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龙盛双;刘毅;李建国;喻安永;何国平
1 引言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难治性心脏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全世界估计有2250万CHF患者,而且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晚期CHF的5年病死率高达50%,心功能越差,病死率越高.CHF已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药物治疗CHF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β受体阻滞药的应用已使CHF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对晚期[心功能(纽约心脏学会,NYHA)Ⅲ~Ⅳ级]的CHF患者预后仍较差.副主任医师,硕士,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委员
作者:吴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去带盲肠、结肠可控膀胱术对解决膀胱全切除术后患者贮尿和排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膀胱全切除患者行去带盲肠、结肠可控性膀胱术.结果:随访6个月至31个月,贮尿囊容量400mL至700mL,平均550mL,平均内压力(1.49±0.68)kPa,可控性好,无输尿管反流,肾功能正常.结论:去带盲肠、结肠可控膀胱术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手术简单,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赖建生;李仲宏;许胜利;郑东升;赵国平;黄文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引言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常呈隐匿生长,故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我院1992年至1999年共收治1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旨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陈彦凡;陈少贤;王良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对44例高血压患者和年龄匹配的同期住院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及糖尿病病史的10例病人(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患者未发现有收缩功能异常,发现舒张功能下降的有24例,占54%;②根据二尖瓣血流A峰速度(A)与E峰速度(E)的大小分组,A>E组患者的23时01分至7时00分时段及24小时平均收缩压均高于A<E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7时01分至23时00分时段的平均收缩压也有增高的趋势,但P=0.08,未达到统计学差异;③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A/E值与年龄和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呈正相关,回归方程:A/E=-2.306+0.02501×年龄+0.01549×24hSBP,确定系数R2=0.64.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较高者,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累的机会也较高,A/E比值与年龄及24小时平均收缩压具有相关性.
作者:余慧文;郭顺华;梅克治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引言结核性胸膜炎的形成可通过下列途径:结核菌从原发综合征的肺门淋巴结经淋巴管到达胸膜;从胸膜下的肺结核病灶蔓延至胸膜;结核菌血行播散在胸膜上形成粟粒性病灶.胸膜感染结核菌后所出现的充血、渗出、坏死、增生、纤维化等炎症性病变,主要是结核杆菌直接侵犯胸膜所致.以往曾有人认为结核性胸膜炎可能是由于机体对结核杆菌或其代谢产物过敏引起的,主要依据为胸腔积液结核杆菌培养常为阴性,而由结核菌素刺激产生的T细胞在胸腔积液中找到.
作者:廖增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采用东芝240A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对436例甲状腺肿块及颈两侧进行常规扫描检查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36例甲状腺肿块,与病理结果对照,总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2%(402/436);其中腺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7%(208/215),结节性甲状腺肿为90.2%(185/205);甲状腺癌为563%(9/16).结论:超声对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对甲状腺癌因良性、恶性肿块的并存及微小癌早期缺乏恶性图像特征,其超声诊断正确率较低,必要时还需结合其它影像检查或细针穿刺检查.
作者:肖丽达;叶彩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不张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病因诊断及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采用纤支镜检查的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纤支镜下82例获得明确病因诊断,诊断率90%,其中肺癌发病居首位(63%),炎症及结核分别占21%、11%.病变部位以右中叶多,共25例(27%),肺癌及炎症是右中叶肺不张的主要病因.对53例(58%)患者以纤支镜辅助吸痰、给药、灌洗、置入支架等治疗后不张肺叶的不同程度复张,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纤支镜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针对病因通过纤支镜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可促进肺复张.
作者:黄艳芬;左万里;毕婉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胸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 引直胸膜炎是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胸膜疾病的统称.根据病因不同,胸膜炎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根据病理变化,胸膜炎可分为纤维蛋白性(干性)和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性);各种胸膜炎性病变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若积液量多,未被及时抽吸引流或久不吸收,大量纤维蛋白沉着、纤维化后形成胸膜粘连、增厚,甚至钙化.
作者:罗永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引言渗出性胸膜炎是常见病,几十年来对其治疗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凡是病因可以控制者,积极控制病因,排除积液;而对病因未能控制或控制不彻底者,则应用化学性胸膜固定疗法使胸膜粘连,胸膜腔消失,积液无处存储.
作者:曾纪霖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引言得宝松注射液是由高溶解性的倍他米松磷酸钠和低溶解性的二丙酸倍他米松组成的复方制剂,每毫升含2 mg倍他米松磷酸钠和5 mg二丙酸倍他米松.具有抗炎、抗风湿、抗过敏功效.一般注射后即可迅速吸收入血,1小时内血药浓度达峰值,约10.8μg/L,注射后第八日体内吸收率达100%,而血药浓度在相对低的水平,为1.04μg/L左右,并可维持此浓度达3周[1].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2000年3月至2000年9月,我院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15例,全部病例误服病史明了,症状典型.采用以二巯丙磺钠为主的综合治疗后,14例症状迅速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264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病程3日以内,腹泻次数超过5次/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水样,无脓血、黏液,粪细菌培养阴性,粪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患儿分成2组.观察组136例,男81例,女55例;年龄小于1岁42例,1岁至3岁94例;轻度脱水74例,中度脱水20例,重度脱水7例,电解质紊乱69例,代谢性酸中毒57例,发热87例,呕吐93例.
作者:黎达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对肺损害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了1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2例患者作了肺活检.结果:中毒量3g以上的8例患者同时出现多器官损害(主要是消化道、肝、肾、心、肺),尤以肺损害严重.在第一周内,其中5例动脉血氧分压 (PaO2)为(4.9±0.5)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2.8±1.4)kPa,氧合指数(PaO2/FiO2)为(14.7±3.1)kPa,X线胸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影,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期1例出现气胸,2例肺组织检查经病理证实为双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8例死亡均与呼吸衰竭有关.结论: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早期临床上以ARDS为主要表现,后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作者:邓念强;唐鸣秋;阮雪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引言在新世纪到来之初,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新世纪里我们将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未来的呼吸病学会有什么重大突破及如何突破?1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引言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经内科保守治疗总病死率为50%至70%,1903年Cushing首创外科手术治疗,迄今已有一个世纪.在CT问世之前,手术治疗的病死率约30%至50%.近十余年,CT扫描广泛应用于临床,使高血压并发脑出血的诊断变得迅速、准确[1,2].
作者:袁忠惠;袁先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1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某一室模型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静注500mg(A值)后3小时及7.5小时的血药浓度为16 mg/L及2mg/L,该药的表观分布容积(Vd)是:A.6L;B.8L;C.10L;D.12L;E.14L.
作者:萧建初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