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友记
患者,女,48岁,因颅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 d收入我科,经行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1个月后意识障碍加重.头颅MRI:全脑室系统及第四脑室双侧孔扩大.
作者:詹升全;李昭杰;林志俊;许作奎;舒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即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IR主要是指机体对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在IR状态下,机体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以代偿糖代谢的紊乱,而这种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对机体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如: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及冠心病等.这些病理异常常群聚于同一患者,1988年Reaven[1]首次概括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又称X综合征.
作者:李芳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糖尿病大鼠高糖高脂及胰岛素抵抗的阻断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卡托普利组各10只.正常组喂养基础鼠料,而模型组及卡托普利组20只按体重60 mg/kg的剂量腹腔内注射造模剂STZ,并给高热量饲料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及模型组分别灌服等量蒸馏水,卡托普利组用卡托普利15 mg·kg-1·d-1灌胃.疗程均为3个月.造模前,造模后1、2、3个月,大鼠均禁食12 h后空腹眼眶静脉窦采血检测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及血清胰岛素.结果:卡托普利组能降低甘油三酯、血清胰岛素含量,阻止高密度脂蛋白的下降,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结论:卡托普利具有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综合效应.
作者:李赛美;熊曼琪;林安钟;陈芝喜;何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98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分为2组,Ⅰ组采用肝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90例,Ⅱ组采用胆管切开为主的联合手术108例.结果:随访肝段切除组优良率为92.54%,胆管切开组优良率为68.61%.肝段切除组较胆管切开组术后残石率,症状复发率,再手术率均低(P<0.05).结论:肝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能有效降低术后残石发生、症状复发和再手术率,是当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作者:王敏;卢永明;朱正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2年1月~1998年9月共收治席汉氏综合征患者15例,除1例因不配合治疗、拒绝进食和服药致全身衰竭而死亡外,其他均得到临床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红;余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对复发性阴道念球菌病的疗效.方法:对70例复发患者采用500 mg克霉唑阴道片每周1次共2周进行治疗,此后,将无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预防性用药每月1次(月经后)共2个月,未用药者为对照组.于预防性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随访评价疗效.结果:70例患者中62例(88.57%)首次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消退.于预防性治疗后第1个月随访时,预防性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和26%,第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和29%(P<0.05).临床应用中无一例发生副作用.结论:每月间断预防性应用500 mg克霉唑阴道片对防治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有一定疗效,且使用方便.若将此药预防性治疗连用4~6个月,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承慧;周之洁;扬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与创伤性膈肌破裂漏诊的关系,判断这些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了10例漏诊的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钝击伤3例、穿通伤7例)在创伤初的病史、体征和物理学检查.结果:初诊时仅2,3例患者有轻度呼吸困难或腹肌紧张;仅1例钝伤、3例穿通伤患者的胸片提示存在血气胸和(或)膈肌抬高;B超未能提示膈肌破裂;2例钝伤、2例穿通伤患者诊断性腹腔穿刺有阳性发现;1例钝伤、2例穿通伤患者做了胸腔闭式引流并有血、气排出;5例做了剖腹探查术仍未发现膈肌破裂.结论: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对发病早期、尚未发展成膈疝的创伤性膈肌破裂并不实用.
作者:李明秋;魏红;吴小波;陶德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7年5月~1999年5月,我院门诊治疗慢性外耳道炎合并真菌感染31例,均在短期内治愈,报道如下.
作者:叶放蕾;耿新宇;张思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患者血脂与脑脊液(CSF)中乳酸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痴呆组和对照组各14例,分别检测每组患者CSF乳酸含量及血清中血脂水平.结果: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SF乳酸含量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CSF乳酸含量与血清中各项血脂指标具有相关性,应提请临床予以关注.
作者:孙蓓;蒋斌华;井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世界性卫生保健问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1995年约是1980年的3倍,目前估计有三千万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故减少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是治疗的首要目的.
作者:王佑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岩龙口服液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的辅助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8例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在化疗基础上辅以岩龙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1例予单纯化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53.3%,对照组2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岩龙口服液有增强抗肿瘤化疗药的疗效、且能降低化疗药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作者:梁新文;林显敢;谢德荣;张惠宜;陈岱佳;姚和瑞;向燕群;许怀麟;彭韩伶;曾昭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减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疼痛,预防术后发热及尽早恢复咽部功能,自1994年10月~1997年10月,我们应用剥离法行扁桃体切除术102例,随机对52例患者在局部浸润麻醉时应用地塞米松,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守珍;李小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常见的器官损害之一.我院对33例LN患者进行免疫学指标检测,探讨免疫学指标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世平;刘加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23岁,孕1产0.于1994年1月11日以停经38周,发现盆腔包块8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3年4月13日.停经50天妇检发现双卵巢增大,B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发性囊肿,大者右侧6 cm×5 cm×5 cm,左侧6 cm×6 cm×4 cm.
作者:张爱;苟凯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根据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的经验,在进行宫外孕手术时采用Pfannenstiel切口,关腹时不缝合腹膜.从1998年3月~1999年9月共进行4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温燕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例1 患者男,5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半月余来院.查体:血压14/10 kPa,心率45次/min,心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心率46次/min.血甘油三酯3.2 mmol/L,血胆固醇8.9 mmol/L.初步诊断冠心病.
作者:张天奇;刘荷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2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7 d入院,病前2周出现左腰背部带状疱疹,1周后皮疹消退,但出现双下肢力弱,次日不能独立行走,逐渐出现尿便潴留,双下肢麻木发展到季肋部,曾出现一过性低热(T 37.7℃).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0年的0.6%增加到目前的3.2%,预计还有上升趋势.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引起全身性代谢紊乱,造成多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尤其眼、肾、神经、心及血管损害.在21世纪,糖尿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傅祖植;傅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hthy,DN)是糖尿病(简称DM)危害性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1-DM)患者,DN是首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在2型糖尿病(2-DM)患者,DN仅次于大血管并发症.
作者:丁鹤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