿大明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来院.经门诊行细胞学穿刺检查,诊断为腮腺囊肿,于2002年6月11日收住我院.
作者:刘晓军;刘全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现报告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引起严重的并发症3例.2例球后麻醉,其中1例呼吸抑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晶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植物状态是指由多种原因造成脑损害而形成的一种意识活动丧失但醒觉存在的状态,其持续达1个月以上即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VS)[1].
作者:李茂林;王祝峰;刘鑫;胡炜;王东杰;焦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男,36岁,工人,在入院前半小时饱食脂肪餐后,被从2 m高处落下的沙袋击中背部.当时无昏迷,感头痛、头晕,胸闷、胸痛、耳鸣.
作者:王海文;宋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肝癌介入治疗技术的报道日益增多,诸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冷冻消融、酒精消融及化学栓塞等[1].其中,组织内激光凝固技术(ILP)近十年来发展较快,日臻成熟.
作者:陆骊工;罗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是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全面发展的一所省属医学研究机构,具有学科专业较专、学术水平较高的优势.
作者:吴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是当前骨科研究的热点.在术前、术后的大剂量化疗下,骨肉瘤保肢手术越来越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但手术行局部切除而遗留的骨缺损及局部复发是临床较为常见和棘手的问题.
作者:陈建明;肖茂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于2001年6月~2002年4月共收治103例106眼白内障患者,其中高度近视白内障22例22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凌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贲门癌的早期诊断,外科治疗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3年1月至2003年4月69例贲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明确诊断后手术探查除发现有广泛转移者,分别给予近端胃部分切除、食管部分切除、全胃切除和合理的消化道重建.结果:肿瘤切除率为71%,3年存活率为13%,5年存活率仅为8.6%.结论:贲门癌由于部位的特殊性,病理学上多为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弥漫型腺癌,诊断较晚.为改善恶劣预后,应注意早期诊断和适当的肿瘤切除方法,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作者:岑多养;梁元;李克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我国小儿死亡的常见原因.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如据北京、上海儿童医院的统计,门诊就诊患儿已使用抗生素者80%~85%,普通感冒92%~98%,肺炎则达100%[1].
作者:邓力;张崇凡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消肝脂汤与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脂肪肝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自拟消肝脂汤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予单用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分别为32.35%,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消肝脂汤合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效果优于单用非诺贝特.
作者:冯少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管早期损害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组48例,其中Ⅰ期28例,Ⅱ期15例,Ⅲ期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取第1次晨尿分别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Alb)、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高血压病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 mg,持续半年,半年后再次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血Cr和血BUN.结果:高血压病组RBP、β2-MG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高血压病组给予缬沙坦治疗后RBP、β2-MG、Al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后血Cr、血BUN变化不大(P>0.05).结论:缬沙坦可改善高血压患者肾小管早期损害.
作者:余丹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及总结左半结肠癌梗阻急诊一期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术中采取结肠减压灌洗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全部治愈出院,切口感染5例,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经术中结肠灌洗、术前术后的正确处理,一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覃文;黄雪卿;伍剑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多种原因引起免疫反应而触发的一组弥漫型肾小球疾病,临床上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血尿、高血压和水肿,并常伴有少尿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又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2001年间3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的确诊率为83.3%(30/36),磁共振胆管造影确诊率为77.8%(28/36),B超确诊率为39%,CT确诊率为56.3%.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3例,胃肠、胆肠吻合短路手术9例.手术切除率为75%,切除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22.2%.结论:联合应用纤维十二指肠镜和磁共振胆管造影能较理想地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手术切除肿瘤能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效果.
作者:郑江华;简志祥;区应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和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并比较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将1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后同时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d-1,连续3 d.对照组10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连续7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d-1,连续3 d.详细记录症状、体征、X线等及复查肝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 d后,两组均能较好地控制发热,咳嗽等症状,治疗2周后X线检查病灶均基本吸收,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与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疗效无差异,安全性相同.但前者既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用药频率,同时可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袁惠华;张雪宇;黎小秀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