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毒清不同途径给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周霞

关键词:克毒清, 不同途径, 给药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雾化吸入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对比观察, 特殊类型, 静脉滴注, 厌食, 咽痛, 呕吐, 流涎, 高热, 高频, 报告
摘要: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特殊类型之一,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在2002~2003年期间,我科进行了克毒清静脉滴注与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本病的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刀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脾切除、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甲状腺、乳腺以及肾囊肿等手术79例.结果:72例用超声刀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40~310min,手术出血平均小于80mL,无术后继发出血.结论:超声刀安全,无烟,凝血功能强,术中出血减少,使手术变得更安全,是腹腔镜手术一种理想的切割、止血工具.

    作者:王东亚;付晓;刘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置管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腘静脉置管局部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5月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分别采用腘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27例、常规药物治疗21例,观察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的差别.结果:本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显效率92.6%,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2.6 d.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显效率81.0%,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8.7 d.结论:置管溶栓术与常规的药物治疗相比,治愈率、显效率高,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精勇;金星;吴学君;张十一;种振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残髓炎、根尖周病塑化治疗疗效观察

    塑化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它是利用聚合前处于液态的塑料放入髓腔内,当其聚合时将感染物质坏死组织塑化在髓腔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近几年对67例残髓炎、根尖周病行塑化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何国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苦参碱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α-2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1例,随机分成苦参碱+α-2b干扰素组122例,给予苦参碱150 mg+10%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3个月.同时给予α-2b干扰素50 μg肌注,每天1次共10 d,以后50μg肌注,隔日1次,疗程3个月.干扰素组109例,单用α-2b干扰素治疗,剂量、疗程与治疗组相同.在治疗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LT及AST基本相同(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65%及45%(P<0.05);抗HBe阳转率分别为60%及37%(P<0.0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0%及47%(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α-2b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许诚;何清;王松;段钢;林东红;叶涛生;李慧娟;周伯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剂量新型国产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剂量新型国产环孢素A(CSA)新赛斯平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方法:43例确诊的再障患者接受治疗,试验组应用新赛斯平胶囊3~5 mg·kg-1·d-1,对照组应用赛斯平4~8mg·kg-1·d-1,两组均加用雄激素,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结果:43例再障病人经CSA联合雄激素治疗后基本治愈9例,缓解9例,进步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1%.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6.2%,对照组为68.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伴有CD3+/CD4+与CD3+/CD8+比值<0.6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2%,显著高于CD3+/CD4+与CD3+/CD8+比值>0 6患者(45.5%),P<0.025.未发现明确由于CSA所致肝肾毒性及高血压等严重毒副作用.结论:小剂量新赛斯平联合雄激素治疗再障是一种有效、安全、实用和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兵;孟凡义;刘启发;刘晓力;郑维杨;张钰;黄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参芪降糖颗粒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6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以参芪降糖颗粒为主配合美吡达、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为8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较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以参芪降糖颗粒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丹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一种逆行引导气管插管的改良方法

    本文针对传统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方法在引导气管导管通过声门口较为困难的缺点,介绍一种新的改良的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方法,以减少病人的创伤和痛苦.

    作者:郑俊奕;庄新茂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

    目的:报告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应用加压钢板治疗18例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并于术后行系统的功能训练.结果: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前臂旋转功能较好.结论:恰当的内固定器材的选用、骨折固定基本原则的掌握及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是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欧景才;黄东;毛莉颖;吴伟炽;江奕恒;张惠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凝血四项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目的:观察采血、保存与运送对凝血实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196例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采血后进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1 196份标本中151份有误差,误差率为12.6%,在151例误差中,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者144例,占95.37%;血液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者3例,占1.99%;从留置针处采血,标本混有肝素者4例,占2.64%.结论:不适当的标本采集和送检时间是导致凝血测定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长华;王玲;谭友平;潘东泉;文卫锋;陈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氟尿嘧啶注射液与复方足叶草脂治疗外阴尖锐湿疣53例观察

    尖锐湿疣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点涂足叶草脂或冷冻、激光、电灼等.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门诊用氟尿嘧啶(5-FU)注射液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并与复方足叶草脂治疗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初发的急性脑卒中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脑梗死发病后3 d、脑出血病后7 d神志恢复清楚(GSC≥8分),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锻炼、理疗、针灸),疗程1个月;对照组不进行正规综合康复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MA和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康复组FMA和BI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肢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杨荣椿;李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8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局部微波热凝和下鼻甲切除术的局部综合治疗措施.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评价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术后4周,全部病例显效.1年后有105例获随访,其中显效77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疗效满意,安全简便.

    作者:周剑勇;陈雅平;张蔚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探讨MCP-1和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每组20只,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TZ两组大鼠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同时检测肾功能.结果:8周时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C组(P<0.01),而且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正相关(r=0.7482,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明显增强,而且其表达与肾脏病变呈正相关.

    作者:叶迎春;李竞;甘佩珍;包艳;李芳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侵犯双侧上颌窦及鼻腔的腭部鳞癌1例

    患者男,67岁,因左侧鼻腔渐进性阻塞5个月及发现腭部肿物2个月入院.

    作者:王石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34例疗效探讨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只是按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较少使用干扰素治疗.笔者2001年9月至2003年5月,采用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碧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国沈阳农村支气管哮喘流行病调查

    目的:了解中国沈阳地区农村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流行病情况.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1 965人,根据病史、体征、肺功能检查确诊哮喘患者.单因素分析用于评价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人群总累积患病率为1.933%(618/31 965),其中男性:女性为1:1.58;普查时的患者年龄分布高峰在40~60岁,但出现咳嗽或喘息的年龄高峰则在14~40岁,对劳动轻、中、重度的影响分别为31.1%(192/618)、33%(204/618)和35.9%(222/618),但既往明确诊断的仅占43.7%(270/618),仅约20%的患者有误工误学;民族、受教育程度、喂养方式、血型、家庭收入、与家人感情等个人因素及居住条件包括在居住地、住所、人均居住面积、家居装修材料、家居的食物和物品在雨季和冬季是否经常发霉等环境因素对哮喘的发生无明显影响作用.结论:本次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北方农村地区支气管哮喘的流行情况,有关资料为今后哮喘的群防群治和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谢华;何韶衡;陈萍;迟秀丽;孙丽;黄革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HPF方案和PF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比较

    目的:比较HPF方案(羟基喜树碱:10~12 mg,第1~5天静脉注射;DDP:20 mg/m2,第1~5天静脉点滴;5-Fu:500mg/m2,第1~5天静脉点滴)和PF方案(DDP 20 mg/m2,第1~5天静脉点滴;5-Fu 500mg/m2,第1~5天静脉点滴)治疗初治局部晚期(T4N2-3M0)的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45例初治鼻咽癌(T4N2~3M0)随机分成PF方案组和PFH方案组,完成2周期诱导化疗后进行常规外照射放疗,其中PFH方案组23例,PF方案组22例.结果:HPF方案组颈部转移淋巴结和鼻咽肿瘤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78.3%和69.6%,PF方案组分别为63.6%和63.6%,统计学无差异.在急性的毒副反应方面,两组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和口腔炎无明显差异,但是HPF组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Ⅰ+Ⅱ+Ⅲ+Ⅳ)60.9%,明显高于PF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中,HPF方案并未比PF方案优越,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黎静;李志强;石卫明;徐艳红;林佩丽;张莉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1例

    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罕见.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1 788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1例患者术后并发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经积极处理和护理后愈合,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易敏;王美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口腔治疗引起咳嗽性晕厥3例

    咳嗽性晕厥,亦称咳嗽性晕厥综合征,是指发生于咳嗽之后暂时的意识丧失,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不留后遗症,它属于单纯性晕厥,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神经系统时发生的一组症状.

    作者:薛爱英;汤瑞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护理体会

    阴式子宫全切术是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手术,需要医生护士紧密配合,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间成功开展了58例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总结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郭智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