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冬波;何丽雅;张文英;佟莉贞;郑可鲁
目的:研究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持续、低浓度吸入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小鼠血浆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昆明小鼠生后24 h内置于实验环境中,暴露1组SO2平均浓度1.883 mg/m3,暴露2组SO2平均浓度5.580 mg/m3,正常对照组SO2平均浓度0.288 mg/m3.于暴露20、30、45、60 d处死动物,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浆IgE水平.结果:暴露1组各时期小鼠血浆IgE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以暴露45 d升高显著;暴露2组各时期小鼠血浆IgE较对照组均升高,以暴露30 d升高明显,且与暴露1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单因素SO2持续、低浓度吸入可导致动物血浆IgE水平增高,提示SO2污染通过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促发各种变应性疾病.
作者:王丽娜;李永柏;李秋;于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畸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全世界人口中约有1%的BA患者,每年用于医疗及福利的费用达六亿五千万美元[1],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RA的治疗策略已经从单纯缓解症状过渡到早期干预、阻断疾病进程.
作者:谢其冰;李智;刘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为一少见疾病,国内有散在报道,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此病原因未明,有人认为是由于流感A2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受损,释放出基底膜抗体,造成肺及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以反复咯血,血尿,蛋白尿、红细胞及管型,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为特征,结合X线征象、痰中含铁血黄素细胞阳性,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及肾活检可作出诊断.本文报告1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误诊体会.
作者:米娜瓦尔;杨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效果.方法:联合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性尿路造影(RU),Presman法、CT、磁振尿路造影(MRU)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离断,切除或旷置病变段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前外侧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通道.结果:¨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矫正复位顺利.术后3~12个月复查症状消失,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术式.
作者:徐雪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减少致残率.方法:总结1996年5月~2001年8月我院获得随访的58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其中髋臼前壁骨折11例,前柱骨折7例,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18例,其他复杂骨折12例.手术方式分别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骨股骨入路及联合入路.其中43例采用髋臼重建钢板和松质骨螺钉,11例单纯用松质骨螺钉,4例年轻患者用一种可吸收性聚乙胶酯(SR-PGA)螺钉固定.28例进行了自体髂骨移植.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根据Matta评分,优29例,良20例,一般5例,差2例,异位骨化8例,3例发生表浅感染,1例并发坐骨神经损伤.结论:对于有移位髋臼骨折术前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综合处理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世清;卫爱林;陶海鹰;彭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G-CSF体内应用对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四组BALB/c小鼠分别给予0、5、10、1μg rhG-CSF皮下注射,1次/d,连续6 d.第6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补体结合细胞毒性单克隆抗体法阴性选择分离得到外周血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1(CD11c+CD8a-)和DC2(CD11c+CD8a+)的比例,并计算其绝对值.结果:经不同剂量的G-CSF刺激后,小鼠外周血DC1的绝对值无显著变化,而DC2的绝对值明显增加(9.6×106/l vs 55.1×106/L,P<0.01),DC1/DC2的比值显著降低(4.2 vs 0.7,P<0.01).结论:G-CSF可调节外周血DC1和DC2亚群的数量和比例,应该在抗原提呈水平重新评估G-CSF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景师;窦科峰;付蓉;孙凯;李海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9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的ECG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分析三种脑血管意外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类型.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75.9%,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较脑梗塞更易发生脑心综合征.
作者:王吉文;邱嘉民;于钟;丘宇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技巧.方法:行肝移植16例,经典式11例,背驮式4例,活体肝移植1例.均进行B超检查.依B超结果帮助决定手术方式.结果:B超准确测出肝上下腔静脉长度,帮助决定肝内还是肝外断离肝上下腔静脉;准确测出癌肿与下腔静脉距离,决定是否行背驮式肝移植;勾画出活体肝移植中供体肝切除线,使切除右半肝包含右肝静脉及中肝静脉右侧支.结论:B超在各种肝移植术中应用重点各不相同.有针对性的应用B超,有助于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及顺利完成.
作者:计勇;甄作均;苏树英;许卓明;陈焕伟;王军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广泛的绷带是交叉十字绷带,如腮腺嚼肌区、颌下区、下颌骨手术及颌骨骨折等经常采用.该绷带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对一些病例采用自制简易颅颌弹性绷带进行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稳静;王石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龋病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影响.方法:29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有无龋病分为A(伴有龋病)、B(无龋病)两组,比较两组肾损害的发生率;并观察龋病干预与否对肾损害恢复病程的影响.结果:A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71.4%,与B组(44.7)比较,差异具显著意义(x2=7.79,P<0.01).在伴有龋病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儿中,龋病干预组(9例)在处理龋齿4周后有77.8%的患儿其肾损害完全修复,而非干预组(16例)同期仅有18.8%的患儿其肾损害得到恢复,两者比较,差异具显著意义(x2=8.40,P<0.01).结论:龋病的存在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及时处理龋齿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恢复.
作者:赖冬波;何丽雅;张文英;佟莉贞;郑可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童脑实质型急性期囊虫病CT表现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患儿进行CT随访观察并对照同期的临床表现.结果:多数脑囊虫病所致的低密度灶3~6个月内明显消散,钙化少见且多在急性期1年后出现,临床症状多在水肿消散后明显好转.结论:CT随访对观察疗效及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认为应在CT检查发现明确或疑似囊虫头节后才投以足够的杀虫药.
作者:李清锋;陆建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于1991年12月~2002年9月共收治甲状腺恶性淋巴瘤9例,资料完整,本文就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本院住院病人,男2例,女7例,年龄22~62岁,平均44.3岁.
作者:李志安;王文强;王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的疗效.方法:对12例较大的子宫肌壁间肌瘤,于腹腔镜下剔除,经腹壁小切口缝合子宫切口,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12例患者均不需中转开腹(大切口),手术时间为90~130 min,术中出血量为30~80 mL,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既能达到开腹手术缝合子宫的质量标准,避免了腹腔镜下缝合子宫的操作困难、术中出血多、缝合不严密而造成术后出血、子宫裂开等弊端,又保留了腹腔镜下手术的所有优点,是一种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张秀枝;臧新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乳糜胸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心脏外科手术后确诊合并乳糜胸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 055例心脏外科手术中,术后合并乳糜胸43例(0.43%),经保守治疗痊愈38例,再次手术治愈5例.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乳糜胸对患者术后康复有较为严重的影响,一经确诊采取适当的内科或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减少手术中操作损伤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张晓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宫颈妊娠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9例,均行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为探讨宫颈妊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飞芳;李梅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刮吸分离法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3年5月间共185例肝胆疾病手术效果.结果:23例肝外伤中因多发伤死亡1例,肝内、外胆漏各1例,其余162例均Ⅰ期愈合.结论:刮吸分离法解剖清晰,在肝胆手术、尤其是肝脏手术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高建军;刘道明;何志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了1980~2002年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4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有关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完整切除22例,合并脏器切除15例、血管切除2例,其它2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复发8例,其余效果满意.结论:术前明确腹膜后肿瘤的位置及大血管和重要器官的受累程度以及手术中的具体策略对手术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赵强;林彬;伍宏章;黄智明;黄俊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自1987年以来收治的7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手术治疗的2例顺利恢复,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保守治疗的5例治疗效果不满意.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是自发性食管破裂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关键,适当的手术是可以信赖的治疗方法,食道修补是佳治疗.
作者:刘晓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消除麻醉苏醒期的兴奋躁动症状.方法:对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出现兴奋躁动症状的13例全麻恢复期患者,持续小剂量静脉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治疗.结果:全组异丙酚的平均输注速率为16.72μg@kg-1@min-1,输注时间短为1 h 25 min,长者达7 h 20min.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稳定,能够方便地调整到理想的镇静水平.结论:此方法可有效地治疗全麻苏醒期兴奋躁动症状,并具有镇静水平容易控制,苏醒质量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应冠一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为进一步探讨其鼓室压图的特征,把外伤性鼓膜穿孔70例75耳与中耳炎穿孔的27例33耳患者的鼓室压图作了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毅;纪维纲;王敏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