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与颈髓复合伤12例临床分析

孙永锋;翟卫东;钟建卫;张伟;王涛;袁俊;刘会昭

关键词:颅脑损伤病人, 颈髓损伤, 复合伤, 脑挫裂伤, 颈椎骨折, 椎间盘突出, 现报告如下, 挥鞭样损伤, 临床资料, 意识障碍, 颅内血肿,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辅助检查, 坠落伤, 运动伤, 性损伤, 外伤性, 截瘫者, 车祸伤
摘要:我院自1997~2000年5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387例,其中颅脑与颈髓复合伤12例(占3.1%),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1例,女1例,年龄18~49岁,平均26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2例,运动伤1例;挥鞭样损伤10例,减速性损伤2例;重型颅脑损伤6例,中型2例,轻型4例;颈2~3(C2~3)伤5例,C3~4伤5例,C5~6伤2例,均为闭合性颈髓损伤。1.2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者8例,呼吸困难者9例,截瘫者5例,偏瘫者7例。1.3 辅助检查经CT查示颅内血肿5例(合并脑挫裂伤2例),脑挫裂伤1例;经X线及CT查示颈椎骨折1例,颈椎骨折伴脱位者6例(其中1例经MRI查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68例临床诊疗探讨

    目的:讨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在临床诊疗方面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与同期88例青壮年自发性气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88.2%)老年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23例(33.8%)合并肺部感染,10例(14.7%)并发呼吸衰竭。5例(7.4%)误诊。33例(48.5%)需采用闭式引流,14例(20.6%)患者需手术治疗,5例(7.4%)死于呼吸衰竭。结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多为继发性,误诊较青壮年多见,易发生呼吸衰竭,增加病死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及时诊断,积极治疗。

    作者:符永玫;黄静;林妙霞;赵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普罗帕酮致心房颤动为酷似室速1∶1心房扑动1例

    患者男,51岁,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 h急诊。急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体查:BP 110/65 mmHg,神清,呼吸尚平顺,双肺未闻干湿罗音,心率70次/min,律整。入院后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及肝素治疗,并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极化液及能量合剂等。入院后42 h患者自觉气稍促,心率135次/min,快慢强弱不一,心电监护提示:心房颤动。给予西地兰0.2 mg缓慢推注后心率仍为134~152次/min,心房颤动;4 h后,给予普罗帕酮150 mg,每小时1次,用药后24 h,心电监护提示,心房颤动,部分呈不纯房扑,心室率为146~162次/min,随后转为QRS宽大的心动过速,心室率为180~220次/min。按室性心动过速处理,反复给利多卡因50 mg静注,及1~2 mg/min静注维持,仍未能转复。行12导联心电图记录提示R-R绝对规则,部分导联见可疑p′波,即插入食管电极,心电记录见心房波规则,其后QRS波与心房波呈1∶1规则出现,QRS波宽大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房扑动(1∶1传导),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给予胺碘酮0.15 g静注后用0.45 g静注维持仍未能转复,即给直流电200 J电击1次转复为房扑2∶1或3∶1传导。继续给可达龙0.2 g,每8 h 1次,2 d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用射频治疗转复成功。

    作者:吴沃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产后会阴伤口380例

    从1999年4月~2000年4月,我们采用微波治疗产后会阴伤口380例,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1999年4月~2000年4月施行会阴手术或有会阴裂伤的产妇748例,分为两组,微波组380例单纯给予微波治疗;微波+抗生素组368同时给予微波及抗生素治疗;另以1998年10月~1999年3月有会阴伤口的产妇353例为抗生素组,单纯给予抗生素治疗。患者年龄大38岁,小22岁,无急性慢性心肺肝肾疾患,无全身感染性疾病,Hb 80 g/L以上。

    作者:张新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继发性癫痫28例血镁分析

    总结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例58例,探讨继发性癫痫与血镁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共28例,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小11岁,大69岁,平均41.2岁。闭合性颅脑损伤2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合并颅内血肿16例,包括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并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合并脑内血肿4例,脑内血肿3例。18例进行开颅手术。全部病例格拉斯哥计分(GCS)3~8分,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代谢紊乱。全部病例均出现局部性肌肉阵挛性抽搐。脑电图检查发现癫痫放电。对照组:随机抽取同科室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30例,均无癫痫病史,男20例,女10例,年龄小12岁,大78岁,平均45.7岁。闭合性颅脑损伤2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合并颅内血肿20例,包括硬膜外血肿4例,硬膜下血肿7例,硬膜下合并脑内血肿3例,脑内血肿6例。23例进行开颅手术。全部病例GCS 3~8分。

    作者:杨瑞红;邱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与心理障碍

    当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医学界认识到作为医学研究的对象—人,不仅是一个有高级生理活动的生物体,还是一个有意识、有感情、有各种心理社会属性的生命体;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也同其他生理活动一样,会反映到健康和疾病上,因此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益受到关注。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1888年Mackenzie报道的对花草过敏的哮喘患者看到纸花引起哮喘发作1例充分表明了作为哮喘的病因之一—心理因素同样不能忽视。

    作者:张辛;崔冬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核心期刊概念

    核心期刊是指某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论文较多的信息量较大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并能反映本学科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期刊。核心期刊是一个理想的概念,由于统计工具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筛选方法总是有这种或那种缺陷,因此,实际筛选的核心期刊只能从总体上大致反映学科期刊的状况。排序不可能完全准确,还会有某些重要的期刊被遗漏,更重要的是核心与非核心之间无客观存在的界线。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空心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选择与价值

    我们从1997年1月~2000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4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60~93岁,平均74.2岁。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5例,头颈型11例,经颈型10例,基底型8例。按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16例,Ⅳ型6例。全组合并不同程度内科疾病30例,占88.2%。合并2种以上疾病有21例,以冠心病、肺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为主。

    作者:张斯怡;肖绍升;廖威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1845例

    目的:评价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的效果。方法:采用角膜塑型术矫治1 845例3 685只近视眼,分析矫治前后裸眼远视力和屈光度的变化。结果:矫治后裸眼远视力明显提高,6周时≥0.8者达58.95%;剩余屈光度明显减少,6周时≤-1.00 D者占72.77%。结论: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安全,近期效果明显。

    作者:刘庆明;王柏华;郭广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耳癌1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耳癌采用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中耳癌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2例行单纯放疗,颞骨次全切除加放疗和颞骨全切除加放疗各2例,其余9例均采用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随诊时间8个月~5年。结果: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疗效更满意,可避免前两种方法所存在的某些不足和缺点。结论:对于早期中耳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优先考虑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放疗是提高中耳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伟东;王炳良;陈展胜;陈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窦瘤突入左心室2例临床观察

    主动脉窦瘤本属少见心血管畸形,而左冠状动脉窦瘤突入或破入左室则更为罕见。我们在临床上遇到2例,1例单纯修补手术成功,1例行窦瘤内口直接缝合及主动脉瓣替换术后并发瓣周漏和心内膜炎而死亡,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 男,18岁。因心悸、气促、咳嗽、痰中带血丝2个月入院。过去无心脏病史,能参加重体力活动。体查:HR 105次/min,BP 16/6 kPa,不能平卧,轻度呼吸困难,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明显舒张期杂音,心尖部Ⅱ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有周围血管征,心功能Ⅲ级。EKG:左心室肥大劳损。B超:全心扩大,尤以左房、左室增大显著,左室流出道见6 cm×3 cm×3 cm囊状膜状物,收缩期缩小,舒张期增大。心导管升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左心室扩大,造影剂反流首先呈囊袋状积聚,然后弥散入左心室内。术中见左冠瓣叶颈部与左冠状动脉开口之间有一椭圆形窦瘤内口,约1.2 cm×1 cm大小,其边缘有厚约0.5 cm纤维组织环,瘤囊逐渐增大,约6 cm×3 cm×3 cm大小,其边缘有参差不齐的破口约1~4 cm长,瘤壁约0.5~1 mm不等,部分与二尖瓣前瓣有粘连,二尖瓣内交界有轻度反流。手术切除部分囊壁,保留其与二尖瓣粘连部分。首先试图直接缝合窦瘤内口而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改用自体心包片修补,带垫褥式缝合二尖瓣内交界瓣环成形。手术顺利,术后无须正性肌力药物支持,杂音消失。B超检查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追踪2年情况良好。

    作者:封加涛;潘启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心衰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难治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心衰病人48例(血透组),观察其血透前后心功能的改变和心电图变化。并与同期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难治性心衰患者40例(非血透组)作比较。结果:血透组48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40例,Ⅰ级以上8例,总有效率达100%。心电图变化:T波高尖阴转率为100%,心动过速消失占65.6%,Q-T延长阴转占58%,ST-T改善占55.6%。非血透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6例,Ⅰ级以上25例,总有效率为77.5%,心电图T波高尖阴转率66.6%,心动过速消失占48.3%,Q-T延长阴转占43.7%,ST-T改善占33.3%。结论:血液透析能显著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且疗效肯定。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病原体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病原体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三种性病病原体进行定量测定,并与定性PCR比较。结果:两种PCR法对三种病原体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4%,93.8%,92.8%,阳性率差异分别为:4.4%,3.6%,3.6%,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阳性样本定量平均拷贝数分别为:NGH 4.9×106,CT 3.9×106,UU 4.7×106。结论:FQ-PCR操作更简便、快速,并能准确定量。对于性病的诊断、病情的发展和愈后监测、疗效评价、指导用药均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苏学飞;左中越;程钢;石庆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磨牙区额外牙2例

    例1,患者男,20岁,因要求治疗36龋坏就诊,检查时发现36、37间舌侧额外牙一颗。该牙向舌侧偏转约90°。面与双尖牙类似,为双尖形,可见略高的颊尖、低平的舌尖及近、远中窝。面高点距36面约2 mm。片示该牙为圆锥形融合根,根管形态为双管型。询问病史,患者诉该牙自换牙后即有,未有不适。家族史不详。为防止36、37邻面龋坏,建议患者拔除该额外牙,患者不愿,故未予处理。牙片见图1。

    作者:崔春;周修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开放性与闭合性颅脑损伤病死率比较

    本院自1990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 138例,现将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 138例,其中男1 590例,女548例,男女之比为2.9∶1。年龄小者7 d,大者93岁,平均36.7岁。1.2 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78.6%),其余依次为摔伤(9.4%),坠落伤(6.1%),砸击伤(3.2%),其它损伤(2.7%)。

    作者:卢天喜;陈永群;任安州;程树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107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9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10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07例,男56例,女51例;年龄3个月~2岁,<6个月55例,6~12个月40例;>1岁12例。发病至治疗时间短6 h,长6 d;其中以小儿腹泻收治儿科14例,经气钡灌肠套叠头部肿块呈杯口状充盈缺损确诊转外科治疗。

    作者:陈建光;李益中;邝仲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多虑平治疗癔症113例

    目的:观察多虑平(Doxepin)治疗癔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Doxepin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CCMD-Ⅱ-R有关癔症诊断标准的113例癔症病人用Doxepin治疗,剂量儿童25~150 mg/d,平均96.43 mg/d;成人50~225 mg/d,平均114.22 mg/d,疗程2周以上,治疗满2周时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显效率83.19%,有效率15.95%,总有效率99.11%,随访半年,复发率5.94%,副作用发生率13.27%,包括口干、便秘、偶见ALT升高、白细胞减少。结论:Doxepin治疗癔症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推测Doxepin是通过调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而起治疗作用。

    作者:詹春云;张良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幼年性息肉癌变3例

    幼年性息肉被公认为良性非肿瘤性息肉,罕见幼年性息肉癌变的报道,我们于近年在内镜切除的息肉中发现3例幼年性息肉癌变,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 男,26岁。因大便带血10余年于1990年6月就诊,曾在外院诊断为息肉病并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入院时肠镜检查见全大肠分布百余颗0.3~2.0 cm不等的亚蒂或短蒂息肉,直肠、乙状结肠较密集。首次于降结肠以上切除10余颗息肉,收集3颗较大息肉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为幼年性息肉病。1周后第2次内镜下电切治疗直肠段息肉,共切下10余颗较大息肉,2颗送检,其中一颗病理报告为幼年性息肉癌变(乳头状腺癌),建议手术治疗,后病人失访。

    作者:陈村龙;方国存;张月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重度癌痛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重度疼痛的临床镇痛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对46例晚期癌症重度疼痛患者进行为期18~182 d的止痛治疗,初始剂量25μ g/h,然后根据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进行剂量滴定,使患者达到无痛或基本不痛,同时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及用药过程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未行抗肿瘤治疗。结果:91.3%的重度疼痛患者疼痛获得中度缓解或消失,86.9%患者个体剂量为25~50μ g/h,未见严重副反应。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对重度癌痛具有肯定的镇痛疗效,用药安全方便。

    作者:陈素钻;王少彬;黄少卿;蔡泽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迟发型成骨不全3例

    1994年5月~2001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了3例成骨不全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11~23岁,平均16.3岁,2例为同胞兄弟。1.2 症状均有骨痛、多次骨折史及骨骼畸形;1例双尺、桡骨及双胫骨对称性弯曲畸形2年,不能行走1年,合并双耳听力下降;2例为脊柱后凸、驼背及左尺、桡骨陈旧性骨折。3例中2例有家族史,患者外祖父、母亲及兄弟均有多次骨折史。

    作者:赵敏;秦婉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并发视神经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回顾17例急性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手术治疗,10例保守治疗。结果:7例手术病人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保守治疗者中有7例视力不同程度恢复,3例视力无改善。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者,除伤后视力明显好转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外,应尽早积极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李智斌;黄鸿镳;冯正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