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后管道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琼仲;曾国娣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 管道堵塞,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后出现管道堵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来院就诊的80例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提供护理干预措施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接受VSD的持续时间.结果 对照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为37.14%,观察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引流时间(10.82±1.56)d明显超过观察组(6.45±1.7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出现堵塞的原因有灌滴速太慢、分泌物堵塞、漏气等,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管道堵塞的发生率,效果值得肯定.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神经物质的变化

    目的 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探讨其在缺血缺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40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大鼠分为实验组(缺血缺氧组,n=20)和对照组(n=20),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观察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脑皮质内的神经化学物质乳酸(Lac)、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缺氧组大鼠脑皮质Glu、Asp和Lac总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缺血缺氧促进脑组织Glu、Asp和Lac的释放,采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方法有助于研究缺血缺氧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以及组织细胞代谢变化.

    作者:黎萍;陈晓晴;胡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工关节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探索更为合理的老年患者骨折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到2010年6月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与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3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相比较.结果 与加压螺钉内固定组相比,除手术时间长和出血量多外,人工关节置换组术后下地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及Harris评分得分优良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较好,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林冬杰;蔡延禄;陈万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善护理服务对提升性病专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 通过对性病患者的调查和回访,询求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了解性病患者接受治疗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不断改进专科护理管理指标体系.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性病专科门诊患者600例,回收有效问卷580例,将前半年290例作为对照组,后半年29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前后两个阶段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86.55%,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3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善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加强护理过程的环节管理,注重护患沟通,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颜爱萍;冯占芹;梁春梅;曾嵘;辛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后管道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后出现管道堵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来院就诊的80例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提供护理干预措施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接受VSD的持续时间.结果 对照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为37.14%,观察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引流时间(10.82±1.56)d明显超过观察组(6.45±1.7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出现堵塞的原因有灌滴速太慢、分泌物堵塞、漏气等,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管道堵塞的发生率,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李琼仲;曾国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9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将198例CSC患者212眼根据患者自愿分为两组各99例106眼.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治疗,观察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用Amsler方格表评价视力恢复状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视力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1月后视力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月后两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CSC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改善视力状况,提升治疗总显效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明国英;曾昭荣;唐浩英;叶炳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β-地中海贫血基因测序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测序法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诊断.方法 选用已知β-地贫突变标本,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AB3500测序.结果 测序结果与已知突变一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测序方法能用于临床实验室对3-地贫进行诊断.

    作者:满宝华;汪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清新区职业女性乳腺增生症的易患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清新区职业女性乳腺增生症的易患因素,为职业女性乳腺增生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数字法抽选200名参加健康检查的25岁至50岁已婚职业女性,均诊断为乳腺增生症,职业女性分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与企业职工,同时与健康检查的200名未患乳腺增生的职工进行对比,各组随机抽样,人数比例为1∶1,分析影响乳腺增生的因素.结果 乳腺增生症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包括教育程度、月经周期、孕产次数、喂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学历较高者腺增生发生率低于文化低者,月经周期规律者发生率低,孕产次数大于1胎且母乳喂养者乳腺增生率低,生活规律者发生率低,EPQ评分偏高者乳腺增生可能性大.职业方面,企业职工乳腺增生发生率偏高,而医务人员较低.影响因素主要为喂养方式、生活习惯、EPQ评分以及职业.结论 针对影响职业女性乳腺增生症的易患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应加以重视.

    作者:吴碧娟;谢彩颜;马康胜;苏艳丽;徐少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煤工尘肺患者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煤工尘肺患者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煤工尘肺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67例病历资料,总结该类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结果 老年煤工尘肺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约为76.14%;患者病情普遍严重,在Ⅱ级以上比例较高;患者复治比例高.治疗有效率较低(73.13%).结论 对于老年煤工尘肺患者,要尽早行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及早发现是否合并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并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何集茂;赵彬;戴连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7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6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设为老年组),以3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结果.结果 老年组中23.8% (16/67)有肺结核病史,而对照组仅6.7% (2/30)有结核感染史(P<0.05);老年组以咳嗽、盗汗、纳差及体重减轻为多见,对照组则以咳嗽、咯血、发热多见;老年组外周血WBC均值为(6.64±1.2)×10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均升高,ESR均明显升高,而CRP仅轻中度升高,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片提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呈非常规分布(双侧和/或中下肺野),而对照组多呈常规分布(单侧和/或上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X线病灶性质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常有结核病感染史,以消耗性表现为主,ESR可更好地评估活动状态,肺X线表现常不典型.

    作者:万东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微针射频治疗仪的设计

    目的 设计一种通过微针刺破皮肤表皮层,将射频能量直接作用于真皮层,达到换肤、美容效果的医疗设备.方法 系统以STM32F103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开发了人机交互电流、射频发生电路、微针长度检测电流、音频电流等硬件模块,开发了软件系统提供人机交互图形界面.结果 系统运行稳定,简便易用,达到了设计要求.结论 为换肤、皮肤病治疗等临床应用及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应用平台.

    作者:刘虔铖;赖胜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的佳方法,为临床治疗工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以我院2010年6月1日到2013年6月1日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4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2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加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二个时段,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系统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正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用于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32例经腹腔镜根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患者32例作为对照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术中流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21.89%,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用于胃癌根治术不仅临床治疗效果好,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

    作者:吕培标;毛常青;李俊;周志涛;钟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治疗三踝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4例三踝骨折的病例,在踝关节镜下行复位内固定,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4例患者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复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丁玲;杨匡洋;周观明;傅强;黄若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成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模拟天然骨组织的结构和成分,寻找适合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材料.方法 以透明质酸、壳聚糖为基质材料,制备出一种深度矿化的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通过SEM、EDS等对支架进行表征,研究支架的形貌、成分及力学强度等性能,并通过原位植入兔股骨髁上骨缺损,通过组织学等手段检测其骨修复效果.结果 SEM观察显示,支架材料具有比较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大小为100~200μm.EDS结果表明,复合支架在一次冻干之后形成的是磷酸氢钙(DCPD),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DCPD逐渐向羟基磷灰石(HAP)转化.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在兔体内能够修复大段骨缺损.结论 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材料用于修复骨缺损.

    作者:孙国栋;陈彦;周孝斌;周志刚;林永新;李志忠;李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传统人流与无病人流终止早孕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传统人流与无病人流对于早孕终止的临床效果,为人工流产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并行人工流产的患者246例,按照患者自主意愿实施手术,分为无痛人流组150例和传统人流组96例,对比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①与传统人流相比,无痛人流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无病人流组9例出现疼痛,显著低于传统人流组(P<0.05).③两组均无流产失败的病例出现.④无痛人流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传统人流组(P<0.05).结论 无痛人流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感,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对于终止早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顾雪芬;陈红玲;黄细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SysmexXS-1000i血液分析仪故障维修论预防性维护的价值

    目的 比较分析Sysmex XS-1000i型血液分析仪故障维修方法,探讨预防性维护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三年中我院使用该血液分析仪的故障维修案例为研究组,2010年至2013年国内参考文献对同型号血液分析仪的故障维修案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故障发生的频次.结果 主要故障发生频次依次为PLT采样错误,废液不排出,测量杯口溢液,白细胞不分类,等.结论 该设备的多数故障都是由于设备长期使用,水路管路通道清理不干净引起.制定完善可行的预防性维护内容并严格规范执行,对延长血液分析仪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姚鑫;黄大江;马一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在临床各类骨折分型中,髌骨骨折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且发病率在近年来呈显著升高趋势.随着现代骨科创伤急救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相应的研究与文献报道也随之增多,临床不断采用新的内固定物以及术式,方法较多而且各有优劣.基于此,本文对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于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于多发性硬化(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MS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分为脊髓型14例和脑/脑脊髓型16例,与同期15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对比,分析MS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流敌变.结果 脑/脑脊髓型MS组和脊髓型MS组认知障碍发生率62.5% (10/16)和42.9% (6/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 (1/15),MS病例组在多处放射性比值低于对照组,以右丘脑和左顶叶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可早期诊断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冰华;黎冠东;李方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硝酸甘油与硫酸镁对妊娠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妊娠子痫前期合并心衰患者的预防措施与临床治疗要点.方法 取80例妊娠子痫前期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硫酸镁静注治疗,实验组则行硝酸甘油静脉微量泵入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两组心率和血压、血细胞压积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用药前后的平均心率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防心衰的各项措施中,产前定期检查、迅速控制血压以及重视诱因是关键所在;而对于子痫前期且伴有心衰合并症患者而言,硝酸甘油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控制围产期围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生素D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充各种营养物质.观察组在常规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滴剂治疗.比较两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和抑郁症发症率.结果 产前1d,观察组EP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d,观察组EPD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前1d,观察组抑郁症发症率21.00%与对照组23.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d,观察组抑郁症发症率7.00%少于对照组2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生素D可以减少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症,降低爱丁堡抑郁量表评分值,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臧志佳;杜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