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失败的原因分析

庄庆

关键词:激光, 牙本质过敏
摘要: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的合理及有效方法.方法:对100例患者的286颗牙本质过敏的患牙进行激光脱敏治疗,分析不同的症状,牙本质的不同暴露程度及激光的照射时间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前无冷热刺激症状的275颗牙(占96.15%)的疗效佳,治疗前有冷热刺激症状的11颗牙(占0.038%)的疗效较差,且牙齿咬合面过敏的治疗效果较好,牙颈部过敏的治疗效果较差.结论:远髓的牙本质过敏疗效较好,近髓的牙本质过敏疗效较差.患者的主观症状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布-加氏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布-加氏综合征主要病变是肝段或近心段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阻塞,引起门、腔静脉高压.临床上易被误诊为门脉性肝硬化、肝癌.PTA(经皮血管腔内形成术)治疗创伤性、危险性少,预后好.现将我院自1993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戴兆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自身血回输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自身血回输在口腔颌面外科正颌及非恶性肿物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估计术中出血超过600 ml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43例,采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身血回输,术后3~5 d化验病人的肝肾生化、血BCA、PAT,且与术前化验结果对照,了解评价自身血回输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液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所有43例病人的肝肾生化、BCA,PAT化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自身血回输在口腔颌面外科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吴俊伟;彭国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下肢肌肉萎缩1例治验

    患者女,40岁.缘患者平素体质羸弱,于1993年3月发现左侧臀部及左下肢比右侧臀部、下肢瘦削,测量膝关节上15 cm处左大腿比右大腿小3cm;膝关节下5 cm处,左小腿比右小腿小1cm.同年5月底到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做肌电图检查示左侧腓肠肌呈神经原性损害,左L4,5 根性损害,右侧腓肠肌多相波稍增多.遂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按神经原性肌萎缩用补益肝肾、舒筋活络中药及针灸治疗2个多月,因无效而转回原籍,虽仍继续坚持内服或注射多种营养神经西药以及各种滋补中药、成药,但终无寸效而就诊.

    作者:吴燕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结核空洞合并感染15例误诊分析

    近年来,我院对15例结核空洞合并感染均被误诊为肺脓肿,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林伟康;郑渠;郭欣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3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用3种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84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选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和角钢板内固定,稳定型转子间骨折选用加压螺丝钉内固定.结果:随访78例,平均随访8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3%.其中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组优良率98%,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少、固定牢固,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郭洲;王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63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其临床特点为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伴有发作性胸闷为主要症状,无喘息和哮鸣音.VCA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获理想疗效,并可避免和减少其发展成为典型支气管哮喘.本文将我院呼吸科于1998年12月至今收治并已确诊的63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钟世湖;郭欣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区域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区域阻滞复合浅静脉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应用于烧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将26例共进行了40例次手术的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1)实验组(组Ⅰ):11例,18例次手术.应用区域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自体取皮和非阻滞区域的削痂结束后,不再追加静脉麻醉药,以区域阻滞麻醉维持至术毕.(2)对照组(组Ⅱ):15例,22次手术,单纯应用静脉麻醉.(3)麻醉手术中连续监测并记录BP,HR,ECG,SPO2,尿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显著减少静脉麻醉药的用量,对机体影响小,术毕病人清醒快,恢复顺利,并可术后镇痛.结论:区域阻滞复合浅静脉麻醉可提高烧伤麻醉的安全性,但要注意其禁忌证.

    作者:尹英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诊断性试验的几个评价指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关于优先处理、录用课题论文的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上颌窦根治术腔用不同填塞物止血的临床观察

    上颌窦根治术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为探讨上颌窦根治术的术腔采用不同填塞物止血的临床效果,我们对本院近10年来679例(993侧)上颌窦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5例(403侧)术腔采用碘仿纱条填塞止血,354例(590侧)采用自制止血气囊填塞止血,二者均可将术后出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但是为了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术腔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可选择不同填塞物.本科近10年来采用自制止血气囊行术腔填塞止血,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翠芳;廖天义;张发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管理对策

    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到80年代中期才有全国性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规划,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开始医院感染的监控试点工作,但发展迅速,到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医院都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本文主要从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管理对策,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六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迟发外伤性颅内积气并脑脊液鼻漏1例

    患者男,48岁.1999年3月18日从4 m高坎跌下,昏迷约30 min,醒后诉头昏、头痛、恶心.生命体征平稳,瞳孔对光反应灵敏,无脑脊液耳鼻漏,右额皮肤擦伤渗血.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颅脑CT平扫见右额部头皮肿胀,右额骨近额窦处线性骨折,颅内未见积气及脑中线移位.

    作者:田耀国;舒莉;明永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例

    患者女,67岁,以复视,右眼睑下垂,右侧头部及右眼眶持续性胀痛20 d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5年,间断服用降糖药,监测血糖在15~20 mmol/L,尿糖(++)~(+++),查体:血压20/12 kPa.

    作者:刘溶;赵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四肢大血管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

    目的:探讨四肢大血管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体会.方法:总结12例四肢肱动静脉、股动静脉、动静脉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四肢长骨骨折并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腹腔脏器损害病例的院前、院内、术中、术后救治及人造血管的应用.结果:2例患者因转院来我科时肢体的缺血时间已太长而需截肢处理.1例因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虽经切开减张,仍发生肌肉坏死而使肢体功能严重受损.其余病例均保留了肢体大部分功能,合并多发伤也得到治愈.结论:四肢大血管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院前、院内及术中急救均强调时间观念,并做好系列治疗的统一安排.尽量争取在保证生命的前提下,早期完成肢体血管的修复.人造血管的应用对争取时间修复血管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作者:匡斌;陈云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膝骨关节炎22例误诊分析

    本文对我院22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及误诊原因.

    作者:侯维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源性溃疡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5例肝源性溃疡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率比正常人溃疡发生率高、发病年龄较后者晚十余年;病状不典型,易漏诊,病程长,难以治愈,合并出血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升高不明显;洛赛克或H2-受体拮抗剂加普萘洛尔有良好疗效.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易出血,门静脉高压是促发因素,普萘洛尔有助于肝源性溃疡的愈合.

    作者:王斌;徐少勇;邓长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治疗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9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2例低血小板血症,1例低白细胞血症,1例重度贫血,4例伴肾功能损害,2例并发妊高征,均获活产新生儿,母婴平安.结论:妊娠合并SLE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应联同内科医师共同监护,适当用药,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春霞;李光仪;郑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海洛因中毒的护理

    血液灌流是通过体外循环使血液通过吸附装置(血液灌流器),清除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或药物,是目前抢救重度药物或毒物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中毒病人的可靠和较理想的首选方法[1].海洛因为半合成的阿片生物碱衍生物,吸毒过量时,常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致猝死.自1995年3月~1999年5月,我们对急性海洛因中毒的患者采用传统的纳洛酮内科治疗的同时,进行了血液灌流的方法抢救病人,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珏;陈建英;刘咪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成人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患者男,31岁.因多饮、多尿7年余,发热、全身骨骼疼痛2月余,拟垂体功能减退于2000年11月2日入我院内分泌科.

    作者:梁伟佳;高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肾衰血液透析6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将62例ARF患者分为2组,A组为急性肾衰无并发症组,B组为急性肾衰有并发症组,对透析反应、诱导透析及透析时机进行分析.另外,随机抽取同期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维持性HD180例次,与其进行透析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62例ARF透析反应发生率为36.41%,60例CRF透析反应发生率为16.11%(P<0.01).ARF中,首次诱导透析的透析反应发生率为60.87%,透析反应中低血压反应占71.64%,无症状低血压和非典型症状低血压占低血压反应的66.67%.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透析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因透析反应而死亡占死亡病例总数的23.08%.结论:ARF血液透析的透析反应发生率高,低血压是主要透析反应,低血压以无症状及非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透析反应不是死亡主要因素.早期预防性HD可增加ARF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透析反应发生率.做好诱导透析及防治低血压反应对于ARF患者的HD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思念;黄雯;郭雪兰;林淑芳;吴静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