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房粘液瘤并发血栓形成41例分析

谢荣禄;彭南生

关键词:左房粘液瘤, 心脏原发性肿瘤, 诊断方法, 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 临床报道, 文献
摘要:左房粘液瘤是心脏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类.近年,随着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临床报道日益增多[1].我们近十年观察到的左房粘液瘤41例,结合文献对临床以及并发血栓形成与血栓栓塞等问题进行讨论.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活血化瘀法的疗效与舌下络脉变化的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我们通过辨证论治,对气滞血瘀型患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同时进行了舌下络脉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认识到它在辨证与判断疗效上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忠早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7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远期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和脑瘫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而受到普遍重视.现将我们自1995~1998年收治的HIE 97例分析如下.

    作者:谭庆瑜;李婉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血卟啉病1例

    患者女,29岁.因反复上腹痛1月余,加重伴四肢抽搐3周,于1996年3月6日第1次入本院.此次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4月2日)突起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两次,当地医院用阿托品治疗,症状好转.2周后又特发腹痛并加剧,伴有全身抽搐,神志不清,约5分钟后醒来,当晚每隔1小时抽搐1次,连续4次,每次持续3~5分钟,当地医院先后诊断为腹痛型癫痫,癔症,疗效不佳.

    作者:唐开雄;陈瑞陶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肾小管性酸中毒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后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将45例肾移植患者按RTA发生情况分成A、B两组,比较其发生排斥反应情况,环孢素A(CsA)浓度等,并对RTA组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肾移植术后发生RTA较常见,多为可逆性,RTA组出现的排斥反应次数较多.结论:肾移植术后RTA的发生与低磷、高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症、CsA毒性等因素关系密切,对了解移植肾功能状态、预测排斥反应发生有一定价值.

    作者:何斌;杨周灼;李如恒;梁馨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酒精性心肌病22例临床分析

    自1994年1月~1997年12月,我们对22例酒精性心肌病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报告如下.

    作者:郑孟坚;李绍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左侧视觉疏忽的汉字阅读

    目的:研究视觉疏忽患者的汉字阅读机制.方法:通过疏忽组、偏盲组、正常组的汉字阅读,研究视觉疏忽患者汉字阅读认知机制.结果:疏忽组阅读汉字的准确率低于偏盲组或正常组(P<0.01);疏忽组阅读左右结构汉字的准确率低于上下和独立结构汉字(P<0.05),阅读上下和独立结构汉字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视觉疏忽可能损害视觉信息的转化、整合及认知分析;对各种组成结构汉字的阅读差异可能与两半球视空间能力、注意分析面积、注意点有关,利用视觉疏忽患者有助于研究象形文字的认知.

    作者:陈卓铭;林谷辉;费建林;高然;刘晓加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代谢紊乱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代谢紊乱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136例不同类型再障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其中急性再障(AAA)12例,重型再障Ⅱ型(SAA-Ⅱ)50例,慢性再障(CAA)74例.结果:大部分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障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减低与长期接受雄激素治疗、发热、出血、肝功异常及伴有胃肠疾病有关,适当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有利于再障的恢复.

    作者:胡振玉;郑志汉;关华新;吴大方;李慧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

    笔者近3年来采用可乐必妥和中药热淋清治疗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366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平;庄凯;李炽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外伤性心脏大血管破裂的抢救

    心脏大血管损伤病情重,来势凶,大部分患者来院前已死亡,我院1993年3月~1997年6月,共成功抢救了外伤性心脏大血管破裂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参附强心汤治疗心力衰竭51例

    笔者运用自拟参附强心汤治疗心力衰竭5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自1994年以来经西医反复治疗,效果欠佳,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小41岁,大72岁,平均52.4岁,病程短4年,长20余年,肺心病15例,风心病17例,高心病16例,心肌病3例.全部患者心功能不全按NYHA分级,Ⅲ级32例,Ⅳ级19例.中医治疗前均反复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多数用过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

    作者:王有达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胸腔注入顺铂和胞必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肺癌侵犯胸膜后其癌肿转移致恶性胸腔积液(胸液),目前治疗方法颇多,疗效不一.本组以顺铂和胞必佳为主,结合抗癌药物治疗胸液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水;钟建卫;崔玉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介入治疗在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中的初步应用

    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高,且有上升趋势,具有复发性与多发性二大特点.我院自1996年2月起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经病理切片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Ⅱ~Ⅲ级病人进行联合应用抗癌药物、动脉介入治疗,以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亦东;韩益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腹腔、静脉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对照观察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已失去手术及放疗机会,传统应用静脉化疗,疗效不满意,副作用大,病人不耐受.1995年1月起,我们对57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行腹腔化疗,近期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孟;肖贤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冠脉搭桥术中包裹乳内动脉血管桥预防再手术粘连

    目的:探讨避免仍通畅的乳内动脉血管桥在再次冠脉搭桥术中受到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在10例冠脉搭桥术中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外科隔膜包裹乳内动脉预防再手术时的粘连.结果:被包裹的乳内动脉保持通畅功能,未发现有病人发生感染并发症.4年半后其中1例行再次搭桥术,术中见外科隔膜确能起到预防粘连作用.结论:临床结果提示此方法简便易行并能安全有效地保护乳内动脉避免再手术时的损伤.

    作者:洪丰;翁渝国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例误诊分析

    我科从1977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6例,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术前误诊13例,误诊率达81%.现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范措施.

    作者:王梦炎;李会晨;石汉平;齐德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左房粘液瘤并发血栓形成41例分析

    左房粘液瘤是心脏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类.近年,随着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临床报道日益增多[1].我们近十年观察到的左房粘液瘤41例,结合文献对临床以及并发血栓形成与血栓栓塞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谢荣禄;彭南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100例血液透析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1~1998年采用血液透析(血透)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00例,取得一定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蔡迅;刘冠贤;谭志明;杨永铭;钟伟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人的寿命延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加压滑动鹅头钉是近年来用于该类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械.通过髓内拉力螺丝钉的滑动加压作用,使骨折端保持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下床活动.我们自1995~1998年对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军;张跃;李景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试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探讨其与干扰素(IFN)疗效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陆坚;马为民;袁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抢救治疗电烧伤170例临床观察

    1982~1998年4月,我院烧伤整形科收治各类烧伤2 464例,其中电烧伤病人170例,上肢电烧伤107例,现将170例电烧伤致伤原因、抢救治疗措施及预后报道如下.

    作者:谢衷;徐俊赐;梁郁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