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二期回植

张乃崇;赖廷海;钟景灿

关键词:自体颅骨瓣, 颅骨缺损修补术, 体外保存, 开颅血肿清除术, 手术, 颅骨修补材料, 环氧乙烷灭菌, 去骨瓣减压, 脑外伤患者, 回植治疗, 脑疝形成, 临床应用, 基层医院, 储存设备, 亚低温, 无生物, 钛钢板, 脑损伤, 脑水肿, 骨水泥
摘要:脑损伤并脑疝形成之患者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常需去骨瓣减压,结合脱水,亚低温等治疗,帮助病人渡过脑水肿高峰期。但遗有颅骨缺损而需再行颅骨缺损修补术。颅骨修补材料目前有:自体颅骨、钛钢板、硅胶及人造颅骨、骨水泥等。经临床应用以自体颅骨瓣为佳,其不需要其他来源、无生物排异性、术中不需塑形、不需裁剪、手术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但二期颅骨缺损修补一般距第1次手术3~6个月,对无超低温储存设备的广大基层医院来说,能长期体外保存骨瓣与否成了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3年前开始采用颅骨瓣体外保存环氧乙烷灭菌+低温长期保存二期回植治疗26例脑外伤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鲜羊膜移植重建眼表病12例临床分析

    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新鲜羊膜移植重建眼表病12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12例,12只眼,男7例,女5例,年龄18~65岁。其中复发性翼状胬肉6例,睑球粘连4例,结膜皮样囊肿1例,角膜溃疡1例,角膜手术后混浊1例,化学伤和热烧伤1例。

    作者:许志庆;武爱云;赵丽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空心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选择与价值

    我们从1997年1月~2000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4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60~93岁,平均74.2岁。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5例,头颈型11例,经颈型10例,基底型8例。按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16例,Ⅳ型6例。全组合并不同程度内科疾病30例,占88.2%。合并2种以上疾病有21例,以冠心病、肺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为主。

    作者:张斯怡;肖绍升;廖威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β2受体激动剂进展与应用

    1 β2受体激动剂的发展过程 β2受体激动剂一直是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在治疗哮喘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早在70年代,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与特布他林的应用是哮喘治疗的重大突破。这些药物口服给药可获得4~6 h支气管扩张作用,但起效缓慢。相反,吸入给药则起效迅速(3 min以内)。吸入沙丁胺醇与特布他林能立即扩张支气管,在急性哮喘中当作按需治疗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因此,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由于能迅速缓解症状,是目前按需使用的基础药物,尤其适用于轻度发作的哮喘病人,但其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往往不能缓解哮喘持续发作病人的症状。

    作者:林材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胃运动功能障碍的B超观察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以胃排空延迟多见,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饱胀、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人称之为“糖尿病性胃麻痹”[1]。我们运用B超对4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胃液体排空功能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糖尿病组:住院糖尿病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6~61岁,平均48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病史均在4年以上。Ⅰ型糖尿病9例,Ⅱ型糖尿病33例。合并消化不良症状者19例,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13例,肺结核6例,周围神经病变5例,肾病5例,视网膜病变3例。经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等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对照组:正常健康人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2岁,平均46岁,近2年内无上消化道疾病史。两组B超检查均无肝、胆、胰病变。

    作者:许宁;车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胸椎增生并脊髓血管畸形牵引致截瘫1例

    患者男,67岁,因“右腿麻木无力5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瘫痪2个月”收住院。患者于2000年元月背部撞击后右背部两肩胛间下缘钝痛,咳嗽时加重;右小腿下端无力,行走时更为明显;肌肉纤颤,间歇跛行。除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外,左下肢麻木,行中药及针灸治疗半个月后肌力稍改善。为了进一步诊治,行X线胸椎正侧位片和3次行胸椎CT,均报告T7~9椎体骨质增生。在门诊牵引治疗,牵引2 d后背部肩胛骨之间钝痛,胸部重压感减轻,第3次牵引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双下肢活动受限,背部剧痛,腹部有束带感,且大小便失禁,不能坐起。2000年1月经兰州某医院行胸椎MRI检查及血管造影,确诊为脊髓血管畸形,并给予扩血管及营养神经治疗。病情平稳后带药再次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查T7~9棘突压痛,无放射,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左侧为Ⅰ级、右侧为Ⅱ级,双侧腹壁反射消失,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双膝关节以下痛觉、图形觉减退,双足趾位置觉障碍。入院后给予扩血管、营养神经针灸等综合治疗后,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Ⅲ+级。

    作者:惠升明;姚旭光;李恩;马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5例

    目的:探讨环形切除直肠下部粘膜混合痔术(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5例环状混合痔的PPH手术经验,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4例(96%)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5例术后无疼痛,9例轻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结论:PPH手术具有不破坏肛管正常解剖结构,可明显改善痔核脱出,术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王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角肌结核1例

    患者男,22岁。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外侧有一肿物,约“山楂”大小。肿物逐渐增大,伴有疼痛,全身易感疲劳。体重减轻5.5 kg。2周来肿物疼痛加重。夜间经常在睡眠中痛醒,遂来院就诊。既往有糖尿病史并长期在家注射胰岛素治疗,无外伤和结核病史,家族史无特殊。检查发现右上臂三角肌内有一约12 cm×5 cm大小肿块,较固定,有压痛,局部不红不热,听诊无杂音。右侧肩关节活动未见异常,腋窝淋巴结不肿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8。血生化、胸部X线检查均无异常。X线摄片右上臂见有软组织肿块,未见有钙化阴影。初步诊断:软组织肿瘤。行手术探查,术中发现肿块为脓肿。引流后伤口开放换药。病理检查发现朗罕细胞、类上皮细胞、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脓液普通培养无菌生长、再次培养发现有结核菌。诊断:三角肌结核。立即抗结核治疗,并用链霉素和异烟肼药液冲洗伤口换药。术后一月脓腔缩小渐趋愈合,3个月随诊时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局部疼痛完全消失,患肢肌力正常无任何不适。

    作者:董玉泉;赵学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与AO角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与AO角钢板在治疗各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作用和疗效。方法:5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固定,10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AO角钢板固定,观察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结果: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有4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功能评定标准优36例,良7例,差2例(均为逆转子骨折),优良率为95.6%;行AO角钢板内固定的86例患者获得半年以上的随访,优良率达95.0%,其中术中并发症为3.8%。结论:两种内固定均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动力髋螺钉无有效的抗旋转作用,适用于Ⅰ,Ⅱ,Ⅳ型骨折,AO角钢板适用于Ⅲ型骨折。

    作者:郭汉明;陆炳刚;谢惠缄;张建民;黄玉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二期回植

    脑损伤并脑疝形成之患者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常需去骨瓣减压,结合脱水,亚低温等治疗,帮助病人渡过脑水肿高峰期。但遗有颅骨缺损而需再行颅骨缺损修补术。颅骨修补材料目前有:自体颅骨、钛钢板、硅胶及人造颅骨、骨水泥等。经临床应用以自体颅骨瓣为佳,其不需要其他来源、无生物排异性、术中不需塑形、不需裁剪、手术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但二期颅骨缺损修补一般距第1次手术3~6个月,对无超低温储存设备的广大基层医院来说,能长期体外保存骨瓣与否成了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3年前开始采用颅骨瓣体外保存环氧乙烷灭菌+低温长期保存二期回植治疗26例脑外伤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乃崇;赖廷海;钟景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迟发型成骨不全3例

    1994年5月~2001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了3例成骨不全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11~23岁,平均16.3岁,2例为同胞兄弟。1.2 症状均有骨痛、多次骨折史及骨骼畸形;1例双尺、桡骨及双胫骨对称性弯曲畸形2年,不能行走1年,合并双耳听力下降;2例为脊柱后凸、驼背及左尺、桡骨陈旧性骨折。3例中2例有家族史,患者外祖父、母亲及兄弟均有多次骨折史。

    作者:赵敏;秦婉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双胎妊娠91例护理

    近年来随着不孕症治疗中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双胎妊娠高危因素多,围产儿死亡率比单胎高5倍。对母婴的危害主要来自孕期、产期。1996年9月1日~1999年8月31日3年间,我科共收治91例双胎妊娠,为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我们运用了护理程序,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9月1日~1999年8月31日3年间,本院总分娩7 563例,其中双胎妊娠分娩91例,占1.2%。孕妇年龄23~35岁,平均28岁,初产妇62例,经产妇29例。孕周24~41周,平均36周,<37周26例,≥37周65例。其中单卵双胎31例,双卵双胎60例。围产儿死亡率为6.6%,围产儿窒息率为14.3%。

    作者:周淑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耳癌1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耳癌采用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中耳癌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2例行单纯放疗,颞骨次全切除加放疗和颞骨全切除加放疗各2例,其余9例均采用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随诊时间8个月~5年。结果: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疗效更满意,可避免前两种方法所存在的某些不足和缺点。结论:对于早期中耳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优先考虑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放疗是提高中耳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伟东;王炳良;陈展胜;陈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银屑病合并白癜风、类天疱疮1例

    患者男,75岁。因头部鳞屑性红斑20年,躯干散在白斑3年,肩部及躯干水疱1个月,于2000年10月来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顶部起甲板大小鳞屑性红斑,伴瘙痒,曾于我院皮肤科诊断:寻常型银屑病。予口服制银灵、维脑路通,外用5%水杨酸软膏治疗,病情好转,近十年头部皮疹反复发作。3年前无诱因颈部、前胸及双上肢起掌面大小,边界清楚的白斑,不痒,于我院诊断:白癜风。予氮芥酒精外用、口服中药治疗,皮损未见扩大。1个月前肩部、躯干起水肿性红斑,其上出现紧张性黄豆大小水疱,散在分布,略感瘙痒,行病理检查,确诊:类天疱疮。给予强的松60 mg/d口服,水疱大部消退。既往史:否认其它慢性及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查体:系统检查无特殊。专科检查:头顶部可见灰白色鳞屑性斑片,鳞屑易刮除,薄膜现象(+),Auspitz征(+)。颈前、前胸及双上肢可见掌面大界清白斑,周边色素沉着,摩擦后白斑发红。肩部可见3个散在黄豆大紧张性水疱,尼氏征(-),口腔未见糜烂、溃疡。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层可见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诊断:银屑病、白癜风、类天疱疮。

    作者:侯娟;周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膜囊肿10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1985~1999年收治腹膜囊肿18例,现就其中10例患者的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女性,年龄28~46岁,平均35岁,因妇科疾病行妇检及B超发现腹腔包块,病史无痛经、月经异常及胃肠道症状。有腹部手术史者5例,分别为阑尾切除术3例,全宫切除术2例,2例于术后1个月和1年内发现。1.2 临床检查包块性质为囊性,张力低,形状不规则,如不认真检查很难发现,包块无触痛。辅助检查:B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可探及囊性包块壁薄,形态不规则,内为液性暗区,或包块内见分隔状光带、光斑、细小的小光点,边界清、或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多位于子宫的后方或阴道残端上方,连续B超观察包块增长速度慢。血常规:中白细胞数及白细胞分类正常。

    作者:白丽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1845例

    目的:评价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的效果。方法:采用角膜塑型术矫治1 845例3 685只近视眼,分析矫治前后裸眼远视力和屈光度的变化。结果:矫治后裸眼远视力明显提高,6周时≥0.8者达58.95%;剩余屈光度明显减少,6周时≤-1.00 D者占72.77%。结论: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安全,近期效果明显。

    作者:刘庆明;王柏华;郭广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窦瘤突入左心室2例临床观察

    主动脉窦瘤本属少见心血管畸形,而左冠状动脉窦瘤突入或破入左室则更为罕见。我们在临床上遇到2例,1例单纯修补手术成功,1例行窦瘤内口直接缝合及主动脉瓣替换术后并发瓣周漏和心内膜炎而死亡,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 男,18岁。因心悸、气促、咳嗽、痰中带血丝2个月入院。过去无心脏病史,能参加重体力活动。体查:HR 105次/min,BP 16/6 kPa,不能平卧,轻度呼吸困难,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明显舒张期杂音,心尖部Ⅱ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有周围血管征,心功能Ⅲ级。EKG:左心室肥大劳损。B超:全心扩大,尤以左房、左室增大显著,左室流出道见6 cm×3 cm×3 cm囊状膜状物,收缩期缩小,舒张期增大。心导管升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左心室扩大,造影剂反流首先呈囊袋状积聚,然后弥散入左心室内。术中见左冠瓣叶颈部与左冠状动脉开口之间有一椭圆形窦瘤内口,约1.2 cm×1 cm大小,其边缘有厚约0.5 cm纤维组织环,瘤囊逐渐增大,约6 cm×3 cm×3 cm大小,其边缘有参差不齐的破口约1~4 cm长,瘤壁约0.5~1 mm不等,部分与二尖瓣前瓣有粘连,二尖瓣内交界有轻度反流。手术切除部分囊壁,保留其与二尖瓣粘连部分。首先试图直接缝合窦瘤内口而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改用自体心包片修补,带垫褥式缝合二尖瓣内交界瓣环成形。手术顺利,术后无须正性肌力药物支持,杂音消失。B超检查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追踪2年情况良好。

    作者:封加涛;潘启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并发视神经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回顾17例急性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手术治疗,10例保守治疗。结果:7例手术病人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保守治疗者中有7例视力不同程度恢复,3例视力无改善。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者,除伤后视力明显好转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外,应尽早积极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李智斌;黄鸿镳;冯正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休克32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4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3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4例,女8例,年龄9~76岁,平均35岁。交通事故伤18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3例,砸伤2例,挤压伤1例,其它2例。脑损伤分类:颅内血肿20例(合并颅内骨折15例,硬膜外血肿8例,脑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2例,多发血肿4例),脑挫裂伤8例,开放性颅脑伤4例。

    作者:揭祥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普罗帕酮致心房颤动为酷似室速1∶1心房扑动1例

    患者男,51岁,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 h急诊。急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体查:BP 110/65 mmHg,神清,呼吸尚平顺,双肺未闻干湿罗音,心率70次/min,律整。入院后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及肝素治疗,并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极化液及能量合剂等。入院后42 h患者自觉气稍促,心率135次/min,快慢强弱不一,心电监护提示:心房颤动。给予西地兰0.2 mg缓慢推注后心率仍为134~152次/min,心房颤动;4 h后,给予普罗帕酮150 mg,每小时1次,用药后24 h,心电监护提示,心房颤动,部分呈不纯房扑,心室率为146~162次/min,随后转为QRS宽大的心动过速,心室率为180~220次/min。按室性心动过速处理,反复给利多卡因50 mg静注,及1~2 mg/min静注维持,仍未能转复。行12导联心电图记录提示R-R绝对规则,部分导联见可疑p′波,即插入食管电极,心电记录见心房波规则,其后QRS波与心房波呈1∶1规则出现,QRS波宽大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房扑动(1∶1传导),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给予胺碘酮0.15 g静注后用0.45 g静注维持仍未能转复,即给直流电200 J电击1次转复为房扑2∶1或3∶1传导。继续给可达龙0.2 g,每8 h 1次,2 d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用射频治疗转复成功。

    作者:吴沃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核心期刊的研究方法

    文摘量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文摘量和文摘率两个指标。文摘量是指选择专业性的文摘索引作为工具,统计本专业文摘索引中,哪些期刊被摘的文献量多,从而确定核心期刊。文摘率主要是指某期刊被某专业文摘摘录的概率。文摘量法关键的是选好专业性的文献。一般为讲,国内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有较严格的摘录选择标准。但如果所选的专业性文摘质量不高,或文摘员水平的问题,则对研究结果影响就会较大。专业性的文献在选择源期刊时,一般都从专业的角度考虑了杂志的学术质量。载文量法又分为绝对载文量法和相对载文量法。绝对载文量法是指根据期刊载某学科论文数量的绝对数量来确定核心期刊,相对载文量法是指某期刊在某时期内刊载相关学科的论文数量占该期同时期刊出论文总数的百分比。载文量法相对较为简单,但它对论文在本学科引起的影响未作评价,所以通过载文量确定核心期刊有时偏性较大。引文分析法是目前期刊评价较为公认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期刊刊物被引用的情况来确定核心期刊。引文分析法首先要确定统计源期刊,然后统计分析这些统计源期刊的参考文献,分析杂志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计算期刊的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平均引用率。这些指标可反映某期刊在本专业受重视的程度,且可以量化。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