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潘卫东;许瑞云;刘波;陈幼明;姚春斓;刘勇

关键词:高血压, 门静脉, 胃黏膜, 胃内镜术, 肝炎, 乙型, 肝硬变
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探讨PHG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59例病人,分别进行门静脉压力、肝功能状态、肝硬化程度、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脾功能亢进程度、乙肝病毒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项目的检测,分析各因素与PHG轻重的相关关系.结果: Ⅰ,Ⅱ,Ⅲ级PHG的自由门静脉压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029,P=0.97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PHG轻重无相关性(r=0.140,P=0.153).Ⅰ,Ⅱ,Ⅲ级PHG的肝组织胶原纤维相对面积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5,P=0.801).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与PHG的轻重明显相关(r=0.386,P<0.001).胃底静脉曲张中Ⅰ、Ⅱ、Ⅲ级发生PHG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χ(2)/()=4.509,P=0.209).脾脏功能亢进的程度与PHG轻重呈正相关(r=0.283,P=0.003).7例PHG患者胃壁组织内均未发现HBsAg和HBcAg.HP的感染率为21.43%,有无HP感染PHG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578,P=0.7491).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与PHG的轻重呈正相关;胃底静脉曲张存在与否与PHG的程度不相关.脾脏功能亢进程度与PHG的程度呈正相关.门静脉压力、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肝硬化程度与PHG的轻重无明显相关性.在PHG患者的胃组织内未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的证据.乙肝肝硬变PHG患者HP的感染率低.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活检术32例初步体会

    目的:提高肾活检取材成功率和避免严重并发症.方法:静脉肾盂造影(IVP)荧屏直视下定点,手动Tru-cut针活检取材.结果:32例成功取材31例(96.9%),失败1例(3.1%);并发症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肾活检适应证并排外禁忌证,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定点精确,取材操作干脆、快速及术后规范处理,在基层医院开展肾活检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西北;陈玉锦;赵文喜;宿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东莞地区肝炎患者TT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分型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 TTV)感染流行情况和基因分型.方法:选取G1,G2,G3,G4,G5,G6同源性极高的系列nt2160~nt2196作包被探针,异源性大于20%的序列作显色探针G1,G2,G3,G4,G5,G6,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对410例肝功能损害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TTV检测及TTV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检出66例TTV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6.0%.对66例TTV进行基因分型,G1型47例,G2型6例,G1,G2混合型感染11例,G3,G4各1例,尚未发现G5,G6型.结论:在东莞地区的肝炎病人中,TTV的感染率为16.0%;TTV基因型主要为G1型,其次为G2型,未发现G5,G6型.

    作者:周永立;田碧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2001年7~12月我们在海拔3700m高原共完成45例(47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现将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白内障患者45例(47眼),男性26例(28眼),女性19例(19眼).老年性白内障43例(43眼),先天性白内障2例(4眼).年龄3~82岁,平均52.9岁.汉族11例,藏族34例.按LOCSⅡ分类法对晶体核硬度进行分类,Ⅰ*#级核6眼,Ⅱ级核14眼,Ⅲ级核18眼,Ⅳ级核9眼.术前检查胸透、心电图基本正常,血糖在7.5 mmol/L以下,血压(收缩压)在180 mmHg以下,无手术禁忌证.

    作者:刘百臣;彭秀军;陈昌玖;易贵荣;郭灵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一氧化碳中毒致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56岁,因煤气中毒意识丧失2 h急来院,临床诊断:煤气中毒.入院体检,脉搏15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0/60 mmHg.浅昏迷状,口唇呈樱桃红色,略有紫绀,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心率约170次/min,律整,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软,肝脾不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退.心室率170次/min,律整,各导联P波不清楚,异位P波可能与T波重叠,QRS波形为室上性,时间为0.08 s,Ⅱ,Ⅲ,avF,T波倒置,Ⅰ导联负正双向.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入院后给予吸氧,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甘露醇、消心痛静脉滴注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神志逐渐清醒.2 h后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律整,Ⅱ,Ⅲ,avF,T波直立,Ⅰ,avF,T波略低,V4~V6 T波直立,S-T段略下移,诊断:大致正常心电图.

    作者:李保芹;宋希莲;周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甘利欣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用综合治疗;治疗组60例,综合治疗外加用甘利欣和复方丹参,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转氨酶(ALT)和胆红素(TBi)恢复正常占81.7%和88.3%,停药后总有效率为90.0%,转为重症肝炎百分率为1.7%;对照组ALT,TBi恢复正常占48.3%和44.8%,总有效率53.4%,转为重症肝炎百分率为6.9%.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在治疗中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利欣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明显降酶、退黄作用并有效阻止其转为重症肝炎.两药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坚灵;伍尚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结肠血管病变22例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人结肠血管病变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22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对其临床特点、伴发基础疾病、内镜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大部分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和便血;内镜下观察到病变呈节段性分布、黏膜糜烂和不规则溃疡;组织学上表现为黏膜糜烂、黏膜下出血、腺管破坏等.(2)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无痛性便血;内镜下观察到与周围黏膜界限清楚的红色、斑片状、蜘蛛状或向周围放射扩张的毛细血管丛,并见糜烂和新鲜出血.结论:缺血性结肠炎和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在临床和内镜表现上各有自己的特点,早期行结肠镜检查,特别是在发病2 d以内,对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必要的.

    作者:王智峰;阮丽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9年3月~2001年10月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门诊或住院患者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

    作者:任麦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34例诊治体会

    目的:为提高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对34例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进行总结.结果: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良性肿瘤29例,肾上腺皮质癌5例.在良性肿瘤中无功能性肿瘤8例,有激素分泌功能者21例,其中临床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血醛固酮轻度增高,肾素偏低;临床前柯兴氏征11例,血皮质醇轻度增高.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肿瘤直径为0.7~2.6 cm,CT值-7~25.3 Hu.束状带肿瘤直径2.5~6.0 cm,CT值25.6~39.5 Hu.肾上腺皮质癌24 h尿17 KS增高.结论: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应根据影像检查和内分泌测定综合分析作出诊断,肿瘤直径>2 cm,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肿瘤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郭彬;吴开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马尾圆锥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提高对马尾圆锥部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马尾圆锥部肿瘤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手术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8例,1例术后复发.结论:根据临床特点与其它疾病相鉴别,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赵鹏来;陈永严;杨纶先;常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0年间贲门疾病患者250例胃镜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有上消化道症状人群贲门疾病发病情况.方法:对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的19 274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贲门疾病250例,检出率1.30%.其中贲门炎154例,贲门癌84例,贲门溃疡和贲门息肉各6例.结论:清楚了解贲门疾病发病情况,对防治贲门癌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平湖;李剑;黄元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晚期肿瘤治疗观念的转变与治疗近况

    综合评价与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肿瘤(Tu)是正常组织经过基因促变-突变-间变-癌变(四变)而形成一类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多机制(四多),高度侵袭性、高度恶性遗传性、高度异质性(三高)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致死的第二大原因,是现代医学疑难重症,直到目前仍是一大痼疾,其谜底远未阐明.但近百年来,人类为解除癌症对生命健康的日益威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随着现代化科技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工作如下.

    作者:徐忠立;周慕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盆汤结合多种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

    目的:探讨慢盆汤内服结合多种物理疗法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分别应用慢盆汤内服(单纯组,41例)与慢盆汤内服结合神灯与超导光波疗法(综合组,45例)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连续治疗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单纯组痊愈19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4%;综合组痊愈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经Ridit分析,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U=1.982 8,P<0.05).结论:对于病情迁延的慢性盆腔炎,应用多途径的综合疗法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郭李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inswanger病合并脑中风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Binswanger病(SAE)及其合并脑梗塞、脑出血时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有CT扫描的病例250例,其中50例加做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智能精神障碍进行性加重是SAE主要临床表现,95%合并多发腔梗,50%易并发脑梗塞,20%易并发大面积脑梗塞,6%并发脑出血.CT扫描示脑内异常密度灶,MRI示T1,T2异常信号.结论:脑内有Binswanger病理改变者中风发生率更高.CT平扫是诊断SAE简便有效的手段,MRI能更清晰显示微小病灶,对诊断明确者应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

    作者:付培平;许树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39例临床分析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律失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率极低,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措施[1].我院1997年引进该技术,至今已治疗心动过速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6±3)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8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例,房性心动过速(AT)2例,心房扑动(AF)1例呈持续性发作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心力衰竭2例.1.2 电生理检查和RFCA方法对于旁路,消融心房和(或)心室早激动点;对于双径路,消融慢径路;对于AT,消融早心房激动点;对于AF,沿冠状窦口、下腔静脉口和三尖瓣之间行线性消融,详见文献[1].

    作者:靳晨亭;周万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38例疗效观察

    我部自1998年以来,开始使用广州军区医疗器材厂生产的正负压电脑控制增强型体外反搏仪对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并设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男性24例,占63.2%;女性14例,占36.8%.年龄35~60岁,平均51岁.病程1~4年,平均2.6年.38例全部有心电图异常.对照组20例情况与治疗组相仿,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苗兴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尿β-HCG定量检测在异位妊娠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一种异位妊娠(EP)尿β-HCG定量检测的快速酶联免疫检测法(E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以临床诊断为EP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作尿β-HCG-EIA快速定量检测,并同时抽取静脉血做常规β-HCG-RIA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尿β-HCG-EIA与血β-HCG-RIA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尿β-HCG-EIA快速定量检测可替代血β-HCG-RIA检测,作为一种更方便快速诊断EP的方法.

    作者:郭彩娇;刘运科;陈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闭合手法整复加舒活精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6例

    我科近几年来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加中药舒活精(中国科招集团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敷、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6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6例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13岁;右肘40例,左肘26例;伸直型60例,曲屈型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断端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无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线特点:横断型53例,短斜型13例,其中尺偏型62例,桡偏型4例.就诊时间短30 min,长3 d,肘关节肿胀程度为轻、中度.每日从夹板间隙处淋舒活精1次,约10 ml,并属患儿作伤肢握拳锻炼,每3天复诊1次,固定3~4周,解除外固定,用中药舒筋通络之剂外洗.1.3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获6个月~18个月随访,参考丘耀元等[1]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疗效评定指标,66例中优51例,良9例,优良率为90%,其中肘内翻6例,角度均在15°以内,肘关节伸屈功能减少在15°以内.

    作者:王仁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成人型肝母细胞瘤1例

    患者女,62岁.右侧腰背痛1周,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未见静脉显露;右上腹部触及10 cm×8 cm质软包块;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既往体质好,无服用避孕药及其它性激素史.B超检查肝右叶下缘见10.8 cm×7.8 cm的不均质低回声,提示肝实质占位,考虑外生性肝癌.CT扫描肝右叶外段可见10.5 cm×8.5 cm的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5 min扫描可见病灶呈均匀等密度强化,提示肝右叶巨大血管瘤.术前血生化、肝功能正常,AFP<20 μg,CEA<15 μg/L,HCG<3.1 μg/L.

    作者:王卓才;莫国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薄层CT扫描在急性颅脑外伤中的作用

    颅脑外伤是CT诊断中常遇到疾病之一,对于有明显颅脑外伤CT征像的,诊断较易;而CT征像不明确的,往往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对可疑层面采用CT薄层扫描,可提高诊断率,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笔者收集了本院CT室从1999~2001年对72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CT薄层扫描的CT及临床资料,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小21岁,大56岁,平均38.6岁,均有外伤史.

    作者:王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葡萄膜大脑炎13例误诊分析

    葡萄膜大脑炎又称Vogt-小柳-原因病(简称VKH),主要累及眼、脑膜和大脑,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现将我科1993年7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所有患者均在外院就诊或住院治疗过.1.2 临床表现低热或中度热11例,头痛、呕吐10例,头昏3例,偏瘫2例,四肢抽搐2例,眼痛、视力下降9例,脑膜刺激征6例,视乳头水肿6例,结膜充血水肿8例,视网膜出血1例,脱发2例.1.3 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清亮13例,压力>200 mmH2O 3例,压力180~200 mmH2O 5例,正常4例.所有患者白细胞均在(100~200)×106/L,蛋白0.18~1.2 g/L,糖、氯化物均正常.血常规均正常,脑电图正常6例,弥漫性慢波7例,头颅CT或头颅MRI可见异常密度影4例,正常9例.

    作者:叶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