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薄层CT扫描在急性颅脑外伤中的作用

王翔

关键词:薄层扫描, 颅脑外伤, 诊断率, 临床资料, 脑外伤患者, 外伤史, 治疗, 收集, 年龄, 疾病, 断带
摘要:颅脑外伤是CT诊断中常遇到疾病之一,对于有明显颅脑外伤CT征像的,诊断较易;而CT征像不明确的,往往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对可疑层面采用CT薄层扫描,可提高诊断率,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笔者收集了本院CT室从1999~2001年对72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CT薄层扫描的CT及临床资料,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小21岁,大56岁,平均38.6岁,均有外伤史.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随着人类行为模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威胁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手术、放射、化学治疗仍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均对人体造成巨大损伤,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及治疗方法引起的形态改变、脱发、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使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作者:张雪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成人型肝母细胞瘤1例

    患者女,62岁.右侧腰背痛1周,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未见静脉显露;右上腹部触及10 cm×8 cm质软包块;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既往体质好,无服用避孕药及其它性激素史.B超检查肝右叶下缘见10.8 cm×7.8 cm的不均质低回声,提示肝实质占位,考虑外生性肝癌.CT扫描肝右叶外段可见10.5 cm×8.5 cm的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5 min扫描可见病灶呈均匀等密度强化,提示肝右叶巨大血管瘤.术前血生化、肝功能正常,AFP<20 μg,CEA<15 μg/L,HCG<3.1 μg/L.

    作者:王卓才;莫国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酵母菌性脑膜炎2例临床分析

    本院收治2例经脑脊液培养确诊的酵母菌性脑膜炎,现对其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32岁.因头痛20余天,伴复视10 d收住院.患者诉头痛呈持续性钝痛,以早晨起床后加剧,低热,服用止痛药能短时缓解,逐渐出现复视,并头痛加剧,呕吐胃内容物,喷射状.入院时T 37.2℃,P 80次/min,R 20次/min,BP 16/9 kPa.神志清,对答切题,双眼球轻外突,左瞳孔3 mm,右瞳孔2.5 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外展受限,锥体束征(一),颈抵抗.

    作者:李壮丰;吴振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闭合手法整复加舒活精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6例

    我科近几年来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加中药舒活精(中国科招集团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敷、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6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6例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13岁;右肘40例,左肘26例;伸直型60例,曲屈型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断端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无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线特点:横断型53例,短斜型13例,其中尺偏型62例,桡偏型4例.就诊时间短30 min,长3 d,肘关节肿胀程度为轻、中度.每日从夹板间隙处淋舒活精1次,约10 ml,并属患儿作伤肢握拳锻炼,每3天复诊1次,固定3~4周,解除外固定,用中药舒筋通络之剂外洗.1.3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获6个月~18个月随访,参考丘耀元等[1]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疗效评定指标,66例中优51例,良9例,优良率为90%,其中肘内翻6例,角度均在15°以内,肘关节伸屈功能减少在15°以内.

    作者:王仁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肾活检术32例初步体会

    目的:提高肾活检取材成功率和避免严重并发症.方法:静脉肾盂造影(IVP)荧屏直视下定点,手动Tru-cut针活检取材.结果:32例成功取材31例(96.9%),失败1例(3.1%);并发症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肾活检适应证并排外禁忌证,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定点精确,取材操作干脆、快速及术后规范处理,在基层医院开展肾活检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西北;陈玉锦;赵文喜;宿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盆汤结合多种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

    目的:探讨慢盆汤内服结合多种物理疗法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分别应用慢盆汤内服(单纯组,41例)与慢盆汤内服结合神灯与超导光波疗法(综合组,45例)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连续治疗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单纯组痊愈19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4%;综合组痊愈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经Ridit分析,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U=1.982 8,P<0.05).结论:对于病情迁延的慢性盆腔炎,应用多途径的综合疗法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郭李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股骨颈前倾角的CT测量

    股骨颈前倾角是一个临床常用的解剖概念,在小儿髋脱位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股骨颈前倾角的概念源自于1954年Billing[1]提出的股骨学特点.由于股骨颈不在股骨干的冠状面上,其长轴与股骨干冠状面所形成的角度,称为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 FNA),即分别通过股骨长轴和股骨颈长轴的两个平面所形成的角度,见图1.目前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有解剖法即裸骨测量法、X射线两次摄片的甲斐法、B超法、CT与核磁共振(MRI)法等,下面就股骨颈前倾角的CT测量作一综述.1 股骨颈前倾角CT测量进展1978年,美国俄亥俄州Akron城医院Weiner等医生[2]提出的测量方法:病人仰卧于CT扫描床上,固定双下肢,双足呈中立位,以通过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上缘的断面为标准平面,连接股骨头与股骨颈前后缘中点作为股骨颈长轴a,把通过股骨内外髁长径线作为髁长轴b,将其与股骨颈纵轴照片叠加,a与b所成的夹角即为股骨颈前倾角,如图2.

    作者:杨军林;李锋;肖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21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216例羊水过少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同期内分娩总数7 135例,其中羊水过少216例,发生率为2.12%,初产妇178例(占82.3%),经产妇38例(占17.5%),全部为单胎,年龄大41岁,小20岁,平均年龄26.3岁,孕期37周5例,孕37~40周57例,孕40~41+6周132例,≥42周22例,剖宫产121例(占55.06%),阴道分娩95例(占44.94%).1.2 诊断标准以B型超声监测羊水指数≤5.0 cm为羊水过少阈值,5.1~8.0 cm为警戒值,人工破膜时羊水量少于100 ml,则可拟诊为羊水过少,分娩结束时,证实羊水量<300 ml者,可以诊断.

    作者:陈浮;邓敏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斯皮仁诺治疗浅部真菌病100例

    2000年5月~2001年3月,我们用期皮仁诺治疗浅部真菌病10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淋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28例治疗经验浅淡

    笔者1997年1~7月在门诊收治了28例淋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现就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年龄15~65岁,平均31.5岁;已婚23名,未婚5名,均有性生活史;21名有生育史.均有白带增多,呈豆渣样或脓血性,外阴瘙痒,妇科检查见外阴不同程度充血,肿胀,有脓血或豆渣样白带附着.阴道壁充血,阴道内有脓血性,或豆渣样物,有些附在阴道壁上.18例有宫颈充血、糜烂,触之易出血;5例附件、子宫区有压痛.28例均作白带常规检查,查出霉菌.4例革兰氏阴性染色查出细胞内有肾型双球菌6对以上.24例取宫颈分泌物淋菌培养阳性.28例均予青霉素960万U静滴,丙磺舒1 g口服,每日1次,共7 d.并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阴道后放入制霉菌素50万U 1片,外阴涂擦克霉唑软膏,7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内裤自行煮沸消毒.

    作者:卢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出生缺陷儿72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接诊的围产儿19 012例中,发生出生缺陷儿7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1年12月两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28周至产后7 d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19 01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7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3.79%.

    作者:谭佩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38例疗效观察

    我部自1998年以来,开始使用广州军区医疗器材厂生产的正负压电脑控制增强型体外反搏仪对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并设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男性24例,占63.2%;女性14例,占36.8%.年龄35~60岁,平均51岁.病程1~4年,平均2.6年.38例全部有心电图异常.对照组20例情况与治疗组相仿,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苗兴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共20例,合并腓骨骨折16例,同时行腓骨骨折固定14例.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除2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术后3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例术前腓总神经瘫的病人6个月恢复正常.无出现术中误伤神经、血管,术后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肌间隔综合征.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终结果采用Johner-wruch评分标准,优18例,良2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固定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和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能早期功能锻练,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叶韶晖;陈鸿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龄前列腺增生症59例手术治疗

    目的:加深对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对1985年1月~2000年2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59例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急性尿潴留史者36例,留置导尿管者11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者5例.术前残余尿量>50 ml者51例.合并膀胱憩室、膀胱结石、腹外疝、肾功能不全分别有3,25,11和15例.59例患者均在硬脊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治疗.术后停留导尿管4~12 d,平均7.6 d.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3例,肺部感染4例,附睾炎2例,切口感染3例,前列腺窝出血和暂时性尿失禁各1例.52例获随访(1~8年),26.9%的患者仍有程度不等的排尿障碍症状.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病程长,逼尿肌功能受损较严重,且较多合并其它脏器功能异常.术前应认真选择和准备病人,尽可能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术中严密监护,手术操作应轻、快、巧,术后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加强观测及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项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胃平滑肌瘤并溃疡穿孔1例

    患者女,59岁.主因上腹疼痛恶心呕血1 h,伴晕厥1次,于2001年9月4日收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1周因关节炎开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1 h前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呕血3次,为咖啡样物及血凝块,量约1 000 ml.出汗,头昏,继之晕厥1次,约15 min后清醒.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6℃,脉搏110次/min,血压测不出,呼吸24次/min.神志清楚,颜面四肢苍白,肢端冷,皮肤潮湿,巩膜无黄染.心率110次/min,节律齐.

    作者:范洪波;赵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万花油和复方丹参合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在1998~2001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万花油外搽按摩及静滴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硬肿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住院患儿76例中男40例,女36例;足月儿2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3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20例;体重>2 500 g的20例,体重在1 500~2 500 g的33例,体重<1 500 g的23例.将76例患儿分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发病龄均在5 d之内.1.2 临床表现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产时有窒息52例,合并有:肺出血8例,肺炎4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体温不升62例,新生儿脐炎7例.

    作者:伍伟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狭窄性不孕6例临床治疗分析

    造成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我院近两年来收治因宫颈因素或宫腔粘连导致原发、继发不孕6例,经治疗后均已妊娠,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原发性不孕3例,继发性不孕3例.年龄20~28岁,原发性不孕为结婚已超过2年.继发性不孕1例为G3P0,1例为G2P0,1例为G2P1.1.2 症状及体征原发性不孕3例子宫颈均细小.附件及月经周期无异常,见表1.继发性不孕3例附件无异常,见表2.

    作者:罗财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尿道下裂245例Ⅰ期手术不同术式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方法的疗效,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总结我院245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的资料.结果: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MAGPI)手术成功率100%;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法)成功率95%;阴囊中线皮岛法成功率82%;带血管蒂包皮(Duckett法)成功率82.7%;Duckett+Duplay法成功率83.3%;膀胱黏膜法成功率73.5%.结论:阴茎头冠状沟下尿道下裂宜采用MAGPI术式,阴茎体前端1/3型尿道下裂宜用Mathieu法,后端型宜用Duckeet+Duplay法,仅在取材困难的尿道下裂才考虑用膀胱黏膜法.

    作者:黎伟寿;陈兴;陈亚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双侧颈丛阻滞后喉返神经麻痹引起呼吸困难1例

    患者女,63岁.因双侧多发性甲状腺腺瘤而手术.术前情况:HR 80次/min,P 80次/min,BP 16/10 kPa,T 36.5℃.EKG、胸片、血尿常规正常,凝血全套正常,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甲状腺B超显示右侧腺瘤大小19 mm×20 mm×58 mm,左侧22 mm×24 mm×43 mm,峡部5 mm.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术前30 min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鼻导管给氧,Hp多功能监测EKG,BP,HR,SpO2等.局麻药按1%利多卡因+0.1%地卡因+1∶20万单位的肾上腺素方法配置.操作方法:颈深丛按C4横突一点法进行阻滞.浅丛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扇状进行阻滞.首先行右侧阻滞,深、浅注药各6 ml和10 ml.5 min后,病人右侧颈丛支配的区域皮肤开始麻木,对针刺无痛感.7 min时病人出现呛咳,但发声好,无胸闷气急,再观察10 min病人无异常主诉,各项监测指标无异常后再行左侧深、浅阻滞,用药量同右侧.5 min后,病人左侧颈丛支配的区域开始麻木,对针刺无痛.

    作者:吴贵龙;朋立超;蒋克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析社区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迫切希望得到及时、合理、经济、有效的卫生保健服务.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社区护理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社区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部分,逐渐发展起来.作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现今社区护理发展作一点浅析.1 为什么要发展社区护理1.1 住院难,住院费用高老年患者以慢性病为多,康复功能锻炼需要时间长,但多数医院床位周转率高,而很多老年慢性病却反复发作,需要住院的时间长.如果事前做好预防措施,就会使这一矛盾得到缓解.1.2 独居老人增多随着家庭人口小型化、出国、外地工作人口的增多,独居老人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社区老人日托所、福利性老人院早该应运而生.1.3 脑血管病康复脑血管疾病造成许多老人长期卧床,功能锻炼对于此类老人特别重要,社区康复训班能为这类老人提供准确的康复计划和康复服务.

    作者:蔡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