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手术行Pfannenstiel切口不缝合腹膜43例

温燕云

关键词:宫外孕手术, 切口, 不缝合腹膜, 剖宫产术, 经验
摘要:我院根据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的经验,在进行宫外孕手术时采用Pfannenstiel切口,关腹时不缝合腹膜.从1998年3月~1999年9月共进行4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1例服用依那普利,另一组32例服用氯沙坦.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作24 h动态血压检查.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6.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均能明显降压(P<0.001).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不引起心率增快,且能降低血尿酸值,咳嗽发生率氯沙坦组(3.1%)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25.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50~100 mg/d)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干咳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转换酶抑制剂.

    作者:刘炜;罗韶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防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hthy,DN)是糖尿病(简称DM)危害性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1-DM)患者,DN是首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在2型糖尿病(2-DM)患者,DN仅次于大血管并发症.

    作者:丁鹤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应重视对餐后高血糖的防治

    糖尿病(DM)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持续高血糖状态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故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严励;程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分析

    1996年1月~1997年12月,我科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6例并随访2年以上,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红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带状疱疹病毒性脊髓炎1例

    患者男,2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7 d入院,病前2周出现左腰背部带状疱疹,1周后皮疹消退,但出现双下肢力弱,次日不能独立行走,逐渐出现尿便潴留,双下肢麻木发展到季肋部,曾出现一过性低热(T 37.7℃).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与创伤性膈肌破裂漏诊的关系,判断这些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了10例漏诊的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钝击伤3例、穿通伤7例)在创伤初的病史、体征和物理学检查.结果:初诊时仅2,3例患者有轻度呼吸困难或腹肌紧张;仅1例钝伤、3例穿通伤患者的胸片提示存在血气胸和(或)膈肌抬高;B超未能提示膈肌破裂;2例钝伤、2例穿通伤患者诊断性腹腔穿刺有阳性发现;1例钝伤、2例穿通伤患者做了胸腔闭式引流并有血、气排出;5例做了剖腹探查术仍未发现膈肌破裂.结论: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对发病早期、尚未发展成膈疝的创伤性膈肌破裂并不实用.

    作者:李明秋;魏红;吴小波;陶德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检测及治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即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IR主要是指机体对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在IR状态下,机体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以代偿糖代谢的紊乱,而这种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对机体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如: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及冠心病等.这些病理异常常群聚于同一患者,1988年Reaven[1]首次概括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又称X综合征.

    作者:李芳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自体真皮条缝合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均不理想.我院于1983年~1999年11月采用病人自身真皮条修补缝合腹壁各种巨大切口疝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雪松;黄平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席汉氏综合征15例观察及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2年1月~1998年9月共收治席汉氏综合征患者15例,除1例因不配合治疗、拒绝进食和服药致全身衰竭而死亡外,其他均得到临床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红;余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克霉唑阴道片对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对复发性阴道念球菌病的疗效.方法:对70例复发患者采用500 mg克霉唑阴道片每周1次共2周进行治疗,此后,将无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预防性用药每月1次(月经后)共2个月,未用药者为对照组.于预防性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随访评价疗效.结果:70例患者中62例(88.57%)首次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消退.于预防性治疗后第1个月随访时,预防性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和26%,第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和29%(P<0.05).临床应用中无一例发生副作用.结论:每月间断预防性应用500 mg克霉唑阴道片对防治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有一定疗效,且使用方便.若将此药预防性治疗连用4~6个月,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承慧;周之洁;扬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7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60%~90%.我们用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与普恩复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曾绍凡;蒋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导痰种子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目的:观察中药导痰种子①②号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为PCOS的药物治疗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77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导痰种子①②号方+克罗米芬组)47例,对照组(克罗米芬组)30例,分别观察二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LH)、睾酮(T)的变化及治疗周期的排卵及受孕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3.3%、受孕率65.9%、排卵率85.2%,对照组痊愈率60.0%、受孕率28.6%、排卵率75.0%;两组痊愈率、受孕率及排卵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05,P<0.025).两组患者LH/FSH,T治疗前后均有下降,治疗组LH/FSH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药导痰种子①②号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克罗米芬治疗.

    作者:黎小斌;李丽芸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纤维喉镜下射频治疗声带疾病疗效观察

    自1997年10月起我科将射频技术与纤维喉镜结合,治疗声带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川芎嗪腹腔灌注治疗肠粘连6例

    1997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用川芎嗪溶液腹腔内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楚光;杨冠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不典型先天性梅毒1例

    患婴女,年龄2 d,因气促,发绀1 d入院.该患婴为第1胎,38+4周顺产,出生时Apgar评分9分,羊水清,出生后精神疲,进食少,哭声弱,反应差,出生当晚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口周发绀,哭闹时明显,遂收住院.其母孕期未做产检.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羟基喜树碱加凝血酶胸腔注入治疗癌性胸积液疗效观察

    肺癌晚期约50%患者并发胸积液,且胸腔积液生长迅速,一般化疗效果欠佳.我们应用羟基喜树碱加凝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黎东明;岑慧;吴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糖尿病诊断与分类新标准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颁布了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1985年WHO对其稍作修改后,便一直沿用至今.十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对糖尿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对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积累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1985年WHO的标准渐渐显示其不足,对诊断与分类提出修改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作者:陈黎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红细胞结合荧光标记抗人IgG值的测定及临床应用

    近40年来,对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Coombs试验是一种经典的检验方法.但Coombs试验敏感度不高,相当部分患者因此被误诊.为寻找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定量检测红细胞抗体的方法,我们采用Chandor[1]的定量检测方法,即荧光标记羊抗人IgG(FITC-SAHIgG)结合红细胞值,测定血液病患者的红细胞IgG水平,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澍英;邹小立;张静然;林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接种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诱发癫痫1例

    患者男,20岁.于1999年3月23日在我院接受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注射,为全程免疫第1年第1针注射.该药系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60810,有效期991110.

    作者:蒋友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努力提高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和防治水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0年的0.6%增加到目前的3.2%,预计还有上升趋势.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引起全身性代谢紊乱,造成多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尤其眼、肾、神经、心及血管损害.在21世纪,糖尿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傅祖植;傅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