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海
市医管局把市属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作为政府考核医院的办法一经推出,大家普遍关心这件事到底怎么搞,能不能动真格的.我想告诉大家,市医管局对所属医院的管理方式、重要手段、实施路径就是开展绩效考核.这个方向已经确定.考虑到绩效考核体系有一个内部发展完善的过程,现在我们拿出来征求大家意见是希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我想提醒的是,市医管局对所属医院进行的绩效考核评价不等同于各家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市医管局对市属医院所做的绩效考核工作是根据当前市委、市政府给医疗卫生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设计的,简明扼要地讲,主干就是十一项指标,具体内容各年度可能会出现微调.绩效考核体系所要明确的主要问题,就是我们市属医院的主要领导同志、班子成员去完成什么任务,完成的效果如何,我们把绩效考核与市属医院领导干部的任免、绩效薪酬工资捆绑在一起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作者:方来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让大多数人在县里得到救治”要把医改的制度框架全面地建立起来,大概需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乡村、社区、基层这个层次;第二个阶段是县一级;第三个阶段是城市这个层次.近年来我们采取多项重大措施,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基层的医改任务,初步实现了看小病、做预防的目标,已经向第二个阶段县级这一个层次进行推进.第一,为什么要改县县这个区域覆盖很多人,也是基础的,提供的是基本医疗服务,就是我们医改所说的保基本,应是公益性的,也应由政府推动来实现.我们的医改就是要在县级这个区域里实现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预防在基层,90%的人在县里得到救治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推进县级医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改县的原因.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刘琼芳同志平凡而伟大.我们提倡向刘琼芳同志学习,应该学习她的六种精神:学习她持之不已、忠诚事业的政治品质;学习她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学习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学习她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学习她生命不息、鸿鹄之志的人生境界;学习她舍己忘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修医德”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修医德”就是要加强卫生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河北省推进“修医德”行动,提出全方位提升卫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入心、入脑,付诸行动,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作者:高春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我认为,市医管局对市属医院实施的绩效考核办法所要达到的目的有四:一是明确各医院应承担或完成的任务与目标,即要做什么;二是通过一系列的支持、督导,确保任务的完成,即怎么做;三是对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即做得怎么样;四是提高各医院完成任务的能力,即怎么做得更好.一句话就是要致力建立机制,让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达成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无疑就是一个抓手,是医院管理者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化的助推器.
作者:封国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当前,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在解决支援项目和内容的基础上,其支援方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1.技术协作医院服务模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从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出发,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先后与昌图、彰武、建平、义县、清原、凤城、大石桥、宽甸、北镇等9个县(市)的中心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以昌图县为例,该县是一个心血管疾病高发区,不少患尿毒症的农民做透析有时要跨地区,甚至跨省,不仅造成转院之苦,还要承受增加费用的负担.在医大一院的协助下,昌图县人民医院成立了血液净化中心,在专家指导下开始为当地患病农民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作者:接长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刘琼芳医生的事迹总体来看是很平凡的,她与众不同之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不平凡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为在医改攻坚阶段从硬件建设过渡到软件建设,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文化精神榜样与氛围.刘琼芳的人生轨迹说明,她的价值观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自己该做的事,当我们把刘琼芳上升为一个榜样,把她的价值观上升为 种文化精神,必将引领医疗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赵美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市医管局是政府出资人的代表,与医疗集团的总院长的角色不同,它不是代替院长进行医院管理,而是代表政府对医院的行为给予指导帮助,使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在具体管理医院的过程中取得政府所希望出现的效果.长期以来,多个部门同时承担了公立医院办医职责,难以对公立医院运行发展设置统一清晰的目标,以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责任不清、管理粗放似乎成了公立医院的通病.客观地讲,医院的运行管理基本上都是在各个医院院长和书记这个层上实现的,公立医院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样去发展,如何体现政府在民生方面,在医疗卫生方面所要达到的公平、可及、高效的目标,在各个医院院长书记作出决定的时候,往往带有自己的理解,并没有到位.
作者:毛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日前,重庆市、山西省、贵州省卫生厅局纪检组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纪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部分地区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教育专题开展了调研.结果显示:服务态度比较生、冷;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不到位;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依然存在.面临的新形势医德医风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三是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四是遵纪守法,廉洁行医;五是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六是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七是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这七点基本内容是对“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好诠释,是新形势下卫生行业医务人员工作的标杆和准则.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形势下,《中国卫生》杂志社组织这次研讨会,探讨如何构建、培育和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如何以职业精神引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积极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适逢其时,很有意义.研讨会的主题很好,“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为医改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重点落在了“精神”上.刘琼芳同志用一生的无私奉献诠释了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刘琼芳同志的事迹,又一次展示了卫生工作者一切为了人的生命健康的伟大而平凡的情怀.
作者:陈啸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充满智慧的知性之魅医生重要的就是医疗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如何判断病情,如何解决主要矛盾,都需要长期的职业训练,然后在逻辑上先理一条线索出来.坚持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病家的偏见与恐惧,扶大履于将倾,才能让人得以领略到医生那一份从容淡定、充满智慧的知性魅力.世事洞明的通透之魅通晓人生各种玄机,世事洞明皆学问.由于重危病人终都会因多脏器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所以,在实践中,治病救人需要从业者拥有超人的忍耐力和判断力,有时还得“无所不用其极”,聪明手段与笨功夫一样都不能少.我们一再突破禁区,努力超越自我,在国内率先开展血液滤过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首先提出短时血液滤过的概念,并成功应用在重症胰腺是的治疗上.
作者:汤耀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和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国内已有4个省市大约32个城市实现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的合并运行,这一制度亟须在全国推广.两套制度造成资源浪费谢子龙认为,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存在“三个重复”问题:一是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浪费大量财政费金.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分割的管理与运行体制,造成政府机构重复设置,也造成基础建设、日常管理与运作上的财政重复投入.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公立医院改革之路该怎么走?破除以药补医这个深水区该怎么办?怎样找回医生的价值?该不该为大医院扩张踩刹车?今年两会期间,一系列医改焦点话题引起了代表委员的格外关注,观点之鲜明,交锋之激烈,前所罕见.面对这些热点问题,拥有全国政协委员和卫生部部长双重身份的陈竺日前坦诚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发展、公卫靠政府,诊疗、运行靠医保”对于公立医院的支持,陈竺认为,政府直接拨款其实是一个小头,目前大约占到10%.大家应该看到,医保也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而且是更主要的投入方式.
作者:韩璐;崔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刘琼芳同志是患者爱戴的医生,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她关心患者,无私奉献,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五十多年的执着与追求,代表了医务工作者的美好形象,推出这样的先进人物作为医务人员的榜样,符合时代的要求.我院的徐莲芝医生,现在快八十岁了,还在出门诊、查房.她是我院收治第一位本土艾滋病患者的医生,她懂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内心的痛苦,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她把家属都遗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带回家吃年夜饭,鼓励他们接受抗病毒治疗,鼓起生活的勇气,患者都叫她徐妈妈.艾滋病病房的医护人员有很多都有过职业暴露,经历过等待检测结果时心里的煎熬、内心的挣扎,有的还有过服用抗病毒药的经历,经受着药物副作用带来的痛苦,他们和患者感同身受.他们受到感染者的信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这个职业,说明医务人员是经得起考验的,他们或许不够完美,但是他们恪尽职守,他们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的稳压器的作用.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患关系,每年都是各地各级两会的热门焦点报道话题,可惜,一些现职医管工作者对于医管工作的现行规范和事件处理机制是“毫无感觉”的.如有人大代表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全民医保,看病不用自己掏钱”.这个描述与当时的实情差之甚远.“全民医保”就是在今天,也还是一个奋斗目标,远没实现.至于“看病不用自己掏钱”的人,可能只是当时的极少数享受公费医疗的人群,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既得利益集团”,而于广大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而言,“看病贵”的压力依然存在.只要问问50岁以上的当年身处底层“体制外”的人,就会清楚当时的状况.
作者:胡晓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在我国尚无国际公认的有关患者问题的全国权威统计数据,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形势无疑是十分严峻的,面临的挑战将会是新一轮卫生改革发展如何满足百姓需求难突破的难题之一.为此,笔者建议应由卫生部牵头组建“国家医疗安全中心”,使之成为控制医疗风险,提高患者安全的政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设定全国患者安全目标;监查、公布全国患者安全目标的达成情况;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在管理患者安全方面的职责.推行全国统一的患者医疗安全的目标和标准,建立医疗安全的全国性管理平台,目的是形成公开、客观、理性的医疗安全和质量监督机制,促进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可持续提高,让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处在人们能接受的水平上,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保障新一轮医改的顺利实施.主要工作内容建议如下:1研究制订医疗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培训与执业标准,开展医院风险管理及患者安全的科学研究和评估.明确政府对患者安全的保证体系的职责.
作者:陈海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一是要正确处理公立医院改革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系.“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国家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医改的近期目标,提出了五项重点改革措施.可以看出,五项改革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都在发挥积极作用,公立医院改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所以不能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简单地归结到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同步推进五项改革才能取得实效.二是要正确处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调动院长积极性的关系.政府必须要落实其“规划、决策、保障、监管”四个方面宏观管理的职责,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外加推力”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必须“内增活力”,按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制度要求,必须界定清楚管委会和院长的责任,并加强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医院院长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医务人员的主力军作用,才能使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向前顺利推进.否则,改革的“主力军”就会变成“阻力军”,改革就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魏金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刘琼芳医生的事迹不仅让人感动,更让人震撼.她的人生不是高峰,而是高原:一如既往的职业操劳,习以为常的生命满足.刘琼芳的精神不只属于一市一省,她属于整个医学界,属于我们这个丰满、颠簸的时代.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总结好、宣传好刘琼芳同志的先进事迹,提炼出刘琼芳精神的价值内核,使之超越地域,超越行业,成为普世的价值典范,持续地感召人、激励人.
作者:王一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生应该是让人值得信赖的人.刘琼芳就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她的目光慈祥而又略带忧郁,可以想象,目光的注视对于医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因为,医务工作者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患有疾病的生物体,而且是一个具有丰富社会关系和多重社会价值的人.医生注视患者、倾听患者、抚摸患者、鼓励患者,无形中就会减轻患者的病痛,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好的作用.医学人文精神核心是增进人类健康、减轻患者痛苦.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太主观,没有证据.其实不然,信仰、信赖与治疗是有关系的,比如神经生物学,积极的心态对肌体是有影响的,如果在无助的情况下,你的精神力量支撑是多么的重要,无形中会支撑你坚强地生活.
作者:张大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作为刘琼芳母校的代表,我们被刘琼芳医生那平凡、朴实、忘我、坚守的事迹深深感动,并为优秀校友自豪.我认为研究、凝炼和宣传其无私奉献、执着追求中的精神信仰,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要做的.医师职业原本具有“世袭”现象,但近年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们看到的是现职医生弃医从商或转其他行业的不少,医生多数不愿子女从医,子女也不愿意从医的现象渐浓.可以说,中国自古就形成的医师“悬壶济世”、“妙心仁心”、“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美善形象已遭到严重破坏.
作者:夏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药分开是深层次、战略性、事关全局的改革任务,不仅关系到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完善,而且事关公立医院改革的成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医药分开的政策内涵模糊直接相关.本文所说的医药分开,不是机构上分开,不是业务上分开,是经济上分开.这一关于医药分开政策内涵的论述由卫生部提出,曾在医药卫生行业引发热烈讨论,但如今已很少有人提及.医药分开的政策目标是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链条,只有在经济上实现医药分开,才能终达成这一目标.我国公立医院长期沿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医药合一为主要特征的药品供应模式,无法建立充分竞争、公开透明、分工制衡的运行机制,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形成了以损害患者利益为代价、覆盖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既得利益坚冰.
作者:李宪法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