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药物溶石治疗胆结石

刘思纯

关键词:口服药物, 溶石治疗, 溶石疗法, 胆囊结石, 胆结石, 治疗方法, 形成机制, 石的治疗, 介入放射, 灌注溶石, 非创伤性, 发病率, 多发病, 常见病, 内镜, 技术, 胆石, 超声
摘要: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增多.随着超声、内镜、介入放射等技术的进步,胆结石的治疗有了新的途径.溶石疗法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随着近年来对胆石形成机制的认识加深,溶石疗法有了较大的改进.其中包括口服药物溶石和灌注溶石,口服药物溶石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业务测验(119)一等奖获奖名单

    作者: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诊疗进展

    人脑是高耗氧性器官,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颅内外供血动脉的病变,均可导致脑血管意外或卒中.而目前对卒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如何防止其发生尤为重要.现已证实,产生脑血管功能不全的病因半数以上是由于颅外血管病变,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性病变[1~3].本文就颈动脉狭窄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学阳;陆信武;蒋米尔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国产阿柔比星为主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阿柔比星(aclarubicin,阿克拉霉素A)1975年由日本OKi[1]等从Streptomycic galilaeus菌种发酵而得,属一种新型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对细胞作用机制和生物活性均有别于普通蒽环类,它有作用强、抗瘤谱广、毒副作用小的特点.1994年1月至1996年1月我院应用国产阿柔比星为主联合VCP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治疗恶性淋巴瘤1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广平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利福平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病例报告例1男,31岁.1年前当地确诊左侧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半年(具体不详)后痊愈.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以为胸膜炎复发而口服利福平0.6 g/d,乏力不见好转.2天前口腔粘膜出现血疱破溃后出血不止伴全身皮肤紫斑,无发热、骨痛、血尿、黑便.无其他用药史及放射线接触史.查体:体温36.4 C,脉搏64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20.0/10.9 kPa.皮肤散在大小不等新鲜瘀斑、瘀点,大3cm×4 cm.口腔粘膜数个血疱,部分溃破结痂,牙龈少量渗血,鼻腔内陈旧性血痂.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两肺心脏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作者:李峰敏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灌注药物溶石治疗胆结石

    灌注药物溶石是指将溶石药物直接注入结石局部而达到溶石的目的.早在100年前就有经胆囊造瘘管注入乙醚来溶解胆囊结石的报道.但因不良反应大而未被临床广泛应用.近十多年来,灌注药物溶石治疗的置管方法及溶石药物均有了一定的发展.

    作者:文卓夫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西咪替丁在非溃疡性疾病中的应用

    西咪替丁(cimitidine,甲氰咪胍)为H2受体拮抗药,具有明显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和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发现其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多种临床用途,使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由消化性溃疡这一传统用途得以拓宽到下列疾病.

    作者:杨国生;闻淑聪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价阿霉素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心肌毒性(附44例分析)

    目的:探讨SPECT心功能测定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后阿霉素(ADM)心肌毒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心脏病基础的44例NHL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常规CHOP方案进行治疗.定期用SPECT检测患者的心功能.结果:化疗前后射血分数(EF)、高峰射血率(PER)和高峰充盈率(PER)值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体内ADM累积量愈大,EF、PER和PER值下降愈大,并以PFR变化敏感.结论:SPECT心功能测定是评价NHL患者ADM心肌毒性的敏感、适用的方法.

    作者:樊卫;张力;梁培炎;张伟光;冯祝玲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75例临床分析

    呼吸道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临床常见急症,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7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解人;卢善婷;陈洁珠;蔡翔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诱发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回顾分析

    我们对1996年至1997年11月间55岁以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阿司匹林有无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的作用.

    作者:凌红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121例出血性脑卒中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为探讨出血性脑卒中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本文收集我院于1991年1月至1997年6月住院经颅脑CT确诊,并有完整心电图记录的出血性脑卒中病人121例.现将出血部位与心电图改变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李悦娴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业务测验(123)--血液系统疾病专题

    作者: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口服药物溶石治疗胆结石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增多.随着超声、内镜、介入放射等技术的进步,胆结石的治疗有了新的途径.溶石疗法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随着近年来对胆石形成机制的认识加深,溶石疗法有了较大的改进.其中包括口服药物溶石和灌注溶石,口服药物溶石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

    作者:刘思纯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狼疮肾炎的活动指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约占人口的0.7‰[1],我国的发病率可能更高一些.SLE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但常侵犯的是肾脏(狼疮肾炎),无论有否肾损害的临床和/或实验室表现,如作肾活检,几乎所有SLE均有肾脏异常表现.据我们的经验,SLE终要作透析者约占10%;狼疮肾炎在诊断后,20%在10年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故肾科医生必须熟悉SLE的诊治.

    作者:李广然;叶任高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正确选择胆囊切除的术式

    从1882年行第1例胆囊切除术以来,该术式是治疗胆囊疾患理想的方式.目前常用的胆囊切除术式有传统的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coventional cholecystectomy,C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lectomy,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CC多选用经右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切口(Kocher's切口)一般长8~15cm,MC切口位置与CC同,一般长3~6cm,LC由3~4个0.5~1.0 cm切口组成,近两年推出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eed lescopic cholecystectomy),切口只有1.7~3.0 mm,又称为微型腹腔镜手术.

    作者:吴志棉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于1995年1月至1998年7月通过对36例COPD患者同步进行右心导管直接测定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对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陈绍火;陈仁华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疗法的合理应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我国再障的发病率为0.76/10万人.尽管发病率低于白血病,但其危害性并不亚于白血病.我国学者将再障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临床类型.急性型(约占再障的1/5)起病急骤凶险,病势难以控制者常于短期内致命.慢性型(约占4/5)病程迁延,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与生活质量.国外学者将再障分为重型与轻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比较了国内外分型标准,认为国外的重型,包含了我国急性型全部病例以及部分严重的慢性病例.为区别这两种情况,将急性再障称为重型再障Ⅰ型(SAA-I),严重的慢性再障称为Ⅱ型(SAA-Ⅱ).

    作者:孙关林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第五讲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进修医生老师,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教授①成人中MDS的发病率超过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6倍,儿童中的MDS的发病率较成人为低;②作为诊断依据的病态发育表现在儿童病例中不明显;③小儿病例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速度较快;④儿童MDS中的多数属于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型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和慢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等高危型,而难治性贫血(RA)和伴环形铁粒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RS)低危型在儿童中较为少见;⑤与儿童型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之间常存在重叠现象,从而给鉴别带来困难.因此,低的发病率,明确诊断标准的缺乏,至今尚无儿童MDS的公认分类,加上其临床表现及临床经过的异质性,致使儿童MDS的诊断常比较困难.

    作者:浦权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骨髓病理分析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一种极其少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自Tuohy1920年首次报道30例以来,文献有零星报道.本文分析我院30年来收治的5例CNL临床及骨髓特征.

    作者:杜欣;林伟;黄梓伦;王若洁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关于术前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肺癌纵隔病变的现状

    肺癌纵隔病变分期是影响手术决策及其疗效的主要因素,而胸部CT是目前临床上常应用于术前分期的工具之一,但存在多方面不足.本文就目前CT在检出肺癌纵隔转移病变方面的使用状况和局限性及其对策作一简要阐述.

    作者:任少华;胡华成 刊期: 1998年第11期

  • 甘糖酯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21例的临床观察

    甘糖酯是国内研制的一种新型海洋药物.本文报道甘糖酯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影响.

    作者:孙学文;方坤 刊期: 1998年第11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